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1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整、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意义。
2、体会数的运算意义之间的联系。
1.2过程与方法:
在数的运算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计算能力以及抽象、概括能力。
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字计算的练习,感受数学探索活动本身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2. 教学重点/难点
2.1教学重点:
整数、小数、分数的运算方法。
2.2 教学难点:
能够进一步掌握整数、小数和分数的相互计算。
3. 教学用具
课件、多媒体设备等
4. 标签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都学过哪些运算?每一种运算都有其自己的含义,也有其自己的计算法则。
具体怎样的呢?
生:同学们举手进行回答。
师:加法、减法、乘法、除法。
这些运算方法我们还记得吗 ?
①加法:加法是基本的四则运算之一,它是指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数、量合起来,变成一个数、量的计算。
表达加法的符号为加号“+”。
进行加法时以加号将各项连接起来。
把和放在等号“=”之后。
②减法:减法是四则运算之一,从一个数量中减去另一个数量的运算叫做减法;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表示减法的符号是“-”,读作减号。
用来计算减量。
③乘法:是指将相同的数加起来的快捷方式。
其运算结果称为积。
④除法: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二、探究新知
(一)、加法复习
1、师: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加法性质是怎样的。
学生:举手发言
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用鼓励性的语言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能力。
师:多媒体出示答案
1、加法的性质:
①加法交换律:a+b=b+a
举例说明:
18+2=2+18=20
25+15=15+25=40
②加法结合律:a+b+c=a+(b+c)
举例说明:
17+2+3=17+(2+3)=17+5=22
10+5+12=10+(5+12)=10+17=27
师:同学们理解加法的性质了吗?那么同学们知道加法的运算法则吗?
2、加法的运算原则:
①整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
②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把小数点对齐,从末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二)、减法复习
师: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减法的性质。
生:举手回答问题
师:多媒体出示答案
1、减法的性质: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举例说明:
5-(-5)=5+5=10
师:减法的这个性质大家了解了吗?现在我们来研究一下减法的运算法则。
2、减法的运算原则:
①整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十再减。
②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1)相同位数要对齐,从低位算起。
(2)做加法时,哪一位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
(3)做减法时,被减数哪一位不够减要向前一位退一当作十,前一位退了一,就少了一。
师:知道了减法原则,我们试着来解一个题目。
生:集体完成这个题目。
(三)、乘法复习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乘法的性质。
同学们可以抢答。
生:举手抢答
同学们争着回答问题,有效的提高了学习的兴趣。
1、乘法的性质:
①乘法交换律:ab=ba
举例说明:
5x10=10x5=50
4x1.2=1.2x4=4.8
②乘法结合律:(ab)c=a(bc)
举例说明:
(5x3)x2=5x(3x2)=5x6=30
(2x10)x1.2=2x(10x1.2)=2x12=24
③乘法分配律:(a+b)c=ac+bc
举例说明:
(1+2)x5=1x5+2x5=5+10=15
(1+2)x5=3x5=15
师:通过上面的例子,同学们对乘法的性质也就了解了,现在我们研究一下乘法的运算法则?
2、乘法的运算法则:
①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相同数位对齐,从末位算起,依次用第二个因数每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乘到哪一位,乘得的积的末尾就和哪一位对齐,然后把每次所乘得的积相加。
(整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各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几个0。
)
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计算小数乘法,先按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末位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师:现在我们竖式计算一下下面的题目。
题目:1.3x1.1
(四)、除法复习
师:现在我们来看一下除法有哪些性质。
大家谁能举手回答呢?
生:举手回答
1、乘法的性质:
一个数连续除以几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那几个数的乘积,就是除法的性质。
举例说明:
师:除法的运算法则是怎样的呢?
2、除法的运算法则:
①整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从被除数的最高位商起,除的时候,除数有几位,就先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前几位不够除,再多看一位。
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哪一位上面写上商;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②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1)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法则:
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补零,再继续除。
举例说明:
计算:1.1÷0.5
先化为:11÷5
②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2)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法则:
先看除数中有几位小数,就把被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数位不够的用零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来除。
举例说明:
计算:1.1÷5
(五)、四则运算复习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四则运算的运算法则。
师:多媒体出示答案
当一级运算(加减)和二级运算(乘除)同时出现在一个式子中时,它们的运算顺序是先乘除,后加减,如果有括号就先算括号内后算括号外,同一级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这样的运算叫四则运算。
举例说明:
计算:20×(15+2)÷34
解:20×(15+2)÷34
=20×17÷34
=340÷34
=10
三、巩固练习
师:现在我们分小组来看看,哪个小组计算的快。
(课件出示题目)
1. 12+25÷5-11
师:要找出题目的关键,理清思路,细心解题。
生:学生互相探讨交流,完成整个题目,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解析:
解:12+25÷5-11
=12+5-11
=17-11
=6
师:接下来,再看一个题目,这次也要分组进行,看看哪个组做得又快又好。
(课件出示题目)
2. 32÷10-1.2x1.2
生:各小组在竞争中享受获取知识的乐趣。
解析:
解: 32÷5-1.2x1.2
=6.4-1.44
=4.96
师:现在大家独自完成下面的各小题(出示题目)。
3. 2.5x(5-2)+24÷1.2
解析:
解:2.5x(5-2)+24÷1.2
= 2.5x3+20
= 7.5+20
=27.5
四、布置作业
师:在作业本上面完成下面的4个题目。
1、5(1.2+10)-(13+20)
2、20÷0.4+2(5-2.5)
3、15+13x2+12×3
4、
问题解析:
1、解:5(1.2+10)-(13+20)
=5×11.2-33
=56-33
=23
2、解:20÷0.4+2(5-2.5)
=50+2×2.5
=50+5
=55
3、解:15+13x2+12×3
=15+26+36
=41+36
=77
课堂小结
师:现在我们总结一下本节课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