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事故致因理论

事故致因理论

2013-6-27
27
防灾科学与安全技术研究所
一、事故频发倾向
• 1919年由英国M.Greenwood提出, 指个别人容易发生事故的、稳定的、 个人的内在倾向。
• 认为事故频发倾向者的存在是工业 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2013-6-27
28
防灾科学与安全技术研究所
预防事故措施
• 人员选择。即通过严格的生理、心理检验,从众
2013-6-27
46
防灾科学与安全技术研究所
系统安全理论研究的问题
• 机械的运行情况和环境的状况如何,是否正常;
• 人的特性如何,是否正常; • 人对系统中危险信号的感知,认识理解和行为响 应如何; • 机械的特性与人的特性是否容配;
• 人的行为响应时间与系统允许的响应时间是否相
容等。
2013-6-27
2013-6-27
43
防灾科学与安全技术研究所
系统安全理论的研究对象
• 系统安全理论把人、机械、环境作为一个系
统(整体),研究人、机械和环境之间的相 互作用、反馈和调整,从中发现事故的致因, 揭示出预防事故的途径。
2013-6-27
44
防灾科学与安全技术研究所
事故是由系统内部若干相互影响的因素引起
2013-6-27
23
防灾科学与安全技术研究所 危险源 hazard
事件 incident
安全 safety
事故 accident
安全事故 免除了不可接 受的损害风险 状态 意外事故
险肇事故 near-miss
可接受的损害风 险状态
2013-6-27
24
风 险 识 别
防灾科学与安全技术研究所 危险源
2013-6-27
11
防灾科学与安全技术研究所
安全是一种
幸福
2013-6-27
12
防灾科学与安全技术研究所
幸福是一种美好的生存 状态。没有人会把没有安全 感的生活当作幸福的生活, 安全是持久享受幸福生活的 不可或缺的前提!
2013-6-27
13
防灾科学与安全技术研究所
安全是一笔
财富
2013-6-27
2013-6-27
45
防灾科学与安全技术研究所
系统安全理论的原理
• 系统安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论认为:机械和环境的信息不断
地通过人的感官反馈到人的大脑,人若能正 确地认识、理解、做出判断和采取行动,就 能化险为夷,避免事故和伤亡;反之,如果 所面临的危险未能察觉、认识,未能及时地 做出正确的响应时,就会发生事故和伤亡。
2013-6-27
20
防灾科学与安全技术研究所
危险
安全
可承受水平的风险
2013-6-27
21
防灾科学与安全技术研究所
事故发生
2013-6-27
22
防灾科学与安全技术研究所
事故发生的基本特点
孕育——发展——发生——伤害(损失) 因果性:导致事故的原因在系统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一定 条件下发生突变,即酿成事故。 偶然性: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形式、规模和事故后果的严重 程度是不确定的。 必然性:危险客观存在,生产、生活过程必然会发生事故,采取 措施预防事故,只能延长发生事故的时间间隔、概率,而不能杜 绝事故。 潜伏期:事故发生之前存在一个量变过程,一个系统,很长时间 没有发生事故,并不意味着系统是安全的。 突变性:事故一旦发生,往往十分突然,令人措手不及。
风 险 响 应 事故
事件
风 险 评 估
风 险 控 制
不可接受的风险
2013-6-27
可接受的风险
25
防灾科学与安全技术研究所
避免事故,也就是创造价值
事故的损失(冰山理论)
直接费用
财产损失 善后处理费用
人身伤亡支付费用
间接费用
2013-6-27
26
防灾科学与安全技术研究所
事故致因理论 • 事故频发倾向理论 • 因果连锁论 • 能量意外释放理论 • 轨迹交叉理论 • 系统安全理论
安全系统
管理



