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软式棒垒球教案2

软式棒垒球教案2

11-12
1.改进肩上传球技术;
2.学习接杀和被迫进垒时的封杀战术。
3.教学比赛。
重点:传球时手指拨球。尽量将球传到同伴胸前。
难点:理解被迫进垒局面。
1.教师讲解示范技术要求。
2.两人一组肩上传球。
3.接杀和封杀教学比赛
13-14
1.学习传接球步伐。
2. 学习触杀和夹杀战术。
3.教学比赛。
重点:接、传球衔接动作与步伐。
能够有意识的与同伴进行简单的战术配合,如:触杀、夹杀,能有意识的遵守软式垒球的基本规则,如:封杀、接杀、出局等,出现犯规动作较多。
在比赛前能够比较积极参与分组以及职责分工讨论,在比赛中表现比较积极。
能有意识的和同伴进行配合,对同伴表现出尊重和关心。
表现出良好的自信心和争强好胜的竞争精神。
合格水平
能够完成和运用击球、传球、跑垒等基本技术的部分动作,能够完成动作技术,但完成动作不够轻松、自然、协调。防守不积极,能在同伴的提示下进行防守。
达标标准30%
得分
技能评定40%
等级
48个
100
传球:动作流畅自然,全身用力协调,落点准确。
接球:判断准确,接球稳。接球后的缓冲动作与准备传球的引臂动作合为一体。
优秀
46
95
44
90
42
85
40
80
传球:整个动作完成较好,全身用力比较协调,落点比较准确。
接球:判断较准确,接住球。能做出缓冲动作与准备传球的引臂动作。
软式棒垒球教案
教学
内容
巩固学习软式垒球基本技术、战术以及比赛规则。主要教学内容包括传接球、击球、跑垒;进攻和防守的基本战术配合;技术、战术、规则在比赛中的运用。






1.使学生了解软式垒球的概况、特点、比赛方法和锻炼价值。提高学生比赛能力。
2.能够较好的掌握击球、跑垒、肩上传球、接球。在比赛中能够较熟练的运用各项基本技术和战术。
2.初步学习双杀战术。
重点:传球的快速、准确。
难点:步伐转换。
1.教师讲解示范快速传接球动作技术要领。
2.两人一组传接球。距离由近到远再至近传加快传。传准接稳算一个,测试30秒传接球的个数。
3.垒间传球比赛。
27-28
1.传接球和击球综合练习
2.学习全场配合练习
3.教学比赛。
重点:调整接力传球线路为直线。
难点:传出低平球的出手点。
1.教师讲解示范传接球步伐。
2.四垒垒间传球(大、小垒间传球)。介绍垒间传球的原则—“宁低勿高”。垒间一弹球传接练习。
3.比赛加入触杀和夹杀规则。
15-16
1.提高击球技术与练习。
2.学习编排击球次序。
3. 教学比赛。
重点:击球全身协调用力。
难点:使用80%的力量击球。
1.场地击球练习。
软式垒球比赛评价要求
等级
评价内容
技能运用0.4
软式垒球意识与
规则运用0.2
参与态度与
行为0.1
合作意识
0.15
心理素质
0.15
优秀水平
能够基本掌握和运用击球、传球、跑垒等基本技术,动作质量好,技术合理,身体完成动作轻松、自然、协调、优美,能积极防守。
能够积极与同伴进行简单的战术配合,如:触杀、夹杀。自觉遵守软式垒球的部分基本规则,如:封杀、接杀出局等,在比赛中偶尔出现犯规动作。
在比赛前能够积极参与分组讨论,明确队员职责分工,比赛中表现积极。
比赛中能积极组织队友,相互激励。安排战术,主动与队友配合,积极补漏、补垒等。
表现出较强的自信心,兴奋的情绪和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并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
良好水平
能够完成和运用击球、传球、跑垒等基本技术,动作质量较好,技术较合理,身体完成动作较轻松、自然、协调。能有意识的防守。
100
整个动作流畅自然,全身用力协调,击球准确。
优秀
24
95
22
90
20
85
18
80
整个动作完成比较好,全身用力比较协调,击球比较准确。
良好
16
75
14
60
整个动作基本完成。
及格
13
55
整个动作基本未完成,全身用力不协调、击不准。
不及格
0
0
三、综合软式垒球运动能力:软式垒球9对9比赛 (100分)
比赛方法:学生自由组合9人一组,两组进行比赛。比赛时每组每人至少击球一次。
7.可以引导学生自制器材。如用海绵球代替软式垒球,用废橡胶管做成击球座,用多层报纸卷成筒做球棒。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8.教师以身作则,在平时教学过程当中,贯穿并落实软式垒球礼仪规范的教育,带动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时
36学时
学时
教学内容
重点难点
教法措施
1-2
1.复习握球、抛球与接球;
2.游戏。
2.介绍防守阵型。
3.游戏
重点:防守队员的站位要求不重叠、不并排。
难点:击球时重心平稳,没有上下波动。
1. 场地轻击球练习:将学生按照3-4人一组分成若干组,一人按照正确击球动作轻击球,一人15-20米的距离接球,另一个人在击球座旁接回传球和放球;每人击5个球后轮换。
2.教师挂图讲解防守阵型。
3.四个垒的“关门传杀” 游戏。(进攻、防守的垒垫可分开放置)
重点:加强球感
难点:正面双手缓冲接球。
1.教师讲解示范。
2.组织学生多种抛接球练习。
3.利用两个垒的“抛球举手杀”游戏。
3-4
1.复习抛接球;2.学习接地滚球和高飞球;
3.游戏。
重点:接地滚球降低重心;
难点:高飞球落点的判断与步伐
1.教师讲解示范。
2.两人一组近距离抛接地滚球、高飞球练习;
3.利用三个垒的“传球举手杀”游戏。
3.发展速度、灵敏、协调、柔韧等身体素质。
4.培养勇敢拼博、灵活机敏、机智果断的优良品质,树立真诚、谦和、坚忍、力行、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软式垒球团队精神。




