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节物质在水中的分散

第一节物质在水中的分散


• 2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不能导电的是(
• A.食盐 B.蔗糖 化钠 C.硫酸
B
)
D.氢氧
水溶液的某些性质
1、溶液的导电性增强 2、水溶液的凝固点降低 3、溶液的沸点升高
有关问题:
( 1 )为什么严寒的冬季,厨房里的水结冰了,而 盐水、食醋却不容易结冰?
(2)为什么煮沸的汤比煮沸的水温度要高? ( 3 )做水的电解实验时,为什么要在水中加入少 量的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
污渍
(润滑油等)
乳化剂
(洗洁精等)
在体育课上,小明同学不小心扭伤了脚, 眼见伤处逐渐红肿。突然大俊同学似乎想 起什么,急忙奔向实验室,向实验员老师 要了一种物质,然后将该物质用一塑料袋 盛放 ,同时放了一些水,扎好,敷于伤处。 你们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活动与探究
[实验2]分别将一药匙硝酸铵、氯化钠和氢氧化钠加 入3只烧杯中,搅拌至固体完全溶解,用温度计测量 水的温度 2、将上述测得的温度记录在 表6—3中 3、把实验后的溶液倒入指定 的容器内
溶于水有显著吸 热现象的物质:
KNO3、 NH4Cl 、 NH4NO3等
溶于水有显著放 热现象的物质:
NaOH、KOH、
浓H2SO4 、CaCl2 、 Na2CO3 等
冷却剂
表6—4 几种常见冷冻混合物的组成和最低温度
冷冻混合物的组成 41gNH4NO3和100g冰 19gNH4Cl和100g冰 最低温度/℃ -17 -16
的有 ②④⑤⑥
,乳浊液的有 ③⑧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 A.植物油溶于水中形成均一、 稳定的乳浊液
B.溶液是无色、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C.溶液是由一种物质和另一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D.悬浊液、溶液、乳浊液都是混合物
加快物质溶解速度的方法:
活动与探究:在许多情况下,人们希望能较快地 溶解某些固态物质。怎样才能达到上述目的呢? 请你提出建议,并用实验验证你的设想。 建议1: 溶解时不断搅拌
物质的溶解过程
一、物质在水中的分散
溶液的特征:均一性、稳定性
a.均一性:是指溶液各部分的组成、性质(包 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完全一样。
b.稳定性:是指在温度等外部因素不改变的情 况下,无论放置多久,溶液也不会出现分层 或沉淀现象。
日常生活中的 溶液
不同点 分散微粒 静止后 现象 不分层、不 沉淀、无明 显变化
分散后现象 溶液呈紫红色 溶液呈无色 溶液呈无色
分散微粒 K+、MnO4Na+、Cl蔗糖分子
分散特征 均一、稳定 均一、稳定 均一、稳定
蔗糖
泥土 植物油
不溶解
液体呈浑浊
固体小颗粒 不均一、不稳定
液体小液滴 不均一、不稳定
(1)悬浊液:物质以固体小颗粒的形式分散 。
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 物
第6章
溶解现象
第一节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
在日常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物质能
分散到水中?请把你所知道的填写在下表 中,并与同学们交流、讨论。 表6—1 物质分散到水中的事例和应用 事例
洗衣粉分散到水中 洗涤衣服
配制生理盐水于医疗中
应用
将食盐分散在水中 将奶粉、速溶咖啡分散至水中 将碘分散酒精中
饮用 碘酒消毒
产生沉淀 产生分层
分散特征
均一、 稳定 不均一、 不稳定 不均一、 不稳定
共同点
举例
溶液
离子或 分子 固体小 颗粒
食盐溶 于水 混 合 物
悬浊液
粉笔灰放 到水里
汽油放到 水里
液体小
乳浊液 液滴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
悬浊液
(固体小颗粒)
不均一、不稳定
沉淀
乳浊液
(小液滴)
不均一、不稳定
分层
溶液
(分子、离子)
(2)乳浊液:物质以液体小液滴的形式分散
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不均一、不稳定的混 合物
物质以分子 或离子的形式均
高锰酸钾是以钾离子和高锰酸根
离子的形式均匀分散到水中 食盐是以钠离子和氯离子的形式 均匀分散到水中 蔗糖是以蔗糖分子的形式均匀分
匀分散到另一种
物质中的过程, 叫做物质的溶解
散到水中
物质溶解后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油难溶于水,但如果在油与水的混合物中 加入一些洗洁精,振荡后,油能以小液滴均匀 在水中形成乳浊液。这种现象称为乳化。
