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国统考文学概论t试卷(精品)

全国统考文学概论t试卷(精品)

文学概论(一)总分:99一、单选题(共19题,共19分)1、文学文本的文法层面的构成要素有()(1分)A:语法、逻辑、修辞B:声调、语调、情调C:词法、句法、篇法D:字法、词法、句法2、“意象”的源头可上溯到()(1分)A:《周易•系辞》B:《庄子》C:王充《论衡》D:叶燮《原诗》3、以下不属于创作过程的基本环节是()(1分)A:生活材料的储备与选择B:创作动机的发生C:艺术构思过程D:艺术传达、修改与润色4、汪曾祺说:“一篇小说,要有一个贯串全篇的节奏。

”这是指小说注重()(1分) A:结构B:节奏C:格律D:押韵5、托尔斯泰认为,抒发情感就是()(1分)A:显露情感B:投射情感C:表现情感D:传达情感6、20世纪提出文学文本四层面说的西方文论家是()(1分)A:艾布拉姆斯B:艾略特C:英加登D:苏珊•朗格7、明末清初评点《水浒传》的批评家是()(1分)A:毛宗岗B:金圣叹C:脂砚斋D:张竹坡8、按照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叫做()(1分)A:情节B:情景C:故事D:场景9、决定文本时间长度的条件是()(1分)A:故事时间的长短B:叙述语言的长短C:叙述节奏的快慢D:叙述时距的变换10、作家从事具体创作活动的目的叫做()(1分)A:创作冲动B:创作动机C:创作构思D:创作经验11、西方传统上的“三分法”把文字作品分为()(1分)A:诗歌、小说和剧本B:诗歌、小说和散文C:叙事作品、抒情作品和戏剧作品D:叙事作品、抒情作品和影视作品12、西方第一个有系统的理论纲领和自觉的文学观念的文学思潮是()(1分) A:浪漫主义B:古典主义C: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13、在德国,最早提出“特征”概念的是()(1分)A:黑格尔B:希尔特C:歌德D:席勒14、构成抒情作品的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是()(1分)A:意与境浑B:真情实感C:客观真实D:典型环境15、作品中的精神状态和精神力量的运动状况称为()(1分)A:情调B:气势C:氛围D:韵味16、曹丕“文以气为主”的观点,关注的是风格要素中的()(1分)A:独特的言语形式B:作家的创作个性C:内容与形式D:读者感受17、“期待视野”这一概念的提出者是()(1分)A:康德B:康德C:姚斯D:理查兹18、最早出现的文学体裁是()(1分)A:诗歌B:小说C:散文D:剧本19、与自然科学相比,文学艺术关注的中心问题是()(1分)A:自然世界的奥秘B:人的感受、情感、愿望和理想C:客观世界的规律D:作为一种自然而进入科学视野的人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20、抒情的一般原则包括()(2分)A:诚挚性原则B:典型性原则C:现实性原则D:独特性原则E:感染性原则21、叙述标记的作用有()(2分)A:提示写作意图B:显现人物形象特征C:加快叙述节奏D:变换叙述视角E:显现叙述者声音22、对于读者而言,文学作品要成为有意义的接受客体,必须具备的条件包括()(2分) A:满足接受者的阅读要求B:具有一定程度的可理解性C:具有较高的伦理水平D:具有丰富的政治内容E:符合接受者的艺术趣味23、格雷马斯提出的叙事行动素范畴包括()(2分) A:主体对客体B:送信者对受信者C:助手对敌手D:英雄对假英雄E:主人公对反面角色24、抒情的修辞策略包括()(2分)A:意象B:典型C:隐喻D:典故E:悖论三、文字题(共11题,共70分)25、名词解释:文学消费(3分)26、名词解释:艺术传达(3分)27、名词解释:再现与表现(4分)28、艾布拉姆斯提出的文学四要素是什么?(5分)29、什么是文学语言组织?它有哪些特性?(5分)30、文学形象唤起的美感的常见形式有哪些?(5分)31、如何理解“风格是读者辨认出的一个格调”?(5分)32、什么是抒情作品的韵律?(5分)33、举例说明艺术构思的主要方式。

(10分)34、分析创作个性与日常个性的关系。

(10分)35、试述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内涵。

(15分)0810-全国-文学概论(一)总分:99一、单选题(共19题,共19分)1、【考点】文法层面答案:C解析:文法通常有三类:词法、句法和篇法。

2、【考点】“表意之象”与“审美意象”答案:A解析:“意象”是中国首创的一个审美范畴。

它的最早源头可以上溯到《周易•系辞》。

3、【考点】创作过程的基本环节答案:B解析:创作过程的基本环节具体包括:生活材料的储备与选择、艺术构思、艺术传达、修改与润色等环节。

4、【考点】语音层面的作用答案:B解析:汪曾祺进一步明确“节奏”是小说最重要的因素:“一篇小说,要有一个贯串全篇的节奏。

”5、【考点】抒发情感即传达情感答案:D解析:托尔斯泰认为,抒发情感就是传达情感,由此可以说他的艺术理论就是传达论。

6、【考点】西方对文学文本层面的认识答案:C解析:20世纪波兰现象学美学家英加登提出了著名的“文学文本四层面”:字音及其高一级语音组合;意义单元;多重图式化面貌;再现的客体。

7、【考点】传统叙事理论答案:B解析:明末清初评点《水浒传》的批评家是金圣叹。

金圣叹在继承叶昼等人对通俗叙述作品艺术特征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全面而深刻的叙事艺术理论,中心是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人物性格理论和文法理论。

