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心理咨询师二级真题(技能选择题、案例问答题)第一部分技能选择题(1~100题,共100道题)案例一: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28岁,医院主治医师。
案例介绍:求助者在大学时与同学谈恋爱,打算毕业后结婚。
但毕业后女友出国留学,结婚的事就耽搁了下来。
四年来女友不断督促他出国,可他放不下自己在国内某闻名医院的工作和进展机会,反而力劝女友回国进展,遂与女友产生矛盾。
为此专门苦恼,前来进行心理咨询。
求助者是第一次做心理咨询,他看到咨询室大约十五、六平方米,室内摆设只有两张沙发,中间有一茶几。
上面有录音机、鲜花和纸巾盒。
在沙发的对面墙上有“告不痛苦,迎来欢乐”、“幸福是自己制造的”、“摆脱苦恼,塑造欢乐”等横幅。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的一段咨询谈话:因为你是第一次做咨询,因此我先给你介绍一下心理咨询是如何回事。
心理咨询是我关心你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确实是我把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融合在我的语言里来关心你,通过促进你的心理成长,你自己探究、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
因此,必要时我也会给你开一些专门有效的药物。
请注意,是我关心你而不是替你解决问题。
在心理咨询中我作为心理咨询师将遵循价值中立的原则,我会绝对遵守,不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你。
我还将遵守保密原则,在咨询时你所谈到的任何内容不管是否涉及到你的个人隐私,我都绝对为你保密,请你放心。
心理咨询是一个过程,需要时刻,你每次来咨询都需要预约,每次咨询的时刻能够灵活掌握。
心理咨询按规定是要收费的,我们没有其它收费。
多选:1.该心理咨询室的设置呈现出的特点是(BC)。
约12平米A.简洁 B.面积过大 C.简陋 D.面积过小单选:2.该心理咨询室内的横幅最可能对求助者产生的作用是( B )。
A.阻碍观看力 B.分散注意力 C.干扰经历力D.降低想象力单选:3.对使用录音机录音的问题,正确的理解是( D )。
A.任何情况都不能录音 B.都应该录音C.不必征得求助者同意 D.一般不录音多选:4.心理咨询师的谈话表明其(ABC )。
A.理解心理咨询的性质 B.正确掌握相关原则C.理解心理咨询的过程 D.正确掌握相关技术多选:5.对价值中立原则的正确的理解是(CD )。
A.价值中立是绝对的 B.可不能有例外情况C.价值中立是相对的 D.可能有例个情况多选:6.对保密原则正确的理解是(BC )。
A.维护咨询师的身心健康 B.涉及隐私问题应当保密C.维护求助者的身心健康 D.任何问题都需严格保密单选:7.在心理咨询时对药物使用问题正确的理解是( D )。
A.能够酌情使用 B.给予权利后使用 C.征得同意使用 D.不涉及药物使用单选:8.心理咨询师明确声明不替求助者解决问题,最能表明其( A )。
A.理解助人自助 B.启发求助者独立考虑C.实施助人自助 D.关心求助者自我探究单选:9.每次心理咨询的时刻( D )。
A.双方灵活掌握 B.操纵在1小时以上C.在2小时左右 D.一般1小时左右单选:10.心理咨询师在介绍谈话中忽略的收费项目是( C )。
A.心理咨询收费 B.心理治疗收费 C.心理测验收费 D.药物治疗收费案例二: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35岁,教师。
案例介绍:求助者是市级榜样教师,十多年来一直担任某重点学校高三毕业班班主任。
所带班是实验班,班里学习气氛好,绝大部分同学都能努力学习。
连续多年所带学生考入重点大学的比例都名列前茅。
求助者对学生的学习抓得专门紧,目标是全校第一。
为此投入了大量精力,专门少有时刻照顾自己的夫君。
儿子立即参加小学升初中的考试,她也难以顾及,夫君儿子虽能理解但也间或出现怨言,自己对此专门内疚。
今年新学期开始后不久,求助者常常感到力不从心,疲乏不堪。
上课时感受头晕、发胀,浑身乏力,有时出虚汗,近期还经常失眠。
认为自己老了,差不多不再像年轻时一样有旺盛的精力了。
为此情绪低落,苦恼,不想做事,工作热情和效率都大幅下降。
想以健康缘故向学校提出辞去班主任,调换工作岗位,但考虑到学生就要参加高考,于心不忍,想干好又觉得力不从心。
为此特不焦虑,可怕自己这种状态毁了班里学生。
心理咨询师观看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是某名牌大学硕士,高级教师,是学校里公认的舍命三郎,教学成绩突出,经常受到校方表扬。
对自己期望专门高,要求专门严,为人严谨,性格较为内向。
一年前曾做胆囊切除手术,术后恢复良好,半年前学校体检,未见明显躯体病症。
多选:11.在该案例中求助者出现的躯体症状包括(AC )。
A.疲乏不堪 B.情绪低落 C.出汗失眠 D.效率下降单选:12.在该案例中求助者没有出现的心理症状是(C )。
A.内疚 B.可怕 C.恐惧 D.焦虑单选:13.在该案例中,对求助者病程的判定是(B )。
A.十余年 B.三月余C.一年余 D.六月余单选:14.该案例中求助者的要紧问题是( D )。
A.躯体健康问题 B.教师类不冲突C.教学效率问题 D.家庭工作冲突多选:15.对该案例中求助者的诊断,能够排除的是(BC D)。
