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三数学.圆中三大切线定理.学生版

初三数学.圆中三大切线定理.学生版

中考内容
中考要求
A
B
C 圆的有关概念
理解圆及其有关概念
会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
点作圆;能利用圆的有关概念解决简单问题
圆的性质
知道圆的对称性,了解弧、弦、圆心角的关系 能用弧、弦、圆心角的关系解决简单问题
能运用圆的性质解决有关问题 圆周角
了解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知道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
会求圆周角的度数,能用圆周角的知识解决与角有关的简单问题
能综合运用几何知识解决与圆周角有关的问题 垂径定理 会在相应的图形中确定垂径定理的条件和结论 能用垂径定理解决有关问题 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了解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了解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了解切线的概念,理解切线与过切点的半径之间的关系;会过圆上一点画圆的切线;了解切线长的概念
能判定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会根据切线长的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利用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解决简单问题
能解决与切线有关的问题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了解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能利用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解决简单问题
弧长 会计算弧长 能利用弧长解决有关问题 扇形
会计算扇形面积
能利用扇形面积解决有关问题
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
会求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 能解决与圆锥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中考内容与要求
暑期班第六讲秋季班第六讲
秋季班第八讲
圆中三大切线定理
圆是北京中考的必考内容,主要考查圆的有关性质与圆的有关计算,每年的第20题都会考查,第1小题一般是切线的证明,第2小题运用圆与三角形相似、解直角三角形等知识求线段长度问题,有时也以阅读理解、条件开放、结论开放探索题作为新的题型。

要求同学们重点掌握圆的有关性质,掌握求线段、角的方法,理解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知识之间的相互转化,理解直线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掌握切线的性质和判定方法,会根据条件解决圆中的动态问题。

年份2011年2012年2013年
题号20,25 8,20,25 8,20,25
分值13分17分17分
考点圆的有关证明,计
算(圆周角定理、
切线、等腰三角形、
相似、解直角三角
形);直线与圆的
位置关系
圆的基本性质,圆
的切线证明,圆同
相似和三角函数的
结合;直线与圆的
位置关系
圆中的动点函数图
像,圆的基本性质
(垂径定理、圆周角
定理),圆同相似和
三角函数的结合;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

中考考点分析
知识互联网
题型一:切线的性质定理
题目中已知圆的切线,可以“连半径,标直角”,然后在直角三角形中利用勾股、相似或锐角三角函数解决问题。

【例1】 如图,在△ABC 中,BC AB =,以AC 为直径的⊙0与BC 边
交于点D ,过点D 作⊙O 的切线DE ,交AB 于点E ,若 DE ⊥AB .求证:BE AE 3=.
判定切线共有三种方法:定义法、距离法和定理法,其中常用的是距离法和定理法,可以总结为六字口诀,定理法是“连半径,证垂直”,距离法是“作垂直,证半径”,定理法的使用频率最高,必须熟练掌握。

