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测评(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争辩人员分别对光合细菌和蛔虫进行各种分析、观看等试验,获得的结果如下表。
你认为该争辩人员的试验记录正确的是()核仁光合色素叶绿体线粒体中心体核糖体纤维素酶处理的结果光合细菌无有无无无有无变化蛔虫有无无无有有无变化A.光合细菌B.蛔虫C.都正确D.都不正确答案:C解析:光合细菌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核生物,有色素、核糖体,但没有核膜、核仁、叶绿体、线粒体、中心体等细胞器,其细胞壁中不含纤维素;蛔虫是厌氧型真核生物,是不含线粒体的。
2.使用显微镜观看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的基本步骤包括:①调整细准焦螺旋;②转换高倍镜;③把处于分裂期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心;④将洋葱根尖永久装片放在低倍镜下观看。
正确的操作挨次是()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③②④①D.④③②①答案:D解析:使用显微镜观看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的正确操作挨次应是先将洋葱根尖永久装片放在低倍镜下观看,找处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再移至视野中心,转换成高倍镜后,再调整细准焦螺旋,就可看到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
3.下列有关细胞中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光合作用中,C元素从CO2经C3、C5形成(CH2O)B.没有N元素植物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C.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中,氧元素来自于参与反应的H2OD.血液中钙含量过高,动物会消灭抽搐答案:B解析:在光合作用中,C元素从CO2经C3形成(CH2O);N元素是叶绿素、ATP、酶等的必需元素,因此,没有N元素光合作用就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中的氧元素来自二氧化碳,氧气中的氧来自水;血液中钙含量过高,会消灭肌无力,含量过低才会消灭抽搐。
4.下列食物养分成分与鉴定试剂及显色反应之间的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A.淀粉:碘液,蓝紫色B.还原糖:斐林试剂,砖红色C.脂肪:苏丹Ⅲ染液,橘红色D.蛋白质:双缩脲试剂,黄绿色答案:D解析: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反应产生紫色。
5.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脂质不参与生命活动的调整B.蛋白质是生物体主要的能源物质C.核酸是生物体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D.糖类不参与细胞识别和细胞间的信息传递答案:C解析:有的脂质参与生命活动的调整,如性激素(属于固醇类)参与激素调整;生物体主要的能源物质是糖类;核酸是生物体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细胞识别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主要与细胞表面的糖蛋白有关,糖蛋白是由多糖和蛋白质结合形成的。
6.下列真核细胞结构与成分,对应错误的是()A.细胞膜:脂质、蛋白质、糖类B.染色体:核糖核酸、蛋白质C.核糖体:蛋白质、核糖核酸D.细胞骨架:蛋白质答案:B解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为脂质、蛋白质和少量糖类;染色体由脱氧核糖核酸(DNA)和蛋白质构成;核糖体由蛋白质和核糖核酸构成;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形成的微管和微丝构成的。
7.将下列蛋白质分子完全水解,检测全部氨基酸分子的氨基和羧基,两者的数量关系可能是()A.相等B.氨基多于羧基C.氨基少于羧基D.很难猜测答案:A解析:图示为一个由四个氨基酸缩合而形成的四肽,假如完全水解以后,其中一个氨基酸含有两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一个氨基酸含有一个氨基和两个羧基,其他两个氨基酸都是只含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所以,形成的全部氨基酸分子的氨基和羧基数目相等。
8.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
下列关于水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最基本的生命系统中,H2O有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存在形式B.由氨基酸形成多肽链时,生成物H2O中的氢来自氢基和羧基C.有氧呼吸时,生成物H2O中的氢来自线粒体中丙酮酸的分解D.H2O在光下分解,产生的[H]将固定的CO2还原成(CH2O)答案:C解析: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其中水有两种存在形式;相邻氨基酸脱水缩合时发生氨基的—H和羧基的—OH结合形成水;光反应产生的[H]作为CO2或C3的还原剂和供能物质参与暗反应;有氧呼吸生成物H2O是在第三阶段生成的,其中氢来自第一阶段葡萄糖供应的少量氢、其次阶段丙酮酸和底物水供应的大量氢。
9.凋亡素是人体内固有的自然蛋白,将凋亡素注入癌症患者体内,可使癌细胞凋亡,把握肿瘤;将凋亡素注入发育正常的蝌蚪体内,能加速尾部的消逝。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凋亡素能激活细胞死亡基因,特异性杀死癌细胞B.凋亡素能加快癌细胞的分裂和分化C.蝌蚪尾部的自溶现象是细胞正常凋亡的具体体现D.蝌蚪发育过程中凋亡素能使其细胞的产生和凋亡始终处于平衡状态答案:C10.下列对叶绿体色素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A.与ATP的合成有关B.参与ATP的分解C.与O2和[H]的形成有关D.能吸取和传递光能答案:B11.生物膜将真核细胞分隔成不同的区室,使得细胞内能够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而不会相互干扰。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核是DNA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B.高尔基体是肽链合成和加工的场所C.线粒体将葡萄糖氧化分解成CO2和H2OD.溶酶体合成和分泌多种酸性水解酶答案:A解析: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所以细胞核是DNA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核糖体是肽链的合成场所;葡萄糖不能进入线粒体;溶酶体中的酶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并由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和修饰。
