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有效开展幼儿园的体育活动

如何有效开展幼儿园的体育活动

如何有效开展幼儿园的体育活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幼儿园体育活动是以走、跑、跳、投等基本动作为主要内容、有规则、
常具有一定情节和竞赛因素的体育游戏。

结合工作实际,谈几点有效开展幼
儿园体育活动的认识。

一、激发幼儿兴趣,引导幼儿参与体育活动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纲要》中也有具体要求:培养幼儿
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要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

1.运用儿童化语言。

有部分教师不能够放下自己成人的
身份,导致教学用语显得比较严肃而紧张,不能引起幼儿情
感上的共鸣,往往陷入比较尴尬的境地。

而儿童化的语言则
能有效减少与幼儿的距离感,得到儿童情感上的认同,这样
才能进一步地对活动产生兴趣。

2.运用故事情境。

教师可以运用适宜的故事赋予体育活
动以一定的情境,使得体育活动在内容上做到故事化,让幼
儿从主观上期望融入到游戏中。

科学的体育活动,能提高孩
子基本活动能力和运动技能,从而达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目的。

如:体育
游戏《龟兔赛跑》,在活动前特别注意孩子的准备活动,然后要给孩子们化
妆――戴上可爱的头饰,
另外给兔子戴上白手套给乌龟背上贴一个塑料袋当“龟背” 。

“终点”和“领奖台”用大型积木搭建而成,途中用拱门设
两个“门”,让“乌龟”练习钻的动作。

设置两个路障,让“兔子”练习跳
得动作。

把孩子分成四组,这样就缩短了孩子等待的时间。

孩子也很感兴趣,
都争抢着交换角色比赛,连平时体弱的孩子也不甘示弱。

活动中,根据孩子
发展与动静交替的特点,控制和调节活动量。

活动量较大时,老师穿插分发
奖牌,让孩子休息一会。

整个游戏中,孩子对活动形式、过程感兴趣。

通过
游戏有助于孩子形成顽强、自信、团结友爱的品质及集体荣誉感。

二、运用多种方法,灵活机智开展体育活动
教师在活动中需要灵活机智地运用多种方法,牢牢把握住幼儿的兴趣
所在,让其在不知不觉中集中注意力,顺利完成体育活动目标,直至最后结
束体育活动。

以下方法对于体育活动的持续开展有一定的帮助:
1.设计多层次的活动难度。

活动过于简单或者过于困难,
都很难得到幼儿持久的支持,所以体育活动要具有不同的难
度,对处于任何发展阶段的幼儿都有与其能力要求相当的难
度类型,幼儿通过适当努力都能取得一定程度的成功。

在这
种要求成功的欲望与原始的好奇心的驱使下,幼儿能够更好
地投入到活动中去。

例如:孩子在跨跳活动中,我们把小河
的宽度设计得有宽、有窄,能力强的孩子可以在宽的地方一
跃而过,能力差的可以在窄的地方跨过而不会踌躇不前,让
每个孩子都能通过小河,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同时,自
己也加入了游戏队伍,玩得不亦乐乎。

2.鼓励幼儿参与到活动的生成中去。

教师所选择的活动,往往具有主观性,更多的是从教师自身的角度出发来考察幼儿,很可能造成活动与幼儿之间不协调。

在这种背景下,幼儿总是处于被动的一方,只能亦步亦趋地跟着教师的脚步进行活动,很少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活动需求,这就有可能造成一部分幼儿心理上的逆反。

所以,教师可以选择留出一部分的游戏空间让幼儿自己进行想象、设计、创造,最终生成一个属于儿童自己的游戏。

如进行“投篮”的活动中,教师有意识在地上安排不同高度、不同距离的小筐,便于孩子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进行投掷。

通过观察,教师在了解每个孩子实际水平的基础上,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让水平高低的孩子各有选择,照顾到不同水平的孩子,达到活动的最佳效果。

3.使用鼓励性的语言和动作。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
赞同与表扬,幼儿犹是如此,幼儿园选择的小红花奖励的方
式就是证明。

所以,鼓励性的语言更能激起幼儿参与的热情,
将活动进行下去。

比如笼统一点的有:你真棒,你真厉害,
你真勇敢等。

具体一点的有:你这个想法真好,你这个姿势
真漂亮等。

当然,教师也可选择一些带有暗示性的赞许动作
代替语言,比如:微笑、点头、抚摸等。

在这种氛围下,幼
儿将带着积极的心态进行活动,更有利于活动的深入开展。

三、应用体育活动,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体育活动开展的成功与否,一方面,要看体育活动是否
有效进行,并且达到锻炼等活动的自身目的,另一方面,还
要看体育活动是否有效促进了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1.引导幼儿遵守活动规则,逐步建立规则意识。

蒙台梭
利说道“我们把一个自主的,在必须遵循某种生活准则时能
够控制自己行为的人称作有纪律的人。

”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不同的规则,人们只有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成为一
个“有纪律的人”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在体育活动中,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商量制定游戏规则,这
样既有利于规则的实施,又有利于幼儿明白规则的重要性。

2.培养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增强自我保护的能力。

幼儿
自我保护意识的提高和自我保护能力的增强有利于其更好
地发展,能够让幼儿在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中健康快乐地成
长。

教师可以通过多开展集体活动,用集体的力量来达到这
一目标,如开展不接受陌生人的东西的活动,让幼儿在集体
中模仿、学习,由于大家都需要遵守不接受陌生人东西的活
动规则,因此这一规则在无意中就具有很大的教育和约束力量。

当个体蓄意
接受群体规范时,群体规则便对个体的态度产生广泛的影响。

在给孩子更多
自由的同时,还要特别强调安全教育。

户外场地活动范围较广,幼儿四处分
散活动时,教师的视线不能顾及每个幼儿。

因此,在活动前要尽可能预计到
会出现的不安全因素,活动前老师要向孩子交待活动的规则和有关安全事项,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检查仪表,注意调节幼儿运动负荷,活动前后减加衣服。

教师要四处巡回走动,及时纠正幼儿危险动作,聆听幼儿交谈、评价。

发现
问题及时进行必要的安全指导和安全教育。

例如:有些孩子看过飞镖表演以
后就找来小石头、小木棒等练起来。

这太危险了,我们必须及时制止,同时
也应注意把孩子的这种好奇心引向正轨。

引导孩子用纸折成飞镖,让孩子练
着玩,孩子很乐意接受。

这样满足了孩子的兴趣需要,也体现了教师尊重和
对孩子个性的培养。

总之,任何人做一件事,如果他是因兴趣而做,那么他
将拥有持续不断的动力,他会想尽一切办法把它完成。

同样,如果教师的体育活动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从内心喜
欢这项活动,那么,幼儿将会融入到游戏中,进而享受游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