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汉语称谓语与汉民族文化

汉语称谓语与汉民族文化


• •
汉语亲属称谓语的外延说明了什么? 汉语中把父母称为叔叔、婶婶反映了什么 社会心理?
பைடு நூலகம்
• 总的趋势:年轻人比中老年人更少使用亲属 称谓语。(文化素质高、家庭观念、宗法观 念淡薄、社会越来越流动)
四、社会(交)称谓语介绍
• 社会称谓是指除去亲属称谓以外的,反映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相互关系的称谓习俗。
2.职称称谓语也可分为背称和面称两大类
职称背称称谓语的数量很可观。 教师系列: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等;教育管 理系列:研究员、副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实习 研究员等; 工程系列:高级工程师、工程师、助理工程师等; 会计系列:高级会计师、会计师、会计员等;临床 医学系列: 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医师、医士等。
亲属关系指源于婚姻、血缘和法律的人际关 系关系的体系。
• 直系亲属——非直系亲属 • 直系:是直接由血缘关系形成的亲属,如 父母、兄弟姐妹、子女。
• 非直系:是通过联姻而建立关系的亲属, 如婆媳、翁婿、妯娌、连襟、姨夫等。
(二)亲属称谓语蕴含的社会文化现象
• 中国表亲属关系的称谓词居世界第一,达 350个,罗马有120多个,而有的民族只有 20至30多个。
2.亲属称谓与宗法观念有关
• 宗法是指调整家族关系的制度,起源于父 系氏族社会对祖先的崇拜。
• 宗法观念是随着宗法制度的萌芽、发展和 确立而产生的观念,也可称为宗法意识。 • 宗法制主要精神为“嫡长继承制”,是一 种以父系血缘关系为准绳的“遗产(包括统 治权力、财富、封地)继承法。”实际上是 以按血统远近区别亲疏。

在中国,汉族传统的辈分观念长期存在, 以本身为中心,上有四代长辈,下有四代晚 辈,形成了“高祖、曾祖、祖、父、本人、 子、孙、曾孙、玄孙”的“九族”血亲关系, 这就是九个层次。如果把旁系的血亲关系和 姻亲关系联系起来,便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亲 属系统。

2)同辈长幼之别 同辈亲属长幼不同则称谓有别。古代妻称夫 之兄为“兄公”或“公"、“兄伯”或“伯”, 称夫弟为“叔",称夫姊为“女公",称夫妹为 “女叔"。现代称父之兄为“伯",父之弟为“叔 "。哥哥和弟弟、姐姐和妹妹、兄嫂和弟媳皆有 分别。同辈长幼之别还表现在年长者可以直呼年 幼者的名字,反之则不允许。
• 后,本指帝王。《尔雅.释诂》:“后,君也。”如后稷、 后羿都是传说中的帝神,后转指帝王的正妻。
(四)亲属称谓语的外延或外化
亲属称谓语的外延或外化是指将亲属称谓语用来指 称非亲属关系的人。
是否所有的亲属称谓语都能外延和外化?
叔叔 大哥 阿姨 爷爷 大姐 奶奶

平时赵太爷、赵白眼根本不把阿Q放在 眼里,革命党进城后,赵太爷居然以老Q相 称,为打探消息,还称阿Q哥。
• 一般常见的职称或职业+姓氏的称谓是Doctor和 professor。 • 很少听到称别人为Bureau Director smith(史 密斯局长),Manager Jackson 杰克逊经理)。
(三)社会称谓语的感情色彩
• 褒扬称谓语,如:英雄、好汉、烈士、壮士、义士、 鲁男子、正人君子、泰斗、圣人、淑女、女杰、巾 帼英雄等;
(五)社交称谓语的使用——得体性 曲啸称劳改犯“触犯了法律而正在服罪的公 民” 1.看场合。 2.看身份。
即辈分、社会地位。如高职称的加姓 “王教授、李司令”,低的不加姓,不说 “王护士、李理发员”。
五、称谓语的特点
(一)系统性 1.两大系统
(先生:(1)对男性的尊称 ;(2)知识界对有一定水平者得尊 称;(3)丈夫 太太 (1)过去上层社会官员或有权势富贵的人对人称自己的妻子为“太 太”。 (2)今有对人之妻尊敬的意思,如“你太太来了”。 (3)[方言]江南部分地区方言中的曾祖母。
brother
2.不同的民族心理和文化传统形成了不同的称谓 语和称谓习惯。
3.由于社会条件的不同,两种语言的称谓语 并非一一对应的关系
干部 第三者 Cowboy hippies “知识分子”汉语指称范围广,具有较高文化水平,从事脑 力劳动的人。 英语中“Intellectual”仅指能独立思考的大学教授等有较 高学位的人。
2.社交称谓缺环的类型
1)如何称呼不知姓名的同辈的“爱人”、 前辈的“爱人”、老师的“爱人”?
2)住高层楼房的人互相该怎样称呼?
过去人们把亲属称谓用作社交称谓,但如 今生活方式改变,上下邻居如何称呼?
3)如何称呼婚姻状况不明的女性?
“大姐”?“女士”?
4)能否对异性朋友使用带友情的称谓?
男性称呼年长女性可利用亲属称谓语“姐”表示亲密和尊敬, 女性能否对男性使用“哥”?
4.感情色彩的差异上
农民-----peasant(没有教养的乡下人) 幸运儿-a luck dog 败家子——black sheep
• 社会称谓又称礼貌称谓,一般表示社会上 交际双方的关系,同时表达一方对另一方 的敬意。主要用于社交场合或者用于称呼 有特殊身分或地位的人。
(一)社会称谓语的类别 社会称谓语主要包括职业称谓语、职称称 谓语、职务称谓语、身份及友邻关系称谓 语、泛称(亲属泛称)称谓语等等。
1.职业称谓语可以分为背称和面称两大类 职业背称称谓语举不胜举。如:教师、 记者、医生、护士、警察、解放军、驾驶 员、律师、作家、编辑、演员、邮递员、 营业员、服务员、公务员、会计等; 职业面称称谓语语则要少得多,主要有: 老师、大夫、司机、邮递员、营业员、服 务员等。
称谓语与民族文化
中文学院 刘萍
一、称谓语的定义
称谓语是称呼语吗?
学界的几种看法:
(1)称谓语就是称呼语 (2)称谓语包含称呼语
(3)称呼语、称谓语差异说 两者存在着一种交叉关系:部分重合,部 分相离
“称谓”是指“人们由于亲属和别的方面的相互 关系,以及由于身份、职业等而得来的名称, 如父亲、师傅、厂长等。” ——《现代汉语词典》
4.身份及友邻关系称谓语
• 将职业称谓语、职称称谓语、职务称谓语 等无法涵盖而又不属于泛称称谓语的社会 称谓语包容在其中。
(1)学衔、学历系列。如:博士、硕士、学士、研 究生、本科、大专、中专等。 (2)友邻系列。如:情人、恋人、对象、朋友、 知音、学长、同学、老乡、乡亲等。
(3)级属、主客系列。如:上级、上司、顶头上 司、领导、负责人、下属、部下、部属、主人、 东道主、远客、贵客、宾客、座上客、老主顾等。

