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时教学内容:欣赏《我的祖国》教学目标:了解歌曲的相关知识教学过程:一、介绍歌曲的相关知识:二、欣赏《我的祖国》《我的祖国》是电影《上甘岭》的主题歌,是一首著名的爱国主义歌曲,作于1956年夏。
作词:乔羽、作曲:刘炽、原唱:郭兰英;乔羽写作时,给这首歌定名为《一条大河》,发表时被编辑改成《我的祖国》。
影片《上甘岭》反映的是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最为激烈的一次战役,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奋勇杀敌的英雄事迹。
这首主题歌唱出志愿军战士对祖国、对家乡的无限热爱之情和英雄主义的气概。
歌词真挚朴实,亲切生动。
前半部曲调委婉动听,三段歌是三幅美丽的图画,引人入胜。
后半部是副歌,混声合唱与前面形成鲜明对比,仿佛山洪喷涌而一泻千里,尽情地抒发战士们的激情。
第二单元美丽的草原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欣赏音乐教学目标:欣赏音乐,学习用点、线和色彩画感受,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过程:一、听音乐进教室二、师生问好三、听记:(简单的旋律)1=F2/4112┃(323)┃5653┃2—┃(2532)┃(123)┃2161┃5-║方法:A、师奏F大调音阶(上引、下行)生仔细聆听,并分析拍号。
B、师旋律奏一遍,生随音乐用手指划拍(学生应规定速度)C、师重复弹,生记下各音D、师再次弹奏,生同时默唱、校正、纠错E、将听记内容唱一唱四、念念拍拍:导入:刚才老师测查了同学们的听音导入:刚才老师测查了同学们的听音考考大家。
(出示小黑板)(1)XXX┃XXX┃XXXXX┃X-║(2)X•XXX┃XXX┃XXXXXX┃X-║A、分析拍号后,生自行准备,1-4组第一条,其余的第二条。
B、请个别生念念拍拍,(注意:XXX,XXXXXXX较难),后集体评议C、要求匀速进行节奏练习,整体的可由慢到快。
对照下面三组节奏,按老师所拍的先后次序,把序号填写在括号里:()XXXXX┃X-║()XXX┃XXX║()XXXXXX┃X-║方法:A、请个别学生上面拍打,其余评议是否正确。
B、生自由练习C、听老师打节奏,将序号填在相应的小括号中。
D、按序号连起来练习第二课时教学目标:通过听音乐,画感受,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欣赏歌曲《天堂》。
教学过程:1、播放歌曲。
2、讨论:这首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你从歌曲中感受到了什么?3、第二次播放歌曲,讨论:A、歌曲具有哪个民族特色?B、歌曲曲调由两部分第一部分优美、深情表现了对家乡的赞美,第二部分高亢、充满激情,表现了对家乡的无比热爱,这种变化是怎么表现出来的?第三课时教学内容:学唱《美丽的夏牧场》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美丽的夏牧场》培养学生富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学会采用不同的形式表现歌曲的美。
2、了解哈萨克相关的音乐文化。
教学过程:一、了解新疆哈萨克族风情1、播放歌曲《美丽的夏牧场》2、第二遍听赏,同时出示歌词师:我们一起看看这首歌曲的歌词,唱到了什么山,什么河,哪些景色,你觉得这是哪个地方?3、结合这些景致,你觉得是哪个民族?4、介绍新疆哈萨克族师:哈萨克族生活在天山脚下,以游牧为生,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民族乐器主要有冬不拉、手鼓。
第四课时教学内容:欣赏《赛马》教学目标:了解哈萨克相关的音乐文化。
教学过程:一、多媒体课件的播放视听结合,使学生产生好奇。
结合民族音乐文化(手鼓等演奏),让学生走进哈萨克族的神奇土地,使学生在了解歌曲的同时培养了审美情趣。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欣赏《赛马》作品介绍:《赛马》描绘了一幅草原上万马奔腾的景象,音乐热烈奔放,具有鲜明的民族色彩。
作品充分发挥了二胡的演奏技法,既有歌唱性的旋律,也有模拟骏马嘶鸣和奔跑的音响效果。
