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行政机关公务员的身份和社会地位在公众视野中有着很高

行政机关公务员的身份和社会地位在公众视野中有着很高

“清苦!”他嘴里吐出了两个字。
高林和同事许多时候很羡慕一 些实权部门。 他有几个大学的同学 同年分配到兰州后, 现在也是厅局 机关的处长或副处长。“独当一面, 各管一方。 ”
同是处长,但感觉悬殊。 “你能和人家比吗? 不能! ”多年 以后他发现这些实权部门的同学说 话口气都和自己不一样,但因为关系 要好,他也深谙其中真正的“官话”。
高林坦言,“处级公务员在这个 年龄,逐渐步入边走边看的现状,如 果不超脱一点,会活得非常累。 ”高 林曾想, 处长的位置虽然也受到别 人的尊敬, 但一想到工作压力,“卸 下处长的重担, 当个正处级调研员 也轻松,自在。”但他这样想,却不能 在领导面前有所表露, 更不能在同 事面前诉说心事,“就装在心里! ”
差别
11 月 18 日晚 7 时许, 经过一 天的反复修改, 给领导的讲话稿最 终定稿。
高林让小黄看了几遍, 两人都 觉得很满意。 被删除重写的三个部 分, 让小黄揣摩到了一种感觉,“实 在、具体,我写得很空。 ”高林鼓励 他,“给你说过多次了,领导讲话,都 有各自的风格和口味, 要经常琢 磨。 ”
在当下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 下, 像小黄这样的选调生,“的确是 很幸运的, 当然各方面的素质也很 优秀。 ” 行政机关也不像外界人所 说 的“一 杯 清 茶 , 一 张 报 纸 ” 那 样 清 闲,“小黄写东西思路清晰, 人也很 勤快,作为一名一般科员,他的路才 刚刚开始。 ”
下午上班后, 小黄到高林办公 室来过两次,他不多说话,但来意不 言而喻,“自己没有写好的稿子总不 能让处长很辛苦地修改。”高林看着 小黄不安的神色劝慰,“稿子我正在 改,有啥情况我叫你,多写几次就好 了。 ”小黄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给高林又添上热水。
从今年开始, 他变得豁达了许 多。工作之余,他大量阅读一些非专 业 性 的 书 籍 , 于 丹《论 语》心 得 、《庄 子》等等,一些经典的启悟人生的语 句, 他还认真摘抄在一个精致的笔 记本上,慢慢体味。但这和中学时代 摘抄名人警句不一样,“带着诸多的 生活阅历,让自己的心更宽阔,更温 润一些。 ”毕竟人人不能当处长,人 人不能进入高干行列,高林说。
用高林的话说,行政机关“也是 一个由人组成的社会群体,关系到自 己利益,谁都心里绷着一根弦”。 在他 的印象中, 或因民主测评不过关,或 因组织没有通过,有的同事在职级提 升过程中,私底下都流过眼泪。
按理说, 高林奋斗到正处级职 位上, 应该已 经不错, 但他 和老魏又有着 不一样的
感受。 到了四十五六岁,“一晃直奔 五十”,再升一级空间是有,但位置 很少。 随着年龄的增加,精力、思维 已经大不如从前,承担的压力更大。
A06 2009 年 11 月 23 日 星期一 责编 范好俊 编辑 张天柱
GA今日N特S稿 U
行政机关公务员的身份和社会地位在公众视野中有着很高的 位置。 在现实生活中,公务员风光无限的背后,也有着和其他群体一 样的酸甜苦辣,一样的无奈、困惑……
■本报首席记者 朱静渊
新闻热线 96555
公务员:“光环”背后的平凡世界
