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要点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5)社会环境保护目标: 城镇规划区;文物古迹、文物保护单位。
三、工程分析要点
(一)工程概况中需重点关注内容 (二)工程分析重点关注内容
三、工程分析要点
(一)工程概况中需重点关注内容
1、道路基本情况 公路起止点、线路走向及主要控制点、 道路等级、道路长度、建设性质(新建、 改建、扩建)等
(二)公路、交通类建设项目环境 影响评价特点
5、可能涉及到得敏感区多 (2)社会环境保护目标:城镇规划区;文物 古迹、文物保护单位; (3)饮用水源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取水 口; (4)集中居民点、学校、医院及敬老院。 实际中最做常见敏感点是集中居民点、学校、 医院等敏感点。
(二)公路、交通类建设项目环 境影响评价特点
(一)工程概况中需重点关注内容
7、土石方平衡和取弃土场情况 (1)土石方平衡 工程沿线土石方平衡表,包括:挖土方、 挖石方、本桩利用量、纵向调用量、借 方量、弃方量。设计资料深入时,最好 提供分段的土石方平衡、调用表。 (2)取弃土场情况 取弃土场的数量、位置、取、弃方量、 占地类型、所处地貌类型等。
(二)工程分析重点关注内容
例如:施工期征地拆迁可能产生耕地减少、移 民安置、公共设施拆迁等社会环境问题。 施工期的土石方和取弃土场工程将会产生水土 流失、植被破坏、地貌破坏、农田破坏等生态 环境和社会环境问题。 运营期车辆行驶将产生噪声、废气、路面排水、 危险品运输风险等对声环境、环境空气、地表 水环境等不利的环境影响。 运营期服务区将会产生生活污水、修车废水、 供暖锅炉烟气、生活垃圾等废水、废气、固废 污染影响。 ┅ ┅ ┅
(一)工程概况中需重点关注内容
2、工程组成内容 公路建设除道路之外,一般还包括许多 配套、附属工程。 主要包括:道路工程、桥梁涵洞、隧道、 交叉工程、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连接 线、服务区、养护区、收费站、三场 (取土场、弃土场、采石场)、施工便 道便桥、环保工程等。 主要要了解清楚该条公路到底有哪些工 程内容组成。
4、可能涉及的部门很多 工程环评可能涉及到政府、交通、国土、 规划、环保、水利、文物、农业、林业、 畜牧水产、旅游等许多部门。
(二)公路、交通类建设项目环境 影响评价特点
5、可能涉及到得敏感区多 (1)生态保护目标: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 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基本农田保护区; 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湿地、天然林;珍稀濒 危野生动植物天然集中分布区、重要水生生物 的自然产卵场及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 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富营养化水域;生态公 益林;保护野生动植物;取弃土场水土流失区; 植被;独特景观;
6、环境影响时间长,以生态影响为主 自建设开始的整个生命周期都可能对环境产 生一系列较大的影响。 一般道路施工期都在1-2年,有些长线路或 复杂地区的道路施工期可达3-4年,施工期 影响期长。 道路建设施工期对沿线的征地、拆迁、取弃 土,山区的植被破坏、高填深挖路段的地貌 破坏,水土流失加重,生态景观的破坏等等, 生态影响范围较广。
(二)公路、交通类建设项目环 境影响评价特点
2、点多、线长、面广特点 国家级干线公路一般可达几十公里或几 百公里;省内干线道路长度也多在几公 里到上百公里。由于线路长,其间可能 穿越的各类敏感点、地貌单元就可能很 多,涉及的范围可能很广。详见后面。
(二)公路、交通类建设项目环境 影响评价特点
(二)公路、交通类建设项目环境 影响评价特点
7、不确定性因素多特点
国家对建设项目的审批制度进行改革后,要 求公路工程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环保审批。 在公路立项阶段或可研阶段,线路的精确位 置和临时用地是无法确定的。因此会存在路 线走向在走廊带内摆动、三场位置和规模不 确定;服务区、停车区、加油站位置规模不 确定;临时站地位置和规模不确定;工程征 地、拆迁工程量不准确等一系列不确定性, 引起工程数量、土石方量、沿线敏感点的变 化。
一、公路建设项目及环境影响 评价特点
一、公路建设项目及环境影响评价 特点
(一)公路建设项目的特点: “线形” 局部影响范围较窄,主要集中在线路 两侧; 整体影响范围很长,线路有多长,影 响就有多远。
一、公路建设项目及环境影响评价特点
(二)公路、交通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 评价特点 由于公路、交通等工程的“线形”特 点,也就决定了环评工作的以下特点, 这些需要在环评工作中要特别注意。
9、服务区及管理设施 主要功能(包含哪些服务功能)、占地、 人员编制、客流量、采暖方式、废水和 废气及垃圾的污染源强等。 10、施工便道和施工场地 施工场地、施工便道和拌合场位置及占 地情况。 要特别注意施工便道的组织方式和长度、 位置等情况。灰土拌合站、沥青拌合站 的情况。
