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垂径定理的巧妙学习
垂径定理是“圆”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定理之一,是《圆》一章的重要考点,同时垂径定理及其推论在解决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由于垂径定理及其推论涉及的弦 (线段)、弧以及相等、垂直等关系较多,初学者不易掌握,本讲将从三个方面介绍如何学好垂径定理.
一、正确理解
圆是轴对称图形,任何一条过圆心的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
根据对称性,把图1中的圆按直径CD 对折,点A 和点B 重合,所以直径CD 垂直平分弦AB .这个结论用文字叙述就是:
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从命题的角度来分析这个定理的结构,可知题设有两个:①过圆心(CD 是直径);②垂直于弦(CD AB );结论有三个:③平分弦(AE=BE );④平分弦所对的优弧();⑤平分弦所对的劣弧().
在具体运用时,常这样表述:因为CD 是⊙O 的直径,且CD ⊥AB , 所以AE=BE ,,.
总之,理解圆的轴对称性是理解垂径定理的关键.
二、巧妙记忆
1.事实上,对于一个圆和一条直线,只要具备下列五个条件中的任何两个,就可以推出其余三个.①垂直于弦,②过圆心,③平分弦,④平分弦所对的优弧,⑤平分弦所对的劣弧.
譬如:
(1)①② ③④⑤,即是垂径定理;
(2)①③ ②④⑤,即是垂径定理的推论: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按照这种方式,还可以得到其他一些真命题,如:
②③ ①④⑤、①④ ②③⑤、……,它们都是正确的.相信同学们还能写出余下的结论.
特别说明:
(1)推论“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中“弦不是直径”是它的重要条件,因为一个圆的任意两条直径总是互相平分的,但是它们未必垂直.
(2)垂径定理是根据圆的对称性推导出来的,该定理及其推论是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垂直关系、弧相等和一条弦是直径的重要依据,同时也为圆的计算和作图提供了方法和依据.
2.熟悉以下基本图形、基本结论.
⊥AC BC =AD BD =AD BD =AC BC =⇒⇒⇒
⇒图1
三、灵活运用
例1 如图(1),⊙O 中,弦的长为cm ,圆心到的距离为4cm ,则⊙O 的半径长为( ) A .3cm B .4cm C .5cm D .6cm
解析:过圆心O 作于C ,如图(2)则
又由垂径定理得, 在Rt △AOC 中,由勾股定理得:.
即⊙O 的半径长为5cm ,故选C .
点评:在圆中解决弦的问题时,常用到垂径定理,勾股定理等知识,经
常添加的辅助线是连接半径或过圆心作已知弦的垂线(往往又只是作圆心到
弦的垂线段,如本例),构造以半径、半弦、弦心距组成的直角三角形,然后
运用垂径定理和勾股定理来求解.
例2 工程上常用钢珠来测量零件上小孔的直径.假设钢珠的直径是12毫米,测得钢珠顶端离零件表面的距离为9毫米,如图(1)所示,求这个小孔直径AB 的长.
分析:小孔直径AB 正是⊙O 的弦,因此我们可利用垂径定理
将半径OA 、弦长AB 的一半AC 及弦心距OC 转化到一个直角三角
形中,从而使问题获解.
解:连接OA (如图(2)),因为OC ⊥AB 且OC =9-6=3,
故在Rt △AOC 中, 有. 根据垂径定理,得.
点评:垂径定理常与勾股定理结合在一起,进行有关圆的半径、
圆心到弦的距离、弦长和弓形高等数量的计算,要能灵活运用.
例3 某居民小区一处圆柱形的输水管道破裂,维修人员为更换管道,需确定管道圆形截面的半径,图(1)是水平放置的破裂管道的截面.若这个输水管道有水部分的水面宽AB =16cm ,水面最深地方的高度为4cm ,求这个圆形截面的半径.
分析:把它抽象为数学问题,就是已知⊙O 中,弦AB=16cm ,弓形
高是4cm ,求⊙O 的半径长.
本题的解题关键是作垂直于弦的半径,然后构造直角三角形,应用
勾股定理求解.但我们发现在构造的Rt△ADO 中(如图(2)),只知道
一条边AD 的长,无法直接用勾股定理,因此我们可设△O 半径为x , 则OD=x -4,然后利用勾股定理列出方程便可以求出圆的半径长.
解:如图(2),设圆形截面的圆心为O ,过O 作OC△AB 于D ,
交弧AB 于C ,连接OA . △ OC△AB , △AD =
21AB =2
1×16=8(垂径定理). 由题意可知,CD =4cm . AB 6O AB OC AB ⊥4OC cm =12AC AB ==3cm 2222345OA AC OC =+=+=2222
6333AC OA OC =-=-=263AB AC ==图(1) 图(2)
图(1)
图(2) 图(1) 图(2)
设半径OA=x ,则OD =(x -4).
在Rt△AOD 中,由勾股定理得:
OD 2+AD 2=OA 2, △( x -4)2+82=x 2.
△x =10.
点评:本题利用勾股定理列方程求解,这是方程思想在解几何计算题中的应用.
在利用垂径定理解决计算问题时,用方程思想解题的关键是若在直角三角形中,只知道一条边长,而另外两条边可用同一未知数表示出来,此时我们便可用勾股定理建立方程求解.
例4 如图(1),AB 是OD 的弦,半径OC 、OD 分别交AB 于点E 、F ,且AE=BF ,请你写出线段OE 与OF 的数量关系,并给予证明.
答:OE=OF .
证法1:连接OA 、OB ,如图(2).
∵ OA=OB ,∴ ∠A=∠B .
又 AE=BF ,∴ △ADO ≌△ADO (SAS ). ∴OE=OF .
证法2:作OM ⊥AB 于M ,如图(3).
∴ AM=BM (垂径定理).
∵ AE=BF ,∴ EM=FM .
∴ OE=OF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
相等).
点评:比较本题的两种证明方法可以看出,运用垂径定
理要简单的多.
【小结】
1.本讲主要学习的内容:垂径定理及垂径定理推论的应用.
2.在圆中解决弦的问题时,常用到垂径定理,勾股定理等知识,经常添加的辅助线是连接半径或过圆心作已知弦的垂线,构造以半径、半弦、弦心距组成的直角三角形,然后运用垂径定理和勾股定理来求解.
3.在利用垂径定理解决计算问题时,若在直角三角形中,只知道一条边长,而另外两条边可用同一未知数表示出来,此时我们可用勾股定理建立方程求解.
希望同学们通过本讲的学习能够掌握垂径定理,并能灵活运用垂径定理.
图(1) 图(2) 图(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