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史复习思考题第一章选择题:1、经济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A 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自身演变过程及其内在规律B 研究社会经济活动C 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演变过程D 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演变规律思考题:1.什么是世界经济史?2.什么是学习和研究世界经济史的必要前提?第二章单项选择题:1、农业革命产生的基本条件是()A 男女分工B采集能力的提高C植物栽培的原理被发现和应用D动物的减少2、旧石器时代生产工具以什么为主()A 磨制石器B 打制石器C 敲击石器D 青铜器多项选择题:1、早期人类两种最基本的经济活动是()A 采集B 狩猎C 捕鱼D 种植2、根据生产技术水平的发展,石器时代可分为:()A 旧石器时代B 中石器时代C新石器时代 D 中古石器时代判断题:1、人类的第一次分工是男女分工。
()2、在欧洲,最有代表性的石器是舍利文化和阿舍利文化的石刀。
()思考题:1.人类控制和使用火的意义是什么?2.中石器时代开始的气候和生态环境的变化给人类的经济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第三章单项选择题:1、畜牧业产生于()A 旧石器时代B 中石器时代C 新石器时代D 青铜时代2、农耕和游牧两大世界的基本特征是()A 南富北穷B 南穷北富C 东富西穷D 东穷西富3、什么的发明是生产工具变革史中最重要的里程碑()A 锄头的发明B 犁的发明C 镰刀的发明D 水车的发明4、什么是文明的核心特征和首要因素()A 乡镇B 部落C 农村D城市多项选择题:1、人类最早的3个农业中心是哪些?()A 美洲B 西亚C 中南美洲D东亚和南亚2、农业传播的最后结果是:()A西亚、北谷类植物区 B 东亚和东南亚的稻米区 C 美洲的玉米区D西亚、北非、欧洲、中亚以及从中亚到黄河流域这一带的小麦区3、农耕和游牧两大世界的交往方式是()A交流 B 融合 C 冲撞 D 排斥4、就暴力冲突而言,人类文明拓展的实现方式有哪两种:()A 先进农耕国家对落后游牧地区的经略和征服,前者不断地吞食后者,使文明区域的周边地带逐步地被纳入到文明世界的体系之中B 先进的农耕国家和落后的游牧地区出于自己本身发展的需要而进行文化的交流,使落后地区向先进地区靠拢C 先进的农耕国家向落后的游牧地区派遣使者进行先进文化的传播,使落后地区接受先进文化D 落后的游牧民族,在条件具备时,以暴力为开路手段,冲入农耕世界,而后以定居或建立新王朝统治的方式,融入文明体系之中判断题:1、农业革命的直接起因,源于旧石器时代晚期自然环境的变异所导致的食物匮乏。
()思考题:1、农业革命的影响有哪些?2、原始畜牧业的特点是什么?3、试论述农耕世界与游牧部落之间的关系。
4、为什么文明首先在大河流域产生?第四章单项选择题:1、印度的农业是以种什么为主?()A 以种植水稻为主B 以种植小麦为主C 以种植高粱为主D 以种植玉米为主2、古代希腊的农业就其性质而言是:()A 集约型的农业B 内向型的农业C 外向型的农业D 粗放型的农业多项选择题:1、埃及农业的特点有哪些?()A 埃及农业是领先尼罗河水的灌溉农业B 埃及农业受国家政权的控制C 埃及农业的奴隶制不够发达D 埃及农业并不是埃及人的主业2、古代西亚降雨稀少,气候干燥,却成为世界上最早发生农业革命的地区,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农业文明区之一,其根本原因是:()A 他们的生产工具十分先进B 这里有大量的野生农作物,便于人工培植C 这里土质比较疏松,即使用十分原始的工具,也可以种植D 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给这里提供了比较充足的水源3、导致罗马小农经济衰落和大地产发展的原因有:()A 长期战争迫使大批小农长期离开家乡,耽误了农时,致使许多农民破产。
B 战争对农业的破坏。
C 在对外战争中,罗马的奴隶制迅速发展起来。
D 通过多次成功的对外战争,罗马从它的对手那里夺得大片土地。
判断题:日本大化改新实行的是部民制。
()思考题:1.比较上古时代希腊和西亚地区农业发展的基本特点。
