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气控制及PLC技术应用》课程标准

《电气控制及PLC技术应用》课程标准

《电气控制及PLC技术应用》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电气控制及PLC技术应用
学分:5.5
计划学时:96
适用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
1.前言
1.1课程性质
《电气控制及PLC技术应用》是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职业核心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养成起到明显的支撑作用。

根据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规律,本课程安排在“电路分析基础”、“电气工程制图与识图”、“电子技术应用”等课程之后,并经过校外基地的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环节,已具备了简单的电工安装、调试等技能。

在学习本课程之后,学生具备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的基本条件,为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1.2设计思路
紧紧围绕检修电工、电气安装调试电工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以其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从工矿企业电气设备控制工作任务中进行学习情境设计、基于行动导向原则组织教学,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完成课程设计的学习性工作任务,以培养学生适应职业岗位的能力。

1.根据完成电气控制及PLC技术应用技术工作任务所需的能力要求选取课程内容
根据工矿企业电气设备控制与维护的需要,聘请企业技术人员对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职业岗位进行工作任务分析,根据完成电气控制及PLC技术应用典型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进行教学内容的选取。

2.针对行业特点,精心设计学习情境
选择企业典型工作任务,作为学习载体,这些任务必需包含职业岗位能力培养所需的全部知识。

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职业能力培养规律,任务的选择从简单到复
杂,从单一到综合,逐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3.基于行动导向原则,设计教学过程
每个学习情境以及它的每个学习性工作任务,按照“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行动导向的原则组织教学,教学过程的设计与电气设备检修、调试过程相一致。

精心设计每个学习性工作任务的引导文,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老师作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引导和促进学生的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每个学习情境的教学中,安排学生到企业学习,请企业兼职教师进行实践教学指导,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学习知识,提高职业能力。

4.建立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学习评价体系
从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培养的要求出发,建立基于过程的学生学习评价体系。

本课程三个学习情境的考核比例为:学习情境一占 30%,学习情境二占20%,学习情境三占50%。

每个学习情境由个人评价(20%)、小组评价(10%)、指导老师评价(40%)、企业专家评价(30%)4个部分组成。

指导老师评价,是指指导老师对学生完成的每个学习性工作任务的阶段性成果进行评价。

企业专家评价,是指企业专家针对学生完成每个工作任务的规范性、正确性、安全性、可靠性进行评价。

小组评价,是指各小组集体讨论后对本班各小组就相互合作与交流、完成任务沟通等能力进行评价。

个人评价,是指学生对自己和组内其他同学在工作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2.课程目标
2.1总体目标
本课程根据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针对电气制造、维修调试类相关设计企业的检修、调试电工岗位需求出发,电气控制及PLC技术应用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加强学生的PLC应用的意识,培养学生电气控制与PLC综合应用能力。

该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电气控制技术与PLC应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

通过以上能力的获得使学生胜任自己的工作岗位。

2.2具体目标
2.2.1知识目标
(1)掌握传统电气控制的原理,接触器-继电器控制电路的原理、接线、控制过程;
(2)掌握传统电气控制电路图分析,应用电路设计、接线、调试;
(3)掌握PLC的基本原理、结构,工作过程,逻辑指令、顺序指令的原理及应用范围;
(4)掌握PLC的应用,运用PLC设计控制具体工作对象的应用,并掌握工作流程、工作原理。

2.2.2能力目标
(1)了解控制电器开关电器的结构以及工作原理,了解接触器结构以及工作原理,了解继电器结构以及工作原理,了解熔断器结构以及工作原理。

了解主令电器结构以及工作原理。

(2)懂得电气控制线路图的图形、文字符号及绘制原则;能够看懂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的基本控制线路原理图;能够看懂三相异步电动机星—三角降压启动的基本控制线路原理图;能够看懂三相异步电动机顺序启动的基本控制线路原理图;看懂一般电气控制原理图并能分析;掌握电路图的分析技巧;能够分析大型的控制电路。

(3)能够熟练使用PLC系统软件;能够熟练使用PLC各种指令进行程序设计编程;能够熟练进行PLC外围模块的接线;能够根据电路控制需要对 PLC进行选型;能够对设计电路进行安装和调试并对一些故障进行分析、判断和处理。

2.2.3素质目标
(1)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工作责任心,能主动参与到工作中;
(2)具有团队协作精神,能主动与人交流、合作;
(3)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能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态度和观点;
(4)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按照劳动保护与环境保护的要求开展工作。

3.课程内容与要求
4.实施建议
4.1 教材选用和编写建议
1.推荐教材:校本教材
2.推荐参考书
可编程控制器(第二版)黄云龙主编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8 4.2教学建议
4.3教学考核评价建议
表 4-1 形成性考核成绩记录
4.4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与企业合作开发教材或指导用书
2.教学材料:学习任务书、学习记录单、引导文、岗位实训指导书等
3.网络资源
4.5教学条件配备建议
1.师资要求
本课程的开展需配1名专业教师和1名企业教师。

2.校内外实践教学条件
课程教学开展安排在PLC及变频器实训室。

4.6其它说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