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与改革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初中历史小论文的写作要领
2.立论的前卫性 立论的前卫性就是超前意识。立论要新,就是要写没 有人写过或很少有人写过的题材。这就要求学生对近几年 的学术动态应该有大致的了解,以免撞车,还有人云亦云 之嫌。 3.立论的指导性 立论的指导性又称立论的实用性。论文出来是给别人 看的,作品要能给读者以启迪,对读者有所帮助、有所鼓 舞、有所收获。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古为今用,洋为 中用”。这就是论文的价值。如果有人反其道而行之,去 歌颂义和团运动的盲目“排外”,或者为反面人物歌功颂 德,这类文章即使写得再好,也是不可取的。
教育家叶圣陶说:“依据、推论、判断是议论 文的三个核心”。在写论文时,论点一定要明确, 即明确自己的观点是什么;以事实依据作文论点的 支撑;由依据得出判断的过程即推论,这是不可缺 少的,而且推论要层次分明,一、立论立论就是确定初中历史小论文的中心论点。 即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歌颂什么,批判什么。或对 某一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表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在考虑 中心论点时应注意: 1.立论的科学性 所谓立论的科学性就是作者的观点和搜集的资料信息 要有理论根据和事实依据。即作者的观点要符合辩证唯物 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要有利 于社会主义事业,讲述的史实要有依据或明确的出处,不 可以想当然,更不应该凭空臆造。只有这样的立论才有价 值。
德国十一月革命中的柏林起义者
1919年4月13日,巴 伐利亚首府慕尼黑的工人 群众在共产党领导下,举 行起义夺取政权,宣布成 立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 遭到资产阶级反动武装的 残酷镇压。5月2日,军队 占领慕尼黑。德国十一月 革命结束。
土耳其凯末尔革命
一次大战爆发后,奥斯曼土耳其加 入德奥集团方面作战。土耳其成为德国 的财政和军事附庸。大战期间土耳其有 60万士兵战死或被俘,200万人受伤, 国债高达44,800万金里拉,经济陷于 崩溃。
1920年8月10日,巴黎和会通过剥夺土耳其民族生存 权利的《色佛尔和约》。1921年7月,希腊十余万干涉军 在英国支持下,进犯安纳托利亚。土耳其国民军取得萨 卡里亚战役的胜利,成为民族独立战争的转折点,协约 国阵营发生分化。1921年10月20日法土签订停战协定, 法国正式承认大国民政府,承诺在两个月内从安纳托利 亚东南部撤出全部占领军。意大利也于同年秋天撤出安 纳托利亚南部,英国改变公开支持希腊的立场,转向 “中立”。1922年8月26日,土军向希军发动总反攻。9 月18日,最后一批希腊军队撤离安纳托利亚。同年10月11 日,土希两国签订停战协定,土耳其收复东色雷斯,伊 斯坦布尔地区的行政管理权交还土耳其。
第16课
“革命与改革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论文赛
活动目标 1.加深对已经学过的有关革命和改革历史 内容的了解,进一步认识革命和改革发生的背 景以及对当时社会产生的影响;
2.提高根据确定的主题去查找资料、收集 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有效加工处理的能力;
活动目标 3.学习撰写历史论文的基本方法,提高文 字和语言能力的表达,能清楚鲜明地表达自己 的观点;
初中历史小论文的写作要领
