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致加西亚的信读后感【优秀7篇】

致加西亚的信读后感【优秀7篇】

致加西亚的信读后感【优秀7篇】致加西亚的信读后感篇一如果你读过《致加西亚的信》这本书,相信你会和我有同感:故事情节太简单了,没什么看头。

书中无非就是说一个叫做罗文的人去给一个叫做加西亚的将军送信。

如果一定要详细点,那就是:19世纪美西战争中,美国总统麦金莱有一封有战略意义的书信,急需送到正在古巴作战的加西亚将军——一个掌握着决定性力量的人。

但没人知道他具体在什么地方。

这个重要的艰巨任务军事情报局推荐了安德鲁。

罗文去完成。

罗文,不讲究任何条件,历尽艰险,徒步三周后,走过危机四伏的国家,成功把信交给加西亚。

可是读完之后仔细想了想,我不禁为罗文的敬业精神和优良道德品质所感动了。

罗文是一个军人,军人的职责就是不惜一切代价保卫国家和人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罗文彻底的维护了一个军人的形象,当美国总统将信交给罗文时,罗文并没有问:“他在哪里?”“我有什么支持/危险?”“我完成任务了有什么奖励回报?”……之类的问题,而是本着一种崇高的职业责任感和不畏艰险的敬业精神,顺利的完成了任务。

在我们的工作中,正是需要这样的一种责任感和敬业精神,才能推动工作的发展。

试想,如果我们没有了责任感和敬业精神,例如教师,他的学生学完一个学期之后回到家,名字不会写;1,2,3,……不会算;A,B,C……不会读;one,two,three…不会说;作为老师,今天想上课就上课,不想上课我就睡懒觉,要不我去逛街、玩电脑……学生们你们就在教室里自习吧!我们学校还能坚持办下去吗?我们的孩子还有明天吗?很显然,答案是否定的。

罗文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毫无疑问,是必须的;但我们更要意识到,他取得成功最重要的因素并不是因为他的杰出的军事才能,为是在于它优良的道德品质。

一个有着优良品质的人,他将是高尚的人,一个值得信任的人,一个可以被委以重任的人。

罗文的道德情操可谓高啊,在送信的过程中,他孤身一人在没有任何保护的情况下,一直到他秘密登陆古巴岛,古巴的爱国者们才给他派了几名当地的向导,可他没有临阵逃脱,最终完成了任务。

但这样的艰险的经历,他却谦虚的说,仅仅受到了几名敌人的包围,然后设法从中逃出来并把信送给加西亚将军。

我们作为各个行业的工作者,并不一定要像罗文一样具备军事知识,但一定要具备罗文一样的道德品质,这些道德品质正是我们事业成功的有力支柱。

我们除了要尽心尽责的做好日常本职工作之外,如果发现问题一定要积极主动及时解决并向领导汇报;如果无法解决,则要第一时间向上反映情况以寻求解决方法。

切不可随意将问题丢一边,熟视无睹,甚至有意隐瞒或蓄意破坏。

最后要提一下,派罗文去送信的美国总统和军事情报局,在这里不得不赞扬一下他们的伯乐精神。

正是他们的慧眼识才和绝对的信任,给罗文的成功送信提供了无可替代的精神动力。

诚然,社会是现实的,人类也不是只求付出不要回报就可以活在世上。

在完成任务之后,为了表彰他所做的贡献,美国陆军司令为她颁发了奖章,并且高度称赞他说:“我要把这个成绩看做是战争史上最具冒险性和最勇敢的事迹。

”罗文冒着生命危险的工作也得到了相应的回报。

总之,读完《致加西亚的信》这本书之后,我觉得受益匪浅,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都将会时时鼓励我尽心尽责,努力向上。