高林嘱咐小黄,“记着, 明天早 上上班一定把稿子送到领导手中, 下周他可能就没有时间看了! ”
在高林给领导修改讲话稿的整 天里,他的办公室除了本处的小黄不 时进来,没有外单位一个人造访。 他 台历上大都是开会、随同领导外出调 研的日程备忘录。他翻阅着数月以来 的台历说“ , 你看,这上面几乎没有几 个接待,也没有预约的市县级部门办 事人员。 ”高林哈哈哈一笑“ , 我们这 里除了写材料、制定一些重大规章或 政策,没有实际权力哦! ”
两人在包厢要了一壶普洱茶, 老同学继续善意追问,“你真的没有 来过? 这儿就是品茶聊天! ”
“你不知道, 虽然呆在行政机 关,你以为我能通天,啥都知道,哪 里都能去啊? ”高林告诉老同学,他 周围的同事,“你看着一个个穿着整 洁,春风满面,其实都把自己包裹得 严严实实。 ”一个简单的现象是,包 括高林自己, 他们当中相当一部分 同龄公务员, 头发早已花白,“只不 过大家都染过了。 ”长期熬夜,乃至 产生的心理压力,大家都藏在心里, 外界人都不知道,“其实都有一样的 酸甜苦辣。 ”回到家里,该吃面片就 吃面片。 周末很努力地打扫卫生。
许多时候, 高林同样能体味到 辛苦和压力之下的另一种感受,一 份重要材料或一项重大政策制定, “能得到领导的肯定和表扬,就很满 足,也有成就感! ”
牵动公务员神经的, 是每到一 个关节点的职位提升。 高林毫不掩 饰:“在行政机关, 大家就是图个职 务升迁,这是实实在在的。 ”
升职
在高林的处室, 小黄是二次选 调不到两年的年轻人。 他能从小黄 的身上看到自己当年的影子。
但高林从另一个方面同样袒 露: 在就业压力和社会公众对公务 员 多 少 有 些“仰 视 ” 的 背 后 , 其 实 也 包裹着公务员作为普通劳动者的另 一种心迹。
“表面上风光,显得很有社会地 位,实际上大家都是很普通的人! ”
高林说。
周末
11 月 20 日周末下午 5 时,小 黄兴奋地告诉高林,“处长, 讲话稿 顺利通过,领导就删除了几句话。 ”
“时间来不及了,我没法给你具 体说! ”
小 黄“嗯 ” 了 一 声 , 他 给 高 林 添 上茶水,轻轻带上门退出了房间。
电脑屏幕上六个黑体字小标 题, 高林将其中三个部分的内容全 部删除, 安静的房间只有敲击键盘 的咔嗒声。
2009 年 11 月 18 日 上 午 9 时, 在南关附近的一栋行政机关大 楼里, 正处级公务员高林一天的工 作就这样紧张开始了。
老 同 学 有 点 吃 惊 ,“高 大 处 长 , 你住在兰州, 没有来过这里? 不会 吧? 别装嫩! ”
此刻, 高林的感觉就像入冬前 的时候,经常顺路去老年公园一样, 心里咯噔了一下:去老年公园,实际 上他和同事老王的心情一样, 希望 通过活动身体缓解放松工作和心理 上的压力。但到这儿,又是另一番感 受。 大厅里,灯光优雅,不少人在玩 扑克或打麻将,没有喧哗,只有萨克 斯乐曲悠扬弥散。
高林坦言“ : 有时候, 他们的压 力实际还要比我们大。一旦从重要岗 位上下来,谁会理你? ”这让一些公务 员有很强的功利性,高林分析说。
自从国家 1993 年全面推行公 务员制度后, 中国公务员的社会地 位与过去旧体制下的国家“干部”相 比,已经发生巨大变化。高林经历过 中国行政机关新旧两种体制下的人 事制度, 在厅局行政机关滚爬拼打 20 多年,他觉得社会公众对公务员 的认知程度明显提高。
但是,“长期干文字工作, 压力 很大。”加班加点,开夜车,尤其是一 份材料找不到思路的时候,“急得人 满嘴生疮”。 过去,高林办公室床底 下经常放着成箱的方便面。
