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圆锥曲线一.基础题组二.能力题组1.(浙江省嘉兴市2015届高三下学期教学测试(二),文7)设1F 、2F 分别为双曲线C :12222=-by a x 0(>a ,)0>b 的左、右焦点,A 为双曲线的左顶点,以21F F 为直径的圆交双曲线一条渐近线于M 、N 两点,且满足︒=∠120MAN ,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A .321B .319 C .35D .32.(浙江省2015届高三第二次考试五校联考,文7)如图,已知椭圆C 1:112x +y 2=1,双曲线C 2:22a x —22by =1(a >0,b >0),若以C 1的长轴为直径的圆与C 2的一条渐近线交于A 、B 两点,且C 1与该渐近线的两交点将线段AB 三等分,则C 2的离心率为 ( )A .5B .5C .17D .71423.(绍兴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统考,文6)曲线2230x y -=与双曲线C :22221x y a b-=(0a >,0b >)的四个交点与C 的两个虚轴顶点构成一个正六边形,则双曲线C 的离心率为( )A B C D .834.(宁波市鄞州区2015届高考5月模拟,文6)已知,,A B P 是双曲线22221x y a b-=上不同的三点,且,A B连线经过坐标原点,若直线,PA PB 的斜率乘积3PA PB k k ⋅=,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A B C .2 D 5.(嵊州市2015年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调测,文6)已知双曲线2222C :1(00)x y a b a b-=>>,的左、右焦点分别为1F ,2F ,过2F 作平行于C 的渐近线的直线交C 于点P .若12PF PF ⊥,则C 的离心率为( )A B C .2 D6.(衢州市2015年高三4月教学质量检测,文13)12,F F 分别是双曲线221169-=x y 的左右焦点,P 为双曲线右支上的一点,A 是12∆PF F 的内切圆,A 与x 轴相切于点(,0)M m ,则m 的值为 .7.(东阳市2015届高三5月模拟考试,文13)点P 是双曲线22221(00)x y a b ab=>>-, 上一点,F 是右焦点,且OPF ∆是120OFP ∠=︒的等腰三角形(O 为坐标原点),则双曲线的离心率是 ▲ .三.拔高题组1.(衢州市2015年高三4月教学质量检测,文8)设点(,)P x y 是曲线1(0,0)a x b y a b +=≥≥上任意一点,其坐标(,)x y ≤b +取值范围为( )A. (]0,2B. []1,2C. [)1,+∞D. [)2,+∞2.(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2015届高三仿真考,文7)如图,已知双曲线2222:1(0,0)x y C a b a b -=>>的右顶点为A ,O 为坐标原点,以A 为圆心的圆与双曲线C 的某渐近线交于两点P ,Q .若∠P AQ = 60°且3OQ OP =,则双曲线C 的离心率为( )A C D3.(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2015届高三5月模拟考试,文7)设12,F F 是双曲线22221(0,0)x y a b a b-=>>的左、右焦点,P 是双曲线右支上一点,O 为坐标原点,若12::5:3:3PF PO PF =,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A B .2 C . D .44.(宁波市镇海中学2015届高三5月模拟考试,文6)设12,F F 是双曲线22221(0,0)x y a b a b-=>>的左、右焦点,若双曲线右支上存在一点P ,使22()0OP OF F P →→→+⋅=(O 为坐标原点)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A 1 C 1 5.(杭州地区七校2014届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文2)双曲线22221(0,0)x y a b a b-=>>的左、右焦点分别为12,F F ,渐近线分别为12,l l ,点P 在第一象限内且在1l 上,若2122,//l PF l PF ⊥,则双曲线的离心率是( )B. 2C.D.6.(湖州市2015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调测,文6)已知双曲线2222C :1(00)x y a b a b-=>>,的左、右焦点分别为1F ,2F ,过2F 作平行于C 的渐近线的直线交C 于点P .若12PF PF ⊥,则C 的离心率为A .B C .2 D7.