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数乘法(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乘法的意义和分数加减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让学生学习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明确分数乘法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只是这里加数变成了分数。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2、使学生掌握分数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3、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法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回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
4、使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能够熟练地求一个数的倒数。
教学重点:分数和分数相乘的意义和计算法则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教学重难点:分数和分数相乘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1.分数乘法(一)(1)一、提出问题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复习。
说出下面算式表示的意义。
9×3 4×6 12×10问:整数乘法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计算:92+92+92+92=提问,并板书。
1、问:这道题每个加数有什么特点你是怎样计算的2、问:分数和整数怎样相乘揭示课题。
二、探究学习1、投影示意图:学生读题。
2、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1)画图表示,结合画图,发现3个1/5是3/5.(2)用加法计算51+51+51,这道加法算式每个加数有什么特点 这是求3个相同分数的和,用乘法算比较简便。
想想,可以怎样列式(3)用乘法算,51×3,根据分数和整数相乘的意义,51×3表示什么既然51×3可以是表示3个51连加,你能想办法算出它的得数吗3、2个37的和是多少 出示书本图,请学生结合图说一说2个3/7是怎样计算的。
4、算一算,说一说分数与整数相乘如何计算。
5 16×3 2×59先独立计算,汇报。
分数与整数相乘:分子和整数相乘,分母不变。
三、巩固应用1、基础:生再书本上涂一涂,反馈。
综合:1、先独立填写,反馈。
再说一说为什么可以这样计算。
比如4/9×2表示有2个4/9相加,4/9+4/9=4+4/9=4×2/92、独立计算下面题目,课堂板演,其余学生自行作业。
板演后让学生尝试分析出现的问题。
四、小结分数和整数相乘是怎样计算的板书设计:分数乘法3×51=515151++=53 3×51=515151++=5111++=513⨯=53分数和整数相乘:分子和整数相乘,分母不变。
2.分数乘法(一)(2)一、复习导入回忆复习上堂课所学知识。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计算6×512生独立计算,反馈不同的算法。
2、比较两种方法:说说两种方法不同之处:第一种方法先将分子与整数相乘,分母不变,得到最后的结果,发现不是最简分数,再约分。
第二种方法是相乘后,能约分的先约分,再计算结果。
3、计算,说说你的发现。
三、巩固应用基础:思考:1、约分时怎样才能又对又快。
2、分数乘法有什么特点3、约分的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变式:分析:5时滴水多少桶,表示让我们求的是什么应该如何列算式又如何解答提醒学生,结果不是最简分数要进行约分。
W四、探究学习读题,列式,反馈。
师:对这个数学问题,你有什么想法:你觉得应该如何帮他们解决试说明你的理由。
课堂板演,学生分析。
自探提示:课堂板演:四、小结这节课你学了什么 学得怎样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分数乘法(一)6×21=个)(3216=⨯ 6×31=(个)2316=⨯整数乘以分数的数学意义:就是求整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教学反思:3.分数乘法(二)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整数乘法,分数乘整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上一节课学生学会了分数乘整数、整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而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一个整数(不为0)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乘法计算,并利用这一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学生身边的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究出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意义的理解,引导学生画一画理解它的意义,再让学生直接探究出一个整数的几分之几的求法。
最后让学生在“试一试”中来解决生活中的分数乘法问题。
教学目标:1.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探究有关的数学信息,发展初步的分数乘法的能力。
2.继续学习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让学生能够计算整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学生能够熟练准确的计算出一个整数乘以不同分数的结果。
3.使学生感受到分数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学生能够熟练的计算出整数乘以不同分数的结果。
教学方法: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提问:你们早餐吃的什么吃了多少看淘气和笑笑在早餐中遇到的问题。
(课件出示情境图)2.引导观察:你在图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设计意图】设置生活情境,自然地过渡到本节课学习内容。
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讲授新课1.提出问题:根据情境图,你们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汇报。