在行政机关公务员队伍中,和 高林一样, 长期从事文字材料工作 的公务员“有一大批人”。“但即便压 力再大,工作绝对不敢马虎。话说回 来,国家给我们一份工资,没有理由 不干好。 ”高林说。
压力
持 续 的 咳 嗽 声 从 702 室 虚 掩 的门里传出,滚过早晨的楼道。上呼 吸道感染成为今冬初始流感的普遍 症状, 因为昨天晚上抽了一包半烟 的缘故,高林感觉咳嗽有些加重。
在同一楼层办公的老王从 7 楼 电梯口出来,走进高林的办公室时, 推 门 问 :“高 处 长 , 感 冒 还 没 有 好 啊! ”他额头汗涔涔的,嘴里呵出大 团的热气, 高林用一块纸巾捂着嘴 巴 , 咳 嗽 没 有 停 歇 ,“是 啊 , 很 难 受 , 天气很冷,你还走着上班? ”
“习 惯 了 ,天 气 冷 ,今 天 走 得 快 , 1 小时 20 分。 ”老王站在门口,用手 势比划着说。单位有通往东岗镇和雁 滩方向的通勤车,老王却一直坚持步 行上班,锻炼身体。 往常,他从东岗镇 步行到南关单位最长的一次是 1 小 时 40 分。 而高林在入冬前,也一直 坚持下班后沿滨河路走好长一段路, 再乘车回家。他经常看到老年公园里 年龄不等的人,尤其是 30 来岁的男 子们,扎堆玩扑克,这种情景让他煞 是羡慕“ : 他们咋就这么消闲呢! ”
一个关系到基层县局级部门项 目的审批, 同学会用很策略的官话 回答对方:
“某某县的实际情况比你们县 更需要啊!你看这样吧,我们尽量考 虑!过一段时间我们研究后再说。”
“不行!周局长,就这一个项目, 现在有八九家单位在申请! 你说我 们考虑谁?你的心情我理解,但我们 也有难处啊! ”
实际上, 一个项目给谁家都是 批。“事情可能最后还是办了,但要 让你知道,审批不易,你还得记着人 家的好。 ”这是官话的奥妙所在。
20 多年前, 高林大学毕业后, 因为有很好的文字功底和相关的专 业背景, 他从兰州市某行政单位调 到省上厅局大机关。 在尚未实行公 务员制度之前,提笔能写,会在小范 围内备受推崇, 也最容易得到领导 赏识。“快人一步,高人一筹。” 高林 对曾经流行行政机关的这种结语至 今感到自豪。 而他也是在此动力推 助下,一步一步走到了今天。
身在行政机关多年, 高林对个 中况味深有感触:每个人,都经历着 不同阶段工作体验和心理上的微妙 变化。“像小黄这样的年轻人,资历 浅,没有成家,没有拖累,正希望在 同事当中留下一个好印象,”而到了 主任科员这一级,“年龄一般 30 来 岁,说话做事,逐渐变得谨慎起来。” 高林感慨, 从主任科员到副处级, “这是每个公务员跨越的一个台阶, 也是人生的一个转折。”当年他冲刺 这一阶段的时候, 心里也是七上八 下,而在正处级位置干上数年后,大 多数人都步入 40 多 岁 甚 至 50 跨 零的阶段,逐渐感觉有些“疲软”。原 因是, 提升的空间越来越小, 或观 望,或取舍在进退之间。
高林很庆幸, 他们这些出生于 上世纪 60 年代, 毕业于上世纪 80 年代的大学生, 无论怎么说, 还是 “生逢其时”。 同学中有不少人都直 接分配到了行政机关, 当初几乎没 费什么周折。
但在他的生活圈子里, 一些在 实权行政机关的同学,“干到处长这 个位置真的很牛啊! ”
在公务员当中, 实权机关和非 实权机关是两道截然不同的风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