二、命题论文的中心论点决定以后,给论文定一个 新颖、明确、有吸引力的题目,用来表达文章主题是十 分重要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论文的命题比论文写作更 难。 1.题目要新 在重视科学性的前提下,论文命题要新,要有创意, 切忌平淡无奇,要力争做到“语不惊人死不休”。 2.题目要奇 命题要奇,不是指搞文字游戏或故弄玄虚,而是要 用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的态度为自己的论文命题,以 达到文章能引人入胜的效果。 3.题目要小
凯末尔
位于安卡拉的凯末尔纪念馆
凯末尔
凯末尔在战斗前检阅他的部队
二、 20世纪重大改革
1.美国罗斯福新政
2.苏联、东欧的社会主义改革
3.中国的改革开放
历史论文写作方法介绍
初中历史小论文与一般的议论文有着共同的特 点,同时它更强调史料的真实和充分,强调论从史 出。写论文首先要选题,确定议论的主题,然后围 绕所选主题收集资料。材料应与主题有关,能提供 有用、准确、真是的信息,供写作时加工处理。
为抗议这场屠杀,在许多城市发生了一 系列罢工,沙俄被震撼了。同时,工人和学 校政治社团提出了实行某种形式的议会制的 要求。农民开始夺取地主的土地。沙皇需要 不断派军队到农村去镇压农民的反抗。军队 中的某些士兵也显示了革命的热情。战列舰 “波将金”号的全体水兵发生哗变,把战舰 驶向黑海,绕海游弋。
电影《战舰“波将金”号》剧照
同年9月4日至11日举行的锡瓦斯大会,确认了埃 尔祖鲁姆大会所通过的民族斗争纲领,大会成立全国 性的安纳托利亚和罗梅利亚护权协会,选举以凯末尔 为首的16人代表委员会,民族主义者在议会选举中获 得多数席位。1920年1月28日,奥斯曼帝国议会代表委 员会根据锡瓦斯大会决议精神拟定的、维护土耳其民 族独立和主权的《国民公约》,宣布停战协定规定的 边界内土耳其人占大多数的地区“构成一个真正的、 在法权上不能以任何借口分割的整体”;反对阻碍土 耳其政治、司法、财政发展的种种限制等。3月16日, 协约国军队在伊斯坦布尔登陆。1920年4月23日,首届 大国民议会在安卡拉召开,成立以凯末尔为首的临时 政府,宣布自3月16日起的议定书一律无效,要求苏俄 政府支援土耳其的民族事业。
1923年7月24日,土耳其和英、法、意、 希、日等国签署《洛桑和约》,取得外交 上的重大胜利。1922年11月1日,大国民议 会废除苏丹制。1923年9月,由护权协会第 一集团改组的人民党成立。 1923年10月29日晚8点半,议会通过建 立土耳其共和国的决定,凯末尔当选为共 和国总统。凯末尔革命取得胜利。
活动资源
一、20世纪的重大革命
1.1905年俄国革命 2.1911年辛亥革命 3.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 4.1918年德国十一月革命 5.1919年土耳其凯末尔革命
列宁在1905年革命中
1905年革命
戈邦神父率领一批群众准备向沙皇递交请愿书
1905年1月22日, 革命的帷幕在圣彼得 堡10万名工人平静的游行中拉开。工人们和 他们的家属向沙皇请愿以改善生活条件。但 这一天却是极度恐怖的,沙皇不愿听从游行 者的要求,反而命令他的军队向手无寸铁的 抗议者们开枪,打死打伤4600多人,约1000 人惨遭杀害。
初中历史小论文的写作要领
历史论文题目,宜小不宜大。特别是刚刚学习写作 的中学生更是不要选大题目,选大题目的结果不是大而 空,就是大而乱。想把文章写得面面俱到,却往往因为 自身能力和水平限制会一面都不到。 三、布局 1.开头与结尾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论文开头十分重要, 第一段应该力求开门见山,直接接触主题,明确地提出 自己的观点,赞成什么,反对什么。最好还要有点悬念, 引起读者的注意和追求。结尾要提纲挈领,发人深思, 余味无穷。所以有些有经验的作者在论文的开头和结尾 上是很下功夫的。