12.微生物的种类繁多,下列微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是()①黏菌②酵母菌③蓝细菌④大肠杆菌⑤乳酸杆菌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④⑤答案:C解析:酵母菌属于真菌,有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蓝细菌、大肠杆菌、乳酸杆菌都属于细菌,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黏菌是一种原生生物,其类似于霉菌,有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
13.下图是绿色植物体内能量供应及利用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有误的是()A.A中合成ATP的部位是在基粒类囊体薄膜上B.B中的ATP用于还原三碳化合物供应能量C.A、C中合成ATP所需的能量来源相同D.D中能量的去向是用于耗能的生命活动答案:C解析:A、B、C、D分别表示光反应、暗反应、有氧呼吸和ATP的水解。
光反应合成ATP的能量来源是光能,有氧呼吸合成ATP的能量来源是储存在有机物中的稳定的化学能,两个过程合成ATP所需的能量来源不同。
14.下列对有关试验的描述,错误的是()A.分别叶绿体中的色素时,不同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的集中速度不同B.用低倍镜观看不到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质壁分别复原过程C.观看叶片细胞的叶绿体时,先在低倍镜下找到叶片细胞再换高倍镜观看D.甲基绿染色可使人口腔上皮细胞的细胞核呈绿色答案:B解析:A项由于四种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的集中速度不同,因此消灭了四条色素带;B项在观看细胞质壁分别和复原试验中,用低倍镜是能够观看到整个过程的;C项在高倍镜的使用中,在换用高倍镜之前,必需先在低倍镜下找到目标后,将目标调至视野的中心,然后再使用高倍镜;D项甲基绿能够将DNA染成绿色,DNA主要位于细胞核中,因此细胞核也会呈绿色。
15.下列发生了细胞分化且能体现体细胞全能性的生物学过程是() A.玉米种子萌发长成新植株B.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形成各种血细胞C.小麦花粉经离体培育发育成单倍体植株D.胡萝卜根韧皮部细胞经组织培育发育成新植株答案:D解析:玉米种子萌发长成新植株有细胞分化,但没有体现细胞的全能性。
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成各种血细胞也未体现细胞的全能性。
小麦花粉离体培育成单倍体植株发生了细胞分化,体现了生殖细胞的全能性。
胡萝卜韧皮部细胞经组织培育发育成新植株发生了细胞分化,体现了体细胞的全能性。
16.下图甲表示酶促反应,而图乙表示该酶促反应过程中有关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物质a的起始浓度为20 mmol/L)。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图甲图乙A.假如图甲中c和d是同一种物质,则a可能是麦芽糖,但肯定不是蔗糖B.图乙中的曲线④表明,在特定条件下,物质a在2 min内完全水解C.如图乙中曲线①②③表示不同温度下酶促反应,则曲线①温度为该酶的最适温度D.如图乙中曲线①②③表示不同酶浓度下酶促反应,则曲线①酶浓度最高答案:C解析:麦芽糖水解会产生两分子葡萄糖,而蔗糖水解会产生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果糖,故A项正确;题干“物质a的起始浓度为20mmol/L”可知图乙曲线④表示物质a的含量变化,2min后含量降低为零,故B项正确;不同温度下,曲线①代表的温度下先达到最大值,只能说明曲线①代表的温度较为适宜,不能说明曲线①代表的温度是最适温度,故C项错误;底物量肯定,底物反应的速率与酶浓度呈正相关,进而得出曲线①代表的酶浓度最高,故D项正确。
17.右图为动物细胞分裂中某时期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在分裂前期倍增并移向细胞两极B.乙和丙在组成成分上差异很大C.该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的两倍D.该时期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的物质削减答案:B解析:图示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中期,甲为中心体,在分裂间期倍增,前期移向细胞两极;乙为染色体,组成成分为DNA 和蛋白质,丙为纺锤丝,组成成分主要是蛋白质,二者差异很大;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地排列在赤道板上,可以推断该图像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故该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与体细胞相等;该时期核膜已解体,核孔也不复存在。
18.下列与线粒体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线粒体膜的组成成分与细胞膜大致相同,但物质含量有差异B.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使其表面积加大,易于生化反应的进行C.线粒体是可产生水的细胞器D.在线粒体中,葡萄糖被彻底氧化分解,释放大量能量答案:D解析: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在细胞质基质中葡萄糖被分解成丙酮酸,然后进入线粒体进行彻底分解,释放大量的能量。
19.右图表示某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DNA含量变化的曲线。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O~a段表示染色体复制,含量加倍B.O~a段细胞与b~c段细胞相比主要区分是没有核膜和核仁C.c~d段细胞核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为1∶2∶2D.b~d段的团藻细胞中含有两组中心粒答案:D解析:O~a段表示染色体复制,但DNA含量加倍,染色体数目不变;O~a段(间期)细胞与b~c段(分裂中期)细胞相比主要区分是有核膜和核仁;c~d段(后期)细胞核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为1∶0∶1;b~d段(中、后期)的团藻细胞(低等植物)中含有两组中心粒。
20.细胞间的排斥导致异体器官移植手术很难成功,这与下列细胞膜的哪一特点有关?()A.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B.具有选择透过性C.具有肯定的流淌性D.细胞膜的外侧有糖蛋白答案:D21.下列关于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A.胞吞和胞吐依靠于细胞膜的流淌性,不需要消耗能量B.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取葡萄糖是帮忙集中C.通过载体蛋白的物质转运属于主动转运D.胞吐过程肯定会产生分泌泡与细胞膜的融合答案:D解析:胞吞和胞吐依靠于细胞膜的流淌性,但也需要消耗能量;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取葡萄糖是主动运输;通过载体蛋白的物质转运包括主动运输和帮忙集中;胞吐的过程肯定会产生分泌泡与细胞膜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