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防滑控制系统5
汽 车 底 盘 电 控 技 术
3.丰田LS400汽车TRC执行器的工作过程
制动执行器部件的功能
部 件 储压器切断 电磁阀 总泵切断电 磁阀 储液罐切断 电磁阀 压力传感开 关或压力传 感器 功 能 在TRC系统工作时,将来自储压器的液压传送至盘式制动分泵 当储压器中的液压正被传送至盘式制动分泵时,这个电磁阀阻止制动液 流回到总泵 在TRC系统工作时,这个电磁阀使制动液从盘式制动分泵流回至总泵储 液室 监测储压器中的压力,将这一信息发送至ABS和TRC ECU。ECU根据 这一数据控制泵的工作
汽 车 底 盘 电 控 技 术
汽
车
底
盘
电
控
技
术
模块五
驱动防滑控制系统
制作人 赵良红
汽 车 底 盘 电 控 技 术
5.1 学 习 目 标
【知识目标】 1. 了解ASR的功用 2. 了解ASR的构造、工作原理 3. 了解ASR的要求和分类 4. 掌握ASR常见故障的现象、原因分析方法 【能力目标】 1. 能分析ASR电路 2. 能拆装ASR部件 3. 能分析ASR故障原因 4. 能诊断及排除ASR常见故障
汽 车 底 盘 电 控 技 术
5.2
5.2.2
知识学习
ASR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1.ASR的结构
• 典型的ASR由ASR选择开关、车轮转速传感器、防抱死制动和驱 动防滑转电子控制单元、制动主继电器、制动执行装置、制动灯 开关。节气门继电器、主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副节气门位置传感 器、副节气门执行器。液压调节装置。故障指示灯、压力调节和 液面高度调节传感器和执行器等部分组成。
汽 车 底 盘 电 控 技 术
• 汽车打滑是指汽车车轮的滑转,车轮的滑转率又称滑移率。
驱动车轮的滑移率:
vc v Sd 100% vc
• 式中vc是车轮圆周速度; v是车身瞬时速度。 • 滑移率与纵向附着系数 的关系由图可以看出:
汽 车 底 盘 电 控 技 术
• 1)附着系数随路面的不同而呈大幅度的变化; • 2)在各种路面上, Sd=20%左右时,附着系数达到 峰值; • 3)上述趋势无论制动还是驱动几乎一样
TRC泵电机继电器电路
汽 车 底 盘 电 控 技 术
5.2 知识学习
5.2.4 防滑差速器
1.防滑差速器简介
防滑差速器的作用:能够防止车轮打滑的差速器,它 是一种能自动控制汽车驱动轮打滑的差速装置。属于主动安 全传动装置。 汽车防滑差速器大致有两大类:一类是强制锁止式差 速器,另一类防滑差速器是自动锁止(自锁)式差速器。
汽 车 底 盘 电 控 技 术
ASR的单独调节方式
汽 车 底 盘 电 控 技 术
5.2知识学习
5.2.3丰田轿车牵引力控制系统(TRC)
1.丰田LS400汽车TRC的构成
LS400 TRC部 件布置
汽 车 底 盘 电 控 技 术
LS400 TRC 构成示 意图
汽 车 底 盘 电 控 技 术
2.丰田LS400汽 车TRC车轮转速 控制原理
汽 车 底 盘 电 控 技 术
TRC 液压控制图
汽 车 底 盘 电 控 技 术
(1)在正常制动中(TRC未起动)
汽 车 底 盘 电 控 技 术
(2)在车辆加速中(TRC起动)
1)“压力提高” 模式
汽 车 底 盘 电 控 技 术
2)“压力保持” 模式
汽 车 底 盘 电 控 技 术
3)“压力 降低”模 式
汽 车 底 盘 电 控 技 术
4.LS400汽车 TRC主要构件
(1)副节气门执行 器
• 副节气门执行器安装在节 气门体上,根据来自ABS 和TRC ECU的信号控制副 节气门开度,从而控制发 动机输出功率。
汽 车 底 盘 电 控 技 术
副节气门的工作
• a)TRC不工作, 副节气门全开 • b)TRC部分工作, 副节气门50% • c)TRC完全工作, 副节气门全闭
汽 车 底 盘 电 控 技 术
(2)副节气门位置传感器
副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内部结构图
副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电路图
汽 车 底 盘 电 控 技 术
(3)TRC制动执行器
汽 车 底 盘 电 控 技 术
汽 车 底 盘 电 控 技 术
(4)压力传感开关(或传感器)
压力传感开关(或传感器)安装位置
汽 车 底 盘 电 控 技 术
汽 车 底 盘 电 控 技 术
2)TRC泵电机继电器。
• 当以下条件满足时,ABS和TRC ECU接通泵电机继电器: • ① TRC主继电器接通; • ② 发动机转速超过500r/min; • ③ 换挡杆在“P”或“N”挡以外的位置; • ④ IDLl信号断开; • ⑤ 压力传感开关信号接通。
汽 车 底 盘 电 控 技 术
汽 车 底 盘 电 控 技 术