1.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规则,如:根据天气选择室外或室内;改变场地大小和形状(比如沿一条百米跑道,可以将正方形放置的四个垒摆放成一条直线,攻方队员跑一个垒得一分);增减比赛人数(建议每场比赛每队最多不要超过15人);增减垒包等等。通过这些方法及手段,把软式垒球较为复杂的规则简单化;把难度较大的技术游戏化,提高学生对软式垒球运动的参与热情。
等级
32(米)
100
整个动作流畅自然,全身用力协调,击球准确。
优秀
30
95
28
90
26
85
24
80
整个动作完成比较好,全身用力比较协调,击球比较准确。
良好
22
75
16
60
整个动作基本完成。
及格
15
55
整个动作基本未完成,全身用力不协调、击不准。
不及格
0
0
女生
达标标准30%
得分
技能评定40%
等级
26(米)
能够在同伴的指导下进行简单战术的配合,如:触杀、夹杀,能指出同伴和对手的犯规动作,如:离垒过早。
能够参加赛前讨论,能接受和承担小组职责分工,能参加比赛,但表现比较被动。
能够与同伴配合,但不默契。
对比赛没有表现出好胜的信心和愿望。
不合格水平
不能运用击球、传球、跑垒等基本技术,不能完成动作技术,不会防守。
4.随着教学的深入,建立班内、班际,校内、校际之间的赛事体系,会有利的带动和加强学生课上和业余时间的训练,逐渐使学生建立良好的锻炼习惯。
5.在比赛中创设探究学习氛围。在攻守交换时让学生们针对本局比赛出现的问题找出解决办法和应对措施。
6.软式垒球每个人上场均可打到球,对一些体育基础差的学生来说无疑会增加他们的参与热情和信心。关注体育方面的弱势学生群体,树立软式垒球“人人都是高手”的理念,激励学生奋发进取的体育精神。
3.游戏。
重点:握棒时两手并拢和两眼盯球。
难点:击球瞬间的水平挥棒。
1.教师讲解示范,强调握棒方法、击球的准备姿势、引棒、挥击和随挥技术;
2.徒手挥棒练习;
3.两人一组每组一个T座,距墙或网2米处放置T座,进行击球练习。每人击5个球后轮换。
4.利用四个垒的“击球举手杀” 游戏。
9-10
1.改进击球技术;
5-6
1.复习各种接球技术;
2.学习肩上传球技术;
3. 游戏。
重点:上下肢协调配合。
难点:大臂放松引臂和小臂鞭打动作。
1.两人一组各种抛接球练习。
2.两人一组练习肩上传接球;距离由近到远再至近传(每次传球练习形成规范)。
3.利用四个垒的“传球举手杀”游戏。
7-8
1.复习肩上传球技术;
2.初步学习击球技术;
1.由近到远传球准确度练习
2.教师讲解接力传球技术。
3.接力传球练习与游戏。
4.教学比赛。
23-24
1.把握击球方向练习。
2.初步学习全场补位战术。
3.教学比赛。
重点:三种击球站立姿势。难点:一球多人配合的补位练习。
1.精准击球练习。
2.补位技术的讲解、示范与练习。
3.教学比赛。
25-26
1.巩固快速传接球练习。
良好
36
75
25
60
传球:基本完成传球动作。
接球:能接住球。
及格
24
55
整个动作基本未完成,全身用力不协调、传球不准,接不住球。
不及格
0
0
二、击球
方法:每人三次机会,计算最远的一次。以T座的前沿到球落地的最近点为投掷距离。三次击不中球为不及格,根据击球距离记录成绩。(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