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竹高速公路麻城至红安段TJ-1合同段首件承台施工方案**************审批人:刘达编制单位: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编制时间:二O一三年五月五日目录1.首件承台施工方案编制的目的 (1)2.编制依据 (1)3.工程概况 (1)3.1工程简介 (1)3.2首件承台选择 (2)4.施工组织及安排 (2)4.1施工总体安排 (3)4.2施工机具设备及材料计划 (3)4.3施工主要人员计划 (4)5.施工工艺 (5)5.1测量放样 (5)5.2基坑开挖 (6)5.3破除桩头 (8)5.4垫层混凝土 (8)5.5钢筋加工及安装 (8)5.6模板支立 (9)5.7混凝土浇筑 (10)6.质量保证措施 (11)6.1质量管理体系 (11)6.2质量管理机构 (13)6.3质量管理责任 (13)7.安全保证措施 (16)7.1安全管理机构及安全保证体系 (16)7.2主要安全措施 (18)7.3主要安全用电控制要点 (18)7.4防火安全措施 (20)7.5夜间施工 (21)7.6现场防盗安全措施 (21)8.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 (21)一、首件承台施工方案编制的目的由于本工程结构体较大、承台类型较多、承台基坑开挖深度不同,首件承台基础施工方案的选择对后续承台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优化作用。
同时通过首件承台基础的施工还可以检验承台基坑坑壁支护、模板支固以及混凝土浇筑方式是否合理,以便在后续施工中加以改进。
首件承台施工应取得的控制指标:1)、地下水位高度及降水方式的选择;2)、基坑坑内排水方法;3)、基坑坑壁支护方案的合理性;4)、模板连接及加固方式;5)、混凝土浇筑方式。
二、编制依据交通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交通部颁《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交通部颁《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交通部颁《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交通部颁《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交通部颁《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交通部颁《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06)交通部颁《公路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T 50283-1999)交通部颁《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JTG F80/1-2004)交通部颁《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三、工程简介1、首件工程开工部位我部拟将K25+266东上店分离式立交桥6#台右幅承台作为首件开工作业。
2、工程概述本分离式位于红安县城关镇东上店村,跨径布置:一联(30+4×40+30)m。
全桥上部结构采用等宽单箱双室现浇预应力混凝土(后张)连续箱梁;下部结构桥墩为柱式墩、桩基础,桥台为肋板台、桩基础。
本桥平面位于R=4400m的右偏圆曲线。
箱梁顶宽12.75m,底宽7.75m,箱梁高度为2.20m,悬臂长2.50m,腹板厚度0.50m,顶板厚0.25m,底板厚0.22m,中横梁宽2.00m,端横梁宽1.50m。
下部结构桥墩采用双柱墩,墩柱柱径1.6m,下接承台,承台下配置4根桩径1.5m桩基;桥台为肋板台,配置桩径1.2m桩基础.桥梁全长227.16m,桥面设±2%横坡。
3、技术标准3.1、公路等级: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3.2、整体式路基宽度:26.0m;3.3、设计车速:100公里/小时;3.4、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一般构造物按VI度设防,大型桥梁按VII度设防;3.5、分离式路基宽度:本路段为设置分离式路基;3.6、设计荷载:公路-I级;设计洪水频率:1/100.4、工程地质桥位地貌形态为丘陵地,地层构造主要为第四系(粉土、全风化片麻岩、强风化片麻岩、中风化片麻岩),地质稳定性较好。
主要工程数量统计表3.2、首件承台选择3.2.1、根据本工程施工进度安排,K25+266分离式立交桥6#台右已具备承台施工条件,该轴承台几何尺寸为7.95m*5.7m*2.0m,开挖深度约1.5m,地质层分布如下:3.2.2、承台材料:根据施工设计图纸要求:承台砼强度等级:C30混凝土;钢筋:HRB335钢筋(钢筋连接采用焊接,焊条采用THJ502焊条)。
4、施工组织及安排首件承台由项目经理部技术负责人和承台施工负责人负责全面施工工作,试验员、测量员负责具体的试验检测和平面位置的控制工作。
砼采用二分部拌合站混凝土,钢材经检验合格进场使用。
4.1、施工总体安排1、测量放线;2、基坑开挖(明挖基础);3、破除桩头;4、垫层混凝土浇筑;5、钢筋加工及安装;6、模板支立及预埋墩柱钢筋;7、承台混凝土浇筑及养生;8、承台拆模及回填。
4.2、机具设备及材料计划4.3主要人员计划主要人员一览表表5-3各施工班组负责人5、施工工艺5.1、测量放样测量人员依据设计院提供的桥梁中心桩位置,三角网基点桩及其他测量资料进行核对、复测,放出桥墩承台的中线桩及控制桩。
并在施工中随时校核。
5.2、基坑开挖(明挖基础)根据承台基础放样,确定的平面尺寸及承台底标高,考虑便于支模,基坑底面尺寸比承台设计平面尺寸每侧加宽0.8m-1.5m,根据实际地质情况结合本工程施工特点,确定基坑坑壁坡度(1:1)放出基坑上口边缘线,基坑顶外缘设置挡水埂,防止地面积水流入坑内。
基坑四周距基坑顶边缘1.5m范围外设置围栏。
开挖前,对开挖区域内地下管线及其他隐蔽物进行检查,确保不被破坏。
基坑采用机械配合人工开挖,机械开挖至距承台底标高20cm左右,剩余部分人工清除到设计标高并整平基底。
