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题(含答案)1. 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我们的交谈很融洽,仿佛我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一个他的老朋友。
他亲切之中蕴含的认真,质朴之中包含的期待,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以至不知黄昏的到来。
落日的余晖染红窗棂,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绿得沉郁,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映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摇曳着,显得虎虎有生气。
我非常庆幸,自己第一次见到作家,竟是这样一位人品与作品都堪称楷模的大作家。
他跟我的谈话,让我好像知道了或者模模糊糊懂得了:作家就是这样做的,作家的作品就是这么写的。
我15岁时的那个夏天意义非凡。
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1)联系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融洽:______摇曳:______沉郁:______(2)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叶老家院子里的爬山虎的?(3)作者认为“15岁时的那个夏天意义非凡”,“非凡”指______ ,“意义非凡”的原因是______ 。
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成”与“功”失败者对于成功,一方面是羡慕不已,另一方面是急躁不安,巴不得一口吃成个大胖子。
殊不知成功是由_____成_____与_____功_____两个字组成的_____成是功的积累_____叫做_____功到自然成_____。
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20年临池学书,洗笔把池水都染成黑色了,才有在书法上炉火纯青的造诣。
功是成的基础,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必须要经过艰苦的奋斗,这个过程也就是功的积累过程。
一滴水从檐楣上掉下来,重重地落在石头上,“啪”的一声炸出一朵水花,可是石头上看不到丝毫的痕迹。
然而,经过一年、两年……坚硬的石头终于被水滴滴穿。
如果成功很容易,无需奋斗就能达到的话,如果成功不是需要功的积累,不需要努力攀登的话,那成功就会变得廉价,成功就失去了它原有的耀人的色泽,那我们还要成功干吗?李时珍跋山涉水,遍尝百草,数十年如一日地收集整理,笔耕不息,才有药学巨著《本草纲目》的问世;司马迁游历各山大川,博览经典秘籍,遭受宫刑,忍辱负重,笔耕不辍,才有《史记》的诞生。
在走向成功的路上,既无捷径,也没有宝葫芦,所以与其坐着羡慕别人“成”,倒不如站起来积累自己的“功”。
须知,任何一朵鲜花的盛开,都需要花苞长期孕育;任何一枚勋章都要成功者付出相应的代价。
成功是自私的,它绝不会将辉煌施舍给懒汉,成功又是公平的,它会毫不保留地将满天的灿烂星光照在坚持不懈的奋斗者身上。
(1)给第一小节的横线处加上标点。
殊不知成功是由______成______与______功______两个字组成的______成是功的积累______叫做______功到自然成______。
(2)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成”和“功”有着密切的关系,成是功的______,功是成的______。
成功对于懒汉来说是______的,对于奋斗者来说又是______的。
(3)短文列举了哪些人物的事例说明“功到自然成”?分别用一句话作简要的概括。
(4)“水滴石穿”对你有什么启示?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谈谈你的启示。
(5)用上“成功”一词,用一句话写写你读了本文以后的收获。
3. 重点段落品析。
胡萝卜先生的胡子刚好在风里飘动着()这绳子够长了()就是不知道够不够牢固()小男孩说完就扯了扯胡子,他确定足够牢固,就剪了一段用来放风筝。
(1)找出小男孩说的话。
(2)在文中的括号中加上标点符号。
(3)这段话写了胡萝卜先生做的好事是:4. 请认真阅读下列选文,然后完成练习题。
①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形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
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
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②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
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
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腿伸开了,脖子也长了,尾巴却不见了。
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巴,那匹马变模糊了。
③忽然又来了一条大狗。
那条狗十分凶猛,在向前跑,后边似乎还跟着好几条小狗。
跑着跑着,小狗不知哪里去了,大狗也不见了。
④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跟庙门前的石头狮子一模一样,也那么大,也那样蹲着,很威武很镇静地蹲着。
可是一转眼就变了,再也找不着了。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模糊—______ 凶猛—______ 镇静—______(2)判断下列句子是不是比喻句。
①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
②远处天空中的云朵像是大海里翻起的几朵浪花。
(3)请用波浪线画出第②自然段里表示时间的词语。
(4)第②③④自然段说明火烧云的特点是______。
(5)文中画横线句子运用了______手法,说明了火烧云______的特点。
5.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鲁迅先生珍惜时间有人说鲁迅是天才,可他自己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