2.试述中古时期西欧农业发展的基本线索。
3.比较中古时期日本和阿拉伯农业发展的基本特征。
第五章单项选择题:1、商业交换发达的一个基本条件和重要标志是:()A 商品的出现B 货币的出现C 商人的出现D 商铺的出现多项选择题:1、专业手工业者出现所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是:()A 人们制作水平的提高B 社会进入发达阶段C 农产品要有适当的剩余D 农业对手工制品的需求2、为什么说在中世纪大部分时间的大多数行业中,传统的家庭手工业仍然占主导地位?()A 从规模看,一般来说,手工业生产以家庭为单位,手工业作坊相对比较少B 从生产成本看,家庭手工业的生产成本要比手工业作坊的生产成本低C 从生产目的看,手工业生产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扩大再生产、而是为了维持自己家庭的基本消费和开支D 从经营方式看,农村的手工业几乎不参加生产流通3、古代经营商业的不利条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A 古代重农抑商的政策B 商品运输条件恶劣C 人为设置的障碍重重D 技术条件上的限制难以逾越4、在古代欧亚大陆的西端,形成了哪些地区性贸易网?()A 以地中海为中心的地区性贸易网B 以北海为中心的地区性贸易网C 以恒河流域为中心地区性贸易网D 以黑海为中心的地区性贸易网判断题:1、古代东西之间的贸易,主要是采取接力的形式进行。
()思考题:1.试述农本经济时代手工业的主要门类。
2.用具体史实分析农本经济时代商业的特点。
3.结合具体史实分析欧亚之间贸易发展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第六章单项选择题:1、什么标志着人类历史中工业文明时代的到来?(C)A 蒸汽机的发明B 纺织机的发明C工业革命 D 机械生产2、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重要形式是什么?()A 工场手工业的兴起B 手工作坊的出现C 工厂的兴起D 货币地租3、资本主义萌芽最初主要是在哪个行业?()A 建筑业B 纺织业C 采矿业D 航运业4、进入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是:()A 蒸汽机的发明B 蒸汽船的发明C 蒸汽机车的发明D 机器制造业的机械化5、第一次工业革命基本完成的标志是:()A 蒸汽机的发明B 蒸汽船的发明C 蒸汽机车的发明D 机器制造业的机械化多项选择题:1、发展资本主义工业经济的三大要素是哪些?()A 资本家B 资本C 劳动力D 市场2、资本主义性质的工场手工业主要是以哪些方式形成的?()A 在行会制度发生变化的基础上,从原来的行会手工业分化出手工工场B 是资本家通过兼并形成的手工工场C 由商人资本控制独立的小生产者,使之成为雇佣劳动者,从而形成由商业资本掌握的手工工场。
D 是各手工作坊通过合并形成的工场手工业3、地理大发现兴起的内在动因有:()A 东方的繁荣富强一直为西方人所羡慕B 西欧社会经济发展中形成的特殊的利益分配制度C 欧洲的文化传统D 中世纪东方和西方之间经济关系的不平衡4、地理大发现后,西欧进行海外贸易的主要地区是:()A 北非B 澳洲C 亚洲D 美洲5、1700一1900年影响欧美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有:()A 死亡率的降低B 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提高C 移民的大量涌人D 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判断题:1、“地理大发现”是指17世纪至18世纪初,西欧国家为寻找通往东方的海上通道,相继发现美洲大陆和开辟一系列新航路的地理探险和对外扩张活动。
()2、工业革命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以自然力代替人力,自觉应用自然科学的过程。
()思考题:1.地理大发现的动因及其经济后果是什么?2.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什么意义?3.工业文明时代的人口特征。
