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三单元第3课 北魏孝文帝改革
第三单元第3课 北魏孝文帝改革
1)以汉语为正音,禁说鲜卑语。 北魏帝王出御图 任何改革都应循序渐进,反对“一刀切”。 (2)禁穿胡服、改穿汉服。 有利于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有利于维护北魏 统治、利于促进民族融合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改革对比思考
公元前4世纪的商鞅变法和公元5世纪的北魏孝文帝 改革在中国古代史上有着特殊而重要的地位,根据所学知 识回答下列问题: 1)就背景和实质而言,两次变法或改革有何相似之处? 2)两次变法或改革中都有一些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的 开创性举措,试就经济方面的措施加以说明。 3)两次变法或改革有哪些共同的影响? 1)都处在分裂割据、社会动荡时代; 都面临着增强国力,击败外 敌的任务; 都有国君或皇帝大力支持。 都是封建化性质的改革 。 (2)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从法律上确 立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对后世影响深远。 魏孝文帝改革:推行均田制,进一步完善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有利于增加国家收入、缓和阶级矛盾,对后世影响深远。
概念解读
古代的民族融合
1、从经济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 由游牧经济转向农耕经济的过程; 2、从习俗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 汉化的过程; 3、从政治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 政权封建化的过程 ●从整体社会发展角度讲,就是 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
小结
背景
社会矛 盾尖锐
内容
整顿吏治 均田制 租调制 三长制
材料反映了北方鲜卑族哪 些社会习俗变化? 衣着,出行等社会习俗的变更
北魏人出行图
生活方式汉族化
北魏孝文帝出行图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请你分析这两尊佛像在服饰上有什么不同?这说明了什么?
由少数民族服装变为汉族服装, 生活方式汉族化
北魏鲜卑族人着装画像 汉人胡食画像砖
北魏人出行图
材料反映了北方各民族出现 什么现象?
总结
前提:北魏崛起并统一黄河流域、 改革的有利条件:统治阶级汉化改革的奠基、 改革的必要性:北魏统治面临危机 改革的推动力:统治者因素 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的恢复 与发展; 加速了北魏政权封建化进程; 促进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影响 孝文帝改革
评价孝文帝及其改革
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将其置于特定的 历史环境之下,结合其主要活动,客观, 公正,全面地评价,不能随意夸大和否 认历史人物的作用,不能以偏概全.
练一练
1.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目的是 A.采用汉族先进文化 B.学习汉族统治政策 C.发展经济 D.巩固统治
D
2.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中最重要的是 A.缓和民族矛盾 B.发展经济 C.巩固封建统治 D.促进了民族融合
D
3、与“顷不比亩善”的观念相似的 是 A、多多益善 B、不求甚解 C、宁少勿滥 D、不思进取
二.政权封建化的加速措施
迁都洛阳以后,鲜卑族统治者接受了汉族先进文化与 制度,大大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对北魏社会政 治生活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体措施主 要有: (1)尊儒崇经,兴办太学 孝文帝对儒学非常推崇,在洛阳建立孔庙,亲自前 往祭拜,下诏兴办太学等,广招生员,教授儒家经典 (2)恢复汉族礼乐制度: 孝文帝亲自制定各种礼仪制度,废置鲜卑族的祭祀礼仪,改 用汉族的祭祀礼仪,要求臣民按礼仪规范自己的行为方式
2、手工业生产日益活跃:
丝织业发展尤其显著; 制瓷业有很大发展,如青瓷与南方差别很大
3、商业活动日趋活跃:
洛阳出现许多大的市场→货源充足,交易活跃; 铸造铜钱,实物交换逐步为货币交易所代替; 对外贸易长足发展,与朝鲜半岛诸国、日本、中亚、 西亚以及地中海沿岸诸国有商业往来
北魏的洛阳,城内有 大市、小市、四通市, 总称“洛阳三市”。市 内有钟鼓,开市、散市 都以击鼓为号。市内设 有专门管理贸易和税收 的官吏。全城居民中有 上万户来自各地的商 人,其中包括来自远方 异国的商人。……北魏 的许多贵族高官显宦也 都经商。
(3)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 孝文帝模仿汉族官制,将北魏官制定为九品,改变官职 名称;修订律令,废除残酷刑律,适应中原的法律需要。
鲜卑人乐俑
礼乐制度:是周代最 早对“礼”(祭祀等仪式) 和“乐”(伴随礼进行的 乐舞)作出的规定制度, 是对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强 调和固定 从材料和图片中, 你能得出什么认识?
(3)都增强了国力,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各民族融合的趋势加强
少数民族的胡床(又称交椅) 成为汉族所喜爱的家具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特点及成功原因:
1.特点: 是少数民族统治者自上而下推行的,措施全面,是一 次影响深远的封建化改革。 2.成功原因: ①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根本原因) ②内容全面,措施得力,符合统治者巩固统治的需要; ③冯太后的支持和孝文帝本人的以身作则及其坚定信 心,冲破阻力,毅然改革。 ④符合民族融合趋势和各族人民的愿望;
2.意义:
缓和了民族矛盾 巩固了封建统治 促进了民族融合
为结束分裂走向 统一奠定基础
牧马 (魏 晋墓 壁砖 画) 牵羊的少数民族(魏晋墓壁砖画)
扬场图 (魏晋墓 葬壁画)
从魏晋墓葬的壁画 中可以反映出当时鲜 卑族的生产状况发生 了怎样的改变?