洗洁精的乳化功能——洗洁精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 液滴,而不聚成大油珠且小液滴能随水流走。
洗洁精等常见乳化剂
我能进入 油中
我能进入水 中
我们一起努力就 能把油分散到水 中
乳化剂 , 1.用洗发精洗头时,洗发精中存在_________ 能使头发上的油脂以细小的液滴均匀悬浮在 乳化 。 乳浊液 ,这种现象叫_______ 水中,形成_________
均一、稳定
不分离
1、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A 溶液是均一、透明的无色的液体 B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C 溶液里各部分的性质是相同的
Hale Waihona Puke D 如果条件不变,食盐水放久,食盐是不会分离出来的
2.糖水是溶液,原因是( D ) A.糖水是由两种物质组成的 B.糖水是混合物 C.糖水是均一稳定的
表6—3物质溶解时的温度变化
测量的温度/℃ 水 温度的变化(与水相比)
溶解硝酸铵
溶解氯化钠 溶解氢氧化钠
溶解现象
在水中溶 解的物质 硝酸铵 氯化钠 氢氧化钠 溶解前后温度的 变化 降低 基本不变 溶解过程中的热 效应 吸热 不明显 放热
升高
你的发现: 物质溶解的过程中伴有热量的吸收或放出
小知识
2. 用汽油或洗涤剂都能除去衣服上的油污。试分析 二者的原理是否相同。 不一样,汽油洗去油污,是油污溶于汽油形成溶 液而洗去,而洗涤剂洗去油污则是利用乳化作用而 除去,并未形成溶液
污渍 (
NH4NO3、
溶剂
(水)
NaCl、CuSO4、
溶解 溶解
乳化 ……
等)
(I2、润滑油等)
污渍
有机溶剂(干洗)
(汽油、酒精)
质A组成,使用时只要将水和物质A混合,轻轻摇晃, 就可作冰袋使用。其中物质A可能是 ( B A.氯化钠 B.硝酸铵 C.氢氧化钠 ) D.氧化钙
2.向右图试管里的水中加入某种物质后,形管左端 的红墨水液面降低,则加入的物质是( A ) A.氢氧化钠 B.蔗糖 C. 硝酸铵 D.食盐
二、水溶液的某些性质
建议2: 溶解前将固体碾碎 建议3: 溶解时不断加热
5、小华同学欲想喝糖水,怎样使糖较快溶于水中?
请你帮他想想办法: 办法一: 答:不断搅拌,促进粒子运动加快 办法二: 答:加热升温,使粒子扩散速度加快 办法三: 答:溶解前将固体糖粉碎,增大与水的接触面积
化学改变生活
• 爱劳动的你在帮助父母清洗碗碟时 发现哪些物质很难洗净?你是如何 解决的?
D.蔗糖分子均匀分散在水分子中
3.一瓶NaCl溶液里各部分的性质( D ) A.上面跟下面不同 B.完全不相同
C.有的相同 有的不同 D.完全相同
4.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①无色②混合物③化合物④均一 ⑤稳定⑥各部分性质相同,其中正确的是(B ) A.①③④⑤ B.②④⑤⑥
C.①②④⑤
D.①③⑤⑥
5.把下列物质:①面粉②面碱③植物油④蔗糖⑤高锰酸钾 ⑥酒精⑦细沙⑧汽油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溶液
讨论
有两瓶体积相同的食盐水和蒸馏水,如何区别它 们。(用三种方法,不得直接品尝味道)
答:①分别蒸发,有固体析出的为食盐水
②分别测密度,密度大的为食盐水 ③分别放在电路中,灯泡亮的是食盐水
1、溶液:物质溶解后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具有均一
性和稳定性 2、乳化剂具有乳化作用 3、某些物质溶于水时会有吸热或放热的现象 4、水溶液的性质: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导电性增强
表6—2 几种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现象
实验 高锰酸钾加入水中 实验现象 固体溶解,变成紫红色的液体
食盐加入水中
蔗糖加入水中 泥土(或粉笔灰)加入水中 食用油加入水中
固体溶解,变成无色透明的液体
固体溶解,变成无色透明的液体 不溶解,得到浑浊的液体,静置后
沉淀
不溶解,得到浑浊的液体,静置后
分层
被分散物质 高锰酸钾 食盐
23gNaCl和100g冰
22gMgCl2和100g冰
-21
-34
氧化钙放入水中温度会明显的升高,氢氧化钠放 入水中温度也会明显的升高,它们的原理一样吗?
不一样.前者是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而 放热,是由于发生化学变化而放热,而后者是溶解 过程中放热,溶解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1、市场上有一种“冷敷袋”,其主要成分由水和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