(嘉兴市2015届高三下学期教学测试(一),文8)如图,已知双曲线)0,0(12222>>=-b a by a x 上有一点A ,它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B ,点F 为双曲线的右焦点,且满足BF AF ⊥,设α=∠ABF ,且]6,12[ππα∈,则该双曲线离心率e 的取值范围为A .]32,3[+B .]13,2[+C .]32,2[+D .]13,3[+8.(金华十校2015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4月),文7)已知F 1、F 2为双曲线C :22221x y a b -=的左、右焦点,P 为双曲线C 右支上一点,且PF 2⊥F 1F 2,PF 1与y 轴交于点Q ,点M 满足123F M MF =,若MQ ⊥PF 1,则双曲线C 的离心率为A .B .C .D 9.(绍兴市2015年高三教学质量检查,文7)10.(温州市2015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适应性测试,文7)已知双曲线1C :22221-=x y a b(0,0>>b a )的右焦点F 也是抛物线2C :22=y px (0>p )的焦点,1C 与2C 的一个交点为P ,若⊥PF x 轴,则双曲线1C 的离心率为( ▲ )A 1B .C .1D 1+11.(浙江省重点中学协作体2015届第二次适应性测,文7)圆22(1)1x y +-=与椭圆229(+1)9x y +=的公共点,用线段连接起来所得到的图形为( )。
A .线段B .不等边三角形C .等边三角形D .四边形12.(杭州市2015届高三第二次高考科目教学质量检测,文7)13.(杭州第二中学2015届高三仿真考,文13)已知点)21,21(-A 在抛物线)0(2:2>=p px y C 的准线上,点M ,N 在抛物线C 上,且位于x 轴的两侧,O 是坐标原点,若3=⋅,则点A 到动直线MN 的最大距离为 .14.(浙江省重点中学协作体2015届第二次适应性测,文17)已知双曲线22221(0,0)x y a b a b-=>>的左右焦点分别为1F ,2F ,P 为双曲线右支上的任意一点,若212||||PF PF 的最小值为8a ,则双曲线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
15.(金华十校2015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4月),文14)已知三角形ABC 的三个顶点都在椭圆22221x y a b+=上,且AB ⊥x 轴,AC ∥x 轴,则2AC ABBC ⋅的最大值为 ▲ . 16.(嘉兴市2015届高三下学期教学测试,文14)已知抛物线方程为x y 42=,直线l 的方程为04=+-y x ,在抛物线上有一动点M 到y 轴的距离为1d ,M 到直线l 的距离为2d ,则21d d +的最小值为 ▲ .17.(宁波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14)设1F 、2F 分别为双曲线22221x y a b-=(0a >,0b >)的左、右焦点,若双曲线上存在一点P ,使得12F F 3b P +P =,129F F 4ab P ⋅P =,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18.(宁波市2015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文14)设P 为双曲线22221(0,0)y x a b a b-=>>在第一象限的一个动点,过点P 向两条渐近线作垂线,垂足分别为A B ,,若A B ,始终在第一或第二象限内,则该双曲线离心率e 的取值范围为 ▲ 。
19.(温州市2015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适应性测试,文19)设抛物线C :px y 22=)0(>p 的焦点为F ,过F 且斜率为k 的直线l 交抛物线C 于),(11y x A 、),(22y x B 两点,且421-=y y .(Ⅰ)求抛物线C 的标准方程;(Ⅱ)若1=k ,O 为坐标原点,求OAB ∆的面积.20.(嵊州市2015年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调测,文20)抛物线C :24x y =,直线1l :y kx =交C 于点A ,交准线于点M .过点M 的直线2l 与抛物线C 有唯一的公共点B (A ,B 在对称轴的两侧),且与x 轴交于点N .(Ⅰ)求抛物线C 的准线方程; (Ⅱ)求:AOB MON S S ∆∆的取值范围.21.(宁波市鄞州区2015届高考5月模拟,文19)已知抛物线C :24y x =,过x 轴上的一定点(,0)Q a 的直线l 交抛物线C 于A 、B 两点(a 为大于零的正常数).(1)设O 为坐标原点,求ABO ∆面积的最小值;(2)若点M 为直线x a =-上任意一点,探求:直线,,MA MQ MB 的斜率是否成等差数列?若是,则给出证明;若不是,则说明理由.22.