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酮局部注射治疗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的疗效观察发表时间:2013-08-22T09:49:23.547Z 来源:《世界临床医学》2013年第3期供稿作者:王璇[导读] 同时采用视觉类比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 AS)对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分。
王璇东莞市东华医院 511230 摘要:目的深入研究采用丹参酮局部注射法对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随机将2006 年7 月至2010 年6 月在我科就诊的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病例60 例,随机分为 A、 B、 C 三组,并分别进行治疗,所有患者均治疗1 疗程,并在停止治疗后的第3 个月复诊,记录分析诊治结果。
结果 A 组患者有治疗效率为95%,明显高于B 组患者(85%)和C 组患者(70%)。
结论加入丹参酮治疗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治疗效果最佳,明显高于加入丹参治疗方式和普通治疗方式,有利于提高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治愈率,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广为推广。
关键词:丹参酮;局部注射;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 Abstract: objective In-depth study using tanshinone local shots on oral submucous fibrous variable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Methods Random will be in July2006 to June2010 in my family complaining of oral submucous fibrous variable cases60 cas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B, C three groups, and respectively treatment, all patients were treatment1 treatment, and in the end the treatment of after3 months return visit,record analysis make A diagnosis and give treatment results. Results A group of patients for treatment efficiency of 95%, much higher than group B patients (85%) and C group of patients (70%). Conclusions Join tanshinone treatment of oral mucosa next fibrous variable treatment effect best, much higher than join salvia miltiorrhiza treatment and common treatments,which is beneficial to improve the oral submucous fibrous change cure rate and reduce the pain of patients, it is worth clinical widely promotion. Key words:Tanshinone;Local injection;Oral submucous fibrous variable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ral submucous fibrosis, OSF)的发病原因与咀嚼摈榔有着密切的关系,其病理特征为口腔内微血管的病变与胶原堆积。
OSF属于慢性进行性疾病,且具有癌变倾向,因此需及时治疗[1-3]。
目前医界治疗OSF 的主要方式有两种,手术治疗方式和药物治疗方式,但因手术治疗风险较大,因此,药物治疗方式成为了治疗OSF 的主要治疗途径。
临床采用口服或局部注射丹参制剂类药物在治疗OSF 中已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但目前为止尚未有丹参酮ⅡA磺酸钠用于治疗OSF 的临床应用研究报道[4]。
我科自2006 年7 月-2010 年6 月共收治了60 例OSF患者,其中20 例患者采用了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OSF,取得了令人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采用简单随机化分组法随机将2006年7月至2010年6月在我科就诊病例60 例,男52 例,女8 例;平均年龄30 岁(22-38 岁),平均病程12 月(2-24 月)。
随机将60 例OSF患者分为A、B、C 三组,A、B、C 三组患者均为20 例。
所有患者临床及病理诊断为OSF;所有患者均存在槟榔咀嚼史,而后在食用刺激性食物时,往往出现口腔疼痛或水疱;所有患者舌、软腭、翼下颌韧带区、双颊等部位的黏膜均可见灰白色板状变化,且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张口受限;所有患者均无其他服药史。
1.2 方法A组患者采用曲安奈德注射液(昆明积大制药厂;规格为1mL: 40mg)2mL与利多卡因(常州康普药业有限公司;规格为5mL:0.1g) 1mL配制成混合药液,同时采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上海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规格为2mL:10mg)2.0mL与利多卡因(同上) 1.0mL配制成另一混合药液,对患者进行局部注射治疗。
注射方式为:先后将两支混合药液注入患者病损区黏膜下,用量根据患者损伤面积按照1mL/cm2 注射,如患者病变范围较大,则可采用多点注射方式注射进行注射,1 次/周,10次为一疗程。
B 组患者采用曲安奈德注射液(同上)2mL与利多卡因(同上)1mL配制成混合药液,同时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上海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规格为2mL:丹参 2g、降香2g)2.0mL与利多卡因(同上)1.0mL配制成另一混合药液,对患者进行局部注射治疗,注射方案同A组患者。
C 组患者采用曲安奈德注射液(同上)4mL与利多卡因(同上)2mL配制成混合药液,对患者进行局部注射治疗,注射方案同A组患者。
三组患者均治疗1 个疗程,在1 个疗程治疗后停止治疗并在3 个月后进行复诊,观察并记录患者口腔的损害范围、张口度、疼痛程度,以及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
