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导学案17、猫【学习目标】1.学习默读技巧,养成圈点勾画和摘录的习惯。
2.概况并比较三只猫的不同特点和命运,揣摩文中生动的细节描写。
3.了解作者及家人三次养猫经历中的情感波澜,把握文章结构。
4.体会作者对第三只猫之死的悔恨之情,思考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预习导航】(一)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污涩.()怂恿..()()蜷.伏()惩.戒()怅.然()畏罪潜.逃()诅.骂()红绫.()安xiáng()懒duî()冤wɑng() n.üè..待()(二)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全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找出有关起止段落,划分文章结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通读熟悉课文的基础上,直接摘录或者自己概括相关内容,填写课后表格。
见P100(三)合作探究:1.默读17-34段将“芙蓉鸟事件”的始末,按照故事发展的过程,给每一情节拟一个小标题,并说明为什么这样安排情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什么作者对第三只猫的死“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作者通过回忆养猫的经历,告诉我们怎样的人生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同学们浏览课文,划出你最欣赏的描写猫的语句,并说说哪些词语用得好,用得妙,最有表现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拓展提升】老猫季羡林十四年前,我养的第一只猫,就是这个虎子。
刚到我家来的时候,比老鼠大不了多少。
蜷曲在窄狭的室内窗台上,活动的空间好像富富有余。
它并没有什么特点,仅只是一只最平常的狸猫,身上有虎皮斑纹,颜色不黑不黄,并不美观。
但是异于常猫的地方也有,它有两只炯炯有神的眼睛,两眼一睁,还真虎虎有虎气,因此起名叫虎子。
它脾气也确实暴烈如虎。
它从来不怕任何人。
谁要想打它,不管是用鸡毛掸子,还是用竹竿,它从不回避,而是向前进攻,声色俱厉。
得罪过它的人,它永世不忘。
我的外孙打过一次,从此结仇。
只要他到我家来,隔着玻璃窗子,一见人影,它就做好准备,向前进攻,爪牙并举,吼声震耳。
他没有办法,在家中走动,都要手持竹竿,以防万一,否则寸步难行。
有一次,一位老同志来看我,他显然是非常喜欢猫的。
一见虎子,嘴里连声说着:“我身上有猫味,猫不会咬我的。
”他伸手想去抚摩它,可万万没有想到,我们虎子不懂什么猫味,回头就是一口。
这位老同志大惊失色。
总之,到了后来,虎子无人不咬,只有我们家三个主人除外,它的“咬声”颇能耸人听闻了。
但是,要说这就是虎子的全面,那也是不正确的。
除了暴烈咬人以外,它还有另外一面,这就是温柔敦厚的一面。
我举一个小例子。
虎子来我们家以后的第三年,我又要了一只小猫。
这是一只混种的波斯猫,浑身雪白,毛很长,但在额头上有一小片黑黄相间的花纹。
我们家人管这只猫叫洋猫,起名咪咪;虎子则被尊为土猫。
这只猫的脾气同虎子完全相反:胆小、怕人,从来没有咬过人。
只有在外面跑的时候,才露出一点儿野性。
它只要有机会溜出大门,但见它长毛尾巴一摆,像一溜烟似地立即窜入小山的树丛中,半天不回家。
这两只猫并没有血缘关系。
但是,不知道是由于什么原因,一进门,虎子就把咪咪看作是自己的亲生女儿。
它自己本来没有什么奶,却坚决要给咪咪喂奶,把咪咪搂在怀里,让它咂自己的干奶头,它眯蜢、蝉、蛐蛐之类,用嘴叼着,蹲在家门口,嘴里发出一种怪声。
这是猫语,屋里的咪咪,不管是睡还是醒,耸耳一听,立即跑到门后,馋涎欲滴,等着吃母亲带来的佳肴,大快朵颐。
我们家人看到这样母子亲爱的情景,都由衷地感动,一致把虎子称做“义猫”。
2.“它的‘咬声’颇能耸人听闻了”一句中“咬声”的意思是?3.文中划线的语句表现了虎子怎样的特点?4.“我”讨厌虎子无人不咬的个性吗?为什么?18.鸟【学习目标】1.练习默读,把握课文的内容,学会做摘录。
2 品读文中的精彩语句,感受梁实秋散文的独特魅力。
3 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主要脉络,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4 体会作者爱鸟、爱自然的情怀,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预习导航】(一)回想一下,我们曾经学过哪些写鸟的诗文?请写出两句。
