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劳动力计划方案(精选)

劳动力计划方案(精选)

劳动力计划方案
(一)组建前方工程项目经理部
根据总体指导思想及实施目标要求下,公司将组建一个由知识密集型的中青年技术人员组成的项目部。

集中技术熟练的施工人员,从施工计划的协调.施工场地的综合安排.施工工期工序搭接.协调.施工质量的控制监督及施工现场的管理各方面进行施工项目管理。

在施工全过程虚心接受建设单位.监理及设计人员对工程全方位的监督。

同时结合本工程特点,现场项目经理部将以栋号为单位组织工程施工,以栋号负责人制为基础,形成各栋号相对独立的施工局面。

按照本工程特点,结合施工工序的先后安排及各施工段工程量,确定本工程各施工阶段装饰.安装的劳动力配备。

在劳动力配备上采取以下几条组织措施和原则:
1.各工种人员配备
各工种人员主要由我公司操作工人组成。

并选用长期与我公司合作并且技术水平高.队伍整齐.有同类工程施工经验且有建制的劳务队伍,在人力资源的数量和素质上确保施工质量和工期需要。

劳动力实行操作专业化进行组织,按不同工种.不同施工部位来划分作业班组,使各班组能从事性质基本相同的作业,以提高操作者的熟练程度和劳动生产率,以满足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的要求。

劳动力实行动态管理,项目应根据工程的施工进度和施工计划合理安排劳动力,做到有进有退,减少窝工。

本计划中的劳动力不足时,应及时进行调整。

对操作层人员应尽可能采取计件工资制。

对经监理批准的节假日上班和加班加点,应按国家“劳动法”的规则付给操作者应得的报酬。

劳务队伍进场前,由公司劳资部门和项目部与其签订合同,规则其工期.质量.安全要求,明确承包任务,工程量结算方式和奖惩的措施。

项目部还对劳务队引入激励机制,推行优质优价管理方法。

新工人开工前三天进场,进场后由安全员对新工人进行安全.防火和文明施工教育,为落实施计划和技术责任制,由工长和技术员对班组长.新工人逐级进行交底,交底内容包括:工程进度计划.分项工程的施工工艺标准及安全.技术
措施,降低成本和质量保证措施,质量标准和验收规范等。

工程由工长.技术员.质量安全员.材料员.内业资料员.试验员.测量员等组成,项目负责人负总责。

2.项目管理机构设置
我公司将把本工程作为我公司的重点工程项目来组织管理,从各部门抽调优秀工程管理人才进入本项目的组织机构,建立从项目经理部到作业层三个层次的工程项目管理体系,即:
第一层次:工程现场项目经理部领导层。

由项目经理.工委书记.项目副经理和技术负责人组成,其主要职责是在我公司的质量方针指导下,以项目经理为中心,分工负责,代表我公司全权负责本工程的实施作业,圆满实现工程合同的全部内容及对业主的各项承诺。

第二层次:项目部设立经营部.工程部.技术质量部.物资设备部.办公室等五个项目管理职能部门,具体负责现场项目管理各个要素的全过程管理作业。

第三层次:各专业施作业业队,主要负责各专业项目实施作业过程的管理作业。

3.项目经理部管理网络布置
根据本工程的建设规模.质量及工期要求,我们把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划分为四条战线进行管理。

管理的四条战线管理体制:
生产线:设技术负责人.施工员,负责本工程的生产总调度,专抓项目的施工进度,生产线人员的安排调度.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等一系列的生产线的综合作业。

技术线:由公司总部协助现场的技术负责人领导的工程技术部专门负责本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好工地内技术上的难点,同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及设计院做好技术问题上的探讨,负责工程项目的工程测量.放线.放样等作业.安装施工员组成。

质量安全线:由公司总部协助现场的质安负责人负责本工程的质量安全问题,是施工现场创优和创标化的现场指挥者。

核算及后勤线:由项目经济师负责本工程的经济核算.工地成本控制.材料供应计划;办公室主任负责办公室后勤作业.职工生活.工地保安等作业。

(二)劳动力选择
1.针对本工程施工我公司选用素质较高.有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的项目管理人员及劳动力,并通过进场前短期的培训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

2.人员数量:根据本工程的规模.施工技术特性及施工工期要求,按比例配备一定数量的施工管理人员及劳动力,既避免窝工,又不出现缺人现象,使现有劳动力得以充分利用。

3.人员组织形式:我们在研究了工程的特点以后,拟选派抽调技术成熟.组织严密,有同类工程施工经验的施工队伍来负责本工程施工,拟投入建筑施工队伍和装饰施工队伍以及管道.电气等各专业施工队伍,负责相应专业施工以及预埋预留配合和施工。

在公司的统一安排下,分别完成相应的工程施工。

分包的确定在总进度计划的指导下,在施工开始之前确定,并签订合同以确保有足够的准备时间。

本工程的施工劳动力按以下三类进行组织。

特殊工种类:主要包括现场电工.电焊工.机械操作.机械维修等工种,这类工种均须经上级有关部门培训.考核合格后,并有丰富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的人员进场;普工类:这类工种是我公司长期施工的配合长期合同制工人,且具有一定的技术.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等素质,在需要时适当招用一定的民工。

(三)劳动力计划表
单位:人
(四)劳动力保证措施
1.编制劳动力需用量计划
施工前根据施工进度.施工段划分.专业需要.劳动定额编制切实可行的劳动力需用量计划,并根据工程实际进展情况,由主管生产的副经理负责对各分包
单位进入或退出项目施工的劳动力构成.数量及时间提出指导性计划,及时调整,避免劳动力资源的浪费。

在施工队进场前,组织全体施工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和准则教育,进一步提
高业务技术水平和思想素质,认识该工程的重要性。

2.劳动力质量意识教育
加强质量意识教育,组织学习国家有关规范.标准.规程及地方有关规则。

进行施工组织设计总交底,使施工人员了解该工程的特点,以熟练规范的操作,高质量地完成额定任务,确保计划用量满足施工生产需要。

对劳动力进行必要的调节,实行动态管理,使之合理流动,达到最佳劳动
效率。

根据本工程的特殊要求,做好现场岗位技术培训,提高劳动技能。

制定合理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施工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

在劳务分包合同中,明确双方的目标与责任,并要求劳务单位根据双方的
合同以及总包单位的总体.分阶段进度计划.劳动力供应计划等合同技术文件,
编制各工种劳动力平衡计划等文件。

劳动力进场要保证质量,其中高.中级工的所占比例不少于90%,进场后
及时进行工期.技术.质量.安全以及操作工序.施工质量标准的交底。

在确定了的劳务分包层的基础上,还计划储备一定数量的劳务队伍,以备
一旦进场的队伍不能履约或某个时间段需要突击时,有足够的劳动力保证。

选择与本企业长期合作的熟悉企业管理模式的合格的劳务分包层,减少管
理层与分包层的磨合时间,尽快进入角色。

与劳务层的合同中约定不因节假日及季节性导致人员流失,确保现场有足够的作业人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