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车间防静电规定

车间防静电规定

生产车间防静电规定目录1. 目的 (2)2. 适用范围 (2)3. 引用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名词术语 (2)5. 防静电工作区系统 (2)6. 人体防静电系统 (5)7. 职责 (6)8. 培训 (7)9. 采购 (7)10. 文件生效日期 (7)11. 记录 (7)12. 附录 (7)1.目的1.1.为避免静电敏感元器件在生产、运输、储存、检测等过程中受到静电释放的影响,从而产生短路、电阻漂移、开路、工作性能退化等不良现象。

特建立《电子产品制造静电防护技术要求》,以保证产品品质,增加可靠性,减低不良率,节省产品工时成本,降低维修费用。

1.2.基于《电子产品制造静电防护技术要求》文件的颁布,提高员工对ESD的认识,加强员工自觉防止ESD现象之观念,促进生产管理水平之提高。

2.适用范围2.1.本文适用于所有车间中生产制程及电子元器件的采购、运输、储存、检测过程中的静电防护。

3.名词术语3.1.静电:一种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的电荷。

它所引起的磁场效应可以忽略不计(静电可由物质的接触与分离、静电感应、介质极化和带电微粒的附着等物理过程而产生)。

3.2.ESD:Electronic Static Discharge,原意是指静电释放,即通过带静电区域直接接触或感应而引起的静电电荷在不同电势物体上的转移。

后常指静电防护,即避免静电释放的发生。

3.3.静电感应:当带电物体靠近某一介质时,在该介质表面因感应而带电荷,并形成感应电场。

3.4.ESDS:Electronic Static Discharge Sensitive,静电放电敏感(的),通常用来指静电敏感元器件。

3.5.防静电工作区:由各种防静电设施、器件及明确的区域界限形成的工作场地。

3.6.静电敏感度:Electrostatic Sensitivity,元器件所能承受的静电放电电压值。

3.7.表面电阻/点对点电阻:在与材料的同一侧面相接触的两个规定形状的电极之间,直流电压对于流过的电流的比值。

该测量结果以欧姆为单位来表示。

3.8.体积电阻/对地电阻/系统电阻:在与材料的相对两面相接触的两个规定形状的电极之间,直流电压对于流过的电流的比值。

该测量结果以欧姆为单位来表示。

3.9.摩擦起电:当使两种材料接触或相互摩擦后分离时,产生静电荷。

3.10.摩擦电压:物体被摩擦后,表面所带静电荷的电压。

3.11.ESD 损伤:由静电放电引起的电子元器件性能退化或功能失效。

3.12.消电时间(Decay Time):一个静电压从其初始值降低到一个给定值(通常是初始值的10%)所需要的时间。

3.13.注:国际惯例对于小于1E6欧姆的电阻使用10V电压测量,大于或等于1E6欧姆的电阻使用100V电压测量。

4.防静电工作区系统4.1.防静电工作区的划分:4.1.1.根据GJB 1649规定的静电放电电压敏感的静电放电敏感元器件\组件和设备的分级. 静电放电敏感产品按敏感度电压被分级为:和生产线实际情况如下:4.1.1.1.高速器件(如蓝牙耳机等含高频器件的组件)、较大规模集成电路(如CMOS摄像模块)的静电敏感度相对较高, 凡是含这些器件的半成品生产线均定为I级;4.1.1.2.普通器件如TI的计算器等,没有用到上述类型器件的产品,则生产这些产品的生产线不需要严格的防静电措施。

仅仅是器件的存储和运输,也不需要严格的防静电措施,理由是器件在这个时候没有被操作。

把这些生产线或车间定为II级;4.1.1.3.4.1.2.公司内部由黄、黑双色斑马线围起的区域或门口挂有静电标示牌的车间为防静电工作区。

4.1.3. 元器件敏感度分级由QC1 ESD 工程师按后附录1——《ESDS 元器件分类》酌情分级,并确定。

4.2. 防静电工作区基本环境要求4.2.1. 防静电工作区应保持洁净,避免有灰尘堆积或漂浮的状态发生 4.2.2.4.2.3. 4.2.4. 防静电工作区应清楚标明区域界限以及警示标志,见附录14。

4.2.5. 要求使用防静电地板或在普通地面上铺设防静电地垫,并保证有效接地。

禁止直接使用木制地板或铺设毛、麻、化纤地毯及普通地板革。

4.2.6. 天花板及墙壁建议使用防静电材料制品,一般情况下允许使用石膏制品或石灰涂料,禁止使用普通塑料制品。

4.3. 防静电工作区接地系统4.3.1. 应有独立可靠的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一般应小于10欧姆,为保证人员安全,在与人员直接接触的地方应加装1兆欧姆限流电阻。

接地线的要求如下:来料的颜色使用。

4.3.2. 厂房接地总线的接地电阻小于10欧姆,由行政部负责定期检查,周期为一个月一次。

并填写《厂房接地电阻测试记录表》。

4.3.3. 车间内部的设备和工作台的接地线的接地状况由PE 负责定期检查,周期为3个月一次。

并填写《工作台地线接地电阻测试记录表》。

4.3.4. 测试台的防静电设备,工器具的接地由TE 负责定期检查,周期为3个月一次。

并填写《工作台地线接地电阻测试记录表》。

4.5.1. 防静电地板4.5.1.1. 用防静电PVC 地板专用清洁剂或中性清洁用品定期进行清洁,严禁使用强酸、强碱或能溶解PVC 材料的化学溶剂进行清洗,如果属于更严重的污渍,可以使用异丙烯基乙醇清洁。