(二)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白昼.()胸襟.()丰腴(..)料峭.()战栗.()瞵.视()斑斓.()倏.地()褴褛..()()干biě() yōng肿()迷wǎng()蓦.然() kuíwú()孤苦伶仃..()()抟.扶摇()曳.()(三)整体感知课文:默读课文,请用原文语句回答:1.作者对鸟怀有怎样的感情?2.作者在文中写了两类鸟:给人喜悦的鸟和给人悲苦的鸟,他是从哪些方面写这两类鸟的?对于这两类鸟,作者的态度分别是怎样的?(四)合作探究:1.课文前半部分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作者对鸟的喜爱之情,可为什么在后面两段中出现“悲苦”“伤感”这样的字眼,这跟前面的感情是不是矛盾呢?2.第②段中作者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来说明“鸟儿的苦闷”?请举例说明。
3.文章②段和第⑦段运用了什么手法?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作者写鸟,不仅写了鸟的声音和形态,而且着力写了鸟的喜悦和悲苦,这些描写中,寄寓着作者怎样的情感和追求?【拓展提升】我把麻雀养在天空里①有一年夏天我买了水耕箱,试作无土栽培,希望不用碰触泥土也能享有种植与收获的乐趣,那是我第一次种植。
②我将水耕箱放在阳台上,预期三周后能品尝自己亲手栽培的小白菜。
很快的,白菜籽变成了青青嫩芽,接着,绿意扑清了阳台,白菜的生机旺盛,几乎每天都可以量出新的身高,不久,绿莹莹的小白菜美得让我眼睛发亮。
③但没想到麻雀的眼睛比我更亮,一个南风轻拂的懒洋洋的下午,一群麻雀把我的小阳台当作凯悦饭店,呼朋引伴高高兴兴的来个下午茶,将我的白菜吃个干干净净,只留给我支支咂咂一阵动人的声音,算是道谢吧!④我考虑,是不是应该去买个塑料网,张挂起来,让麻雀们看得到吃不到,这样才能保障我的产权。
⑤可是我总不好意思这样做,来者是客,没什么好招待的,何必吝啬一点点青菜!再说,占据地球这么大的空间的人们,还要和鸟雀争食吗?这实在说不过去。
所以我把已经买来的菜籽继续撒播下去,每隔几天,当白菜正嫩而且够大的时候,麻雀们总会准时来收割,好像我种的菜理所当然的是他们的盛宴。
⑥我家附近,有人养画眉,有人养九官,还有人养一种很聒噪的鸟(常常被邻居抗议),而我养的是麻雀。
⑦我觉得那是我的麻雀,可不是吗?我喜欢他,我欣赏他,而他也乐于亲近我,所以我拥有他。
⑧任何东西都相同的,人也一样,能够乐于彼此关心,双向付出,互蒙其利,这样的隶属关系才有意义。
⑨我没有用美丽的笼子为我的麻雀们遮风蔽雨,我相信他们在笼子外面比在笼子里面快乐;同样的,我没有用双手掌握他,我想我的双手不如电线给他的安全和自在。
然而,我却认为他们是我的,因为他跳跃给我看,他说话给我听,他让我分享他的悠闲,他让我欣赏在斜阳中清理羽毛的优雅,他们是我的,就好像我的白菜是他们的美食一样的理所当然。
⑩许久之后我仍记得那个夏天,我用白菜喂养一群麻雀,我的麻雀用来点缀蔚蓝的天空。
后来,我开始忙碌,于是白菜大餐停供了。
麻雀飞走了,小小的阳台渐渐有些荒芜,但是在我心中,它却长留着曾有的丰富。
1.文章第②自然段“绿意扑清了阳台”中的“扑”用得好,好在哪里?2.文章最后一段说:“麻雀飞走了,小小的阳台渐渐有些荒芜,但是在我心中,它却长留着曾有的丰富。
”联系前文,说说“曾有的丰富”指的什么?3.读了这篇文章后,你认为人和动物、植物乃至整个自然界之间,应该如何相处?19.动物笑谈【学习目标】1.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欣赏精彩语段,学习文中准确严密而又传神生动的笔法,体会行文的活泼又不乏幽默的特点。
3.体会劳伦兹对动物、自然的挚爱,对生命的尊重,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预习导航】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敛.()哺.乳()羞怯.()匍匐..()()温驯.()禁锢.()大相jìng庭()神采yìyì()()嗔.怪()蹒跚..()()2.本文的中心句是什么?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本文所写的四件趣事。
4.文章题目是《动物笑谈》,文中所写的哪一个场景让你觉得好笑?找出文中具体语句说一说。
5.为了探求真理,作者“常常需要不顾自己的尊严”,艾顿堡的居民都把他当“疯子”,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科学态度?6.从作者身上,我们学到了哪些与动物相处的方式?【拓展提升】猫朋鸡友①不知何故,家中的老猫一去不复返了。
偌大个院子。
没了猫,总觉得缺了点什么。
曾受惠于老猫的友人闻讯送来一只老猫的后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