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1.GDP核算中的劳务包括A.工人劳动 B.农民劳动C.工程师劳动D.保险业服务2.下列产品中不属于中间产品的是:A.某造船厂购进的钢材B.某造船厂购进的厂房C.某面包店购进的面粉D.某服装厂购进的棉布3.已知某国的期初资本存量为30000亿美元,它在该期生产了8000亿美元的资本品,资本折旧为6000亿美元,则该国当期的总投资与净投资分别为A.22 000亿美元和24 000亿美元B.38 000亿美元和 36 000亿美元C. 8 000亿美元和 6 000亿美元D.8000亿美元和2000亿美元4.在一个四部门经济模型中,GDP=A.消费十净投资十政府购买十净出口B.消费十总投资十政府购买十净出口C.消费十净投资十政府购买十总出口D.消费十总投资十政府购买十总出口5.下列各项中,属于要素收入的是A.企业间接税、B.政府的农产品补贴C.公司税前利润D.政府企业盈余6.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的变化将直接影响A.GDPB.NDPC.NID.PI7.当年计入GDP的消费支出大于当年生产的消费品,表明A.购买了旧货B.购买了库存产品C.当年产品出口增加D.统计错误8.已知个人可支配收入为1800美元,个人所得税为300美元,利息支付总额为l00美元,个人储蓄为500美元,个人消费为1200美元,则个人收入为A.2 000美元B.2 200美元C.21 00美元D.2 300美元9.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一旦个人收入决定以后,只有个人所得税的变动才会影响个人可支配收入B.间接税不计入GDPC.间接税不计入NDPD.居民购买股票的行为在经济学意义上不算投资10.只涉及私人部门的收入流量循环模型显示出A.在居民和厂商之间的收入流量循环B.在政府和厂商之间的收入流量循环C.在居民、厂商和政府之间的收入流量循环D.在居民和政府之间的收入流量循环1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总投资的是A.商业建筑物和居民住宅B.购买耐用品的支出C.商业存货的增加D.购买设备的支出12.在三部门模型中,居民储蓄等于A.净投资、B.总投资C.总投资一政府开支十折旧D.净投资一政府储蓄13.名义GDP为1100,实际GDP为1000,则 GDP折算指数为 A.9 .09B.90.91C.1.11D.1.1014.最终产品包括A.钢筋B.水泥C.钳子D.稻谷15.石油的生产不能以下列方式计入GDPA.石化企业购买石油支出B.石化企业存货增加C.石油企业存货增加E.出口16.下列哪一项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A.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B.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c.经纪人为一座旧房买卖收取的一笔佣金:D.保险公司收到一笔家庭财产保险.17.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小于国民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 )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A.大于,B.小于, C.等于: 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18.今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去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说明A.今年物价水平一定比去年高了;B.今年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总量一定比去年增加了;c.今年的物价水平和实物产量水平一定都比去年提高了;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一定正确。
19.“面粉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 ).A.一定是对的;B.一定是不对的;c.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不对的,D.以上三种说法全对.20.下列哪一项计入GDP?( ).A.购买一辆用过的旧自行车,B.购买普通股票,C.汽车制造厂买进1O吨钢板,D.银行向某企业收取一笔贷款利息.21.经济学上的投资是指( ).A.企业增加一笔存货,B.建造一座住宅C.企业购买一合计算机,D.以上都是.22.已知某国的资本品存量在年初为10000亿美元,它在本年度生产了2 500亿美元的资本品,资本消耗折旧是2 000亿美元,则该国在本年度的总投资和净投资分别是( )。
A.2 500亿美元和500亿美元:B.12 500亿美元和10 500亿美元;C.2 500亿美元和2 000亿美元;D.7 500亿美元和 8000亿美元。
23.在一个有家庭、企业、政府和国外的部门构成的四部门经济中,GDP是( )的总和。
A.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B.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C.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D.工资、地租、利息、利润和折旧.24.下列哪一项不是公司间接税?( ).A.销售税,B.公司利润税:c.货物税,D.公司财产税。
25.下列项目中.( )不是要素收入.A.总统薪水;B.股息C.公司对灾区的捐献;D.银行存款者取得的利息。
26.在下列项目中,( )不属于政府购买.A.地方政府办三所中学;B.政府给低收入者提供一笔住房补贴;c.政府订购一批军火;D.政府给公务人员增加薪水.27.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增加对( )项有影响.A.国内生产总值(GDP)B.国内生产净值(NDP);C国民收入(NI):D.个人收入(PI).28.下列第( )项不属要素收入但被居民收到了.A,租金,B.银行存救利息,c.红利,D.养老金.29.在一个只有家庭、企业和政府构成的三部门经济中,一定有( ). A.家庭储蓄等于净投资;B.家庭储蓄等于总投资;c.家庭储蓄加折旧等于总投资加政府支出,D.家庭储蓄加税收等于净投资加政府支出。
