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点科室考核标准

重点科室考核标准

14、腔镜器械的清洗、灭菌必须符合《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的有关要求。
共100
检查不合格项目按分值扣除
考核科室
考核内容
分值
扣分标准



1、室内环境整洁,每天操作结束后彻底清洁、消毒,用消毒液擦拭或喷洒椅子、门窗、地面,做好终末消毒处理。
2、医护人员进行口腔诊疗操作时戴帽子、口罩,必要时配护目镜,每次操作前、后严格洗手或消毒;如戴手套操作时,每治疗一个病人,换一副手套。
考核科室
考核内容
分值
扣分标准



1、室内清洁、整齐。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三区划分清楚,各区标志明显。三区拖布标志清楚、规范,分池冲洗,定位放置。
2、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进无菌间必须穿戴专用鞋、帽,外出时,更换外出衣、外出鞋。
3、无菌间每日紫外线消毒2次,定时擦拭,照射强度≥70uw/cm2,无尘、无潮,各项记录齐全。
2、院感监测资料齐全,有登记,监测结果超标有原因分析,有整改措施。
布局合理,符合功能流程和洁污分开要求。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区域间标志明确,无菌区内设3、有无菌手术间、一般手术间、隔离手术间,隔离手术间靠近入口处,每一手术间限置一张手术台。
4、天花板、墙壁、地面表面光滑,无裂隙,有良好的排水系统,便于清洗和消毒。刷手间安置感应式或非接触式水龙头
6、检查化学消毒剂每日是否测定有效浓度,空气、器械、消毒剂细菌监测情况。
7、口腔诊疗器械使用后要严格按照器械清洗程序进行认真清洗。每次清洗后应对器械进行维护和保养。
8、无菌物品在无菌柜保存,其它物品放在固定位置,有明显标识。
9、使用后的注射器、利器、手套、敷料等医疗废物按规定处理,分类收集,标识清楚。交接登记记录完整。
7、检查择期手术者术前做传染病筛选情况(手术通知单上应注明感染情况),有传染病者严格隔离管理,8、术后器械及物品双消毒,标本按隔离要求处理,手术间严格终末消毒,急诊手术按隔离病人处理。
接送病人的平车应定期消毒,车轮应每次清洁,车上物品保持清洁。接送隔离病人的平车应专车专用,用后严格消毒
9、凡重复使用的物品手术器械统一运送到供应室集中处理
5、手术器具及物品必须一用一灭菌,能压力蒸汽灭菌的应避免使用化学灭菌剂浸泡灭菌。麻醉用器具6应定期清洁、消毒,接触病人的用品应一用一消毒。严格遵守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规定。
6、严格限制手术室内人员数量度,进入手术室时穿专用工作服、换鞋,戴帽子、帽子应将头发全部遮盖,出手术室穿外出衣及换鞋,当手术衣被污染时,应及时更换,进入无菌区戴口罩。
10、严格区分生活垃圾和医疗废物,医疗废物按要求进行分类处理和交接。
共10分
检查不合格按分值扣除



1、室内环境整洁、每天工作前、后使用含氯消毒液进行操作台面和地面擦拭。
2、冰箱内不准存放个人物品。
3、静脉采血必须一人一针一管一巾一带,微量采血应一人一针一管一片。
4、使用合格的一次性检验用品。
5、检验报告单应消毒后发放。
6、使用后的废弃物不得随意丢弃,进行无害化处理,各类废弃标本分类处理。
7、严格区分生活垃圾和医疗废物,医疗废物按要求进行分类处理和交接。
共10分
检查不合格的项目按分值扣除
2、进行操作时衣、帽整洁,操作前后洗手;每治疗一个病人更换手套;戴口罩。
3、胃镜清洗消毒,标识明确。胃镜洗消记录齐全。
4、凡穿破粘膜的内镜附件,内镜附件一用一灭菌。灭菌后的物品按无菌物品保存。
5、注水瓶及连接管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后用无菌水冲洗干燥备用;注水瓶为无菌水,每日更换。
6、每日诊疗结束,用75%乙醇对消毒后内镜各管腔进行冲洗、干燥,储存于储镜柜。
7、戊二醛消毒液每日监测,记录齐全。
8、严格区分生活垃圾和医疗废物,医疗废物按要求进行分类处理和交接。
共5分
检查不合格项目按分值扣除
中医医院重点科室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检查标准
考核科室
考核内容
分值
扣分标准



1、科内有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和消毒隔离制度,有符合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工作流程,严格执行卫生、消毒制度,必须湿式清洁,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手册项目填写规范、齐全。
10、无菌持物钳及容器(干燥保存4小时内有效)、器械消毒液、碘伏/酒精瓶等每周更换2次,器械浸泡消毒符合规范,无菌敷料盅器械槽,使用有效期不超过24小时。无过期物品(无菌物品、一次性医疗用品、消毒剂、指示卡)。使用中的消毒液浓度符合规定标准
12、各室拖布有标记,悬挂晾干,每周固定卫生日
13、医疗废物分类放置,手术废弃物品须置黄色或有明显塑料袋内,锐器放入防渗漏容器内,封闭运送,无害化处理。
3、口腔内所有诊疗器械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如手机、车针、根管治疗器械、拔牙、手术治疗器械,牙周治疗器械、敷料使用前必须达到灭菌。
4、牙科镊子、压舌板、口镜、探针、印模托盘、漱口杯使用前必须消毒。接触血液、体液的正畸模型等物品,送技工室前必须消毒。
5、口腔诊疗器械基本清洗设备齐全,常规诊疗器械数量与医院规模匹配。
4、无菌间洁净。地面、桌面每日清洁、消毒,定时更换各种消毒浸泡液;地面以湿式清扫为宜;每周彻底清洁一次,无浮尘,有记录。各种院感台帐及相关登记记录全面。
5、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各项监测在正常范围内。
6、从无菌物品存放区发出物品不退回存放区。
7、回收后的物品根据器械的材料、形状、精密程度与污染状况进行分类。按照器械清洗标准进行清洗、消毒、润滑、干燥、检查、包装、灭菌。
8、无菌物品专人管理,无过期或霉变。无菌包标识明确,内容规范。无菌物品存放符合要求,分类放置、位置固定、并按有效期顺序排列。
9、包内器械清洁,无锈迹。包布一用一洗,洁白无污物、无破洞。
10、手卫生规范
共10分
检查不合格项目按分值扣除



1、室内清洁、整齐,执行每日清洁制度,湿式清扫,拖布固定使用,每日紫外线消毒有记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