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车身电控技术说课
学时分配 12 4 4 4 4 4 4 12
16
二、课程标准与教学内容 (六)选用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
选用教材 教学课件 演示录像 维修资料 课程网站
选用教材 汽车车身电控技术
17
二、课程标准与教学内容
(六)选用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
选用教材
教学课件
教学课件
演示录像
维修资料
课程网站
18
二、课程标准与教学内容 (六)选用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
《汽车车身电控技术》
1
一、课程总体设计 一、申报必要性和紧迫性
二、课程标准与教学内容 三、教学程序设计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五、考核方法
2
一、课程总体设计
❖ 1、课程定位:核心专业课程。 ❖ 院系建设的重点是专业建设,专业建设的关键是核心
课程的确立(这是人才知识、技能以及人文修养、职 业素质架构的重要环节)——《汽车类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网站
选用教材 教学课件
汽车车身电控技术
演示录像
维修资料
课程网站
21
一、课程总体设计 一、申报必要性和紧迫性
二、课程标准与教学内容 三、教学程序设计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五、考核方法
22
三、教学程序设计
(一)教学过程设计
角色扮 演法
顾客报修 信息收集 制订计划 检修排故 检查质量
故障检维 任务驱动
❖ 3、需完善、改革的内容——增电减机、重维轻修: ❖ 删减过时的机修工艺内容——教师应走进维修一线:最新
的技术在一线,最新的知识在(汽车)企业(平均每周都有新车型问世,而教
材几年前才编写) 。 增加电控方面的内容——过去一机天下,现在成本三分
(电、机、身)。电子科技含量的增加(高科技的渗 透)、修理就是换件的趋势(配件供应的充足)、汽车 服务体系的完善——这些都是现代汽车维修行业发展的 新变化。
系统组成 原理学习
分析讨论 制订方案
合作完成 维护任务
总结整理
讲解任务 要领
采用 小组 工作法
采用同伴协 作小组点评
的方法
提炼出最佳 的排障方法
考核评价
考核评价
突出优点 激发学生学
习兴趣 23
三、教学程序设计
(二)学生基础分析
❖ (1)本课程面向的对象为理工专科一批学生;这些学 生基础较好,有一定的学习能力,接受新知识较快;
15
二、课程标准与教学内容
(五)教学内容安排
学习情境
学习情境 1 汽车空调系统调节不良 学习情境 2 电动车窗失灵 学习情境 3 电动座椅调节异常 学习情境 4 自动巡航系统功能异常
学习情境 5 电控门锁功能异常 学习情境 6 安全气囊故障 学习情境 7 防盗功能异常 学习情境 8 信息显示、娱乐系统功能异常
情境1
咨 询 决 策 计 划
实 施 检 查
评 价
汽车音响系统的检维 汽车防盗系统的检维 汽车安全气囊系统的检维 汽车空调系的检测与故诊
情境2
情境3
情境4
11
(四)实训内容和实训环节的确定 实训内容设计有十个教学情境
实训教学环节安排“基于工作过 程,以行动为导向”
创建场境——任务驱动
12
共十个学习情景
二、课程标准与教学内容
(五)教学内容安排
❖ 1.学习内容的针对性 ❖ 通过调研,在充分了解行业对学生将从事工作岗位能
力需求,以及相应职业资格标准后,围绕职业能力的需 要组织教学内容,注重实现理论与实践统一的一体化教 学,提高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学生毕业后能够 取得汽车维修电工职业资格,就业后实现零距离上岗。 ❖ 2.学习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 本课程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就业后所从事主要工作任务 的专项技能,组合成8个学习情境,如下表。
❖ 人才效益分析:汽车业三个高密集:人才、科技、资金,应进
行 成本/生 效益分析。
3
一、课程总体设计
❖ 2、课程在人才培养目标中的作用——通过学习应具备: 基本职业素质、基本专业理论知识、基本专业操作技能; 并具备基本的谋生能力和一定的发展潜力。并注重培养 学生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故障诊断课程培养的层次——汽车医生与护士(高职与中职)
学习情境1 空调制冷量不足
学习领域课程名称
汽车车身电控技术
学习情境2 安全气囊故障
学习情境3 信息系统工作异常
学习情境4 空调不制冷
学习情境5 空调温度调节异常
学习情境6 电动车窗失灵
学习情境7 电动座椅调节失灵
学习情境8 巡航功能异常
学习情境9 电控门锁功能异常
学习情境10 防盗功能异常
13
14
演示录像
选用教材 教学课件 演示录像 维修资料 课程网站
19
选用教材
二、课程标准与教学内容 (六)选用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
维修资料
教学课件
演示录像
维修资料
课程网站
20
二、课程标准与教学内容
(六)选用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
/jpkcshow/2010/2/
教师、企业人员
8
二、课程标准与教学内容 (一)教学内容设置的依据
以工作任务为目标, 以基于工作过程 为导向 的教学模式 突出“讲—演— 练—评”
激发学生学习热 情
提高分析问题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
能力 与企业人才需求
相一致
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目标
9
(二)课程能力
二、课程标准与教学内容
10
二、课程标准与教学内容 (三)教学内容设计
4
一、课程总体设计
按照“必须、够用”为度的原则,重组课程结构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 + 汽车底盘电控技术
汽车电子技术专 业的核心课程
校内汽车车身 电控技术实训
汽车车身电控技术
学生掌握汽车车身 电控系统检测与 故障诊断的基本 方法和基本技能
校外顶岗实习
5
一、课程总体设计 • 课程在理论上的定位
优化知识结构,教学做到“三新”
资源新、方法新、模式新 紧密联系岗位实际
6
一、课程总体设计 一、申报必要性和紧迫性
二、课程标准与教学内容 三、教学程序设计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五、考核方法
7
二、课程标准与教学内容 (一)教学内容设置的依据
岗位分析
岗位群及成长历程
行业、企业调研
工作任务分析
典型工作任务
一线专家访谈会
学习情境开发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 的学习单元
探索与研究》课题。
❖ 核心课程应建立相应的实训实验室(设施பைடு நூலகம்置、人员培训
、能否工学结合,以及设备的使用、管理、维修、更新、淘汰— —自我完善、可持续发展机制的建立;教师利用实训实习室完成
备课、研习、做项目或写文章;都应考虑可行 )。 ❖ 校外实习基地的建立——(有河南骏驰、神舟公估两基地。有师
生做员工或兼职)实质性校企合作有利于顶岗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