思路导航
典题精练
思路导航
题型二:切线的判定定理
E O
D
C
B
A
【例2】 如图,C 是以AB 为直径的⊙O 上一点,过O 作OE ⊥AC
于点E ,过点A 作⊙O 的切线 交OE 的延长线于点F , 连结CF 并延长交BA 的延长线于点P . ⑴ 求证:PC 是⊙O 的切线.
⑵ 若AB =4,2 1::=PC AP ,求CF 的长.
【例3】 如图,已知Rt ABC △中,90ACB ∠=︒,BD 平分ABC ∠,以
D 为圆心、CD 长为半径作D ⊙,与AC 的另一个交点为
E .
⑴ 求证:AB 与D ⊙相切; ⑵ 若43AC BC ==,,求AE 的长.
【例4】 已知:如图,AB 是O ⊙的直径,C 是O ⊙上一点,OD BC ⊥于
点D ,过点C 作O ⊙的切线,交OD 的延长线于点E ,连结BE . ⑴ 求证:BE 与O ⊙相切;
⑵ 连结AD 并延长交BE 于点F ,9OB =,2
sin 3
ABC ∠=,
求BF 的长.
典题精练
E D
C
B
A
O
P
E
D
C B
A
切线长和切线长定理:
⑴ 在经过圆外一点的圆的切线上,这点和切点之间的线段的长,叫做这点到圆的切线长.
⑵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圆心和这一点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引例】已知:如图,PA PB 、分别与O ⊙相切于A B 、两点.求证:⑴ APO BPO ∠=∠;
⑵ PA PB =;⑶ OP 垂直平分线段AB .
【解析】 连结OA OB , ∵PA PB ,分别与O ⊙相切,
∴PA OA PB OB ⊥⊥,, ∵OA OB =,OP=OP ∴AOP BOP △≌△ ∴APO BPO ∠=∠. ∴PA PB =,
由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可知:OP AB ⊥且AC BC =, ∴OP 垂直平分线段AB .
【例5】 ⑴ 如图,PA PB DE 、、分别切O ⊙于A B C 、、,若10PO =,
PDE △周长为16,求O ⊙的半径.
典题精练
例题精讲
思路导航
题型三 切线长定理
C O
B A
P A
B
O C
C B
A
D
O
⑵ 梯形ABCD 中,AB CD ∥,O 是AB 上一点,以O 为圆心的半圆与AD CD BC 、、都相切.已知6AD =,4BC =,求AB 的长.
【例6】 ⑴ 如右图所示,ABC △的内切圆与三边AB 、BC 、CA 分别切
于D 、E 、F .13cm AB =,14cm BC =,11cm CA =,求AD 、BE 、CF 的长.
⑵ 如图,在ABC ∆Rt 中,︒=∠90C ,6=AC ,8=BC ,圆O 为 ABC ∆的内切圆,
点D 是斜边AB 的中点,则ODA ∠tan .
【例7】 已知:AB 是半圆O 的直径,点C 在BA 的延长线上运动(点C 与点A 不重合),以OC
为直径的半圆M 与半圆O 交于点D ,DCB ∠的平分线与半圆M 交于点E . (1) 求证:CD 是半圆O 的切线(图1); (2) 作EF AB ⊥于点F (图2),猜想EF 与已有的哪条线段的一半相等,并加以证明.
O
D
C
A
D
C
F O
E
图2 D
E
C 图1
F
E
D
A
O C
N
M
B
A
训练1. 如图,AB 是半圆的直径,直线MN 切半圆于C ,
AM MN BN MN ⊥⊥,,如果AM a =,BN b =,那么半圆的半径是
_____________.
训练2. 如图所示,ABC △中,内切O ⊙和边BC ,CA ,AB 分别相切于点D ,E ,F .若
70FDE ∠=︒,求A ∠的度数.
O
F
E
D C B
A
训练3. 如图,1O ⊙和2O ⊙为Rt ABC △的内切等圆,90C ∠=︒,43AC BC ==,,求1O ⊙的半
径r .
O 2
O 1
B
C
A
思维拓展训练(选讲)
O
D C
B A
O
A
B C D
O F
D E
C B
A
训练4. 已知,如图在矩形ABCD 中,点O 在对角线AC 上,以OA 长为半径的圆O 与AD AC
、分别交于点E F 、,ACB DCE ∠=∠. ⑴ 判断直线CE 与O ⊙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⑵ 若2
tan 22
ACB BC ∠==,,求O ⊙的半径.
题型一 切线的性质定理 巩固练习
【练习1】 如图,AB 与O ⊙相切于点B ,线段OA 与弦BC 垂直于点D ,
60AOB ∠=︒,4cm BC =,则切线AB = cm .
题型二 切线的判定定理 巩固练习
【练习2】 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1060AB AD m D ==∠=︒,,,以AB 为直径作O ⊙,
⑴ 求圆心O 到CD 的距离(用含m 的代数式来表示); ⑵ 当m 取何值时,CD 与O ⊙相切.
【练习3】 已知:如图,由正方形ABCD 的顶点A 引一条直线分别交BD 、
CD 及BC 的延长线于点E 、F 、G ,求证:CE 和CGF △的外接圆相切.
复习巩固
O
G
F E
D
C
【练习4】 如图,AB 是O ⊙的直径,BC AB ⊥于点B ,连接OC 交O ⊙于点E ,弦AD OC ∥,弦 DF AB ⊥于点G . ⑴ 求证:点E 是BD 的中点;
⑵ 求证:CD 是O ⊙的切线; ⑶ 若4
sin 5
BAD ∠=,O ⊙的半径为5,求DF 的长.
题型三 切线长定理 巩固练习
【练习5】 ⑴ 如图,O ⊙是ABC △的内切圆,D E F 、、是切点,18cm AB =,20cm BC =,12cm AC =,又直线MN 切O ⊙于G ,交AB BC 、于M N 、,则BMN △的周长为______________.
⑵ Rt ABC △中,9068C AC BC ∠=︒==,,,则ABC △的内切圆半径r =________. ⑶ 等腰梯形ABCD 外切于圆,且中位线MN 的长为10,那么这个等腰梯形的周长是
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