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培养学生的做题技巧。
针对出现的上述问题逐一解决,要求学生会答题、答准题。
第四、要求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端正态度,要求卷面书写认真。
33题:(分析人XX)试题分析:本题主要是考查的“消费”的问题。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从这个知识点入手,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态度,逐渐养成用课本知识分析现实材料的能力。
本题是以图表的形式出现,分为两问。
第一问考查恩格尔系数的问题,主要是问我国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过程中的出现的贫富差距问题。
本题的要点在于要对图表的解读清楚。
要纵向和横向都要解释,还要注意图表的注释。
需要学生牵引到教材中“恩格尔系数”的知识点。
题目难度不大,平均分是4分,最低分2分,最高分是6分。
第二问,是考查消费观的问题。
“如何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题目的难度不大,主要是对生活中出现的一些在消费中的不和谐因素结合课本知识来回答。
本题的平均分为6分,最低3分,最高10分。
③学生答题情况:第一在本题中,学生的问题主要出在没有对图表解读透彻,没有明白题目的考查意图。
大部分只分析到“横向的”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的没有看“纵向的”城乡生活水平的差距问题。
第二问主要是记忆不牢固,基本知识点混乱。
再就是不能结合材料分析,知识单纯的回答知识点,从而不能得到满分。
第二学生的双基不牢固。
从试卷中反映出来的问题是,学生即使是知道要答的角度,对知识点也比较明确,但是,课本语言记忆不清晰,语言表达错误较多。
而且知识性的错误较多,且不能结合材料回答。
第三图表的分析不到位,只分析一方面,不能全面的分析。
而且对图表的注释没有认真解析,不能结合注释回答。
③整改措施:首先,应该加强对图表题的分析题目的解题能力的培养,第一要注意先看表头,注意表的主题内容是什么。
第二要把表的纵向和横向都要分析透彻。
第三,要注意表的注释,结合注释分析表的内容。
逐渐的形成比较完善的答题思路。
其次,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练习,记忆要严格,尤其是课本语言的记忆。
再就是要注意回答是要结合材料,分析到位,不能只是回答课本知识,要结合现实。
政治试卷分析(二)同学们晚上好,今天我来跟大家谈谈考研政治的复习方法和一些技巧。
很多同学是第一次考研,我们先来介绍一下考研政治的试卷类型和题型以及这几年的命题变化。
考研政治的复习是个庞大而系统的工作,考研政治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或有关基本理论在这一领域中的运用),以及形势与政策等六个科目的内容,每个科目又有若干知识点,这就需要同学们下大力气来准备复习。
首先,我先介绍一下政治试卷的情况。
考研政治试卷分值构成是满分100分,按每年考试规律看,马哲和政经这两部分所占分值最多,占42分左右,毛概和邓三占38分左右,形势与政策占10分左右,最后一道分析题为选做题,占10分,考生在两道试题中选取其中一道作答。
第Ⅰ道试题考查“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部分的内容,第Ⅱ道试题考查考生运用政治中的一门或多门相关知识,认识和分析当代世界一些重要问题的能力,考生应答题时间为180分钟。
政治试卷的基本题型由选择题和分析题两部分构成。
选择题Ⅰ,该题型占分比例约为16%。
主要考查考生对基本概念、基本事件和基本原理的掌握,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由概念题演变来的。
按往年试题看,难度不大。
选择题Ⅱ:该题型占分比例约为34%。
主要考查对基本概念或原理的记忆和对有关观点、原理的掌握和理解。
考查的角度和形式比较灵活,常在给出不同于教材的表述、情境或言论等情况下,考查考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的程度。
该题型对知识掌握的全面性和准确性,难度比选择题Ⅰ大很多,得分率一直较低。
分析题的题型占分比例约为50%。
主要考查考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联系具体情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针对政治的初步复习,可采取简单的三轮复习法:第一轮详看、细看,将所有的知识点梳理了一遍;第二轮加强理解;第三轮浏览,贵在坚持。
复习过程中注意点、线、面的结合。
所谓点,就是基本的观点、原理和范畴;所谓线,就是一章内容的联系;所谓面就是整个学科的内在联系。
与此同时,每个考生还应该制订一个严密的复习计划,规定好每一天甚至每一小时的复习进度,就像制定作战计划一样,按照预订的时间,完成预订的任务,一步一个脚印地进行复习。
特别要注意,哲学和政经不能靠死记硬背,关键是提高理论分析实际的能力,怎样能够发现现实的或者历史的事件中蕴含的哲理,并有能力把这种道理按照段落层次全面的表达出来是相当不容易的。
复习方法以及技巧指导:平时在复习的时候,要坚持找、懂、记、练、会考试点的复习思路和方法。
对依据考试大纲编写的教材,首先要找出考试点,将其分为一般、重要、最重要3个层次。
其次,要懂考试点。
就哲学、政治经济学概念而言,需要弄懂5个问题:概念划分的依据;概念的含义;对应概念的区别;与对应概念的联系;相对应概念的区别、联系的意义。
就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的观点而言,需要弄懂三个问题:观点的内容;观点的理论依据和客观依据;观点的理论、政治和实践意义。
第三,要记考试点。
采取分课程、分部分、分层次、按顺序进行识记和熟记的方法。
识记是懂得基础上的记忆,熟记就是反复地进行记忆。
在记忆过程中将要记忆的内容分解为几点,对每点找出关键词。
第四,要练考试点。
在基础阶段主要是练习体现基本理论的选择题和已考的选择题,对已考的主观性试题可以只看不练,学习答题的思路和方法。
在运用和总结阶段,要全面练习模拟试题,特别是要认真对待体现典型性、技巧性、综合性、预测性的试题。
第五,要会考试点,这是最终的目标。
找、懂、记、练、会考试点,既相区别,又有逻辑上的密切联系。
找是前提,懂是基础,记是关键,练是手段,会是目的,缺一不可,这样得高分才有保证。
