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2利用示功图计算油井产量的方法及应用

12利用示功图计算油井产量的方法及应用

12利用示功图计算油井产量的方法及应用利用示功图计算油井产量的方法及应用
12阳雪飞张立会
(1(青海油田公司采油三厂;2(青海油田公司钻采工艺研究院)
摘要机械采油是国内外各油田的重要开采手段。

在我国的油田生产中,除少量的自喷井外,其余的采油井均采用机械采油的方法。

而在机械采油工艺上,绝大多数油井采用游梁式抽油机、抽油杆、抽油泵组成的有杆泵抽油系统。

示功图作为有杆泵采油技术的重要诊断手段,不仅技术成熟,而且应用广泛;除了常见的油井泵况诊断之外,示功图还有许多其它的用途,本文所揭示的就是示功图的另一方面应用:利用示功图计算油井产量。

示功图油井产量计算主题词
1(利用示功图计算油井产量的理论基础
对于有杆泵采油系统而言,抽油泵的理论排量主要由抽汲参数决定,即冲程、冲次和泵径,这三个参数的不同组合,抽油泵就能得到不同的理论排量,在油层供液能力相对充裕的情况下,油井就会得到不同的产量。

当油井出现地层供液不足、有气体影响等情况时,泵筒内必然不能完全充满,而是出现
一段空隙的距离,此时必须根据泵的充
满程度来计算抽油泵的实际排量和油
井的实际产量。

图1是供液不足时采油井的典型
功图。

图中各点距离的意义为:OD的
距离表示抽油机的冲程,即在井口处光
杆的行程;OB表示抽油杆的弹性伸缩
距离,即冲程损失;BD表示抽油泵活
塞在泵筒内的运行距离,即有效冲程;
OC则表示在筒内,实际充满液体的长
度,这里称之为充满行程。

图1 供液不足示功图
参考抽油泵理论排量的计算公式,在供液不足、泵未充满的条件下,油井的实际产量取决于三个参数:充满行程、冲次、泵径,其计算公式应为: Q,K×OC×N
式中:K--排量系数,与泵径有关,当泵径为38mm时,K,1.6330;当泵径为44mm 时,K,2.1888;当泵径为32mm时,K,1.1578。

OC--充满行程(由示功图直接读取,m。

3N--抽油机冲次,次/min。

Q--油井的日产液量,m/d。

2(利用示功图计算油井产量的使用条件
从给出的计算可看出,只要在实测的示功图中,找出充满行程的实际距离长度,结合油井的泵径、冲次等抽汲参数就能求出油井的日产液量。

然而,在油田的生产实际中,示功图的准确程度、原油的体积等会受到各种因数的影响,使用该公式时,作了如下假设:
(1)油井生产稳定,一定的时间内,在不改变抽汲参数的条件下,泵的充满程度变化不大,即充满行程相对稳定。

(2)油井无自喷能力、泵况正常,当出现抽油杆断脱、油井连喷带抽、抽油泵因漏失严重而失效等情况时,该方法不适用。

(3)不考虑原油高压物性参数的影响,如压力变化、温度变化、溶解气析出、油气比、原油体积系数等因素的影响。

(4)不适于间抽的油井,因为实行间抽的油井,随着生产时间的变化,泵的充满程度不断改变,充满行程也处于不断改变之中。

(5)不考虑油管漏失的影响,即假设不存在油管漏失的情况。

3(现场应用实例
在前面的理论基础上,根据现场情况,可以对采油井进行初步的产量计算,以下为七个泉油田5口采油井的实测示功图,功图中包含了由供液不足到供液充足的情况,具有很好的代表性。

图2 七个泉油田5口采油井实测示功图
利用前面介绍的计算公式,对5口井的产量进行了计算,并将其结果与现场单井罐计量
的结果进行了对比(见表1)。

表1 计算结果与现场计量对比
泵径排量计算产量单井罐计量相对误井号 33mm 系数 (m/d) 产量(m/d) 差/% 七3-9 38 1.6330 9.4 9.2 2.2
七4-10 44 2.1888 19.7 19.4 1.5
七5-10 32 1.1578 8.7 8.1 7.4
七6-28 44 2.1888 3.4 3.8 10.5
七中23 44 2.1888 12.4 12.3 0.8
从表1可以看出,利用示功图计算出来的油井产量,其结果与单井罐计量的结果较为接近,其相对误差也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但该方法中功图上的充满行程由人工直接进行读取,增大了人为的误差,如果能采用计算机读取,计算结果的精度必然会有所提高。

表中的结果也表明:对于产量较高的油井,计算结果与计量结果的相对误差较小,这说明利用示功图计算油井产量的方法更适合于高产井。

4(结论及建议
综合前面的理论基础及现场实验对比,该方法具有很大的可信度,作为产量计量的一种辅助手段,该方法是切实可行的,它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了抽油机井示功图的内容。

建议采油生产单位把该方法作为采油井产量计量方法的补充;同时,抽油机井的示功图易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建议现场应用时注意下面两点:
(1)测试前对示功仪进行校验,特别是对位移、冲次的校核,充满行程与位
移、冲次的精度有很大关系。

(2)测试示功图时,应求取稳定时的功图,因为测试油井示功图前要停机几分钟,如果在停机后一启抽时就求取油井的功图,这时的充满行程偏大,计算出的产量也随之偏大。

参考文献
1 《采油技术手册》机械采油分册(
2 王鸿勋、张琪(采油工艺原理(
收稿日期:2007-03-12
*阳雪飞,工程师,1997年毕业于西南石油学院采油工程专业。

现在采油三厂从事注采技术管理工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