1.3 诊断标准对患者损害范围、张口度,以及不良反应情况分别计分,并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价,评价分值为0-3 分,3 分:患者口腔黏膜损害范围>15cm2,张口受限度≥Ⅲ度;2分:患者口腔黏膜损害范围为5-15cm2,张口受限度在Ⅱ度-Ⅲ度之间;1 分:患者口腔黏膜损害范围小于5cm2,张口受限度在Ⅰ度-Ⅱ度之间;0 分:患者口腔黏膜无损害,张口正常,黏膜正常。
评定结果分为:显效(综合评价为0 或1)、有效(综合评分出现明显下降)、无效(综合评分不变或增加)三种。
同时采用视觉类比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分。
1.4 统计学处理本文所有数据均采用IBM SPSS 20.0 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2 检验,P<0.05 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A、B、C 三组患者经1 疗程治疗后停止治疗,3 个月后复查结果显示,A组患者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B 组(85%)合C 组(70%)患者,如表1 所示。
表1 A、B、C 三组患者治疗结果对比表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有效率 A组 20 19 1 1 95%B 组 20 16 5 3 85%C 组 20 9 5 6 70%注:P<0.053 讨论OSF虽为咀嚼槟榔常发病,但至今医学界对OSF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晰。
OSF发病机理主要表现为患者血管通透性的增加,以及患者内皮细胞的受损。
众多报道研究认为,OSF的并发与遗传、免疫、代谢障碍存在一定的关联性[5-6]。
同时有学者通过深入研究发现,OSF 患者病变组织中微血管的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中的内皮素 -1(ET-1)表达较正常细胞增强,因此有学者提出ET-1 在人体口腔黏膜下纤维化中过量的表达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可能是导致OSF 的主要病发原因[7]。
此外OSF 患者口腔组织中的角朊细胞亦可合成分泌转化生长因子-p1(TGF—B1),所以有学者认为 TGF—B1 在OSF的发病机制中也起到着十分重要的作用[8-9]。
但至今尚未有明确研究证明,OSF真正发病机制如何。
丹参是双子叶唇形科植物的根,中医常用丹参活___________血化瘀,具有活血、凉血,以及补血之功效。
__ 丹参主要能够通过抑制人体血小板的形成,从而降低患者凝血率,起到抗凝血、促进血液循环、活血通络的作用。
丹参的主要化学成分为水溶性酚性酸和脂溶性二萜醌两大类别,丹参注射液中的丹参主要为丹参的水溶性有效成分。
而丹参酮是从丹参中提取的具有抗菌消炎作用的脂溶性菲醌化合物,且已经广泛的临床试验证明,丹参酮ⅡA磺酸钠具有显著的心绞痛治疗效果,同时具有毒副作用小等优势。
采用曲安奈德和丹参及丹参酮联合治疗后灰白色黏膜逐渐转红,在原来的白色板状黏膜上出现清晰的毛细血管。
笔者推测丹参治疗OSF 有效主要是通过改善微循环而抗纤维化,其可能的机制主要有四点:首先,可以清除患者血管内的氧自由基;其次,可以增加患者微血管内的血液循环,增加对微血管的供氧量;第三,可以防止患者血管内血栓的形成;最好,还可以盖上患者的血液流变学。
且丹参酮作为丹参的精炼提取物,作用更显著。
本实验通过对治疗中不良反应的观察还发现:单用曲安奈德在 OSF 患者中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高达35.55%,这主要是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而引起的钾、钙电解质平衡失调和皮质功能减退所致。
况且糖皮质激素存在停药后易反弹的现象,因此在临床上的应用受到限制。
而OSF 患者联合用药组所引起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单独使用糖皮质激素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这可能是由于减少了激素的用量,从而减轻了不良反应所致。
通过上文研究,已证明加入丹参酮治疗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治疗效果最佳,明显高于加入丹参治疗方式和普通治疗方式,有利于提高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治愈率,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广为推广。
参考文献:[1]郭峰、翦新春、周晌辉等.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癌变的病理及临床生物学行为回顾性研究[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11,(8):494-497.[2]翦新春、张彦.咀嚼槟榔与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及口腔癌的研究进展[J].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2011,(3):1-5.[3]李明、彭解英、庞丹琳.槟榔碱干预后的血管内皮细胞上清液对口腔颊黏膜成纤维细胞生物活性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19):2941-2943.[4]黄福丹、吴春风、安牧尔等.丹参酮ⅡA 对经子痫前期患者血清刺激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影响[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2,(2):125-127.[5]蔡青、黄淑芸、谭俊珍等.丹参酮B 钠盐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海马不同亚区NMDARl蛋白表达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8):1073-1076.[6]翦新春、郑廉.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1,(2):65-68.[7]唐杰清.43例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血液流变学的研究[J].口腔医学.2010,(10):616-617.[8]高义军、尹晓敏.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致病因素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1,(2):68-72.[9]彭解英、孟庆玉、李继佳.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的诊断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1,(2):87-91. 作者简介:姓名:王璇性别:女籍贯:湖南邵阳科室:口腔科学历:硕士科研方向:口腔黏膜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