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三年级美术教案11篇

小学三年级美术教案11篇

小学三年级美术教案11篇小学三年级美术教案篇1课题:迷彩服课时:1课时课堂类型:造型表现教学目标:1、感受图案的装饰性特点。

2、学习几种制作方法,拓展学生思维。

3、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1、感受图案的装饰性特点。

2、色彩的搭配。

教具学具:绘画用具、剪纸用具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二、讲授新课:1、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解放军战士穿的迷彩服吗?出示迷彩服的图片,观察迷彩服的色彩及图案。

许多动物为了保护自己,经过长期的进化,身上形成了跟周围环境接近的图案和色彩,就象一件件的迷彩服。

2、展示欣赏各种有斑纹的动物图片。

动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保护它们,对吗?(1)欣赏课本上有斑纹的动物图片。

说说你喜欢哪一种动物,为什么?(2)学习几种制作技法。

注意色彩的搭配。

A、运用点、线、面画动物身上的斑纹。

B、用纸蘸颜料印动物身上的斑纹。

C、用纸对折,一半涂画你喜欢的几种颜色或花斑,另一半镂刻出动物的外形,然后把纸合上,制作完成。

(3)请同学们动动脑筋,还有其它的什么制作方法。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选择一种方法为你喜爱的动物设计一件迷彩服,和它们一同去参加动物联欢会。

四、:表扬优秀作业五、课外拓展:还能用什么办法为你喜欢的动物穿上漂亮的外衣小学三年级美术教案篇2教材分析动物是人类的朋友。

在儿童的世界里,动物朋友无处不在。

从童话故事中的动物主人公,到游戏中扮演的动物角色;从生活中最亲近的小动物,到生活用品上动物的图案造型,动物是儿童最喜欢表现的对象。

学生通过前几课对动物朋友的认识,在本课中进一步了解动物的面部具体特征,利用夸张、变形等艺术手段对动物的面部进行造型设计、装饰制作。

生动有趣的动物面具更是儿童的宠物,丰富了他们的想像和表现。

《动物面具》是一节以观察、表现、造型为主的美术课,教师利用儿童喜欢做游戏的特性,让学生戴上动物面具做游戏。

结合语文、音乐、戏剧表演等综合手段,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美术创作、表演、赏析和展示,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同时合理利用废旧材料,制作动物面具,表现出动物的面部特征,融入童心稚趣。

教学目标1、认知领域:认识动物的头部特征,利用绘制面具的方式进行造型表现。

2、操作领域:学会运用剪、挖、贴、画、拼接等手段在各种材料上制作有趣的动物面具。

3、情感领域:增进对动物的了解,进一步培养人与动物的亲近感。

在综合活动中挖掘潜能,给学生大胆展示的机会。

重难点不同动物的面部特征的表现及表现手法。

利用不同材料制作有趣的面具。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准备:搜集各种动物的面部特写图片和动物面具的实物或图片。

教师准备:彩色画报纸、动物面具、音乐资料、课件等。

学生准备:剪刀、胶棒、包装纸、盒、各种材料(毛线、树叶、布、麻绳、彩带、瓜果蔬菜等)。

教学过程1、听听看看欣赏音乐《动物狂欢节》,听听有哪些动物?让学生自由畅谈。

再欣赏音乐,看课件,动物们随着音乐一一出现。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各种动物面部特征和表情。

2、说说画画启发学生概括各种动物的面部特征:圆形、方形、椭圆形、三角形。

表情特征:哭、笑、愁、凶、怒等。

师:为这群快乐的动物画个像,分别画出一两个自己喜欢的动物头像。

3、装装扮扮师:狮王感谢大家为动物们画像,邀请同学们参加动物狂欢节。

拿带的动物面具装扮起来去狂欢吧。

师生戴上面具随着音乐尽情舞蹈。

师:可惜面具太少了,有点遗憾。

我们去面具博物馆寻找—些有趣的动物面具吧。

观看动物面具的课件,教师介绍面具的由来:远古时代,人们认为患病、自然灾害是妖魔鬼怪带来的,于是就用树叶、兽皮、羽毛等做成模样奇怪的面具戴在睑上跳舞驱妖,祈求平安。

引导学生观察各种动物面具是用哪些方法来表现的?分析制作材料和制作方法。

让学生:用夸张、变形的方法突出动物面部特征。

制作材料可以利用废旧包装纸盒、瓜果蔬菜进行巧妙的设4、做做玩玩教师出示几种自制的动物面具让学生分析是由哪些材料制作的,运用什么手法表现的。

教师示范制作动物面具,让学生出主意,边做边讲解制作方法。

学生制作要点,教师板书:1.巧妙利用材料。

2.用夸张、变形的手法突出动物面部特征。

3.留出眼睛的位置可以看见外面。

4.运用剪、挖、拼接、贴、画、卷折等手段进行装饰制作。

5.做好后装上松紧带。

学生可以独立或合作制作一件动物面具。

教师巡回指导。

出示动物简笔画图例。

作品完成后开展自评、互评。

5、编编演演分小组依据课前准备的童话故事创编动物故事、儿歌,准备节目去参加动物狂欢节。

教师戴上狮王面具宣布:动物狂欢节正式开始。

学生们戴上面具表演自编的节目,尽情表现自己的才能。

6、活动拓展。

结合班队活动或语文课等组织学生开一个化装晚会,制作更多种面具,可以是童话人物、卡通人物、怪兽等。

小学三年级美术教案篇3教材分析《错位的图片》是小学美术课本第五册中的一节设计活动。

教材以儿童喜爱的图片形式,为大家提供了二条活动的线索:第一,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展示了从生活中收集的一些小图片并经过了错位处理,如摩托车、小女孩的照片等。