第五课时教学内容:学唱《美丽的夏牧场》教学目标:通过学唱《美丽的夏牧场》培养学生富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学会采用不同的形式表现歌曲的美。
教学过程:一、新歌教学1、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歌曲《美丽的夏牧场》,请同学们一起来哼唱旋律,同时观察旋律中哪个音出现的最多。
2、师:是的,在歌曲中,以“6”音为主的旋律都给我们感觉比较优美,再加上中速的演唱速度,让歌曲更加抒情了。
3、我们一起来唱第一段歌词,找出你认为最难唱的地方。
4、师:请大家跟着老师的琴声再把第一段歌词完整地唱一遍,你能找出你觉得最抒情的一句吗?为什么?讲述音乐知识“⌒”6、单独哼唱“啊”(第三乐句)指导声音。
5、师:同学们,这段歌词中出现了“阿肯”一词,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第六课时教学内容:欣赏《金杯》《牧歌》教学目标:了解“阿肯”、相关音乐文化。
教学过程:一、解释“阿肯”、相关音乐文化。
二、欣赏《金杯》《牧歌》蒙古族是一个载歌载舞的民族,男子的舞蹈动作粗犷强悍、女子端庄典雅十分优美。
蒙古舞的动作主要来源于生活,比如各种马步就来源于牧民骑在马上的动作。
舞蹈中的鹰式位加硬腕组合就是根据雄鹰展翅飞翔动作的升华,这些都成为蒙古舞特有的艺术表现。
蒙古舞主要用肩部动作。
通过肩部及各种马步动作使舞蹈风格浓郁,别具一格,柔肩是舞蹈动作中最富有特色的动作。
第三单元星空畅想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唱歌曲《我爱银河》.教学目标:1、能自主学唱歌曲和处理歌曲,合唱和谐优美。
2、初步学会八六拍的指挥图式。
教学过程:1、导入。
师:本单元的标题是“星空畅想”。
星空能引起人无数的遐想。
自古到今,关于星空有着很多美丽的神话故事。
例如“天上一颗星,地上一个人”,还有牛郎与织女的故事等,同学们还知道哪些有关星空的美丽传说?生答。
师讲解银河知识。
下面我们来学习一首童声合唱歌曲《我爱银河》。
2、学唱歌曲。
(1)听范唱录音。
(2)简介“银河合唱同”。
(3)随录音学唱第一乐段的歌谱和歌词。
(4)随教师的琴声学唱第二乐段。
(5)将两个乐段连起来演唱,并由学生自主处理速度、力度和演唱方法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欣赏歌曲《啊,高山》。
.教学目标: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科学知识的热情。
教学过程:1、欣赏歌曲《啊,高山》。
(1)初听歌曲录音。
(2)根据歌词内容进行讨论。
(3)学习八六拍。
(4)复听。
听后完成课后练习。
2、小结。
教学随笔:学生学习效率高,演唱歌曲时声音和谐优美。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1、复习歌曲《我爱银河》。
2、学唱歌曲《蓝天向我们召唤》。
教学目标:1、能将《我爱银河》唱得更加优美生动。
2、初步学会歌曲《蓝天向我们召唤》。
可渗透的法制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进步法》第二条国家坚持科学发展,实施科教兴国,实行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学技术工作指导方针,构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国家。
教学过程:1、复习《我爱银河》。
2、学唱歌曲《蓝天向我们召唤》。
(1)从神五、神六引出歌曲的主题——蓝天向我们召唤。
学生展开讨论。
(2)朗读歌词。
请学生说说对歌词的理解和感受。
(3)欣赏歌曲的范唱录音。
(4)随录音学唱歌曲第一乐段的歌词及歌谱。
(5)学唱合唱部分的第一声部。
(6)学唱合唱部分的第二声部。
(7)两声部合唱,做到节奏、音准基本准确。
3.课堂小结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相关内容,了解中国首次载人舤天飞行的成功,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认识到我国非常重视发展科学技术。