8、【考点】情节答案:A解析:情节是按照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

9、【考点】故事时间和文本时间答案:B解析:文学时间的长度与故事时间长度无关,它是由叙述语言的长短决定的。

也就是说,叙述的语言越多,文本时间就越长;叙述得越少,文本时间就越短。

10、【考点】创作动机的定义答案:B解析:创作动机就是作家、艺术家从事具体创作活动的目的。

11、【考点】抒情作品答案:C解析:“三分法”把文字作品分为叙事作品、抒情作品和戏剧作品。

亚里士多德、黑格尔、雨果等对此都有表述,可见,在西方三分法是古今共同认可而一以贯之的。

12、【考点】现实主义到现代主义答案:B解析:古典主义是第一个有系统的理论纲领和自觉的文学观念的文学思潮。

13、【考点】典型的特征性答案:B解析:“特征”概念的是由德国艺术史家希尔特提出来的。

14、【考点】第一节抒情作品与情感答案:B解析:抒情作品是重在抒发作者情感的作品。

真情实感,是构成抒情作品的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

15、【考点】气势答案:B解析:气势指作品中的精神状态和精神力量的运动状况。

16、【考点】风格是作家的创作个性在作品中的自然流露答案:B解析:魏晋南北朝时期,曹丕以“气”论文,提出“文以气为主”。

曹丕所说的“气”是作为文学风格的内在根据提出来的,涉及作家禀赋和创作个性的方方面面。

17、【考点】期待视野答案:C解析:“期待视野”的概念是接受美学创始人之一的姚斯提出的。

18、【考点】剧本的形成答案:A解析:诗歌是最早出现的一种文学体裁。

19、【考点】文学与科学文化答案:B解析:与自然科学相比,文学艺术关注的中心问题是人的感受、情感、愿望和理想。

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20、【考点】抒情的一般原则答案:ADE解析:抒情作品有以下三个一般性的抒情原则:第一是诚挚性原则;第二是独特性原则;第三是感染性原则。

21、【主考点】叙述标记与写作意图【副考点】叙述标记与人物性格塑造答案:AB解析:叙述标记有时是用来提示写作意图或宗旨。

除了提示创作意图的标记之外,还有一些标记的作用是使故事中的人物形象特征得以凸现出来。

22、【主考点】满足接受者的阅读需求【副考点1】一定程度的可理解性【副考点2】符合接受者的艺术趣味答案:ABE解析:文学作品要成为有意义的接受客体,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条件:(1)满足接受者的阅读需求。

(2)一定程度的可理解性。

(3)符合接受者的艺术趣味。

23、【考点】叙述功能研究答案:ABC解析:格雷马斯提出了由六个的叙事行动素组成的三对范畴:第一,主体对客体;第二,送信者对受信者;第三,助手对敌手。

24、【考点】抒情的修辞策略答案:ACDE解析:情的修辞策略是指运用各种修辞方式强化抒情效果的方法和手段,主要有意象、隐喻、典故、悖论。

三、文字题(共11题,共70分)25、【考点】消费是文学活动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答案:文学消费是相对于文学生产、文学产品而言的,它是指人们为了满足自身文化、审美与娱乐等方面的精神需求而对文学产品加以占有、利用、阅读或欣赏的一项活动。

26、【考点】艺术传达答案:艺术传达是指作家、艺术家将构思成熟的艺术形象用某种人们普遍认可的艺术形式显现出来。

艺术传达是创作过程的最后阶段。

27、【主考点】再现说【副考点】表现说答案:再现: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世界”与“作品”的对应关系,认为作品是对世界的模仿或再现。

在西方,最古老的“模仿说”也就是“再现说”。

表现:表现说是指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作品与作家的关系,认为作品是作家情感的自然流露。

西方的真正的表现说产生于19世纪初兴起的欧洲浪漫主义文学思潮中。

28、【考点】文学活动四要素答案: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认为文学活动应包括作品、作家、世界和读者四个要素。

一切文学作品都有源泉,这就是生活,即世界。

生活要经过作家的艺术加工改造,这样才能创造出具有意义的文本,这就是作品。

如果把作品束之高阁,不跟读者见面,也还不能构成完整的文学活动,所以读者也是文学活动中重要的一环。

29、【主考点】什么是文学语言组织【副考点1】文学语言组织是一种语言性构造【副考点2】文学语言组织具有整体性答案:文学语言组织是文学文本的最基本层次和直接现实,它是一种具有表现性目的和个性特征的整体性语言构造。

具体说来,文学语言组织具有如下三种特性:(1)文学语言组织是一种语言性构造。

(1)文学语言组织具有整体性。

(2)文学语言组织具有表现性目的和个性特征。

30、【考点】文学形象的审美属性答案:文学形象唤起的美感的常见形式有:(1)直接地给人以美的享受。

(2)通过批判丑恶所带来的审美享受。

(3)通过同情的目光,描绘弱者屈辱丑陋的形象,以呼唤人性中求美向善之心的回归。

(4)通过对社会和人生本质上丑陋和荒谬的展示,表达人类失去美的痛苦和对美的渴望。

31、【考点】风格是读者辨认出的一个格调答案:(1)从读者的角度来理解风格。

并用几个字就可高度概括,一经流传,就成为某些作家作品的风格命名或风格描述。

(2)中国古代文论特别强调对作家作品的鉴赏品评,认为作品的风格是读者经反复玩味后可以辨认的一种格调。

(3)风格作为一种审美标志,作为时代精神和艺术趣味的多样性体现,能在作者和读者之间达成精神上的沟通和审美上的共鸣,使读者获得持久的美的愉悦。

(4)真正优秀的作品一般是具有独特风格的作品,也是能够经得起长时间的考验、能够引起读者持久的审美享受的作品。

32、【考点】以声传情,声情并茂答案:(1)在抒情作品中,字音的有序结合和变化,可以构成和谐的音调,人们常把这种和谐的音调称为“韵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