4.5.1.2. 严禁带有尖刺、粗糙的重物在地板表面擦划、拖拉。

4.5.1.3. 不能将硫化物、丙酮、酒精等物品撒落在ESD 地板上,如发生以上情况,应立即清洁。

4.5.1.4. 使用防静电地板蜡水进行定期涂敷、养护,一般6个月一次。

4.5.1.5. 地板蜡的电阻小于1E9欧姆。

4.5.1.6. 地板安装时应满足的ESD 技术指标包括:表面电阻值和系统电阻值均在1E4~1E9欧姆范围以内。

4.5.1.7.生产部应及时向行政部要求对防静电地板进行打蜡维护,行政部做好地板打蜡后应及时通知QC1部ESD工程师。

4.5.1.8.对于K4洁净室的地板,经IE评估且经过ESD工程师的认可,可以不做地板打蜡。

4.5.1.9.QC1部ESD工程师应在行政部对防静电地板打蜡后做一次防静电地板表面电阻、系统电阻测试,测试方法见附录2,并填写《防静电地板电阻测试记录表》。

4.5.2.防静电安全工作台(含测试台)4.5.2.1.各区域的防静电安全工作台由负责该区域的PE或TE确定范围。

例如:回流焊后的检查台、QC1检查台、修理台和测试台等。

4.5.2.3.在防静电区内使用不符合防静电要求的物料且必须时,必须得到QC1 ESD工程师的评估和认可。

4.5.2.4.防静电台台面应满足ESD技术指标。

表面电阻值和系统电阻值均在1E4~1E9欧姆范围以内。

4.5.2.5.防静电台椅子应满足ESD技术指标。

表面电阻值和系统电阻值均小于1E9欧姆范围。

4.5.2.6.防静电胶帘的表面电阻应在1E4~1E11欧姆内。

4.5.2.7.PE或TE应每6个月做一次相应的工作区域内的防静电台垫和防静电工椅电阻测试,防静电台垫测试方法见附录3,填写《防静电台垫电阻测试记录表》。

防静电工椅测试方法见附录8,填写《防静电工椅测试记录表》,如果有不合格的,须及时更换。

4.5.3.防静电辅料/工具4.5.3.1.防静电溶剂瓶:系统电阻在1E4~1E11欧姆范围。

4.5.3.2.防静电烙铁/焊接工具:从热的端头到地的电阻应小于10欧姆。

4.5.3.3.防静电文件袋(夹): 表面电阻在1E4~1E11欧姆范围。

4.5.3.4.PE应每6个月做一次防静电辅料电阻测试,测试方法见附录7,填写《防静电辅料电阻测试记录表》。

4.5.4.防静电包装及容器4.5.4.1.防静电容器包括——ESDS原料包装袋(盒/盘)、装板的料盒、等一切包装、储存ESDS的容器。

4.5.4.2.允许使用局部抗静电涂料对容器表面进行处理,但使用效果必须由相关PE定期检查。

4.5.4.3.防静电容器应满足ESD技术指标:表面电阻(包括内外表面)在1E4~1E11欧姆范围,系统电阻在1E4~1E10欧姆范围。

如果产品或产品的金属部分不直接与防静电容器接触,则允许防静电容器的电阻小于1E4欧姆。

PE应每6个月做一次防静电容器(包括吸塑、托盘、料箱等)表面电阻和体积电阻测试,测试方法见附录4。

填写《防静电周转容器电阻测试记录表》,测试结果由PE保存半年,并在符合标准的容器上做标记。

QC2应按SEF对来料的包装袋和容器进行测试,并填写《防静电包装袋容器电阻测试记录表》。

4.5.5.防静电运输工具及存放架等4.5.5.1.防静电运输工具包括—ESD运输车、ESD小推车等4.5.5.2.为保护ESDS不受到外部强静电场的影响,运送ESDS的防静电运输工具应由高导电性材料(建议使用不锈钢)制作,车子经常固定时要求硬接地。

其对地电阻应小于10欧姆。

4.5.5.3.当运输车由不锈钢组成时,且经常移动时,其对地电阻应小于1E9欧姆。

4.5.5.4.存放架的表面电阻和对地电阻应小于1E9欧姆。

4.5.5.5.防静电运输工具应满足ESD技术指标:表面电阻和对地电阻小于1E9欧姆。

PE应每6个月做一次防静电运输车、ESD小推车之台面对轮脚系统电阻测试,测试方法见附录5。

填写《防静电运输工具/存放架电阻测试记录表》,测试结果由PE保存半年,并在符合标准的运输工具上做标记。

4.5.6.除静电离子风机/离子棒4.5.6.1.当防静电区域内不可避免的需要使用会产生高静电的材料时,且该材料要求被放置在离ESDS 30厘米内时,必须使用离子风机或离子棒。

4.5.6.2.对于不能接地又直接接触ESDS元件的物体,必须保证其保持在零电位状态,必要时,可以使用离子风机消除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静电。

4.5.6.3.离子风机在使用的过程中会产生较大功率的RF信号,因此进行通信产品测试的车间不适用离子风机。

如果要用,则需要通过QC1 ESD工程师的评估。

4.5.6.4.悬挂式离子风机应悬挂在离工作台面60厘米的高度,(特殊工位可例外,但须经ESD工程师认可)离子风机的出风口不能有异物阻挡。

离子风机的平衡电压保持在50V以内,消电时间(从1000V中和到100V)应小于10秒(高风速)。

4.5.6.5.台式离子风机应放置在工作台上且离工作区域30~45厘米左右,以保证有足够的覆盖范围和快速的静电消除。

离子风机的出风口不能有异物阻挡。

离子风机的平衡电压保持在50V以内,消电时间(从1000V中和到100V)应小于3秒(高风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