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导学案设计:王舟成审阅:陶照清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运用插图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感受前人勇于探索的精神。
2、学会运用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来描述地球的大小。
3、认识地球仪的基本组成及用途。
学习重难点:1、描述地球的形状、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
2、地球仪的用途导学内容一、自主学习学习活动一: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请注意从课本中划出和写下你的分析结论——轻松学习从这里开始)(1)、请同学们读课本第4-6页“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部分的相关文字探究思考:地球是一个。
(2)、读图B探究思考:过程①古代人活动范围狭小,凭直觉认识世界,认为地球形状是;过程②人类活动范围变广、视野扩大,大地不是平的,认为地球形状是过程③人类根据太阳、月亮形状,推测地球形状是过程④通过葡萄牙航海家环球航行,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体。
过程⑤20世纪,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
(3)、完成课本第4页探索活动活动推测的结论:(4)、地球的平均半径,地球表面积,最大周长约。
(温馨提示:划下来更有利于你掌握知识,还有一定要注意区分单位哟)学习活动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5)、读教材及图D,总结地球仪的概念是:仿照地球,并且按照一定的把它缩小,制作而成的。
(6)、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和表示地理事物。
(7)、地球仪上有“一轴两极”“一轴”是,它是为了研究地球自转而假想的,实际上并不存在。
“两极”是和二、合作探究:1、找出更多的证据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2、你能否想出简单的办法看到地球的全貌?三、当堂训练1.下列说法中,不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说法的是()A 站在海边看轮船迎面驶来,先看到桅杆或烟囱,后见到船身。
B 电视塔越高,收视范围越大。
C 飞机越飞越高,最后看不见而消失。
D 日食时,月面上的地球阴影为圆形。
2.下列关于地球形状的描述,正确的是()A.天圆地方B.天如斗笠,地如覆盘C.地球是正圆形的D.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3.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能证实()A.“天圆地方”B.“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C.“地球是一个球体”D.“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4、地球的平均半径是()千米千米千米千米5、地球的表面积约为()万平方千米平方千米亿平方千米亿平方千米6、地球赤道的周长约为()万千米万千米万千米万千米7、下列能够说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是()A.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B.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C.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D.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运用地球仪或经纬线图,说明经纬线的概念、特点2、学会阅读经纬线图,理解经纬度的划分、表示、写法、经纬度的变化规律学习重难点:1、描述经纬线的特点。
2、运用经纬线图判断经纬度及书写。
导学内容一、自主学习学习活动一:认识地球仪上的纬线和纬度请同学们读课本第8-9页“纬线和经线”图文部分探究思考:(1)地轴是指。
实际上它是(存在、不存在)的。
(2)北极是指,南极是指:(3)纬线指:;是最大的纬线圈(4)经线指:。
(5)地球表面有真的经线和纬纬线吗?(6)巩固练习图 1 图2上图1中画出的线AB、C是经线还是纬线?上图2中画出的线是经线还是纬线?(7)请同学们观察地球仪探究:纬线的三个特点所有纬线的形状都是(圆或半圆);纬线圈的长度(相等或不相等),最长,向两极逐渐变,最后变成一点;纬线都指示方向。
(8)判断:上面第(6)小题图1中A在B的方向上,图2中A在B的方向上。
(9)读课本第8页探究,在地球仪上能画出条经线和纬线。
为了区别出各条经线和纬线,人们给它们标定了不同的,分别叫做。
请同学们读课本第9页图H“纬线和纬度”思考:(10)赤道是地球仪上的度纬线。
赤道以北的纬度叫,用“N”作代号;赤道以南的纬度叫,用“”作代号,北纬、南纬各°,北极点的纬度为,南极点的纬度为(11)北纬30°用代号表示:,读作:;南纬90°用代号表示:,读作:;赤道的纬度写作,读作:。
(12)赤道是地球上最的纬线,长约。
赤道与两极的距离(相等或不相等),赤道把地球分为两个半球。
赤道以北是半球,赤道以南是半球。
(13)探究发现规律:纬度数由赤道向北逐渐变大到90°,向北增大的纬度为(南纬或北纬),纬度数由赤道向南逐渐增大到90°,向南增大的纬度为。
北纬都在半球上,南纬都在半球上。
(14)人们将纬线称为北回归线,将°S纬线称为,将纬线称为北极圈,将学习活动二:认识地球仪上的经线和经度请同学们读课本第9页图I“经线和经度”探究思考:(1)经线指:;(2)在地球仪上能画出条经线和纬线。
实际上地球表面(有、没有)经线和纬线。
巩固练习图 1 图2 图3(3)图1中画出的线AB是经线还是纬线?(4)图2中画出的线是经线还是纬线?(5)请同学们观察地球仪探究:经线的三个特点所有经线的形状都是(圆或半圆);经线的长度(相等或不相等)经线都指示方向。
(温馨提示:把结论记在课本上,学习起来最方便!)巩固练习(6)判断:上面第(3)小题图1中A在B的方向上,图2中A在B的方向上。
(7读课本第5页探究,为了区别出各条经线,人们给它们标定了不同的,叫做。
