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文言文固定结构
14、其……乎,译为“难道……吗”,例: 我中国其果老大乎?(《少年中国 说》) 15、得无……乎,得无……耶,译为“恐 怕……吧”或“莫非……吧”,例: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16、无乃……乎,译为“恐怕……吧”,如: 无乃尔是过与?
17、 ……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 谓乎,译为“说的就是……啊!”,“大概 说的就是……吧”。例:”,例: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师说》)
9、所以,译为“用来……的”,“……的原 因”,“……的方法”,例: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此世所以不传也。 吾知所以拒子也。 10、不亦……乎,译为“不是……吗”,例: 以此为政,不亦惑乎?
11、有……者,译为“有个……人”,例: 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 12、然则,译为“既然如此,那么”,如: 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13、孰若,译为“哪里比得上”,例: 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冯 婉贞》)
常见文言固定结构
1、无以,无从,译为“没有用来……的方法”, 例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2、有以,译为“有用来的……办法”,例: 袁人大愤,然未有以报也。 3、有所,译为“有……的”(人、事、物),例: 故患有所不避也。(《鱼我所欲也》) 4、无所,译为“没有……的” (人、事、物), 几无所逃走。 (《指南录后序》)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也,我之谓也。
18、孰与,与……孰,译为“跟……比较, 哪一个……”,例: 吾孰与徐公美?
吾与徐公孰美?
5、如何、奈何、若何,译为“怎么、怎么样、 怎么办”,例: 取吾城,不予吾璧,奈何?(《廉蔺列 传》 ) 孔明用如此人物,如何不误事?(《赤壁 之战》)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 宫赋》)
6、如……何,译为“对……怎么办”,例: 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7、奈……何,译为“把……怎么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