另外,同学们要注意掌握一些有效的复习方法,不要把复习的重点放在对各个琐碎的知识点的复习上,缺乏对知识体系的宏观的、总体性的把握。
经过这种复习过程的学生将很难应付比较灵活的综合性题目。
现在的考研题目,在命题思路上更加注重灵活性和综合性,更加注重考查考生对于知识的立体把握。
如果考生在复习时没有建立起一个很好的知识体系,而是停留在对零散知识的把握上,那就很难适应今天考研命题的思路。
政治的复习虽然貌似枯燥而繁杂,但是当考生能从理解的角度入手,分清体系,加强理解,深入浅出,联系实际,就会取得很好的复习效果,祝大家复习愉快,在暑期复习中进展顺利!政治试卷分析(三)一、试卷的总体评价从总体上看,08年的中考思想政治试题,体现了课程改革的理念,贯彻课程标准的要求,打破教材版本局限,与前几年试题相比,实现了稳中求新,具有与时俱进的鲜明特点。
试卷结构相对稳定:仍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客观题),分值24分,占总分的30%,其中有4题时政题8分,占总分10%;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主观题),分值56分,占总分的70%。
试题以“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三部分内容为主线,以发生重大经济、社会等事件为背景,通过文字、图表、漫画等多种方式,围绕学生思想和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主观题仍以主题栏目方式呈现,重点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社会实践能力。
试题的主要特点:注重体现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和导向性。
一是发挥思想品德学科的德育功能,凸显对考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
二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结合重大时政热点,突出时代性,试题以一年来的重大时政背景为依托,侧重考查考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是试题注重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的掌握、理解和运用,既不回避教材重点、时政热点,又不照搬教材和时政观点,着重考查考生的分析、综合、归纳能力。
四是试题更具开放性,立意能力化,注重联系考生生活实际,符合初中毕业生的认知特点。
五是试卷形式新颖活泼,设计简洁生动,展示人文关怀,体现科学性与趣味性的统一。
从全区统计成绩和我校学生成绩分析,08年政治试卷难度适中,题型结构合理,形式新颖,内容鲜活,语言简洁,有利于思想品德课的教育和教学改革。
下面依据我区统计的中考成绩和我校08届毕业生状况进行不成熟的分析。
二、试卷具体分析2008年安徽中考政治试题严格依据课标和考纲,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注重考查学生“双基”,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在感悟中成长。
1、选择题部分,选择题共12小题,计24分,得分率较高。
学生普遍只错个别题目,绝大部分学生错在第12题,关于新增三个法定节日能体现的意义,体现了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保护,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许多学生错选了“有利于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全面继承”,这反映了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的欠缺,初中学生应该全面认识到传统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我们只能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而不能继承其糟粕部分。
这一点值得我们思想品德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予以重视。
2、非选择题(主观题)第13题漫画题,命题内容体现了教材的重点(社会责任感、公民意识、环保意识等),选题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设问较新颖,通过漫画方式呈现,注重德育的引导作用,通过对漫画的观察,理解,内化为自觉行动。
此题看似去年中考漫画题,但明显考得更深入更细致,是深化课本知识,提高思想觉悟的精彩题。
符合《课程标准》、《考试说明》要求,注重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注重考察学生能力。
从学生估分来看,多数学生得分为4-6分,7-8分的不足10%。
部分学生能写出漫画所反映的缺少责任意识,环保意识,节约资源意识,能从承担社会责任树立环保意识角度,说出自己做法。
失分情况是:(1)看图不仔细,没有看出是“面对别人扔出垃圾,流淌的自来水”无动于衷,而误以为是他自己污染环境,浪费资源所以没有概括出“缺少责任意识”。
(2)审题不准确。
第一问是“共同”反映什么现象,部分同学分开作答,第二问“……公民应怎样做”部分同学答成原因或没有结合自身实际去写。
(3)答案内容脱离了材料,甚至在书本中摘抄一段,不能扣题分析,语言繁琐而不得要点。
建议:加强漫画题的针对训练,培养学生答题技巧。
第14题根据新课程标准“我与国家社会关系”考察学生在掌握课本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加以理解运用,看似有关热点奥运,其实更注重基础知识的活学活用,充分体现新课标及中考考纲要求。
部分学生估分最高的8分,最低的1-2分,第一小题平均得分在2分左右,第二小题平均得分在3分左右。
第一小题失分原因主要是不能准确审题,答题时只能答对其中某一个方面的要点或只就某一要点进行大篇幅阐述,写得多,答对不全,甚至部分同学离题,答案与题目毫不相干。
第二小题失分原因主要是在于语言表达欠缺,词不达意,字迹书写可能不工整,特别是第一小问“如何做外国人的向导”很多同学提到不同文化相互尊重,显然不太符合题目要求的“向导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