能量
信息
2013-6-27
49
防灾科学与安全技术研究所
系统安全的三条命题
加拿大的道格拉斯提出:
• 不可能根除一切危险源和危险; • 可以减少来自现有危险源的危险性; • 宁可减少总的危险性而不是只彻底去 除几种选定的危险。
2013-6-27
50
防灾科学与安全技术研究所
创新概念
• 改变了人们只注重操作人员的不安全行为而 忽视硬件的故障(Fault)在事故致因中作
18
防灾科学与安全技术研究所
危险:是指系统中的一个过程、一种行为、 一种状态或一种环境,存在导致发 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人们的 承受程度。
安全:免遭不可接受的风险的伤害。
2013-6-27
19
防灾科学与安全技术研究所
可承受的风险 根据用人单位的法律义务和职业安 全健康方针,已降至用人单位可接受的 风险。
意外交叉。即人的不安全因素和物
的不安全状态发生在同一时间、同
一空间,或者说相遇时,则将在此
时间和空间发生事故。
2013-6-27
41
防灾科学与安全技术研究所
预防事故措施
• 在设计生产工艺时尽量减少或避免
人与物的接触;
• 避免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
状态同时出现; • 严格操作规程。
2013-6-27
53
防灾科学与安全技术研究所
2013-6-27
54
2013-6-27
52
防灾科学与安全技术研究所
• 对于机械,主张增进其性能的可靠性,减少其
性能的不稳定性。为此,设备应有计划地进行
维修和适当地更换。
• 对操作者,应提高他们对危险的辨别和反映能
力。为此,应该加强对操作者的安全培训。主
张分配较多的时间用于异常情况时避免危险的
技能训练。
2013-6-27
2013-6-27
5
防灾科学与安全技术研究所
安全是一种
尊严
2013-6-27
6
防灾科学与安全技术研究所
尊严是生命的价值所 在。遵纪守法、遵章守纪, 既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 自尊。一个违纪违章、不 按规程作为的人,就是不 自尊,没有尊严!
2013-6-27
7
防灾科学与安全技术研究所
安全是一种 文明
42
防灾科学与安全技术研究所
五、系统安全理论
• 该理论是二十世纪五十到六十年代在美国 研制洲际导弹的过程中产生的。
• 系统安全指在系统寿命周期内应用系统安 全管理及系统安全工程原理,识别危险源 (Hazard),并使其危险性(Risk)减至 最小,从而使系统在规定的性能、时间和 成本范围内达到最佳的安全程度。
安 全
Education
教 育 管 理
Enforcement
2013-6-27
36
防灾科学与安全技术研究所
3E原则
• Engineering—工程技术:运用工程技术手段 消除不安全因素,实现生产工艺、机械设备 等生产条件的安全。 • Education—教育:利用各种形式的教育和训 练,使职工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掌握 安全生产所必须知识和技术。 • Enforcement—强制:借助于规章制度、法规 等必要的行政、乃至法律的手段约束人们的 行为。
2013-6-27
37
防灾科学与安全技术研究所
三、能量意外释放理论
• 1961年由Gibson和Haddon提出, 认为事故是一种不正常的或不希望 的能量释放。
2013-6-27
38
防灾科学与安全技术研究所
预防事故思路
• 防止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防止人 体与过量的能量或危险物质接触; • 约束、限制人体与能量接触的措施叫做屏 蔽。
用的传统观念,开始考虑如何通过改善物的
系统的可靠性来提高复杂系统的安全性,从 而避免事故; • 没有一种事物是绝对安全的。
2013-6-27
51
防灾科学与安全技术研究所
预防事故措施
• 严格系统的生命周期; • 控制危险源,努力把后果严重的事故的发
生概率减到最低;或者万一发生事故时,
把伤害和损失控制在可接受的程度; • 从人、机、环境综合考虑事故预防措施。
2013-6-27
30
防灾科学与安全技术研究所
2013-6-27
31
防灾科学与安全技术研究所
事故金字塔
2013-6-27
32
防灾科学与安全技术研究所
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形成
遗传、社会环境或管理缺陷
心理、生理上的弱点,安全意识低下, 缺乏安全知识及技能等缺点
人的不安全行为
2013-6-27
33
防灾科学与安全技术研究所
防灾科学与安全技术研究所
事故致因理论
2013-6-27
1
防灾科学与安全技术研究所
我要你平安
2013-6-27
2
防灾科学与安全技术研究所
是什么?
2013-6-27
3
防灾科学与安全技术研究所
安全是一种 爱心
2013-6-27
4
防灾科学与安全技术研究所
安全以人为本,就是要爱护和保护 人的生命。凡是麻痹、漠视,甚至鄙视 人本身的行为,都是一种犯罪!
造成不安全行为和状态的 主要原因
• 不正确的态度 • 技术、知识不足 • 身体不适
• 不良的工作环境
悬崖
2013-6-27
独木桥
34
防灾科学与安全技术研究所
物的不安全状态的形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