A.一般心理问题 B.躯体病症C.严峻心理问题 D.精神疾病单选:16.该案例最可能的诊断是( A )。
A.一般心理问题 B.躯体疾病C.严峻心理问题 D.精神疾病单选:17.该案例中求助者产生心理问题的生物缘故是( C )。
A.曾经手术 B.躯体上的缘故C.中年女性 D.未见明显生物学缘故多选:18.该案例中求助者产生心理问题的社会缘故是(CD )。
A.情绪低落 B.性格偏内向C.儿子考试 D.高三班主任多选:19.该案例中求助者产生心理问题的心理缘故是(C D )。
A.教学成绩突出 B.调换工作岗位C.自我要求严格 D.可怕阻碍学生高考单选:20.该案例中求助者产生心理问题最要紧的缘故是( B )。
A.躯体疲乏不堪 B.是否调换岗位的冲突C.儿子立即考试 D.担心会阻碍学生高考案例三: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32岁,公司职员,大学本科案例介绍:求助者在一家大型外企从事人力资源治理工作,收入较高,工作得心应手,没有量化的业绩指标压力。
夫君为某高校副教授,有一女儿3岁,健康爽朗,家庭幸福。
求助者对自己的生活却不中意,常常自问:“难道就如此过一辈子吗?”,但她自己也不明白该追求什么,为此专门困惑,主动前来咨询。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的咨询谈话:心理咨询师:欢迎你来咨询,你需要解决哪些心理问题?求助者:今天来确实是请你关心我弄清我到底哪里出问题了?心理咨询师:要想弄清你的问题,能够先进行心理测验。
求助者:心理测验?我听讲过,但没有做过,您能给我讲讲什么是心理测验吗?心理咨询师:心理测验就像医院的各种化验一样,它能关心弄清你的问题。
求助者:我能理解,当年我明白自己怀孕确实是作了化验。
心理咨询师:对的,心理测验可准了,有什么问题都能测验出来。
求助者:好的,那我都做什么测验呀?心理咨询师:依照你的情况,我觉得能够做EPQ、SCL-90、WAIS -RC、LES等等。
求助者:真不行意思,我不明白您讲的是什么测验。
心理咨询师:这些差不多上心理测验,事实上你明白不明白没有关系,你去做确实是了。
求助者:好吧,做这些需要收钞票吗?心理咨询师:要收钞票,只是没有多少钞票,你是外企的,可不能在意这点钞票的。
求助者:好,我做完后给您看结果。
心理咨询师:不看,我也能可能到你的结果。
求助者:您不看了?能行吗?心理咨询师:那就看一下吧,你放心,我都做了二十多年的咨询了,通过心理测验一定能搞清你的问题。
多选:21.心理咨询师提出先进行心理测验表明其(BD )。
A.重视心理测验 B.缺乏初步理解推断C.清晰测验过程 D.忽视了摄入性谈话单选:22.心理咨询师讲:“它能关心弄清你的问题”表明其对心理测验的理解是( B )。
A.夸大其作用 B.心理测验有助于诊断C.缩小其作用 D.心理测验无助于诊断单选:23.心理咨询师讲:“有什么问题都能测验出来”表明其对心理测验的理解是( A )。
A.夸大其作用 B.正确理解 C.缩小其作用 D.错误理解多选:24.心理咨询师推举的几种心理测验表明其(CD )。
A.选择测验准确 B.合理使用测验C.盲目选择测验 D.滥用心理测验多选:25.对该求助者有针对性的心理测验是(ABC)。
A.EPQ B.SCL-90 C.LES D.WAIS-RC多选:26.对求助者进行心理测验(AB)。
A.应征得求助者同意 B.应讲明测验的意义C.无需求助者同意 D.须使用多种测验单选:27.“你是外企的,可不能在意这点钞票的”,这句话表明心理咨询师( D )?。
A.个性豁达 B.鼓舞求助者同意测验C.错误收费 D.对求助者主观臆测单选:28.心理咨询师讲“我能可能到你的结果”提示其(A)。
?A.可能结果的可靠性 B.可能测验的意义C.评估结果的真实性 D.推测测验的分数多选:29.“通过心理测验一定能搞清你的问题”,这句话表明该心理咨询师(ABC)。
?A.相信测验结果 B.未考虑其他方法的一致性C.夸大测验结果 D.已考虑其他方法的一致性单选:30.在本案例中心理咨询师出现的错误是( C )。
A.5处 B.6处 C.7处 D.8处案例四: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32岁,未婚,律师。
案例介绍:求助者去年底代理过一起损害致死案件,受害者在购物时与他人争打后突然死亡,经法医鉴定为情绪兴奋引发心脏病所致。
求助者查阅资料后得知,身强力壮的年轻人也可因突发心脏病死亡。
某日乘公共汽车,人多拥挤,觉得透只是气来,胸闷、心慌,突然想到自己案件里的受害者,觉得“自己是不是会和他一样突发心脏病死去?”,因此特不可怕、紧张,四肢发麻、全身颤抖,仿佛能听见心脏跳动的声音。
迅速下车,乘出租车到医院看急诊,经检查未发觉明显病变。
求助者不放心,坚决要求住院检查,能做的检查都作过了,但未检查出有明显器质性病变。
出院后经常出现惊慌、心悸等症状,每次差不多上乘出租车看急诊,多时每周3~4次,少时每月8~9次,不分时刻地点场合均可发生。
发作前无明显征兆,头脑清晰,到医院就诊后缓解。
不发作时生活、工作无明显异常。
曾服用过安定类药物,但无明显效果。
不敢一个人待在家里,不敢到人多的地点去,无法出庭代理案件,可怕自己像那个受害者一样因心脏病死去。
牵强外出必须有人陪同。
为此内心特不痛苦,求助者曾表示活着真是受罪,不如死了罢了。
心理咨询师观看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生长经历较为简单,一直在本市生活工作。
12岁时,其祖父因突发心脏病去世,求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