当满足以下所有条件时,车轮转速控制工作:
• • • • • • 1)主节气门不应全闭(IDLl应断开)。 2)变速器换挡杆应位于L、2、D或R挡位(P和N信号应关断)。 3)车辆应以大于9Km/h的速度行驶,制动灯开关应断开(若车 速低于9km/h时,可以接通)。 4)TRC切断开关应断开。 5)ABS不应工作。 6)TRC系统不应处在传感器检查模式或故障代码输出模式。
压力传感开关(或传感器)电路图
汽 车 底 盘 电 控 技 术
(5)ABS和 TRC ECU
汽 车 底 盘 电 控 技 术
(6)TRC制动 器主继电器和 TRC节气门继 电器
1)TRC制动器主继 电器和TRC节气 门继电器电路
TRC制动器主继电器电路
汽 车 底 盘 电 控 技 术
TRC节气门继电器电路
汽 车 底 盘 电 控 技 术
5.2
5.2.1
知识学习
驱动防滑控制系统的基本认识
汽车驱动防滑控制(Anti Slip Reguliation)系统简称ASR。
1.ASR的控制基本理论 汽车车轮滑转时对汽车的危害:
当汽车在低附着系数路面 ( 如泥泞路面、冰雪路面 ) 上行驶 时,由于地面对车轮施加的反作用转矩很小,因此,在起步、加速时 驱动轮就会发生滑转。特别是在冰雪等光滑路面上还会出现方向失控 的危险。 当汽车在越野条件下行驶时,如果某个驱动轮处在附着系 数低的路面上,汽车将无法前进,发动机输出的功率大部分消耗在车 轮的滑转上,不仅浪费燃油,加速轮胎磨损,而且降低了车辆的通过 性能和机动性能。
汽 车 底 盘 电 控 技 术
②差速限制机构
当前轮与后轮之间发生转速差时,按照此转 速差,控制油压多片离合器的接合力,从而控制 前后轮的转矩分配。差动限制离合器由湿式多片 离合器盘、摩擦片以及活塞构成。改变环齿轮安 装箱和前差速器箱的接合状态,亦即按照作用于 活塞的油压大小,改变多片离合器的压紧力,从 而控制向前差速箱分配转矩。此外,按照车辆行 驶状态的差动限制量,由电子控制器ECU进行判 别,由电磁阀控制活塞的工作油压。
汽 车 底 盘 电 控 技 术
(4) 控制驱动轮的制动力
控制驱动轮的制动力实际上是利用差 速器的差速作用来获得较大的驱动力,
丰田TRC的工作过程
汽 车 底 盘 电 控 技 术
2.ASR与ABS的区别
(1)ASR系统与ABS系统的相同点:
• ASR 和 ABS 都是控制车轮和路面的滑移率,以使车轮 与地面的附着力不下降,因此两系统采用的是相同 的技术,它们密切相关,常结合在一起使用,共享 许多电子组件和共同的系统部件来控制车轮的运动, 构成行驶安全系统。
汽 车 底 盘 电 控 技 术
(2)ASR系统与ABS系统的不同点:
• 1)ABS系统是防止制动时车轮抱死滑移,提高制动效果,确保 制动安全;ASR系统(TRC)则是防止驱动车轮原地不动而不停 的滑转,提高汽车起步、加速及滑溜路面行驶时的牵引力,确 保行驶稳定性。 • 2 ) ABS 系统对所有车轮起作用,控制其滑移率;而 ASR 系统只 对驱动车轮起制动控制作用。 • 3)ABS是在制动时,车轮出现抱死情况下起控制作用,在车速 很低(小于8km/h)时不起作用;而 ASR系统则是在整个行驶过 程中都工作,在车轮出现滑转时起作用,当车速很高( 80 ~ 120 km/h)时不起作用。
汽 车 底 盘 电 控 技 术
2.电子控制式防滑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速器
电子控制式防滑差速器目前主要是装有湿式差速器(Vehicle Tracking Control System, 简称V—TCS)的防滑控制和主动防滑控制 (Limited Slip Differential,简称LSD)差速器两种。其电子控制均采 用模糊控制技术。 湿式防滑差速器是根据汽车驱动轮的滑移量,通过电子控制装置来控 制发动机转速和汽车制动力进行工作的;也有按照左、右车轮的转速差 来控制转矩,并采用提高转向性能的后湿式防滑差速器与后轮制动器相 结合的方法,最优分配后轮的驱动力,同时减少侧向风力的影响,从而 实现增强车辆行驶的稳定性。这种防滑差速器已在日本日产(Nissan)公 司生产的总统(President)牌和公爵(Cedric)牌轿车上得到应用。 主动防滑控制差速器的工作是利用车上某些传感器,掌握各种道路情 况和车辆运动状态,通过操纵加速踏板和制动器,采集或读取驾驶人员 所要求的信息,并按照驾驶员的意愿和要求来最优分配左、右驱动车轮 的驱动力。
汽 车 底 盘 电 控 技 术
• ASR系统就是利用控制器控制车轮与路面的滑移率,防止汽车在加速 过程中打滑,特别是防止汽车在非对称路面或转弯时驱动轮的空转, 以保持汽车行驶方向的稳定性,操纵性和维持汽车的最佳驱动力以及 提高汽车的平顺性。
未装备有ASR
ASR的作用
装备有ASR
汽 车 底 盘 电 控 技 术
汽 车 底 盘 电 控 技 术
4轮驱动的 差速传动系 统的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