”鲁迅总想在较少的时间内为革命做更多的事情。
他曾经说过:“节约时间,就等于延长一个人的生命。
”他工作起来从不知道疲倦,常常白天做别的工作,晚上写文章,一写就写到天亮。
他在书房里,总是坐在书桌前不停地工作,有时也靠在躺椅上看书,他认为这就是休息。
鲁迅到了晚年,对时间抓得更紧。
不管斗争多么紧张,环境多么恶劣,身体多么不好,他仍是如饥似渴地学习马列主义,夜以继日地忘我工作。
甚至逝世前几天也坚持工作,一直战斗到离开人世的那一天,从没浪费过时间。
鲁迅不仅爱惜自己的时间,也珍惜别人的时间,他参加会议,从来不迟到,绝不叫别人等他。
他曾经说过:“时间就是生命,无缘无故地耗费别人的时间,和图财害命没有什么两样。
”(1)找出短文中的两句名言。
(2)“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
”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3)为什么说“节约时间,就等于延长一个人的生命?”(4)这篇短文给你最大的启示是什么?6. 读一读,做二做。
雨停了,天上有一座美丽的桥。
爸爸,你那把________花用的水壶呢?如果我________着它,走到桥上,把水________下来,那不就是我在下雨吗?你就不用挑水________田了,你高兴吗?(1)将下列词语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填序号)①浇②提③洒爸爸,你那把______花用的水壶呢?如果我______,着它,走到桥上,把水______下来,那不就是我在下雨吗?你就不用挑水______田了,你高兴吗?(2)天上这座美丽的桥是______。
(3)如果我把水洒下来,爸爸高兴吗?为什么?7.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杨氏之子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yé)?”徐曰:“不然。
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
”(1)给短文中的划线字注音。
______ ______ ______孺譬瞳(2)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孺子:______②尝:______③戏:______④人语之曰:______8. 课外阅读,回答问题。
张立勇,1975年出生于赣南山区崇义县一个小山村,高二时因家庭贫困中断学业,南下打工,开始了自学之路。
1996年6月7日,在叔叔的帮助下,21岁的张立勇来到了清华大学第十五食堂当一名切菜工,这时的他,继续起早贪黑地学习。
他每天早上4点多起床,菜墩前、窗口前要站八九个小时,一天下来,腰酸腿软,人困马乏,没看上几页书,眼睛就睁不开了。
后来,张立勇发现喝烫水治瞌睡。
每次看书前,他就先灌满一壶开水,故意把舌头烫得钻心痛,以此驱散瞌睡虫。
满分为670分的托福考试,清华高才生想考过600分也不易,可张立勇头回上场就爆冷门,考出了630分的好成绩,令清华学子刮目相看。
现在,他的打算是:几个月后拿下北京大学国际贸易专业本科文凭,圆一个迟到10年的大学梦,然后考虑出国开开眼界。
今后他肯定能找到更适合自己的人生舞台。
①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中断—— ______ 易—— ______②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的意思。
刮目相看: ______③找出描写张立勇刻苦学习的句子。
______9.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小猴打算为自己做一套新衣。
他向大象伯伯请教:“我做一套衣服要用多少布料?”大象伯伯说:“我看最少也得17米。
”小猴有点不相信,又向松鼠叔叔请教。
松鼠叔叔说:“我看17厘米就够了。
”究竟谁说得对呢?小猴为难了,决定向山羊阿姨请教。
山羊用米尺在小猴身上量了量说:“不是17米,也不是17厘米,而是17分米。
”小猴买了17分米布,请山羊阿姨帮他做。
新衣做好了。
小猴穿上新衣来到湖边一照,啊!真合适。
(1)短文共______段,第二段共______句话。
(2)小猴做新衣,先请教______,再请教______,最后请教______。
(3)小猴能穿上合适的新衣是听了()10.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桌椅的对话一天早晨,小明背着书包高高兴兴的走进教室。
还没走到位子上,就听见椅子呜呜(wū)地哭了。
桌子赶忙问椅子:“你怎么哭了?”椅子伤心地说:“小明坐在我们身上,摇来摇去,把我们的腿都要摇折(shé)了,骨头也要散(sǎn)架了,我好痛。
”听椅子这么一说,桌子也说:“我比你更可怜(lián),小明在我的脸了乱写乱画,还用小刀划来划去,弄得我全身都是伤,他太不爱护我们了。
”小明听后脸红了,他向桌椅深深地鞠(jū)了一躬(gōng),说:“对不起,以后我一定改正。
”(1)照样子,写词语。
高高兴兴:______、______、______摇来摇去:______、______、______(2)椅子向桌子说了什么,请你找出来。
11. 课内阅读。
奶酪多诱人啊!抬着它,不要说吃,单是闻闻,都要淌口水。
小蚂蚁们嘴叼着它,要做到不趁机舔一下,那要有多大的毅力,多强的纪律性啊!(1)这段话的中心句是第______句话。
这句话在段中的作用是______A.承上启下B.概括和总述C.归纳和总结(2)“诱人”的意思是______。
选段中具体描写奶酪诱人的句子是______。
(3)从最后一句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蚂蚁们有()。
(多项选择)12. 阅读课文《北大荒的秋天》片段,回答问题。
原野热闹非凡。
成片的大豆摇动着豆荚,发出了哗啦啦的笑声,挺拔的高粱,扬起黑红黑红的脸庞,像是在乐呵呵地演唱。
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团火,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
(1)找出中心句。
(2)文中从______、______、______这几个方面写出了原野的热闹非凡。
从这段中的“______”和“______”这两个词语可以看出,作者把大豆和高粱当作人来写。
13.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故乡情离开故乡很久很久了,可故乡的一山一水依旧那么清晰。
最令我难忘的是我家屋后那一片青青的竹林。
春风送暖,整个山坡嫩芽萌发,万竿吐翠,显得生机勃勃,春意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