第四课时教学内容:欣赏影片《飞天》插曲《飞天》教学目标:通过神舟五号、神舟六号发射成功的事例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的热情。
教学过程:1、随歌曲录演唱。
2、欣赏影片《飞天》插曲《飞天》自古以来,人们对浩瀚的宇宙太空充满渴望,飞天的梦想已得到实现。
中国航天员曾多次进入太空,并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3、小结。
教学随笔:对神州飞船热切的关注,对航天英雄们的敬仰是学生们学习热情高涨。
第五课时教学内容:1、复习歌曲《我爱银河》。
2、学唱歌曲《蓝天向我们召唤》。
教学目标:1、能将《我爱银河》唱得更加优美生动。
2、初步学会歌曲《蓝天向我们召唤》。
教学过程:1、复习《我爱银河》。
2、学唱歌曲《蓝天向我们召唤》。
(1)从神五、神六引出歌曲的主题——蓝天向我们召唤。
学生展开讨论。
(2)朗读歌词。
请学生说说对歌词的理解和感受。
(3)欣赏歌曲的范唱。
(4)随范唱学唱歌曲第一乐段的歌词及歌谱。
(5)学唱合唱部分的第一声部。
(6)学唱合唱部分的第二声部。
(7)两声部合唱,做到节奏、音准基本准确。
3、随歌曲录演唱。
4、小结。
第六课时教学内容:复习歌曲《蓝天向我们召唤》。
教学目标:较为完整、熟练地演唱《蓝天向我们召唤》。
教学过程1、复习歌曲《蓝天向我们召唤》。
2、欣赏乐曲《木星——欢乐使者》。
(1)导入欣赏内容。
教师播放乐曲。
(2)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视唱书中出示的《欢乐颂歌》旋律。
其后的旋律由教师在琴上弹奏,学生边听边挥拍。
(3)教师完整地演奏这段音乐,学生边听边挥拍。
(4)复听。
回答书中问题。
第七课时教学内容:器乐演奏、旋律创作。
教学目标:1、启发音乐想象力,继续培养欣赏器乐曲的能力。
2、能用课堂乐器演奏《欢乐颂歌》的旋律,并能自己创作4--8小节旋律进行演奏。
教学过程:1、器乐演奏。
用竖笛演奏乐器。
2、创造。
完成书中的创作题。
学生可两人合作。
教师巡视辅导。
3、作品展示。
4、小结。
教学随笔:欣赏器乐曲时非常投入。
视谱水平有所增长。
创作旋律时积极投入。
第四单元外国影视音乐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唱歌《小小少年》教学目的:1、知道《小小少年》是德国影片《英俊少年》的插曲。
2、初步掌握歌曲中的主歌与副歌的概念,并会简单的区分。
教学重、难点:区分歌曲中的主歌和副歌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一首德国故事影片《英俊少年》中的插曲《小小少年》。
让我们听一听中文版本的这首歌曲。
中文范唱歌曲中的少年究竟遇到了什么事情?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英俊少年》的故事梗概。
二.你对这首歌曲印象最深刻的部分是哪里?为什么?(将歌曲自然的分成主歌和副歌两部分。
)新歌学习首先让我们来学习第一部分,请同学找一找这部分的典型节奏,有几句都是哪句?(学生找出典型节奏后,按节奏划一划,并唱一唱)视唱歌词,根据教师的提示小结本段的结构。
(歌词是在叙事,节奏比较简单,情绪上比较平稳)应该怎样的声音(连贯、流畅)情绪(舒缓)来演唱将第一部分连起来演唱。
象这样的部分我们通常把它称作歌曲的“主歌”出示重点内容:主歌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学唱歌曲《两颗小星星》教学目的:1、初步掌握歌曲中的主歌与副歌的概念,并会简单的区分。
2、有感情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进入第二部分,用同样的方法找出典型节奏。
(学生找出典型节奏后,按节奏划一划,并唱一唱)你发现了什么?(共有三句典型节奏,并且每一句中都有相同的部分,只有个别地方出同。
)结合歌词看一看,为什么不象第一部分一样,用完全相同的节奏?(人的情绪是起伏变化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在节奏的设置上是会有所变化的。
)对照第一部分,小结:第二部分的歌词反复出现是在抒发情感,旋律起伏将歌曲的情绪推向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