第二,针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实际情况,附上了错位图片的制作步骤图例指导学生。

学生分析1、三年级的学生对美术课有浓厚的兴趣,好奇心强,同时也是的但缺乏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因此,让他们通过制作错位的图片培养创造力、想象力和动力能力是很重要的。

2、学生具有了初步的设计能力和表达能力。

设计理念1、在整个学习活动中,以同一张图片经过变化可以产生不同的美引出其中错位方法概念理解、“怎样制作错位的图片”的探索和设计并制作错位的图片的活动来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教师在课堂上通过组织学生的合作探索和交流活动,体现教师是儿童活动的指导者、合作者和支持者。

2、在自主探索与自主操作的活动中,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促进儿童的相互认同、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和团结协作。

3、在大胆质疑、自主探索和交流活动中,引导学生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行自主性学习。

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各种变化的图片,让学生了解一张图片通过变化可以产生不同的美。

2、通过制作错位的图片,培养学生培养创造美的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3、通过错位图片的制作,培养学生耐心、认真的学习品质。

教学流程一、教学准备(一)教师注意收集或网上下载与错位图片有关的资料,设计引导性的问题,帮助学生了解一些图形变化的知识。

(二)教师预计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的方法。

(三)教师确定对学生进行指导和评价的方法及框架。

二、教学过程(一)、图片欣赏,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今天的美术课老师带来了许多漂亮的图片,请大家仔细看,看看你们能发现什么?【教师使用了大量由一张图片变化而成的图片,并引导学生说说图片的效果或教师介绍,生边看有声音的图片演示边发出阵阵感叹声,气氛非常的热闹。

同时也使学生了解到同样一张图片通过不同的变化可以产生不同的美。

】师:谁能说说看了这些图片发现了什么?生:这些图片都很漂亮。

有些图片是分离的。

有些图片是变色的。

……师:大家都观察得非常仔细,这些图片是由一张图片经过变化产生了不同的美。

那么这么多图片的变化我们一节课都能学会吗?生:能!师:大家这么自信,那老师今天可要考考你们了,我们先来这张图片的变化吧,谁能说说它是怎样变化出来的?生:是割成一条一条后把它放起来的。

是错开位置放的。

是隔一条错开一定距离放起来的。

……大家讲得真棒!这张图片是把它剪开后错开位置粘贴起来的。

(师边讲边板书课题)【由图片变化的大环境,聚焦到变化的一种形式-错位图片,并由此引出课题。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师:把图片进行错位只有这种方法吗?生:横的,竖的,斜的……师:大家说得方法都很好,不过老师觉得还有很多方法,接下来大家就一起来讨论一下,同时想一想怎样排列更美观,怎样剪得更快更好?(电脑显示问题)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上述问题,师巡回指导并点拨几个小组。

【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开展小组合作讨论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质量和教学效果。

在小组讨论中,可以自由发言,也可以轮流发言,通过双向交流相互督促、检查、启迪和帮助。

】师:哪个小组代表先来说一说。

生:我们小组讨论后认为横割成一条一条后,可以的条子像楼梯一样排列。

师:斜向哪边?生:朝左边。

(师显示出图例)师:除了朝左边,还可以朝向哪边?生:朝向右边。

(师显示出图例)师:横条还可以怎样排列呢?生:像小河一样弯曲的。

每一条拉开距离排列的。

像图片上一样隔一条再拉开距离排列的。

……师:大家通过动脑筋,发现了这么多横条的排列方法,那竖条的呢?生:像楼梯一样排列的,也可以朝左和朝右的。

隔一条再拉开距离排列的。

像波浪线一样排列的。

……师:斜条的呢?生:……师:刚才我们大家发现了这么多图片错位的排列方法,那么要把图片刻成一条一条,并且刻得又快又好,谁能有更好的办法?生:用尺子画好,然后标上数字,再把它剪下来。

也可以用美工刀刻。

不一这用尺子画的,也可以把图片折成一条一条,然后标上数字,再剪下来的。

……【在学生汇报交流时,让学生自主地选择问题进行交流,教师对其汇报要有扶有放,积极调动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并帮助其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三)自主操作,完成作品。

接下来,大家就用自己所喜欢的错位方法,做一张漂亮的错位图片。

你可以在课本中错位图片的基础上进行变化。

也可以自已独立设计或几人合作进行设计圆形纹样。

做好的时候在图片旁边写上一句或几句自己的感受。

(电脑显示)(学生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在自主操作中,正视学生的差异,让学生自主选择作业,并通过独立制作或小组成员合作,进行错位图片的制作,教师巡回指导动手能力较薄弱的小组,并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问题,同时通过制作错位的图片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同学之间互帮互助的精神。

】四、自主评价,课外延伸。

1、学生将自己做好的错位图片放在桌上,然后相互集体参观。

同时将写三张欣赏卡送给你的同学(放在图片旁边)。

2、课堂小结师:今天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呢?生:我知道了一张图片经过变化可以产生了不同的美。

今天这节课我特别高兴。

我能做错位的图片了。

……师:这节课你感觉有不满意的地方吗?生:我在刻图片刻得还不齐,下次要练练刻图片。

我的图片是横向错位的,现在我发现竖向错位会更好看些。

我觉得这节课的时间太短了。

3、课外延伸。

师:前面同学们说都很有信心想把所有的图片变化学会,现在你们有什么感受?生:错位图片的变化我们学了一节课,它的变化原来有这么多。

图片的变化实在太多,要想在一节课内学完是不可能的。

……师:同学们都讲得对,图片的变化是太多了,我们靠一节课时间是不可以学完的,不过大家可以在课后多学习几种变化。

然后用自己喜欢的变化形式,做一张漂亮的图片。

课后反思这节课中,我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了生动、直观的活动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在活动中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