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小学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小学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一】(转)第一课同一首歌一、教学目标(一) 通过演唱和欣赏活动,能够感受和表现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喜爱不同形式的歌唱祖国、歌颂友谊的歌曲。

(二) 聆听欣赏曲《我的祖国》和《大中国》,能够背唱歌曲的音乐主题;辨别并说出歌曲中速度和力度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与表现歌曲情感的关系;能够辨别这两首歌曲明显不同的风格。

(三) 能够演唱歌曲《同一首歌》,能根据感情需要用抒情的、连贯的声音或热情激动的声音进行演唱,表现歌曲的感情,并创造性地设计歌曲的演唱形式,尝试用二声部演唱此曲。

(四) 学习秧歌知识,创造性地为歌曲《大中国》编配秧歌舞的动作。

(五) 学习有关合唱知识,知道合唱的声部及各声部位置。

教学内容:歌曲《同一首歌》聆听《我的祖国》《大中国》了解秧歌舞教学重点歌曲《同一首歌》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在音乐活动中回忆、抒发、诉说同窗之情,感受同学间的真挚情感,乐于与人交往。

2、学会演唱《同一首歌》,在歌声中与同学、朋友分享《同一首歌》真挚情感,通过学唱歌曲,激发对人间真情的追求,学会与人沟通,关爱他人。

3、能用真挚、深情的歌声表达人们对人间真情的渴望、呼唤,并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来体验、深化歌曲的意境、内涵。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学唱歌曲时各个声部之间的配合。

能够正确理解歌词的内涵,并能与歌曲产生共鸣。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六年的小学生活就要结束了,在其慢慢的人生旅途中,小学生活只是短短的一瞬,但同窗的情谊却是难以忘怀的,大家曾经一起学习、一起快乐、一起迷惘、一起长大,今天就让我们在同一首歌的旋律中,回忆述说我们走过的美好时光。

(播放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二、教授新课1、介绍歌曲师:歌曲创作于1950年,作为十一届来运会开幕式电视直播的片头曲。

播出后受到人们热烈的欢迎。

《同一首歌》由陈哲、迎节作词,孟卫东作曲。

1996年,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曾和孩子们在上海举行的特奥会上唱过这首歌,以后中央三台又设置了“同一首歌”栏目,《同一首歌》就是此栏目的主题歌。

由此,《同一首歌》就像长了翅膀一样,飞进了千家万户,成了一首风靡全国的歌曲。

2、学习歌曲师:这首歌曲大部分同学都熟悉,但是否真正了解歌曲的内涵呢?并且是否能用歌声真切地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呢?4.14青海玉树发生7.1级大地震,全国人民齐心合力度难关,而最能表现此情此景的就是《同一首歌》!因此,我们应该学习一下,为玉树加油!下面我就跟大家一起,把这首歌深入的了解一下。

3、在歌曲旋律的背景中,师生共同有表情地朗诵歌词。

4、学生分组思考(1)你对歌词“大地知道你心中的每个角落”,“同样的感受给了我们同样的渴望”中的“角落”、“渴望”是如何理解的?(2)歌词的主题思想是什么?生:师:角落——失意、孤独、无助感受——对人间真善美的感悟沟通、理解、鼓励渴望——友谊、友情、真情主题思想——人间真情5、教师范唱,同时请同学们思考回答:(1)A、B前后两段的旋律,在节奏、音区上有什么不同?(2)教师在演唱过程中,A段与B段有什么不同的处理?生:师:(1)A段节奏疏缓,起音在5旋律起伏不大,B段节奏相对紧凑,旋律起音在1,且有几处是八度、九度大跳。

(2)A段情绪较为平缓,是用叙述的口吻演唱的,B段情绪较为激动,是用呼唤的口吻演唱的。

6、学生跟琴演唱并纠错提示:(1)句尾长音,时值要足;#4记号要唱准;(2)八度、九度大跳时,声音、情绪要有思想准备;(3)演唱时要真诚投入。

7、跟着伴奏演唱一遍师:歌曲象师长的谆谆教诲,又象同学之间的款款深情,既象充满阳光的母爱,又象儿女敬慕长辈之情,但是歌词中没有出现一个“爱”字,却以充满深情的口吻,表达了人间的真情-----浓浓的爱。

