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成长的节拍 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成长的节拍 测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检测卷一、单项选择(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

每小题 3 分,共 54分)1.进入初中,随着掌握的知识越来越丰富,我们更加关注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并力图用所学的知识分析生活中的问题,寻找问题间的关系,逐渐形成自己的见解。

这表明,在中学时代,我们()A.身体进入发育的关键时期B.开始深入探寻生命的奥秘C.智力水平进入最高的时期D.思维水平和理解能力提高2.山东建筑工人赵有喜,把贴瓷砖这项普通的瓦工活干出了新名堂,从一名小瓦工成长为“全国劳动模范”。

一路走来,他自己总结的心得是工作中要有奋斗的目标,要让梦想和追求成为一种乐趣、一种激励自己快乐工作的动力,要让自己经手的每项工作都成为精品。

多年来,他负责施工的工程荣获“泰山杯”奖、全国工程质量最高奖——“鲁班奖”等大奖,为社会奉献了许多精品工程。

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梦想会激励我们不断超越自己②少年的梦想总是和现实有一定距离③我们的梦想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④梦想的实现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3.有人说:“什么时光最值得珍爱?是这幸福的中学时代。

什么时光最难以忘怀?是这美好的中学时代。

”这是因为()①中学生活为我们提供了发展自我的唯一机会②中学时代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③中学时代只是让我们发现了一个浩瀚无边的知识世界④中学时代为我们的人生长卷打上更加丰富而厚实的底色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②④4.“小学印象模糊,大学印象不深刻,唯独中学在我的人生中留下抹不去的记忆。

我后来能做点事情,与在中学时代打下的基础密不可分。

”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曾深情回忆自己的科学起航原点。

对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中学阶段可以为我们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B.我们要珍视自己的中学生活,从点滴做起C.小学和大学无关紧要,人生最重要的时期是中学时代D.中学时代为我们的人生长卷打上更加丰富而厚实的底色5.七年级学生小张为参加学校举办的《中学新起点》绘画展览,准备了如下作品主题,你认为合适的是( )①孤独寂寞的生活②奇妙实验新体验③社团生活新选择④新奇服装酷打扮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6.“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这句名言给我们的启示是()A.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B.梦想能不断激发我们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C.人们能否获得成功取决于他的理想是否远大D.只要有理想,就会有舞台7.婷婷说:“小时候我的理想是做一名教师;上了七年级,我喜欢上了阅读中外名著,于是,我的理想变成了作家;今天,我一会儿想当警察,一会儿又想当护士……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①婷婷心里不健康②人生是丰富多彩的,理想是五彩缤纷的③在成长过程中,人们对理想的认识会不断加深,也会不断调整自己的理想④中学生的理想都是不稳定的A.①③B. ②③C. ①④D. ②④8.在我们的周围有些同学常常叹息:“老师对我们要求这么严格,真后悔来中学读书!”“爸爸妈妈为什么要送我来读书呢?学习一点用也没有!”在学习面前他们缺乏热情。

对此,你认为他们迫切需要做的是( )A. 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B. 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C. 提高学习的质量D. 纠正不良的学习习惯9.小冯在小学时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可进入初中以后,由于学习科目增多,难度加大,虽然很认真学习,但成绩还是明显下降,他困惑不解。

你会这样劝说小冯()A.考试题目太难,没必要困惑B.肯定是智力水平有问题C.合理安排时间,制定学习计划,改变学习方法D.科目太多,选两个喜欢的认真学,其余的就随它去吧10.“一天不读书,根本看不出;一周不读书,出口就爆粗;一月不读书,智商输给猪”;“即使现在,你的对手还在不停地翻动书页”。

这两句话体现的学习观有()①学习伴随着我们的成长②学习就是为了与对手竞争③我们终生都应不断学习④过重的学习压力才能获胜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11.我国古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练习书法非常刻苦,甚至连吃饭、走路都不放过,真是到了无时无刻不在练习的地步。

没有纸笔,他就在身上划写,久而久之,衣服都被划破了。

王羲之常临池书写,就池洗砚,时间长了,池水尽墨,人称“墨池”。

这告诉我们()A.学习就要连吃饭、走路都不放过B.学习是后天培养的习惯C.即使离开了学校,也要不断学习D.学习需要自觉、主动的态度12.刘刚在暑假里可没有闲着,先是陪爸爸妈妈外出旅游,认识了祖国的山川河流;接着又参观了科技馆、博物馆,感觉大开眼界。

他的做法说明()①没有在家好好学习,浪费了时间和金钱②学习不仅仅局限在学校,旅游的见闻也是学习③学习的方向是错误的,应该专注课本知识学习④我们的学习,包括知识的获取,还包括各种能力的培养A.①③B.①②C.②③D.②④13.吴克明先生在《快乐在哪里》一文中提到,“你不必和别人比较,比你强或弱是人家的事情。

若比,只需和自己比,只要今天的你比昨天的你有进步,你就应该有信心。

每天都有所收获,快乐自然就会溢满心中”。

对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①看到自己的进步,有利于自我奋进②我们只需要接纳自己的优点和长处③和他人比较都不利于我们快乐成长④正确认识自我,我们需要接纳自己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4.以下人物,属于在为他人、为社会带来福祉的过程中做了“更好的自己”的是( )①李夏凡事都先考虑自己的利益,他认为这才对得起自己②画家崔如琢向故宫文物保护基金捐出一亿元卖画所得③一些乱港分子借口反对特区政府有关条例修订,冲击立法会大楼④“时代楷模”陈立群远赴贵州贫困山区义务支教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5.浙江省励志成长成才优秀学生邵镇炜,从小患病,不能行走,连翻阅课本也很吃力。

