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八年级12月月考物理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 (2017八上·汽开区期末) 我们经常提到的像: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电影屏幕上的像⑤照相机底片上的像,其中()A . 属于实像的是①④⑤B . 属于虚像的是①②③C . 由于反射而成的像是②③⑤D . 由于折射而成的像是②③④2. (2分)(2014·资阳模拟) 下列关于光现象的四幅图中说法错误的是()A . 大海深处发光的水母是光源B . 雾天透过树丛的光束是直的,表明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C . 医生用电子胃镜通过光导纤维观察人体胃肠道内部是利用光的多次折射传输图像信息D . 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用玻璃三棱镜使太阳光发生色散证明了太阳光是复色光3. (2分)(2017·灌南模拟) 对下列几种光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 . “湖光映彩霞”﹣﹣光的折射现象B . “潭清疑水浅”﹣﹣光的反射现象C . “皮影戏”﹣﹣利用平面镜成像的原理D . “风吹草地见牛羊”﹣﹣光的直线传播4. (2分) (2018八上·黄岛月考) 透镜的焦距是15cm,将物体放在主光轴距透镜焦点5cm处,所成的像一定是()A . 正立的B . 倒立的C . 放大的D . 虚像5. (2分)在某些重要会议入场时,采用人脸识别系统,识别系统的摄像机可以自动将镜头前0.5m处的人脸拍摄成数码相片,通过信号线传递给计算机识别.摄像机的镜头()A . 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为0.5mB . 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为0.5mC . 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为0.2mD . 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为0.2m6. (2分) (2017八上·郑州期末) 3D电影具有空间立体视觉效果,拍摄时,将两个摄像头按照人两眼间的距离放置同时拍摄;放映时,观看者带上特殊眼镜后,就和直接用双眼看到物体的效果一样.关于3D电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光在银幕上发生的是镜面反射B . 画面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C . 拍摄时,两镜头中心间的距离大约为50cmD . 放映时,胶片到放映机镜头的距离大于2倍的镜头焦距7. (2分) (2019八上·澄海期末) 关于光的各种现象,图中说法正确的是()A . 图甲中岸上景物在水中成的是实像B . 图乙中筷子水中部分实际是在我们看到的像的上方C . 图丙中的光斑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D . 图丁中把花束向平面镜靠近时,花束的像会变大8. (2分)下面选项的四个图象,其中一个是下面的物理课本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中的像,你认为应该是()A .B .C .D .9. (2分) (2018八上·封开期中) 如图所示,画中人出现了错误判断。
图2b的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原因的是()A .B .C .D .10. (2分)(2014·常州) 常州河海大学宋迪颖设计的“醒目药瓶”获国际“红点设计概念奖”,该药瓶的瓶盖为凸透镜.小明手持瓶盖儿观察药瓶子侧面的说明书,调整瓶盖与说明书的距离,看到的情形如图甲、乙、丙所示.关于瓶盖与说明书之间的距离,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 . 图丙最小,图甲最大B . 图甲最小,图丙最大C . 图丙最小,图乙最大D . 图乙最小,图丙最大11. (2分) (2017八上·无锡期中) 在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把物体从距凸透镜2倍焦距之外,逐渐向焦点移动的过程中,所成的像将()A . 一直变大B . 一直变小C . 先变大后变小D . 先变小后变大12. (2分)某校新建成一个喷水池,在池底中央安装了一只射灯.射灯发出的一束光照在右边的池壁上,当池内无水时,站在池旁左边的人,看到在S点形成一个亮斑,如图所示,现往池内灌水,水面升至a位置时,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P点;如果水面升至b位置时,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Q点,则()A . P点在S点的下方,Q 点在S点的上方B . P点在S点的上方,Q 点在S点的下方C . P点在S点的上方,Q 点在S点的上方D . P点在S点的下方,Q 点在S点的下方13. (2分) (2015八上·江阴月考) 下面说法中违反光的反射定律的是()A . 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是20°,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40°B . 入射角增大10°,反射角也增大10°C . 入射光线逐渐靠近法线,反射光线也逐渐靠近法线D . 入射角是0°,反射角也是014. (2分)图是晓丽从生活中收集到的一些光现象的实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 图甲隔着放大镜看物体,物体总是放大的B . 图乙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红、绿、蓝三种色条组成的C . 图丙凸透镜只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D . 图丁渔民叉鱼时对着看到的鱼叉去15. (2分)一个同学站在平面镜前1.5m处,则镜中的像与他相距()A . 1.5mB . 2.0mC . 2.5mD . 3.0m二、填空题 (共10题;共26分)16. (3分)古诗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诗句,如“潭清疑水浅”说的就是光的________现象;“池水映明月”说的就是光的________现象。