请同学们读课本第8页图G回答:(8)我们把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那条经线叫做。
(9)0°经线又叫,它是经度划分的起始线,0°经线以为东经,用“”表示,0°经线以西为,用“”表示。
0°经线向东、向西各°。
(10示为,读作“西经“东经160为,读作“东经“0度”用符号表示为,读作“零度”“180度”用符号表示为,读作“180度”观察图I,找特点和规律,完成(11)小题(11)除0°、180°经线各有一条外,其他数字相同的经线都有条。
度数向东增大的为,度数向西增大的为西经。
巩固练习(12)图1中A点的经度为,C点的经度为(13)图2中,A点的经度是,C点的经度是。
(14)图3中A点的经度为,C点的经度为二、合作探究:1、在地球上任意一点,沿纬线方向一直前进,最后能回到出发地吗?沿经线又如何?2、在地球上可以找到一处前后左右都朝南的地方吗?如果能那又能找到前后左右都朝北的地方吗?3、地球上哪个大洲跨经度最多?4、回顾刚才所学知识,说说经纬度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三、当堂训练完成关于经纬线和经纬度的表第三课时学习目标:1、运用地球仪掌握不同半球的划分方法2、学会经纬网定位3、能说明地球五带的划分,并进行判断学习重难点:1、半球的划分,尤其是东西半球的划分。
2、运用经纬网图判断经纬度及定位。
一、自主学习〖复习〗根据上节课所学知识,观察地球仪回答:1.地球仪上的横线是什么线?在这些横线上标注的数字又是什么?2.如何区分相同数值的两个不同纬度?(请学生在板图上标注)3.纬度自赤道相两极是怎样变化的?4.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分界线是哪一条纬线?5.地球仪上的竖线是什么线?在这些竖线上标注的数字又是什么?6.如何区分相同数值的两个不同经度?(请学生在板图上标注)7.经度自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分别怎样变化?8.东半球和西半球的分界线是哪两条经线?【学生回答】〖导入〗经线与纬线两两相交,共同组成了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经纬网。
〖引导〗同学们在哪里见过经纬网?经纬网是干什么用的?【学生回答】〖小结〗经纬网的作用是确定某一地理事物的位置,简单的说就是定位。
【活动1】从经纬网上读出A、B、C、D四点的经纬度。
环节1:在板图1上描出A、B、C、D 四点,学生读出它们的经纬度。
环节2:在板图2上描出A、B 、C、D 四点,学生读出它们的经纬度。
【活动2】经纬网定位游戏准备:教师板图(板图3)说明教室座位与经纬网的对应关系(教师以本班情况为准)。
并宣布奖惩办法。
环节1:前后同桌四位同学讨论自己在经纬网上的位置。
环节2:教师找几位学生说明自己的经纬网位置,其他没有叫到的学生对这几位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
环节3:教师在板图上描点,学生抢答教师所描点的经纬度,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环节4:找几位学生到讲台前随意说出经纬度,相应的同学起立示意,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环节5:教师在以上活动的基础上,随意让属于南半球、北半球、东半球和西半球的学生起立。
环节6:对游戏中的优胜者进行奖励,对错误者进行惩罚。
〖总结〗同学们利用经纬网可以准确的确定地球表面的位置,描述经纬网上的点的方法是说出该点的经度和纬度。
〖导入〗(1)地球五带是地球上的带、带、带、带和带的总称。
补充:划分五带的天文因素是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
五带的划分,是根据两条天文线:回归线和极圈,即南北纬23°26′和66°34′两条线。
前者是太阳回归运动的南北极限,为热带与温带的分界线;后者是极昼极夜的界线,是温带和寒带的分界线。
这两条线之和为90°。
(2)各带的特征热带:在南北纬23。
5°之间,占地表面积的%。
有直射阳光,终年常夏无冬,昼夜长短变化小。
温带:在南北纬°′与南北纬°之间,合占地表面积的%。
这里既无直射阳光,也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分明,昼夜长短变化大。
寒带:在南北纬°到90°之间。
合占地表面积的%。
太阳高度角小,终年无夏。
有极昼极夜现象。
三、巩固练习1、将下列地点与所在半球用线连起来:①东半球 A.40°N、116°E②西半球 B.70°N、21°W③南半球 C.10°S、10°E④北半球 D.30°S 、159°W2.在下图中,标出各经度的东经、西经、南纬、北纬的符号。
※3.图中A点的位置是________经________度,________纬________度。
B点的位置是,经________度,纬度________度。
A点在东西半球的________半球,在南北半球的________半球。
B点在东西半球的________半球,在南北半球的________半球。
4.据图判断A点位于B点的什么方向;B点位于A点的什么方向※5.东半球的范围是:()°经线以东至180°经线之间的半球°E至160°W之间的半球°W至160°E之间的半球°W往东至160°E之间的半球6甲、乙两地同在30°N纬线上,甲地的经度是20°E,乙地的经度是20°W,则甲地在乙地的:()A.正南B.正北C.正东D.正西7.某地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以北是中纬度,以南是高纬度,该地的地理位置是()A.西经20°,北纬30°的交点B.东经160°,南纬60°的交点C.经度0°和南纬30°的交点8.下面关于纬线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纬线的长度都相等B.所有的纬线都呈半圆形C.纬线指示东西方向D.所有的纬线都是个圆圈9.一个人要想在最短时间内跨越所有的经线,他应选择的地点是()°纬线上°经线上C.北纬90°D.南极点10.某地点位于东、西、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上,此地的经纬度可能是()A.纬度0°,经度180°B.纬度0°,西经20°C.纬度0°,东经20°D.纬度0°,东经160°11、0°纬线和180°经线的交点在地球上有()个个个个12.某地位于40°W,与它组成经线圈的经线是()°E°E°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