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问题与环境管理复习-课件

环境问题与环境管理复习-课件


(2011·长沙市一中第五次月考) “地球工程” 包括:发射反光板到地球运行轨道、人工造云、 人工制造巨型“树木”、人造“火山”向空中 释放硫化物等。2010年10月29日联合国宣布在 全球延缓实施“地球工程”。回答3~4题。
3.“地球工程”旨在遏制哪种环境问题恶化的趋势D
()
A.大气污染
B.湿地丧失
河湖水酸化——危害生物; 土壤酸化——危害森林、 农作物,危害人体健康,
腐蚀建筑物
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 化物的排放,研究煤炭中
硫资源的综合利用
地面紫外线辐射增强,损 害人的免疫系统,易患皮
肤癌;危及海洋生物
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烃等 消耗臭氧物质的排放,积 极研制新型制冷系统;参 与国际保护臭氧层合作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021/3/42021/3/42021/3/4M ar-214- Mar-21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 的错儿 。2021/3/42021/3/42021/3/4T hursday, March 04, 2021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 力,自 胜者强 。2021/3/42021/3/42021/3/42021/3/43/4/2021
【思维过程】本题主要考查我国酸雨的污染 来源、危害以及南北方的差异。南方的二氧化硫 排放量虽然不及北方,但南方多降水。从图示能 源消费情况,结合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和能源现 状,不难看出中国硫化物的主要来源是煤炭。
规律技巧总结
解答有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路 1.环境问题的类型、表现与分布 首先从题目所给图、表、文字等资料中判断出环 境问题是什么,属哪种类型(生态破坏或环境污 染),其表现特征和分布等。每类环境问题都有 不同的表现、分布等特征,弄清类型容易与自己 已有的有关环境问题的知识结构进行联系。
【真题2】图甲为生态系统中的硫循环示意图, 图乙为我国三省原煤生产量、煤炭消费量和二氧 化硫排放量柱状图。读图回答问题。
(1)大气中的硫主要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 _____化 无__石 机__燃 硫__料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硫化物
(2)影响图示省区二氧化硫排放量的主要因素是 _________煤__炭__消__费__量_______。
【解析】 第1题,由图的标题可知图示四条曲线仅表示三个地 理事物。因人口发展趋势由出生率、死亡率决定,再 结合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对应关系及各曲线形状,推断 乙为人口死亡率;因自然资源随着人类生产生活中的 消耗而逐渐减少,故对应甲曲线;在前期因不侧重环 境保护,导致环境污染严重;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 及环保意识增强,环境污染趋向减少,故丙表示环境 污染。 第2题,人口数量变化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力的发 展。。
C.物种灭绝
D.全球变暖
4.依据整体性原B理,联合国延缓实施“地球工程”
的理由不可能是( )
A.影响生物多样性
B.增强太阳辐射强度
C.影响气候及生态系统 D.增强自然灾害风险
【解析】“地球工程”的目的有吸收二氧化碳、 减弱太阳辐射强度等,故其旨在遏制全球变暖。
(2011·长郡中学高三第四次月考)下图为城市水 循环示意图,甲、乙、丙、丁表示用水终端、 污水处理厂、大气水、自来水厂。读图完成5~ 6题。
(4)酸雨的危害有 ____河_湖__水__酸__化__,_影__响__鱼__类__的_生__长__繁__殖__;_____ ____土_壤__酸__化__,__影_响__森__林__和_农__作__物__的__生_长__;____ ____危__害__人_体__健__康__;_腐__蚀__建__筑__物__。
5.图中甲表示( C )
A用水终端
B.污水处理厂
C.大气水
D.自来水厂
6.关于图示水循环各环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①的多少不因城市地面性质而改变 B.②的增多可能导致地面沉降 C.③的水质不受农业生产活动影响 D.④的水质不受科技水平影响
【解析】 第5题,根据水循环原理,再结合城市水的利用可 知,与地表水体相互交换的甲应表示大气水;来 自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乙表示自来水厂;由输水管 道提供水的丙表示用水终端,用水终端指向的丁 表示污水处理厂。 第6题,据图可知,②表示抽取地下水,如果它的 量增多,可能会导致地面沉降。
(1)指出1986~2002年该地区地面沉降的空间 变化特点,并分析其人为原因。 沉降面积不断扩大,深度不断加深。 该地区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生产、生活需水量 加大,过度开采地下水。
(2)简述地面沉降的防治措施。
合理开采地下水等管理措施;植树种草等 生物措施;人工回灌等工程措施。
【思维过程】
(1)读图可知,从1986到2002年,沉降面积不断 扩大,深度不断加深。这种变化的人为原因是我国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密度不断 增大,生产、生活需水量加大,过度开采地下水造 成的。
生物
为半数以上的物种提供栖息地
根据上表,概述森林的生态效益。
答:增加碳储量,净化空气,防风固沙, 调节气候,增加降水,涵养水源,保持水 土,保护生物多样性。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 的方法 。2021/3/42021/3/4T hursday, March 04,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2021/3/42021/3/42021/3/43/4/2021 2:25:56 PM
(2011·保定市一模)读“计算机模拟人口、 自然资源、环境污染发展趋势”模型图,回答 1~2题。
1.图中丙表示( D )
A.自然资源
B.人口自然增长率
C.人口死亡率
D.环境污染
2.图中乙曲线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B )
A.随着人口增加自然资源不断减少
B.生产力的发展
C.人口政策导向
D.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选修Ⅵ
环境保护
1 第 课 环境问题与环境管理
考点1 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 又有人为原因,其中人为原因更为重要。
人为原因
表现
危害
对资源大量开发利用,造成了生态 破坏
工业生产 产生众多化学物质进入地球表层, 威 胁 生 态 平
产生环境污染
衡;危害人
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占用大量土地,类 健 康 ; 直
(2)根据上问的原因,可通过合理化开采地下水 等管理措施,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人工回灌等工 程措施来减弱地面沉降。
规律技巧总结
地面沉降的人为原因及危害 地面沉降的人为原因:①过度开采地下液体资源 (超采地下水、开采油气资源);②地表负荷过重 (高大建筑物、铁路、桥梁等交通设施及其运输荷 载)。
地面沉降的危害:①对基础设施的危害(造成 建筑物的下沉及破坏、破坏了市政设施等); ②加剧灾害发生(加剧洪涝、海啸等);③破坏 生态环境(造成海潮泛滥及海水入侵地下水, 促使土地盐渍化等);④对生产生活活动的危 害(影响交通运输业等)。
南极臭氧空洞,
人类大量使用制冷 北极臭氧层变薄;
臭氧层遭到破坏 剂、杀虫剂等,使 青藏高原上空臭
空气中氟氯烃增多 氧层变薄速度加