“一叶障目,不见森林”说的就是光的________现象。
17. (3分) (2019八上·莘县月考) 小明在平静的湖边散步时看到“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中游”的美丽画卷。
水中的“云”是由于________形成的,水中的“鱼”是由于________形成的,它们都是________像(选填“虚”或“实”)。
18. (4分) (2015八上·灵武期末) 如图所示,一束激光射到空水槽底部O点,形成一个光斑.向水槽中注入适量水后,水槽底部光斑移动到O点的________(填“左”或“右”)侧.继续沿水槽壁缓慢注水,在此过程中,折射角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一家汽车美容店的门口,贴着如图乙所示的“爱车小贴士”,这是因为留在车身上的水滴相当于________镜,使太阳光________在车身局部形成高温,使车漆失去光泽.19. (2分) (2017八上·长清期中) “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入盛水的水槽中,会看到“水花四溅”、“敲击大鼓,会发现放在鼓面上的豆子蹦起”、“将乒乓球靠到正在发声的音叉上,乒乓球被弹开”,这些现象都说明:一切发声体都在________.“凿壁借光”、“立竿见影”“小孔成像”等,从这些现象中可以发现光的传播特点是:在均匀介质中沿________.20. (3分) (2017八上·威海期中) 丽丽在湖边树荫下乘凉,发现地面上有很多圆形光斑,这是由于光的________形成的太阳的像,她看到水中的鱼儿在“云”里欢畅的游动.实际上她看到的鱼儿是光的________形成的虚像,而水中的“云”则是光的________形成的虚像.21. (1分)体育课上,老师一声“向前看齐”,队伍很快就排直了。
实际上是每位同学前面的一位同学,如果挡住了前面所有的同学,就可使队伍站直了,这可以用________ 来解释。
22. (4分)(2018·呼和浩特) 在玻璃板下放置一个用眼睛看不清楚的小物体,把一滴水滴在小物体正上方的玻璃板上,水滴就是一个放大镜,如果还着不清小物体,再拿一个凸透镜位于水滴正上方,调节镜与水滴间的距离,就能看清玻璃板下的小物体。
此时看到的是小物体的________的(选填“正立”或“倒立”),________的(选填“放大”或“缩小”)________像(选填“实”或“虚”),这个组合与________(选填“望远镜”或“显微镜”)的原理相同。
23. (2分) (2018八上·扬州期中) 如图所示,一激光束从水下射向水面,入射角等于30°.若折射光线与反射光线恰好垂直,则反射角等于________,折射角等于________。
24. (2分) (2019八上·融安期中) 若一个身高1.6m的人站在竖直挂置的大穿衣镜前0.8m处,则此人在镜中的像高________m,若此人远离平面镜,则像的大小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不变”)25. (2分)(2020·红桥模拟) 小明在穿衣镜前1m处,当他向镜面前进0.5m时,他与他在镜中的像相距________m;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m/s。
三、实验题 (共3题;共15分)26. (6分)(2017·桂林模拟) 如图所示,小明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1)实验时应选________(选填“较厚”或“较薄”)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竖立在水平桌面上.(2)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其目的是________.(3)取完全一样的蜡烛A、B,点燃蜡烛A,在玻璃板的另一侧移动蜡烛B至某一位置时,B与A的像恰好重合,这说明像与物大小________.(4)用光屏替换蜡烛B,光屏上接收不到A的像,说明玻璃板所成的像是________像.(5)实验中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发现当A远离平面镜时,所成的像大小________(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6)“潜望镜”是平面镜的应用之一,小明认为潜望镜成的像与物左右相反,试为他选择一个合理、简便的验证方案________(选填序号).①绘制光路图来分析.②用潜望镜观察一同学,让他挥动右手,判断像中哪只手在挥动.27. (5分) (2015八上·中山期末)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1)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组装在光具座上,调整凸透镜和光屏所在的两个平面都与光具座的轨道(视为水平直线)________.(2)点燃蜡烛,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这样做可使实验中的像都能成在________.(设实验中烛焰中心高度不变)(3)小明在探究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做了三次实验.与一次和二次实验相比较,三次实验的好处是:________.(4)实验过程中,由于蜡烛燃烧变短,使烛焰的像成在了光屏中心的上方,要使像重新成在光屏的中心,如果只调凸透镜,应将凸透镜向________调.调好后,烛焰中心在凸透镜________(选填“主光轴的上方”、“主光轴的下方”或“主光轴上”).28. (4分)(2020·湘潭) 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数据如下表:次数1234(1)图表中表示________(选填“入射”或“反射” 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