(宁波市2015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文19)如图,已知F 为抛物线24y x =的焦点,点A B C ,,在该抛物线上,其中A C ,关于x 轴对称(A 在第一象限),且直线BC 经过点F . (Ⅰ)若ABC 的重心为()34,23G ,求直线AB 的方程; (Ⅱ)设12ABOCFOSS SS ==,,其中O 为坐标原点,求2212S S +的最小值.23.(宁波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19)如图,设抛物线24y x =的焦点为F ,O 为抛物线的顶点.过F 作抛物线的弦Q P ,直线OP ,Q O 分别交直线20x y -+=于点M ,N .(I )当Q//P MN 时,求Q OP ⋅O 的值;(II )设直线Q P 的方程为10x my --=,记∆OMN 的面积为()S m ,求()S m 关于m 的解析式.24.(金华十校2015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文19)已知抛物线C :y 2=2px (p >0),曲线M :x 2+2x +y 2=0(y >0).过点P (-3,0)与曲线M 相切于点A 的直线l ,与抛物线C 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B .(Ⅰ)求抛物线C 的方程及点A ,B 的坐标;(Ⅱ)过点B 作倾斜角互补的两条直线分别交抛物线C 于S ,T 两点(不同于坐标原点),求证:直线ST ∥直线AO .25.(嘉兴市2015届高三下学期教学测试,文18)已知直线)0(1:≠+=k kx y l 与椭圆a y x =+223相交于B A 、两个不同的点,记l 与y 轴的交点为C .(Ⅰ)若1=k ,且210||=AB ,求实数a 的值; (Ⅱ)若CB AC 2=,求AOB ∆面积的最大值,及此时椭圆的方程.26.(湖州市2015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调测,文20)抛物线C :24x y =,直线1l :y kx =交C 于点A ,交准线于点M .过点M 的直线2l 与抛物线C 有唯一的公共点B (A ,B 在对称轴的两侧),且与x 轴交于点N .(Ⅰ)求抛物线C 的准线方程; (Ⅱ)求:AOB MON S S ∆∆的取值范围.27.(杭州地区七校2014届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文19)如图,已知圆0:22=+-y x x G ,且圆G 经过抛物线px y 22=的焦点,过点)0,(m )0(<m 倾斜角为6π的直线l 交抛物线于C ,D 两点.(1)求抛物线的方程;(2)若焦点F 在以线段CD 为直径的圆E 的外部,求m 的取值范围.28.(宁波市镇海中学2015届高三5月模拟考试,文19)已知动圆过定点(1,0),且与直线1x =-相切. (1)求动圆的圆心M 的轨迹C 的方程;(2)若曲线C 上一点0A(,4)x ,是否存在直线m 与抛物线C 相交于两不同的点,B C ,使ABC ∆的垂心为(8,0)H .若存在,求直线m 的方程;若不存在,说明理由.29.(杭州第二中学2015届高三仿真,文19)已知抛物线C :x y 42=,P 为C 上一点且纵坐标为2,Q ,R 是C 上的两个动点,且PR PQ ⊥.(1)求过点P ,且与C 恰有一个公共点的直线l 的方程; (2)求证:QR 过定点.30.(嘉兴市2015届高三下学期教学测试(二),文19)已知抛物线)0(22>=p px y 焦点为F ,抛物线上横坐标为21的点到抛物线顶点的距离与其到准线的距离相等. (Ⅰ)求抛物线的方程;(Ⅱ)设过点)(0,6P 的直线l 与抛物线交于B A ,两点,若以AB 为直径的圆过点F ,求直线l 的方程.31.(东阳市2015届高三5月模拟考试,文19)已知抛物线C :)0(22>=p py x 的焦点为F ,直线220x y -+= 交抛物线C 于A 、B 两点,P 是线段AB 的中点,过P 作x 轴的垂线交抛物线C 于点Q . (1)若直线AB 过焦点F ,求AF BF ⋅的值;(2)是否存在实数p ,使ABQ ∆是以Q 为直角顶点的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p 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32.(衢州市2015年高三4月教学质量检测,文19)如图,设抛物线C :22(0)=>y px p 的焦点为F ,过点F 的直线1l 交抛物线C 于,A B 两点,且||8=AB ,线段AB 的中点到y 轴的距离为3.(Ⅰ)求抛物线C 的方程;(Ⅱ)若直线2l 与圆2212+=x y 切于点P ,与抛物线C 切于点Q ,求∆FPQ 的面积.33.(浙江省2015届高三第二次考试五校联考,文19)已知抛物线x y 22=上有四点),(),(2211y x B y x A 、、),(),(4433y x D y x C 、,点M (3,0),直线AB 、CD 都过点M ,且都不垂直于x 轴,直线PQ 过点M 且垂直于x 轴,交AC 于点P ,交BD 于点Q.(1)求21y y 的值; (2)求证:MQ M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