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医学
一、前言
全科医学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逐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
它整合了现代生物医学及人文社会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构成了一个集预防、医疗、保健、康复于一体的为个体和群体健康促进服务的医学服务体系。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呈现明显的多态性,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优质的第一线医疗服务的重要性。
全科医学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新的理念,有它独特的价值观和方法论,逐渐成为医学生必须具备的一种新的思维模式。
通过理论讲授使学生系统掌握全科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为今后从事医疗卫生工作及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大纲中有些内容可适当安排学生自学,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理论14学时。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绪论
目的要求
1.掌握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时代要求,医生以病人为中心,全面的关注人的健康新理念。
2.熟悉医学以促进健康为目标,全科医学服务是健康促进目标的体现。
3.了解医学发展的过程。
教学内容
介绍医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时代的医学,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全科医学的服务目标。
第二章全科医学的定义与基本概念
目的要求
1.掌握全科医学的定义、基本原则与特点。
2.熟悉全科医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3.了解全科医生及其学术组织。
掌握全科医学、全科医疗和全科医生的概念,基层医疗保健、人格化、综合性、持续性、协调性、可及性照顾;以家庭为照顾单位;以社区为基础的照顾;以新医学模式为诊治理论基础;以预防为导向、团队合作的工作模式的基本原则与特点。
熟悉全科医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第三章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
目的要求
1.掌握病人与疾病这两个不同的关注中心,全科医生如何实施以病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 全科医师应诊的主要任务、问诊的方式、医患交流。
2.熟悉慢性病的管理与病人功能状态的评估。
3.了解健康信念模型。
教学内容
通过案例阐述全科医生的关注中心,全科医生应诊中的主要任务及问诊方式,如何进行以病人为中心的医患交流及沟通的技巧,了解健康信念及医患关系的基本模式。
第四章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照顾
目的要求
1.掌握家庭的定义、结构、功能、家庭生活周期、家庭保健的原则。
2.熟悉家庭对健康的影响、家庭资源与家庭保健计划。
3.了解家庭生活事件和家庭的保健服务项目。
教学内容
家庭的定义和特征,家庭结构、功能;家庭的周期、资源和危机;家庭对健康的影响。
家庭评估和访规。
第五章以社区为基础的健康照顾
目的要求
1.掌握社区的概念、以社区为基础的健康照顾的定义、要素、实施社区诊断的基本内容及方法、社区诊断与个体诊断的比较。
2.熟悉社区环境与健康的关系,社区健康照顾团队的组成。
3.了解社区诊断的资料来源。
社区的概念,社区环境与社区健康的关系,以社区为基础健康照顾的基本要素和定义,社区诊断的基本内容及方法,了解社区健康照顾团队的组成。
第六章以问题为导向的健康照顾
目的要求
1.掌握什么是以问题为目标的健康照顾及处理原则。
2.熟悉全科医生在以问题为目标的优势。
教学内容
以问题为导向的健康照顾的意义社区常见健康问题的特点。
以案例阐述如何对病人及人群健康照顾为问题为目标。
以问题为导向的哲学思考。
常见的健康问题及其诊断策略与处理原则。
全科医生应主动探究问题的根源及解决对策。
第七章以预防为先导的健康照顾
目的要求
1.掌握三级预防的原则与策略,全科医师的预防医学优势、观念。
2.熟悉临床预防医学。
3.了解社区人群疾病预防和控制,自我保健的基本方法。
以预防为先导的高血压病社区综合防治。
教学内容
全科医生应树立预防医学观念。
三级预防策略。
全科医师的预防医学优势、观念。
参与社区人群疾病预防控制。
临床预防医学。
自我保健的基本方法。
以预防为先导的高血压病社区综合防治。
科医学处理,病人的健康教育与康复医疗工作。
第八章健康档案的建立与管理
目的要求
熟悉全科医疗健康档案的内容。
了解健康档案的建立和管理。
教学内容
建立健康档案的目的和意义。
全科医疗健康档案的基本内容。
健康档案的收集和处理。
健康档案记录的内容。
健康档案的利用。
全科医疗健康档案的管理。
社区卫生服务计算机管理。
三、教学时数分配
章课程内容学时数第一章绪论 1
第二章全科医学的定义与基本概念 1
第三章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 2
第四章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照顾 2
第五章以社区为基础的健康照顾 2
第六章以问题为导向的健康照顾 2
第七章以预防为先导的健康照顾 2
第八章健康档案的建立与管理 2
合计14
四、参考教材
1.祝墡珠.全科医学概论.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