第七章单项选择题:1、到17世纪末18世纪初哪个国家成为仅次于英国的第二大殖民强国?()A 荷兰B 美国C法国 D 西班牙2、16—18世纪中叶,跨洋贸易最重要的成果是:()A 促进了欧洲与其殖民地之间的联系B 把欧洲和美洲、亚洲联结起来,突破了欧洲区域性贸易的地理局限,并形成了以西欧为中心的早期世界市场。
C 为欧洲的发展积累了雄厚的经济实力D 促进了亚洲和美洲资本主义的发展3、欧美工业化国家在自由资本主义阶段支配国际贸易的主导方式是:()A 商品输出B 资本输出C 劳动力输出D 技术输出4、决定国家在世界市场中的地位的是:()A 劳动力水平B 工业发展水平C 技术水平D 资本的多少多项选择题:1、西欧最早进行殖民扩张的是:()A 英国B 葡萄牙C 法国D 西班牙2、西方的殖民扩张,把全世界都纳入到资本主义体系之中,在客观上加强了世界各地区间的联系,这主要表现在:()A 促进了人群的大规模流动与融合B 促进了世界动植物物种的交流C 缩小了世界各地区的空间距离,促进了全球性经济的形成。
D 促进了国际劳动分工的形成和全球性的文化交流。
3、早期世界市场的出现和商业资本在世界市场上的活动所具有的历史意义:()A 为从农业文明时代向工业文明时代的转变提供了一个过渡时期和准备阶段B 为亚洲和美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打下了基础C 为西欧资本的原始积累提供了重要来源D 为后来开展的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市场需求,因而形成了工业革命发生和迅速扩展的动力机制4、在19世纪的前70年里,使英国获得世界贸易中心地位的三个因素是:()A 英国最先开始工业革命B 英国取得了世界工业霸主的地位,成为“世界工厂”,因而能为其广泛的国际贸易提供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工业产品,使之在贸易中立于不败之地C 英国的航运业和造船业非常发达D 英国实行有利于贸易发展的自由贸易政策5、从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70年代,国际贸易领域发生了十分显著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A 国际贸易额激增B 参与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发生重大改变C 开始出现跨洋贸易D 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贸易从以商品输出为主向以资本输出为主的方向发展判断题:1、所谓跨洋贸易是指西欧与其海外殖民地之间的贸易。
()思考题:1.跨洋贸易是怎样形成的?2.从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70年代,国际贸易领域都发生了哪些新变化?3.世界市场形成的历史条件。
第九章单项选择题:1、第二次技术革命的标志是什么?()A 电气技术B 机器大生产C 生物技术D 生化科技2、标志着资本主义已由自由竞争进入了垄断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的是:()A 生产力水平的大幅度提高B 机器大生产的普遍实现C 跨国公司的形成D金融资本的形成并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居于统治地位3、美国垄断资本的表现形式是:()A 高利贷帝国主义B 托拉斯帝国主义C 殖民帝国主义D 容克资产阶级帝国主义4、英国垄断资本的表现形式是:()A 殖民帝国主义B 托拉斯帝国主义C 高利贷帝国主义D容克资产阶级帝国主义5、法国垄断资本的表现形式是:()A 高利贷帝国主义B 殖民帝国主义C 托拉斯帝国主义D容克资产阶级帝国主义6、德国垄断资本的表现形式是:()A 托拉斯帝国主义B 殖民帝国主义C 容克资产阶级帝国主义D 高利贷帝国主义多项选择题:1、技术革命的主要内容有:()A 石油的开采与利用B 生物技术的运用C 化学材料的开发D 交通、通讯技术的发明2、同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具有哪些新的特点?()A 科学、技术和产业的结合越来越紧密,工业的进步更多地以自然科学实验为基础,科学技术逐渐成为第一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