30.下列( )项命题不正确。
A.国民生产净值(NDP)减直接税等国民收入(NI);B.国民生产净值(NDP)加资本消耗(折旧)等于GDP;C.总投资等于净投资加折旧;D.个人收入等于个人可支配收入加直接税.31.如果个人收入等于570美元,而个人所得税等于90美元,消费等于430美元,利息支付总额为10美元,个人储蓄为40美元,个人可支配收入则等于( )。
A.500美元.B.480美元.C.470美元,D.400美元.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不计入GDP的是A.私人建造的住宅B.从事二手货交易的经纪人提取的佣金C.政府向失业者提供的救济金。
D.保险公司收取的保险金E.国库券利息2.下列各项中,计入GDP的是A.在证券市场上购买股票B.购买一套旧住宅C.银行向企业收取的贷款利息D.自有住宅的虚拟租金E.专利所有人获得的专利使用费3.下列行为中,属于经济学上的投资的是A.企业因产品滞销而导致的存货增加B.政府购买的住宅C.个人购买的计算机D.个人在二级市场上购买的股票E.个人购买的文物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企业间接税的是A.营业税B.货物税C.公司利润税D.社会保险税E.个人所得税5.在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要素收入的是A.股息和红利。
B.国库券利息C.政府盈余D.商业银行存款利息‘E.非公司型企业收入6.下列各项中,可以成为政府收入来源的是A.个人所得税.B.社会保险税C.企业间接税D.政府公债E.公司利润税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某个企业销售形势的好坏对GDP无影响B.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可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加以判断C.总投资增加时,资本存量相应增加D.某人原来出租给他人的房屋收回自用,则此后的虚拟租金应计入GDPE.企业对公益活动的捐款是由生产要素创造的收入8.下列各项中,不计人GDP的是A.A君修剪自家的草坪B.B君购买二手汽车C.C君购买长虹公司的股票D.D君收到少数民族补贴E.在地下进行的毒品交易9.下列各项中,属于转移支付的是()。
A.失业救济金B.退休金C.免费食品券D.国库券利息E.资本折旧10.在一个没有政府、净投资、折旧和外贸的模型中,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总和等于A.总消费B.消费支出与收入之和C.工资、利息、租金、利润之和D.要素收入之和E. 居民与国内厂商收入之和三.计算题1.根据下列数据计算GDP、NDP、NI、PI、DPI。
单位:10亿美元消费 1732.0总投资 445.3政府购买 530.3净出口 32.1折旧 303.8企业间接税 213.3统计误差 4.9社会保险税 216.5政府对个人的转移支付 205.6未分配利润 91.0公司利润税 77.7个人所得税 340.0解:GDP=2739.7NDP=2435.9NI=2217.7PI=2038.1DPI=1698.12.某经济社会在某时期发生了以下活动:(1)一银矿公司支付7.5万美元工资给矿工开采了50万磅银卖给一银器制造商,售价10万美元;(2)银器制造商支付5万美元工资给工人造一批项链卖给消费者,售价40万美元。
a.用最终产品生产法计算GDP,b.每个生产阶段生产了多少价值?用增值法计算GDP.c,在生产活动中赚得的工资、利润共计分别为多少?用收入法计算GDP.解:a.项链为最终产品,价值40万美元.b.开矿阶段生产10万美元,银器制造阶段生产30万美元,即40万美元一IO 万美元:30万美元,两个阶段共增值40万美元c.在生产活动中,所获工资共计;7.5+5=12.5(万美元)在生产活动中,所获利润共计:(10-7.5)+( 40-lO-5)=27.5(万美元)用收入法计得的GDP为;12.5+27.5=40(万美元)可见,用最终产品法,增值法和收入法计得的GDP是相同的。
四.分析讨论题1.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能否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加以区别?答:不能.在国民收入核算中,一件产品究竟是中间产品还是最终产品,不能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来加以区别,而只能根据产品是否进入最终使用者手中这一点加以区别。
例如,我们不能根据产品物质属性来判断面粉和面包究竟是最终产品还是中间产品。
看起来,面粉一定是中间产品,面包一定是最终产品.其实不然.如果面粉为面包厂所购买,这包面粉是中间产品,如果这包面粉为家庭主妇所购买则是最终产品.同样,如果面包是面包商店卖给消费者,此面包是最终产品,但面包在生产厂出售给面包商店时,它还属中间产品.2.怎样理解产出等于收入以及产出等于支出?答:产出指GDP的生产,亦即新创造的价值,而不是各经济部门的产品价值总和,例如长期来我们所讲的工农业总产值.假定某纺纱厂1年产出成品(纱)值20万元,其中包括消耗棉花价值为15万元(我们用棉花代表生产纱的耗费的全部中间产品价值),则创造的价值只有5万元,而不是20万元.为什么产出等于收入呢?如果我们暂不考虑折旧和间接税,那么.新创造的这5万元价值就被认为是生产纱的所投入的生产要素(劳动、土地、资本及企业家管理才能)共同创造的,因而要化为这些要素的报酬,即工资、地租、利息和利润.其中,利润是产品卖价20万元扣除原材料价格、工资、利息和地租后的余额。
假定工资是2万元,利息是1.5万元,地租是5干元,则利润就是1万元.正由于在国民收入核算中把利润看成是产品卖价扣除成本后的余额,因此.总产出总等于总收入总产出总等于总支出是指就全社会来看,总产出总等于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例如,假定一件上衣卖500元,就意味着消费者购买时支出500元,而这500元又是许多与之有关的生产经营者(如棉农,纱厂、织布厂、制衣厂、售衣商等)创造的价值即产出.上衣是如此,千千万万最终产品也是如此,因而就全社会来看,总产出就等于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3.能否说某公司生产的汽车多卖掉一些时比少卖掉一些时GDP增加要多一些? 答: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