致加西亚的信读后感篇二看了书,我有几点感想:一.珍惜自身的信用,“罗文”就是名片。

有人对总统推荐说:“有一个名叫罗文的人,如果有人能找到加西亚将军,那个人一定是他。

”说明罗文在日常的工作中的信用——工作能力,是能得到同事认可的。

因此,一有事大家才会想到——只有罗文才能完成。

送信给加西亚将军,此事件应该是最重、最急的任务,也应该是较高的军事秘密。

我在想这个“有人”是谁?“罗文”又是谁?“有人”为什么这么相信罗文,推荐罗文,而总统为什么“有人”一说,总统就信了。

再把信交给罗文前,总统可能连“罗文”是谁都不知道,却交给他如此重任,说明罗文的能力是得到“有人”认可的,最终也是得到了总统的认可。

这就是罗文的信用使然,如果说罗文平日工作得不到认可,此时也不会有人推荐。

“罗文”就是名片。

我在想,在日常工作中,自身的所做所为,其实也是一张名片。

要努力成为罗文一样的人,珍惜自身的信用,打造自身的名片。

二.有效沟通书中一再强调,不问“加西亚在哪里”?直接执行命令。

我个人认为,这是罗文的能力所在。

大家也相信,他能完成任务。

但在日常工作中,我们接到工作任务,却什么都不问,我认为是有问题的。

除非一种情况,你对这个任务非常了解,且也不是第一次接到这种任务。

否则,我认为,还是应该问清楚。

“加西亚是谁、在哪里”——目标,“多长时间送到?”——时效,“有无回信”——结果反馈,在自身不清楚的情况下,这些问题(目标)都要与领导确认清楚,才能想着下一步的“执行”。

在不清楚目标的前提下,一切的行动、执行都是蛮干,都不过是无头的苍蝇——乱撞罢了,实难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因此,个人认为,有效的沟通极为重要。

三.“执行”找方法用什么样的方法去执行。

罗文路线,整个行程:罗文接到命令乘坐火车从华盛顿出发——乘船到达牙买加,接线人用马车将罗文送到港口——乘船进入加勒比海——避过西班牙巡逻船——进入古巴海域,在暗礁附近呆了一夜——躲过西班牙巡查,进入丛林——遇到西班牙逃兵(其中两人为间谍)脱险——穿过热带雨林,见到加西亚——说明来历,目的——加西亚派送5名革命军和罗文一起返回美国——乘木船,穿越西班牙巡逻——巴哈马群岛,怀疑得了古巴黄热病被扣——联系美国领事获释——乘小船到达基维斯特——乘火车到达华盛顿完成任务。

根据当时的环境,当时的条件,选择什么样的方法路线,才是最优选择。

我们要分析,再分析。

如果罗文大摇大摆的走出去,一下就被抓到,那故事就结束了。

况且,环境是在不定变化中的,只有目标是定的,我们执行过程中,还要不段地调整自身,为找寻目标找到最优解。

四.及时反馈如果罗文,只是把信送给加西亚,并四处游山玩水。

我想那回去必是要吃子弹的。

因此及时反馈也是目标完成的关键。

五.个人因素的影响外部环境很难确定,个人应坚定信念。

这就是罗文坚贞不屈的执着,忠于信仰,敏于动,全身心投入到自身的使命中,那便是他把信送给加西亚。

要是中途,遇敌兵,一有困难就退宿,那是完不成任务的。

读完书,罗文是伟大的,他完成了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提升自身的能力,得到“有人”的尊重与认可。

加强自身的沟通能力,确认目标,分析方法、执行方法最终达成目标,而在整个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及时的反馈。

而不是自身什么都不知道,还不问,不沟通,不想办法解决。

致加西亚的信读后感篇三读了《致加西亚的信》这本书后,我感触良多。

说实话,刚开始的我,看到这本比较“单薄”的书时,对它心存疑惑,这么简短的一本书能有什么魅力?能告诉世人什么道理呢?翻阅之后,发现里面的情节其实十分简单:19世纪美西战争中,美方急需将一封有战略合作情报的书信,送到古巴盟军将领加西亚的手中。

但加西亚正在丛林作战,没人知道他的具体位置。

连收信人在哪里都不知道的一封信,又该怎么送呢?就在此时,一名军人挺身而出,他就是罗文。

他不讲任何条件、历尽艰险,徒步三周后,终于把信交到了加西亚的手中。

在合上书本的那一刻,我终于明白,这本书之因此能在100年来以不同方式在全世界广泛流传,成为有史以来最畅销的书籍之一,是因为这本书所推崇的关于敬业、忠诚、勤奋的思想观念。