汉语亲属称谓系统繁复多样,且直系与旁系、血亲与 姻亲、长辈与晚辈、年长与年幼、男性与女性、近亲与远 亲等都严加规范,一一区分。相比之下,英语亲属称谓则 相对贫乏,而且指称宽泛、语义模糊,除区分辈分外,亲 疏、内外、长幼都可忽略不计。
• • 如sister姐妹同为一词,年龄大小不分;grandmother既 指奶奶也指外婆,父系、母系不分;uncle可指叔、伯、舅、 姑父,年龄、父系、母系不分。英语中的cousin一词更是 无所不能,它不但年龄、父系、母系不分,连性别也不分, 囊括了堂兄、堂弟、堂姐、堂妹、表哥、表弟、表姐、表 妹等一系列汉语称谓。
称谓语:是人们用来表示彼此间的各种社会关系 以及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等所使用的名称。
称呼语:指的是人们彼此间打招呼所使用的名称。
二、称谓语的类别
• (一)亲属称谓语
• (二)社会称谓语
三、亲属称谓语介绍
(一)亲属称谓语的定义
亲属称谓语: 指的是以本人为中心确定亲族成员和本 人关系的名称,是基于血亲姻亲基础上的 亲属之间相互称呼的名称、叫法。它是以 本人为轴心的确定亲属与本人关系的标志。
2、层次性(高——低 职位、职称)
3.处于同一个语义范畴的称谓语,其内部一个发 生变化,就会引起连锁反应。
舅姑 范围缩小 爱人由未婚变成已婚男女,与丈夫、妻子形成同义词。
4.构成成分上的联系
打工仔——-妹 空姐---嫂
(二)民族性
1.不同语言的称谓语要受所属语言系统的制约, 形成不同的称谓习惯。

中国封建社会是由父系家族组成的社会,以父 宗为重。其亲属范围包括自高祖以下的男系后裔 及其配偶,即自高祖至玄孙的九个世代,通常称 为本宗九族。 在此范围内的亲属,包括直系亲属和旁系亲属, 为有服亲属,死为服丧。亲者服重,疏者服轻, 依次递减。
五种穿法、五个等级 “五服”:丧服制度
一斩衰 二齐衰 三大功 四 小功 五缌麻
1.亲属称谓与婚姻制度有关
亲属称谓是一定的婚姻制度所产生的文化 符号。一般来说什么样的婚姻制度就会产 生什么样的亲属称谓的体系。
传统摩梭母系家庭内无父 亲、丈夫、妻、女婿或媳 妇的角色,也无父子,夫 妻,妯娌,翁婿或姑嫂关 系。家庭内每一个成员都 来自同一母系血缘。 摩梭人的日常称谓非常简 单,用得最多的就是母亲 ("唉咪")和舅舅("唉乌 ");在同一摩梭母系家庭 中与母亲同辈的女性(母 亲直系或旁系的姐妹)全 部被称作母亲("唉咪"), 男性全部被称作舅舅("唉 乌"),这种独特的母系文 化使摩梭小孩子拥有多位 母亲和舅舅。
叔叔——姑父 (in—low) 舅舅——姨夫 哥哥——姐夫 姐姐——嫂嫂
5)直系与旁系之别
血亲(基因)因直系旁系不同,称谓也不同。
例如父——叔叔,母——姨。 “直系血亲”:是直接和本人有血缘关系的血亲。 如上有父母、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曾祖父母、 外曾祖父母等等。往下的孙子女,外孙子女等等。 “旁系血亲”:是指直系血亲以外的血亲。亦即非直 系血亲而在血缘上与自己同出一源的亲属。
• 职称面称称谓语则极少,只有:教授、工程师、 会计师等几个。而且职称背称称谓语一般不能转 换为职称面称称谓语。
3.职务称谓语同样也可分为背称和面称
• 面称、背称两者数量都很大。 • 如机关党政系列:总书记、书记、副书记、 主席、副主席、总理、副总理、委员长、 副委员长、部长、副部长、省长、副省长、 主任、副主任等; • 陆军部队系列:政委、副政委、教导员、 副教导员、指导员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