汇报整理题意与问题:(1)奇思早上吃了6块饼干,笑笑吃的饼干数是奇思的21,笑笑吃了多少块(2)奇思早上吃了6块饼干,淘气吃的饼干数是奇思的32,淘气吃了多少块2.想一想:无论笑笑还是淘气,他们吃的饼干数是以“谁”的饼数为标准3.画一画,算一算(1)引导思考:我们应该怎样计算笑笑吃了多少饼干呢引导学生想一想后,再画一画。
独立完成,交流画法。
汇报:画法一:以奇思吃的饼干数为标准,把6块饼干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2份,每份3块。
画法二:把每块饼干都分成两个21,6块饼干的21相当于6个21,就是3块饼干。
(2)引导学生列式根据上面的分析,你们能不能把刚才的思考和画的过程列出算式来呢学生汇报:6×21=块)(3216=⨯(3)学生尝试解答“淘气吃了多少块饼干”的问题。
让学生先画一画,再列式解答。
师巡视。
学生汇报画法一:以奇思吃的饼干数为标准,把6块饼干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3份,每份2块,淘气吃了2份,就是4块。
画法二:把每块饼干都平均分成3份,,6块饼干的32相当于6个32,就是4块饼干。
学生:6×32=(块)4326=⨯4.说一说。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图说一说上面两个乘法算式的意义。
(小组内说一说,再交流)汇报:(1)6×21表示6的21,也可以表示6个21的和的简便运算。
(2)6×32表示6的32,也可以表示6个32的和的简便运算。
小结:分数乘整数意义是表示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也表示求几个相同分数和的简便运算。
5.即时练习课件出示学生独立画一画,算一算,并反馈汇报。
三、巩固练习:独立涂一涂,同伴交流、汇报。
让学生理解题意,说一说奇思的身高以什么为标准。
3.独立在教材上完成。
四、课堂小结: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问学生回答)板书设计:分数乘法(二)6×21=个)(3216=⨯ 6×31=(个)2316=⨯整数乘以分数的数学意义:就是求整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教学反思:4. 分数乘法(二)教学目标:1.继续学习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让学生能够计算整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学生能够熟练准确的计算出一个整数乘以不同分数的结果。
2.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探究有关的数学信息,发展初步的分数乘法的能力。
3.使学生感受到分数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学生能够熟练的计算出整数乘以不同分数的结果。
教学方法: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教师出示教学板书,请学生计算下列分数加减运算题。
341⨯ 4×=41 12×41=教师:来回巡视学生的做题情况,并提问学生说说每一道算式的意义。
学生寻找完毕,纷纷举手准备回答问题。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并注意更正学生的错误和表扬回答问题的同学。
二、教学教材26页“试一试”出示情境图:(1)先让学生理解题意,然后让学生说一说这一题的比较标准。
(2)再让学生画一画后,列式解答。
巡视指导学困生。
(3)引导学生认识到:根据题意,本题的比较标准是女生植树的棵数。
所以先计算出男生植树的棵数比女生多41是多少棵,列式为:20×41=5(棵)。
再把女生植树的棵数加上男生比女生多的棵数就是男生植树的棵数,即20+5=25(棵)。
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27页“练一练”第4题.2.完成教材27页“练一练”第5题。
3.完成教材27页“练一练”第6题。
4.完成教材27页“练一练”第7题。
四、课堂小结: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问学生回答)五、作业教材27页“练一练”第8、9题。
板书设计:分数乘法(二)20×41=5(棵)20+5=25(棵)答:男生植树25棵。
教学反思:5.分数乘法(三)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学生在学习了分数乘整数、整数乘分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材以庄子的一段话为教学背景,让学生动手操作验证,旨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学习分数乘分数的必要性,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接着让学生自主动手画一画,折一折,仔细观察探究出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同时引导学生在计算分数乘分数时,计算结果也要是最简分数,可以最后约分,也可以在计算的过程中约分。
最后让学生通过“试一试”,自主探究一个数与分数相乘不一定小于这个数,进一步巩固分数乘法的意义。
教学目标:1.探究并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
3.通过解决分数乘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1. 探究并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2.探究并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
教学方法: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课件出示教材主题图。
提问:庄子的这段话,说得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截不完呢 引导学生思考:一半可以怎么表示(21)让学生动手剪一剪,引导学生理解这段话,一张长方形纸条,第一次剪去它的21,第二次剪去剩余部分的21,此时剩下的部分占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就这样每次剪去剩下的21,永远也剪不完。
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第一次剪后剩下一半,那第二次剪后你认为应该如何列式 引导学生列式:21×21=2.师质疑并揭题:之前,我们学习了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那21×21应该如何计算今天我们就来探究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借用古代著作《庄子天下》的一段话作为引入,让学思考后动手验证,既调动了学生主动探究的动力,又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能够快速进入到愉快的学习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