危害
治理措施
全球变暖,极冰融化,海 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提
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高能源利用的技术和效率;
使各地降水和干湿状况发 采用新能源;植树造林;
生变化
加强国际间的合作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 像泥块 一样任 意揉捏 。2021年3月4日星期 四2021/3/42021/3/42021/3/4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 我。。2021年3月2021/3/42021/3/42021/3/43/4/2021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21/3/42021/3/4Marc h 4, 2021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2021/3/42021/3/42021/3/42021/3/4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2)读材料三,判断“经济与环境关系模 式图”是否合理。若经济按此模式发展下去, 环境质量、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三方面将 如何变化? 答:合理
环境质量提高;社会经济产品数量增加、 质量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水平提高,实现生 态环境、经济发展和人类社会三者之间的协调 良性发展。
(3)我国北方二氧化硫排放量高于南方,而 南方的酸雨却比北方严重,产生这种差异的主 要因素是____降__水__________。
(2011·北京)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日益受到全 世界的关注,1974年联合国将每年的6月5日定 为世界环境日。2011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 “森林:大自然为您效劳”。
大气
吸收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一氧化碳等;降低风速,吸附 飘尘
水文
蒸腾水汽的一半以上重新参与水循环
土壤
根系固持土壤;枯枝落叶层吸收一定量的降水
考点2
全球性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境污染
近几十年来,随着人口增长、经济发展, 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威胁人体健康和 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 环境问题列表分析如下:
环境问题
成因
分布
二氧化碳增加、 全球气候变暖、
温室效应
森林大量减少,大 量燃烧化石燃料
全球
酸雨蔓延
燃然的烧气硫煤,氧、排化化石放物物油出与、大氮天量氧 美世、界主日:要本西在;欧南我、方国北:
危害人类生存环境
接制约经济
人口高 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受到干扰和破坏 和 社 会 的 可
速增长 环境污染加剧
持续发展
科学技 术进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