(一)工程概况中需重点关注内容
(二)工程分析重点关注内容
工程分析的重点是环境影响的简要 识别和污染分析,为后面的环境影 响评价奠定基础。
四、区域环境概况、环境现状 监测与评价要点
1、区域环境概况 2、环境现状监测与评价
1、区域环境概况
(1)自然环境概况: 地质、地貌:公路所处区域的地质、地貌概述; 公路沿线小区域范围地质、地貌详述。 水文地质:工程沿线水文地质条件概述及地下 水贮存,特别是地下水开采情况。气象条件: 公路所处区域气象条件;公路沿线所经过各县、 市气象资料。 地表水:公路所处区域地表水系情况介绍和主 要河流水文情况介绍;公路沿线所穿越或伴行 河流、渠系、湖库的水文特征介绍。 土壤:主要土壤类型及分布情况
公路、交通环境影响评价要点
——以公路环评为例 2010年2月
这里主要以公路类建设项目为 代表,介绍该类线性工程(如公路、 各类长输管线、铁路等)环境影响 评价时需要关注的主要技术问题。
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公路环境影响评价要点:
一、公路、交通类建设项目及环境影响评价特点 二、总论部分要点 三、工程分析要点 四、区域环境状况、环境现状监测与评价要点 五、环境影响评价要点 六、生态与环境保护对策与措施要点 七、公众参与调查要点 八、工程选线的合理性分析要点 九、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二、总论部分要点
3、评价工作等级 按照《导则》规范要求,确定本评价的 声、生态和水专题等级,根据工作等级 确定专题工作内容和评价深度。
二、总论部分要点
4、评价范围 根据《导则》规定和工程实际影响范围, 确定各专题的评价范围(生态、声、水、 气或其他专题)。
二、总论部分要点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这一部分是重点。在环境调查时,一定 要认真对沿线的环境保护目标做全面的 调查,避免遗漏保护目标而影响环评报 告的结论。
3、可能涉及生态类型多样 特别是一些长线工程,可能涉及到的生 态类型非常多,如:平原、丘陵、低山、 中山、高山等地貌类型;河流、湖泊、 滩涂、浅海等水文单元;一般农田、基 本农田、林地、果园、灌丛、草地等植 被类型;不同程度水土流失区;城市、 农村等等。
(二)公路、交通类建设项目环 境影响评价特点
二、总论部分环评要点
1、编制依据是否全面 2、环境影响要素识别和评价因子筛选是 否准确 3、评价工作等级是否恰当 4、评价范围是否合理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是否全面准确
二、总论部分要点
1、编制依据 编制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①国家相关 法律;②国家和地方相关法规、条例、政策; ③环评相关技术规范;④相关规划及区划文件; ⑤相关技术文件;⑥其他相关依据等。 编制依据必须全面,特别是新近发布的一些 国家、省、市及行业相关法律、法规、政策、 文件等。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1)集中居民点:评价范围内集中居民 点与路线距离、高差、相对位置,户数、 人口数;特别是临路及道路红线外100米 内的户数分布,房屋结构及楼层数,朝 向。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2)学校、医院及敬老院: 学校名称,教室及宿舍与路线距离、高差、相对 位置,学生数、年级,教职工人数,住校人数, 临近路线侧的教学楼分布,房屋结构及楼层数, 朝向,夜间情况; 医院名称,病房与路线距离、高差、相对位置, 医生人数、门诊量、住院部床位数,临近路线侧 的建筑物分布,房屋结构及楼层数,朝向; 敬老院名称,房间与路线距离、高差、相对位置, 人数,临近路线侧的建筑物分布,房屋结构及楼 层数,朝向。
11、工程线路的比选方案 有些工程可研阶段有选线的工程比选方 案。环评中需要对各工程选线从生态和 环境影响角度进行比选。 有些编制中单设一章工程选线的合理性 分析,包含方案比选内容
Biblioteka (二)工程分析重点关注内容
重点是要全面、细致分析各工程内容 (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桥梁涵洞、隧 道、交叉工程、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 连接线、三场(取土场、弃土场、采石 场)、施工便道便桥、服务区、收费站、 养护区)在施工期、运营期可能产生哪 些方面的主要环境问题,及污染源情况。
(二)公路、交通类建设项目环 境影响评价特点
1、工程建设内容多 公路建设项目的工程内容包括路基工程、路 面工程、桥梁涵洞、隧道、交叉工程、交通 工程及沿线设施、连接线、三场(取土场、 弃土场、采石场)、施工便道便桥、服务区、 收费站、养护区等。 环评应包括全部工程内容(主体工程、配套 工程、辅助工程、公用工程、连带工程)、 工程的全过程活动(设计期、施工期、运营 期)、全部工程活动方式(施工方式、运行 方式、管理方式),并且主要工程(点、线) 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