1918年10月30日,奥斯曼帝国被迫与协约国代 表签订《摩得洛司停战协定》。协约国军队占领首 都伊斯坦布尔、海峡地区以及安纳托利亚的东南部 和西南部以及铁路沿线的重要城镇,土耳其面临被 瓜分的危险。1919年5月15日,希腊军队在英法支 持下占领伊兹密尔及其邻近地区。土耳其各地纷纷 成立护权协会等民族主义组织。1919年7月23日至8 月7日,东部各省护权协会召开埃尔祖鲁姆大会, 凯末尔被选为大会主席和代表委员会主席;大会决 议宣布,停战协定确认的民族边界内的领土是不可 分割的整体;反对各种形式的外国占领和干涉;一 旦伊斯坦布尔政府无力捍卫国家独立,就应成立临 时政府,不接受任何形式的托管和委任统治。
4.在深刻理解革命和改革作用的过程中, 认识到与时俱进的必要性,树立革新意识,培 养创新精神;
5.对改革中遇到的阻力和困难有正确的认 识,体会革命者和改革家不畏挫折的坚韧意志 和必胜信心。
活动建议
1.论文篇幅不必太长,字数在500到800字即可。要注 意抓住其中一个方面,做到观点明确,有论点、有论据, 论点和论据形成有机结合; 2.论文题目可以在现代史范围自由选择,但应注意选 择的主题应是自己了解或感兴趣的内容; 3.组内评选出的论文数量根据组员数量而定,例如四 人一组推选一篇,参加班级竞赛的人数大约占到班级总人 数的1/4或2/5; 4.通过论文竞赛活动,掌握论文写作的一些方法,体 会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竞赛后的交流和体会是论文竞赛 的一个重要步骤,应认真加以对待。
土耳其人在士麦拿城外围着一面巨幅国旗庆祝胜利
(1881年—1938年)被称为 “最有革命精神”的将军,又译“基马尔”。 土耳其共和国奠基人,第一任总统兼武装力量总司令,元帅。 出生在马其顿港口城市萨 洛尼卡(今属希腊)的一个木材商家庭。从小酷爱军事。1893~1905年,先后毕业于萨洛尼 卡幼年军校、马拉蒂尔预备军官学校、伊斯坦布尔军官学校和参谋学院。1905年被任命 为上尉参谋。在此期间,他创建了秘密组织“祖国自由协会”。12年的军校生活,为他 立足军界和从事革命活动打下了牢固的基础。1911—1913年,历任伊斯坦布尔总参谋部参 谋、驻外国武官,参加过意土战争和巴尔于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任土军第 19 师上校师长。1915年率部参加达达尼尔海峡战役,成功地粉碎了装备精良的英法联军的 进攻,年底升任军长,并成为土耳其人崇拜的英雄和偶像。1916年晋升为准将。1917年 起任军团司令、集团军司令和军团督察使等职。 从 1919年起,他统一各地以商业资产阶级为核心的护权协会,成立土耳其民族代表 委员会,领导民族解放运动。1920年 3月,协约国军队占领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尔,奥斯 曼苏丹充当傀儡,屠杀本国人民。凯末尔于 4月间到安卡拉召开大国民议会,成立反对奥 斯曼苏丹的临时政府,被选为大国民议会议长和政府主席,并组建国民军,自任总司令。 1921年 8月,指挥萨卡里亚河战役,大败希腊国王亲自率领的近10万入侵军队,成为土耳 其民族革命战争的转折点。9月,被授予“加齐”(胜利者)称号和元帅军衔。1922年,实 行义务兵役制和改革军队体制,组建了有 10余万人的西方面军。8月亲赴西部前线,指挥 土军向由英国支持的希腊侵略军发起总攻,一举将希军全部赶出了国境,取得了独立战 争的完全胜利。11月 1日,主持大国民会议通过法案,宣布结束奥斯曼王朝 600多年的封 建统治。 1923年 10月 29日,士耳其共和国宣告成立,凯未尔被选为共和国第一任总统,兼任 武装部队总司令。1927年 7月,他为适应新选举法而主动辞去军职, 11月再次当选总统。 执政期间,实行了行政、社会生活和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改革。1934年颁布姓氏法后, 授予他“阿塔图尔克”(意即 “土耳其国父”)称号作为姓氏。1938年 11月 10日,因病逝 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