如有超挖后,严禁土方回填,可采用回填砾石或白灰土并夯实整平。
开挖过程测量人员随时控制开挖深度及位置。
基坑成型后,报请监理及有关人员现场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质量要求:基坑尺寸:不小于设计要求;高程允许偏差:±50mm(土质);轴线允许偏差:≤50mm。
5.3、破除桩头基坑形成后首先破凿桩头至设计标高,露出洁净、坚实的砼面,清除干净并对桩基检测合格后,报请监理、设计、业主等有关人员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5.4、混凝土垫层浇筑垫层混凝土前,检查基底高程及平面位置,垫层混凝土为C15砼,使用10cm*15cm 木方作为垫层混凝土模板,方木厚度与垫层厚度相符,并检查垫层(方木顶)高程。
使用钩机浇筑垫层混凝土,采用平板振捣器振捣至混凝土无明显气泡为止。
混凝土浇筑完成及时养生。
在承台钢筋安装前重新测量放线并报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5.5、钢筋加工及安装钢筋进场后须自检合格并报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钢筋采用现场加工制作,加工尺寸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及规范要求,钢筋的直径、数量、安装位置及间距等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
钢筋焊接接头的长度双面焊不小于5d、单面焊不小于10d,受力钢筋焊接或绑扎接头设置在内力较小处,并错开布置。
在接头区段内,同一根钢筋不得有两个接头,其接头截面面积占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符合下列规定。
接头长度区段内受力钢筋接头面积最大百分率加工成型半成品钢筋在未使用前分类、标牌、垫高30cm码放并覆盖保存,防止暴露于大气锈蚀。
钢筋安装时钢筋交叉点用铁线绑扎结实,必要时点焊焊牢。
在钢筋与模板间设置垫块,垫块与钢筋绑扎牢固,并错开布置。
桩基锚固钢筋与承台钢筋按设计和规范要求连接牢固,形成一体。
承台钢筋安装时设立架立钢筋支撑在上下钢筋网间(按设计图纸要求间距0.6m梅花型布置),保证承台钢筋的整体性,不受外力影响变形。
钢筋安装质量要求5.6、模板支立为保证承台的外观质量,模板采用5mm组合钢模板,按设计要求的几何尺寸进行模板拼装。
模板要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面板表面平整无明显凹凸面。
竖肋为6cm×8cm木方间距30cm,横肋为双根10cm*10cm木方中间穿14mm对拉钢筋。
对拉筋每60cm设置一道,层间距60cm。
模板连接处采用双面胶填充密实确保不露浆。
模板与垫层结合处采用砂浆封堵,防止混凝土浇筑时露浆烂根。
模板支立完成后进行墩柱钢筋预埋,确保预埋位置准确。
模板安装质量要求5.7、混凝土浇筑(泵车输送)混凝土浇筑前检查模板支撑是否牢固,如有松动及时加固,并对模板高程、平面位置、钢筋及预埋件进行检查,并做好隐蔽工程检查记录。
将模板内杂物清除干净,检查模板拼缝是否严密,如有空隙必须将其填封密实。
报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浇筑混凝土。
浇筑前对参加施工的相关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由技术指控人员全程旁站,对浇筑过程进行质量监控及施工指导。
混凝土采用罐车运至现场后,试验人员随时检查混凝土的质量及坍落度及和易性,坍落度要求160mm-180mm。
混凝土分层浇筑,每层控制在30cm 左右,并在下层混凝土初凝或重塑前浇筑完上层混凝土。
分层保持水平,分层厚度事先在钢筋或模板在砼浇筑前作出明显标记。
混凝土浇筑才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振捣时振捣棒的移动间距不超过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5倍,并与模板保持5cm-10cm的距离,且振捣棒要插入结合层以下5cm-10cm。
振捣时,保证该部位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
振捣完成后边振捣边慢慢拔出振捣棒,避免振捣棒碰撞模板(振捣延续时间控制在20s-30s)。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对混凝土表面及时进行填补、找平,承台与墩柱结合部位进行拉毛处理。
待裸露混凝土终凝后进行表面压光处理。
及时进行混凝土覆盖,保证覆盖物不得接触混凝土表面,并洒水养生。
混凝土浇筑时设立专人对模板及支撑进行全程检查,发现支撑松动、变形及时进行加固处理。
在砼强度达到能保证砼表面及棱角不被破坏的情况下拆除模板,模板拆除后砼进行覆盖洒水养生。
保证砼经常湿润,养生期不小于7天。
砼抗压强度达到2.5MPa以上时即可拆除模板并对承台与墩柱结合面进行人工凿毛处理,砼抗压强度达到2.5MPa时的参考时间如下表:承台施工质量标准六、质量保证措施为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建立以项目部经理、作业队队长为第一具体责任人的质量保证体系。
项目经理代表本公司对工程质量负责,把工程创优目标分解到各作业班组,进行质量目标管理。
建立以班组为基础,技术人员为核心的QC小组,按照科学的工作程序方法----PDCA循环法,对整个工程自上而下进行全面质量管理。
加强工序质量控制,严格按质量保证体系组织生产,执行各工序、各环节的操作标准、工艺标准、检查标准,对工序标准执行情况何做好记录,使工序衔接有序。
明确规定各部门、管理人员在质量工作中具体任务和权利,在整个工程进行中做到环环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办事有标准,过程有检查,发挥全体管理职工的积极性,形成严密的质量管理组织系统,提高工作质量;以保证单项工程质量,实现工程项目质量总目标,达到合格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