特别是“春天把友好的故事传说”让人人沐浴在爱的阳光里8、师:“现在同一首歌已经唱遍祖国的大江南北,有多种演唱形式,下面请同学们欣赏一首不同版本的同一首歌,边听边思考采用了怎样的演唱形式?生:(学生回答)师:合唱,下面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用“WU”演唱第二声部。

(1)老师唱第二声部,学生唱第一声部(2)老师唱第一声部,学生唱第二声部(3)加入歌词演唱9、学生自由讨论构思一种能比较恰当表现歌曲思想感情的艺术处理方式并实践。

10、最后请同学们欣赏由毛阿敏演唱的《同一首歌》三、欣赏并创作师:即将离开母校,你一定有许多不舍,你想对母校、老师、同学、好友说些什么呢?欣赏完下面这段艺术院校大学生表演的诗朗诵,一定会带给你很多启示。

尝试着也创作一段作品,表达一下自己的心声吧!1、学生讨论并创作2、选出代表进行表演。

四、总结:现在这这首歌曲已经传遍整个大江南北,歌曲也采用了很多不同的演唱方式,同学们今天我们共唱同一首歌,回忆往忆,共叙友情,相信这青春的旋律和纯真的誓言,一定会伴随我们走向美好的明天。

课后反思:第二课时教学目标:聆听欣赏曲《我的祖国》能够背唱歌曲的音乐主题;辨别并说出歌曲中速度和力度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与表现歌曲情感的关系;教学重难点:辨别这两首歌曲明显不同的风格。

教学内容:欣赏《我的祖国》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复习歌曲《同一首歌》二、欣赏《我的祖国》A、学习领唱、合唱。

师:刚才唱歌的演唱形式属于:独唱全班同学的演唱形式是:合唱B、引出歌曲《我的祖国》师:刚才听到同学们的歌声,不由让我想起现在中央三台亚宁主持的非常火的一个节目。

叫―――《同一首歌》。

a) 欣赏彭丽媛在《同一首歌》大型演唱会上演唱的《我的祖国》。

A:完整听赏全曲。

师:听的时候请想一想:歌曲的词、曲作者是谁?听后你想到什么?b)完整听《我的祖国》。

c)提问:词、曲作者是谁?师:刘炽.乔羽都是我国著名的词.曲作者,他们写的歌曲烩至人口,《让我们荡起双浆》会唱吗?唱一唱,这就是他们合作的歌曲。

没学过的歌曲大家怎么会唱?师:可见已深入人心,深受喜爱。

d)讨论:听后想到什么?(小组讨论、自由想象)B:简介电影《上甘岭》a)故事《上甘岭》。

师:这是电影《上甘岭》中的插曲。

故事发生在1952年的朝鲜战场上,我军某部七连战士占领了上甘岭,因伤亡惨重,八连战士接上坚守阵地。

敌人疯狂的一次又一次发起进攻,八连战士一个上午就击退敌人23次。

为彻底消灭敌人,我军进入坑道将与敌人展开全面的战争。

狡猾的敌人改变了方法,将我坑道部队团团围住,切断后方支援。

一时使战士们缺水少粮,后方为送粮牺牲了许多的战士,而战士们为找水也付出了生命。

战士们对敌人深恶痛绝,于是发起了全面进攻,终于我军取得了最后胜利。

2、《我的祖国》是战士们将战前工作准备好后,大家坐到了一起,深情的唱起这首歌。

我们来听听。

(放一段)师: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下坚守阵地时所唱的歌。

想想表现了我志愿军什么样的精神?生:炽热的爱国主义情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师:战士们唱《我的祖国》时采用了什么演唱形式?3、师:好,大家都有统一答案了。

