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度五年级小学语文下册课内阅读训练题(一)班别:姓名:得分:(满分:150分)(一)《将相和》文段选读(20分)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
蔺相如手下的人可看不顺眼了。
他们说,蔺相如怕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蔺相如对他们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他们说∶“当然秦王厉害!”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
()我们俩闹不和,()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
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
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的利益,真不应该。
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
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
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1、《将相和》中的“将”是指,“相”是指,“和”是指。
课文一共写了、和3个小故事。
课文中的蔺相如有着的好品质。
(8分)2、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2分)削弱()热情()3、在文中的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3分)4、从文中找出一个反问句,并把它改成陈述句。
(3分)反问句:陈述句:5、想象写话。
廉颇来到蔺相如门上请罪时,他们俩会说些什么话?(4分)廉颇会说:蔺相如会说:(二)《草船借箭》文段选读(12分)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
诸葛亮下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
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
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
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近前。
”他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
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
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1、《草船借箭》一文是根据写的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中的一段改写的。
(2分)2、文中画横线的两句话既写出了诸葛亮的,又写出曹操的。
(2分)3、文中画曲线的句子是句,把比作。
(3分)4、鲁肃吃惊的原因是什么?(2分)5、曹操为什么不敢派兵出来?(2分)6、我会选择正确的答案,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1分)诸葛亮先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后来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
原因是()A、使船两面受箭B、江中浪大,这样便于船在江中停住受箭。
C、便于箭满后顺风顺水返回,省去调头时间。
(三)《人物描写一组》文段选读一(24分)小嘎子在家里跟人摔跤,一向仗着手疾眼快,从不单凭力气,自然不跟他一叉(chāchǎ)一搂。
俩人把“枪”和“鞭”放在门墩上,各自虎势儿一站,公鸡鹞(qiān)架似地对起阵来。
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sǒu shǔ),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地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
可是小胖墩儿也是个摔跤的惯手,塌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不露一点儿破绽(dìng zhàn)。
两个人走马灯似地转了三四圈,终于三抓两挠,揪在了一起。
这一来,小嘎子可上了当:小胖墩儿膀大腰粗,一身牛劲,任你怎么推拉拽顶,硬是扳(bān bǎn)他不动,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脚腕子去勾他的腿,不料反给他把脚别住了,胖墩儿趁势往旁侧里一推,咕咚一声,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
1、我会用斜线划去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
(4分)2、找出文中的比喻句,画上“——”。
(2分)3、这段话反映了小嘎子的个性特点。
(3分)4、找出文中表示摔跤时动作的词语,并写下来。
(4分)5、小嘎子和小胖墩儿摔跤时采用了什么战术?他为什么要采用这种战术?(5分)6、从这一段描写中,小嘎子和胖墩儿分别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6分)小嘎子:胖墩儿:《人物描写一组》文段选读二(26分)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shìsì)一日,再不回头,诸亲六眷(juàn quàn)都来问候。
五个侄子穿梭的过来陪郎中弄药。
到中秋已后,医家都不下药了,把管庄的家人都从乡里叫了上来。
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
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
严监(jiànjiān)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dǎo dào)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
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
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
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眼前,故此记念。
”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赵氏慌忙揩(kāi kǎi)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说的都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
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
”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
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1、我会用“√”画出文中括号里正确的读音。
(4分)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4分)吩咐()记念()慌忙()登时()3、“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3分)读了这段文字,你能想到哪些成语来形容严监生此时的病情吗?4、严监生临死前还伸着两个指头,他在惦记着什么?(3分)5、假如严监生还能说话,他可能会说:(3分)6、“~~~~~~”画出表示严监生动作的词句。
(2分)7、你认为严监生是什么样的人?(3分)8、如果此时你就站在严监生的床前,你有什么话想对他说?(4分)《人物描写一组》文段选读三(26分)一语未了(liǎo lē),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zēnɡcénɡ)迎接远客。
”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xìj ì)谁,这样放诞无礼。
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近来。
这个人打扮与众不同( ):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zhāo cháo)阳五凤挂珠钗;项下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鱼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罩翡翠撒花洋绉裙。
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
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的打量了一回,便仍送至贾母身边,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
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竟是个嫡亲的孙女。
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
”1、请在括号里用“√”给本文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分)2、请为画横线的词语写一个近义词,将其填在旁边的括号里。
(2分)3、我会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4分)标致()辉煌()打量()气派()4、我会找出文中的几个四字词语。
(3分)、、5、本片段的主要内容是:。
(3分)6、请用“_”画出描写王熙凤衣着的句子。
(2分)请用“”画出描写王熙凤相貌的句子。
(2分)7、《“凤辣子”初见林黛玉》这个片段是节选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_________ ,文段通过_______ 和______ _两个方面的描写。
(3分)8、读了这段文字,你仿佛看到了一位怎样的女子?(2分)9、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
”(3分)(1)句中的话是说的,可见此人说话十分,这也正说明了她在贾府中的特殊身份和地位。
(2)这一句采用的写法,这是《红楼梦》中写人物出场极其精彩的一处。
(四)《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文段选读(23分)正是这样,也确实不错。
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chà)紫嫣(yān)红。
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
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走在街上的时候,()。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1、我会在文中括号内把句子补充完整,使句子更生动。
(3分)2、“颇”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字母,再查音节。
(1分)3、本文中描写花的词语有:、(4分)你还知道的有:、。
4、“这一种境界”指什么?为什么说这种境界“耐人寻味”?(4分)5、生活中你有没有感受过类似的境界?(3分)6、填空。
(可以用自己的语言,也可以用文中的语言)(4分)假如我们来到德国,看到,心想:。
7、我会选择正确的答案。
(4分)(1)“正是这样”联系前文是指()A、德国养花的人很多B、德国人养花是给别人看的C、女房东养花是给别人看的(2)“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意思是()A、别人为我服务,我就为别人服务B、每个人心中有他人,为大众着想,就会产生人人服务于我的结果C、只有为别人服务了,别人才会来为我们服务。
(五)《威尼斯的小艇》文段选读(19分)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zhīzhǐ)很多,他操纵自如,(豪毫)不手忙脚乱。
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
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作急转(zhuǎn zhuàn)弯。
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往后倒(dào dǎo)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1、我会划掉文中括号内不正确的字和读音。
(4分)2、根据词语的意思写出反义词。
(3分)拥挤()窄()倒退()3、画“”的句子,可以用“”一词概括。
(2分)4、我会用“不管……总……”造一个句子。
(2分)5、找出这一段的中心句,用“”线画出来。
(2分)6、我会联系上下文,补充威尼斯的景色或人们的活动。
(3分)我的眼睛忙极了,我看到;看到;还看到……7、在这个文段中,你最喜欢哪一个句子?理由是什么?(3分)你喜欢的句子是:理由是:2010—2011学年度五年级小学语文下册课内阅读训练题(二)(一)《将相和》文段选读蔺相如到了秦国,进宫见了秦王,献上和氏璧。
秦王双手捧住璧,一边看一边称(chēn chēng)赞,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
蔺相如看这情(形型),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
”秦王听他这么一说,就把和氏璧交给了蔺相如。
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
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
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