耕牛图 (魏晋 墓葬壁 画)
生产方式农耕化
北魏鲜卑族人着装画像
不同意。
①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创造了一个较为安定的社会环 境,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为各族之间的交流和融 合创造了条件。 ②拓拔珪、拓拔焘等的汉化改革,开启了北方各族 封建化进程。
③顺应民族融合的趋势,孝文帝进行改革,推行汉化政 策,采纳汉族地主阶级的政治制度等,加速了北方封建 化的进程。孝文帝改革使北魏适应了黄河流域的封建生 产方式。 ④汉族人民和少数民族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人民生活 大大丰富,人民生活大大加强,使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
对孝文帝的评价也有人认为:“孝文 帝的汉化不值得肯定,他的文化路线是 一条加速北魏国家和拓拔民族衰亡的路 线.” 这种观点未从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的 角度进行分析,是根本错误的.我们不能以 “文”“武”或者某一少数民族的“衰亡” 评价孝文帝及其改革.
有人认为:“北魏建国后,部落解体进入奴隶社会。北 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奴隶制度使中国北部的经济生活倒 退二千年。”你同意吗?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3.认识:
(1)先进必然战胜落后; (2)民族融合与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的; (3)改革必须符合历史潮流、顺应民意;同时要 讲究改革的策略; (4)任何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都具有曲折性, 改革者要有迎接挑战的勇气和争取胜利的信心。
改革作用探究 1、促进了北魏社会经济的繁荣和文化发展 2、接受了汉族的先进制度与文化,加速北 魏政权的封建化。 3、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 民族大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重新走向统 一奠定基础。
社会制度封建化
鲜卑人乐俑
三、民族的交流与融合
1.交流与融合:
①鲜卑族学习汉族完成了封建化的过程: 鲜卑族牧民变为农民,鲜卑贵族转为封建地主; 习俗汉族化,汉族的风俗习惯成为整个社会风俗习惯 的主体 ②鲜卑族原有的文化精华融入汉族文化之中: 生产特别畜牧业生产; 服饰上、风度上,汉人受鲜卑文化的影响。
C
全面、客观、公正评价
有人认为北魏孝文帝是盖世英雄,也有人认为他是毁灭本 民族的千古罪人。试结合所学的相关内容,简要谈谈你对这 个问题的看法。 孝文帝能顺应时代潮流,进行改革,通过创建新制、迁都 洛阳、移风易俗等措施,使鲜卑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生产 方式农耕化、社会制度封建化、生活方式汉族化;这有利于北 方经济的发展,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加强了民 族大融合,为国家结束分裂、走向统一和封建社会的繁荣奠定 了基础。他是少数民族杰出的政治家。 当然,孝文帝改革全盘汉化,忽视了保持本民族文化特点, 使得鲜卑族拓拔部逐渐溶入其他民族,这是值得我们吸取的教训。
第3课
促进民族大融合
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一.经济的复苏和繁荣
1、农业发展的表现
1、生产工具的改进; 2、特别注意耕作的功效;(宁可少好,不可多恶,“顷 不比亩善”:宁缺勿滥) 3、重视兴修水利,下令有水田之处,都要通渠灌溉; 4、黄河中游的许多荒地得到开垦,粮食产量增多; 5、人口增多; 6、蔬菜果木以及其他经济作物种植的发展; 7、畜牧业得到发展。
评价应以是否顺应历史发展趋势,促进历史前 进,是否有利于整个中华民族的进步为标准, 而不能某一少数民族的“衰亡”论道。
材料一、 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名不正, 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 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 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资治通鉴》 材料二、 (1)材料一反映了北魏统治者的哪项改革措施? 从统治者推行这项改革的过程中你有何认识? (2)材料二所反映现象和北魏统治者哪项改革有关? 材料一、二所反映的改革措施有何意义?
大 市
四通市
小 市
洛阳
北 魏 时 期 的 动 物 纹 锦 北魏· 鎏金镶嵌高足铜杯
观察图片,你能得到什么信息?
手工业发展
拜 占 庭 金 币
商业活动活 跃,对外贸 易发达
波 斯 银 币
观察图片,你能得到什么信息?
问题:北方社会经济恢复和发展的 原因是什么?
(1)孝文帝采取发展经济的政策: 均田制、 租调制度 (2)农业生产力的进步:农具革新、耕作技 术进步、兴修水利 (3)北方民族大融合的推动: 民族间的经济 文化交流 (4)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创造相对稳定的 社会环境
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巩固鲜卑 族的统治,从改革的背景,内容及其作用来 看,改革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吸取了汉族 先进的政治制度和先进文化,加速了北方各 族的封建化进程,促进了北方的民族大融合, 有利于整个中华民族的进步,在改革进程中, 孝文帝表现出了伟大的胆略和卓识.因此, 孝文帝改革应充分肯定,孝文帝也因此成为 我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改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