但他凭顽强的毅力,努力学习,成为师生眼中的优秀少年。

这启示我们()A.要接纳自我,做更好的自己B.需呵护友谊,缔结真挚友情C.学会调节情绪,做情绪的主人D.唯有挫折,才能成就生命的精彩16.班主任在小蔡的毕业寄语中写道:“你是个聪明的孩子,你的睿智、勤奋让我佩服。

若能克服粗心的缺点,你将收获更多的掌声!”小蔡由此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

小蔡认识自我的方式是 ( )①进行自我反思②倾听他人评价③听取集体评价④与他人做比较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17.生活中总有人这样想:他当了科学家,他成了文学家,他获得了奥运金牌,那么我呢?其实,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是最强壮的,但你可以最乐观。

这告诉我们( )①要接纳自己的不足②要认识自己的自我形象是最好的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④要认识到自己是“独一无二”的,要欣赏自己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18.进入青春期,同学们开始在意自己的体态和容貌,有人为自己个子矮而自卑,有人为自己长得丑而烦恼。

为此,我们应该( )①接受现实,学会欣赏自己②用乐观的心态接纳自己③到医院去美容④精心打扮自己,让自己更美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二、简要回答(简明扼要,条理清楚。

第19、20题每题 8 分,第21题6分,共 22分)19.某校七(5)班举行“2020梦想起航”主题班会,大家畅所欲言。

小明说:“少年强,则国强。

作为青少年的我们,要明确目标,坚持梦想,成就精彩人生,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1)你是否赞同小明的观点?为什么?(4分)(2)关于青少年的梦想,你是怎样理解的?(4分)20.材料一小张同学课上面对老师的提问,总是哑口无言,课下完成作业,总是举步维艰,感到学习非常吃力。

每次考试后,看到自己少得可怜的分数,他痛苦地说:“坐教室如同坐监狱!”材料二一位摄影记者在他的报道中写道:“在一个偏远的地方,我看到一群成年人,一副无所事事的懒散样子,眼神都是呆滞的,原来他们没有上过一天学。

我觉得自己没有办法帮助他们,我只能拿着手中的相机拍摄下那些七八岁、八九岁仍然背着草筐、牵着山羊的孩子,希望引起社会的关注……这些孩子,只要有个机会,给他们一点阳光,他们就灿烂;只要让他们上学,给他们一点雨露,他们就滋润。

”(1)请你针对材料一中小张同学的学习现状提几条建议。

(4分)(2)材料二给我们什么启示?(4分)21.我是一个普通的女生,一直以来,我在父母和老师心目中是一个让人比较省心的孩子。

可是自从上了初中以后,我却变得越来越内向了,很少跟父母和老师谈心,跟同学的交往也不多。

因为我开始审视自己的时候,遇到了不少烦心事:作为一个女孩子,不如别人漂亮;作为一名学生,成绩却很一般,也没有什么特长;家庭条件一般,好像都不如其他同学;觉得身边的人都比自己强。

自己什么都不行,感觉自己一无是处。

我该怎么办呀?——摘自某中学生日记(1)请你分析这个女孩子产生烦恼的原因并给予帮助。

(3分)(2)小华想就如何才能让自己做得更好进行总结,请你帮他写出来。

(3分)三、概括与评析(结合材料,自拟题目,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多角度评析。

12分)22.结合材料,完成答题。

2019年11月29日,中央宣传部向全社会宣传发布朱有勇的先进事迹,授予他“时代楷模”称号。

朱有勇,云南农业大学原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这位在世界植物病理学界赫赫有名的科学家,在60岁那年做出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决定——离开熟悉的校园和实验室,加入扶贫大军。

在云南一个深度贫困的山村,60岁的他换上迷彩服,扛起锄头,跟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

“院士扶贫”不是口号、噱头,更不是走马观花,朱有勇一年中有100多天住在村里,而且几乎天天长在土地里,一干就是整整4年。

“用化学农药不足百年,在几千年传统农业生产中,用什么控制病虫害?”1982年,朱有勇在研究生面试时被这个问题难倒。

此后,他踏上漫漫求索之路。

2000年,他主持的“水稻遗传多样性控制稻瘟病理论”重大科研成果在《自然》杂志上发表。

他构建的水稻品种多样性控制稻瘟病技术体系累计推广应用超过1000万亩,作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技术推广应用超6000万亩,大面积应用累计3亿余亩,减少农药使用60%以上。

他说自己是共产党员,是党培养的知识分子,党旗所指就是奋斗方向。

扎根脱贫攻坚一线,他用满腔热忱诠释初心使命。

(1)拟题:运用所学知识,自拟一个体现材料主要内容的题目。

(3分)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评论:从不同的角度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评论。

(9分)四、探究实践(紧扣题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探究与实践。

12 分)23.材料一:进入初中校园以后,小强对一切都是那么的好奇,始终无法抑制住兴奋的心情。

可兴奋的同时,课程的增多,学习方法的不适应,学习竞争的压力也使他有时喘不过气来。

材料二:“刚从小学升入初中,确实是一个转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