这是正确的。

师:女声领唱――深情,旋律委婉曲折,优美深情,将祖国的大好河山描绘得真切动人,唱起来使人倍感亲切。

混声合唱――表达全体志愿军战士对祖国的热爱之情4、二者有强烈的对比,又有紧密联系。

C:分析歌曲:1、给歌曲分乐段。

师:请打开书,我们一起看一看歌曲分为几个乐段。

指名:两个乐段。

师:我们来听一听两个乐段表现形式上有什么不同。

第一乐段――抒情性的。

赞美祖国的秀美江山热爱第二乐段――开放性的,赞美祖国的强大自豪是高潮部分。

2、哪些地方音的跨度大?师:“是我生长的地----方”处音的夸度比较大,大家看一看。

再找找书中还有没这样的情况。

在哪里?(小组讨论)师:作曲家这样处理的歌曲,效果怎么样。

(可以交流)D:完整再听歌曲,学生轻声跟唱。

师:感受.体会抒情歌曲与赞颂歌曲的有机结合。

E:表演情景。

师生同唱《我的祖国》师:让我们将教室当成坑道,来表演一次电影中的情景,每组发几条硼带,这个大坑道里都是八连战士,大家先替受伤的战士包扎。

之后老师领唱同学们伴随音乐扮演选择影片中的任何一个角色来表演唱,并找好姿势。

共同体会歌曲的情感。

F:新时代的《我的祖国》师:刚才大家欣赏到的是五十年代我的祖国,五十多年过去了,现在我的祖国是怎么样的?生:祖国更强大。

现在我们的祖国与原来的祖国一样吗?(讨论)1、学生讨论师:学了这一课,大家学到了什么?2、教师小结师:对,只有我们的祖国强大了,我们才会更幸福。

而我们要珍惜这来之来易的生活。

课后反思:第三课时教学目标:(一) 通过演唱和欣赏活动,能够感受和表现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喜爱不同形式的歌唱祖国、歌颂友谊的歌曲。

(二) 聆听欣赏曲《大中国》,能够背唱歌曲的音乐主题;能够辨别《我的祖国》这两首歌曲明显不同的风格。

(三) 学习秧歌知识,创造性地为歌曲《大中国》编配秧歌舞的动作。

(四) 学习有关合唱知识,知道合唱的声部及各声部位置。

教学内容:聆听《大中国》秧歌知识教学过程:一、说说我们的大中国:师:“前一阶段我们进行了《我的祖国》,大家已经了解了中国的许多知识,你觉得我们中国是个怎样的国家?”生:回答师:“你们讲的这些,都说明我们的中国很大。

今天,我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曲《大中国》,让我们听一听。

”提问:这首歌曲听上去有什么感觉?生:回答二、感受、理解歌曲:1、欣赏歌曲一遍。

(仔细倾听)提问:(1)从这首歌中,你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又感觉到了什么呢?(2)歌曲中用了一个比喻,把中国比做一个家,那兄弟姐妹指的是什么?(是指五十六个民族在中国大家庭里,就像兄弟姐妹一样相亲相爱)2、欣赏歌曲第二遍(1)你听到歌里唱了哪些美丽景色?(教师以歌词做归纳,同时出示多媒体风景图片)(2)“家里盘着两条龙,是长江与黄河”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麽说?(3)我们中国的什么山峰是世界最高山峰?(教师以歌词总结)(4)长城在古代是派什么用处的?(抵御敌人的入侵)(5)歌曲中为什么说“看那青藏高原比那天空还辽阔”?(6)“经过那个多少,那个风吹和雨打”是什么意思?(祖国经历了很多磨难,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要好好珍惜。

)3、欣赏歌曲第三遍:提问:(1)喜欢这首歌吗?这首歌的前后节奏有什么不同吗?(2)听了这首歌是不是有一种非常激动、非常自豪的感觉?是哪一句听上去感觉很激动很自豪?(3)让我们一起来唱唱吧!四、进一步激发情感:师:“歌曲唱完了,你们觉得做一个中国人光荣吗?好像很多朋友还没有尽兴,我们再用舞蹈动作来表现一下这首歌!”五、学跳秧歌舞师:我们今天请来了一位小小舞蹈家,她要给大家展示一段舞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请学生示范)师:谁知道刚才她跳的是什么舞蹈?生:秧歌。

师:今天我们就请这位小小舞蹈家来教我们跳一跳吧生:全班学跳秧歌舞。

师:让我们合着音乐来一遍,如何?生:跟音乐跳。

三、小结师:比一比,这首歌与《我的祖国》在风格上有什么不同?生:小组讨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