这些思想观念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一个又一个国家。

罗文能完成这项任务,源于他的敬业,对上级的命令、指示绝对的服从。

上级命令的结果是下属的坚决服从,背后却是上级对其能力的信任,他们的信任来自于对他品质的肯定,也是对他潜力的间接认可,是日常工作中的点点滴滴为他赢得了这次机会。

罗文凭借坚强的意志,历经艰险,不负众望的完成了任务,这正是他的所立之处,更是他忠于职守、敬业爱岗精神的体现!每一位员工都是企业发展环节中的一个元素,每一个员工态度和努力都关系到整个企业机体的良性运转,员工要用心树立自身的主人翁意识,加强自身的职责心、上进心、敬业爱岗精神。

也许我们没有机会做出轰轰烈烈的大事业,但我们每个人所做的一切都关系着企业的形象、荣誉,甚至与企业的生存戚戚相关。

每个员工都应该像罗文那样敬业,努力完成本职工作,积累经验,为自身赢得一个又一个送信的机会,来逐步健全自我。

西方有一句谚语:一盎司的忠诚等于一磅的智慧,对于一个企业尤为如此。

培养、提升员工自身对企业的忠诚、敬业爱岗精神,绝不能仅停留在口头上,更要落到实处。

把自身对企业的奉献精神展现出来,加深对企业领导、同事之间的感情,把它当做自身正在成长的孩子一般对待。

工作上多用心思考,下班后多拓展学习,了解知识,利用知识,对工作中的每一件事都努力做好。

在做好自身本职工作的同时,关心集体,以大局为重,以企业发展为重!当今社会正在大力提倡“勤奋”二字。

勤:做事尽力,不偷懒;奋:振作,鼓劲。

社会上存在一些人,他们对工作没有热情,缺乏主动性,对生活抱着一种得过且过的态度,整体埋怨别人、埋怨公司、埋怨社会。

可是他们从未想过自身身上的问题:自身有认真学习过吗?有勤奋工作过吗?对生活有用心付出吗?现代社会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环境时时刻刻都在发生变化,我们每个人都要用心去适应,用创造性的思维去看待周围,用时刻都在学习的心态去对待工作。

勤奋,不是三分钟热度而是一种持之以恒的精神,需要坚韧不拔的性格和坚强的意志!敬业才有了信任,忠诚才有了回报,勤奋才有了创新。

每一年的伊始都应下决心,力求在工作上做得更好,比去年更好,只有这样,在工作上才可能有所成就。

正确认识自我的工作,不把它当作苦役,立刻着手去做,每天都从新开始。

致加西亚的信读后感篇四一本关于敬业、忠诚、勤奋的管理书籍,它以不同的方式在全世界广泛流传,成为有史以来最畅销的书籍之一。

书中讲述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美西战争时期,美国总统麦金莱急需一名合适的特使去完成一项重要的任务,军事情报局推荐了安德鲁·罗文。

在孤身一人没有任何保护的情况下,罗文中尉立刻出发了,他徒步穿过一个危机四伏的国家,历尽波折,凭借自身的智慧和勇气终于找到了加西亚将军--一个掌握着决定性力量的人,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使命。

整个过程中自然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偶然因素并与个人的努力相关联,但,在这位年轻中尉迫切希望完成任务的心中,却有着绝对的勇气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如今,当《致加西亚的信》这本书在全世界文为流传之时,“把信送给加西亚”已经演变成一种忠于职守、信守承诺的象征。

企业需要像罗文这样的“送信人”,而如今像罗文这样的人少之又少。

为什么呢?真正的原因不是大家不想做事情,不想把事情做好,而是大家习惯性地给自身设障碍、摆假设、找借口、寻理由。

“我忙,没空”“人少,没办法做到”“能做到这样已经不错了,不要太理想化了”“让某某做可能会更好”等等。

执着的心念与克服困难的勇气,这本书对我自身而言是受益无穷的,对于任何本身的困难,我们如果可以抱着像罗文上校一样,那还有什么事是可以难到我们的呢!在我们平常的工作中,当困难来临时,如果可以抱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伤其筋骨,饿其体肤”的积极心态,相信上帝赋予人的磨难是一种锻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