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新高考选考适应性考试化 学 试 卷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属于碱的是A. Na 2SO 4B. NaOH C .H 2SO 4 D. CO 22.下列仪器名称为“镊子”的是3.下列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 .液氯B .酒精 C.氯化钠 D.水4.C+H 2O △CO+H 2的反应类型是A .化合反应B .分解反应C .置换反应D .复分解反应5.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因水解而呈碱性的是A. NaOHB. NH 4ClC.NaClD.Na 2CO 3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硅可用于制造电脑芯片 B .浓H 2SO 4可用做干燥剂C.碳酸氢钠可用于食品的发酵 D .少量金属钠保存在酒精中7.下列表示正确的是A .质子数为53,中子数为78的碘原子:I 13153B .CH4分子的比例模型:C. Na+的结构示意图:D. NaOH的电离方程式:NaOH Na++ OH-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二氧化硫和氯气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B.漂白粉暴露在空气中久置会变质C.在加热条件下,镁能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D.氯水中真正起漂白、杀菌、消毒作用的微粒是其中含有的Cl2分子9.下列不属于化石能源的是A.天然气B.生物质能C.煤D.石油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应先检漏B.用焰色反应鉴别NaCl固体和NaOH固体C.用丁达尔效应鉴别NaCl溶液和KCl溶液D.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插入混合溶液的液面下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乙醇和丁烷都存在同分异构体B. (CH3CH2)2CHCH3的系统命名是2-乙基丁烷C.氧气和臭氧互为同素异形体D.甲烷与异戊烷互为同系物12.一定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A(g)+B(g)2C(g) △H<0,A、C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右表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x=1B.反应开始2min内,用B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5mol · L-l · min -1C.反应进行到lmin时,反应体系达到化学平衡状态D.A的正反应速率等于C的逆反应速率时,反应体系达到化学平衡状态13.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Zn与稀H2SO4反应:2Zn+2H+=2Zn2++H2↑B.氯气和水反应:Cl2+H2O=2H++Cl-+ClO-C.向Na2SiO3溶液中滴加稀盐酸:Na2SiO3+2H+=H2SiO3↓+2Na+D.硫酸氢钠溶液与过量氢氧化钡溶液混合:H++SO42-+Ba2++OH-=BaSO4↓+H2O14.短周期元素W、X、Y、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表所示,这四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大小:X > Y > ZB.W、Y两种元素都能与氧元素形成化合物WO2、YO2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W > Y > ZD.W元素的单质能从X的氧化物中置换出X单质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石油的分馏和煤的液化都是发生了物理变化B.乙烯和乙炔都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且生成的产物相同C.甲烷和氯气反应生成一氯甲烷与苯和硝酸反应生成硝基苯的反应类型相同D.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也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油脂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可制得肥皂B.在一定条件下,氨基酸之间能发生反应合成多肽C.在淀粉水解液中加入氢氧化钠,再加入碘水,溶液未变蓝,说明淀粉己完全水解D.蛋白质溶液中加入Na2SO4浓溶液有固体析出,加入足量水后固体不溶解17.锌一空气电池(原理如图)适宜用作城市电动车的动力电源。
该电池放电时Zn转化为ZnO。
该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Zn电极是该电池的正极B.Zn电极的电极反应:Zn+H2O-2e-=ZnO+2H+C.OH-向石墨电极移动D.氧气在石墨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氨水和NaOH溶液中和盐酸的能力相同B.醋酸溶液中只存在一个电离平衡体系C.0.1mol · L-1的氨水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说明氨水是弱电解质水溶液D.同浓度同体积的醋酸和盐酸分别与足量镁反应时,放出H2的速率相同19.Na2CO3(aq)与盐酸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下列选项正确的是J 件A.H2CO3(aq)=CO2(g)+H2O(l)为放热反应B.CO32-(aq)+ H+(aq)=HCO3-(aq) △H=akJ/molC.HCO3-(aq)+H+(aq)= CO2(g)+H2O(l) △H=(c-b)kJ/molD.CO32-(aq)+ 2H+(aq)= CO2(g)+H2O(l) △H=(a+b-c)kJ/mol 2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氯化钠熔化时离子键被破坏B.二氧化硅融化和干冰气化所破坏的作用力不相同C.H2SO4、CCl4、NH3均属于共价化合物D.HBr比HCl的热稳定性差说明HBr的分子间作用力比HCl弱21.己知反应:2Al(l)催化剂B(l) △H=-QkJ/mol,取等量A分别在0℃和20 ℃下反应,测得其转化率Y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曲线(Y-t)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代表20℃下A的Y-t曲线B.反应到66min时,0℃和20℃下反应放出的热量相等C.0℃和20℃下达到平衡时,反应都放出QkJ热量D.反应都达到平衡后,正反应速率a > b22.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足量Mg与2.8gN2完全反应后失去0.2N A电子B.3.0g由葡萄糖和冰醋酸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0.3N AC.常温常压下,2.8gC2H4含有共用电子对的数目为0.6N AD.16gO2含有NA个18O原子23.常温下,用0.1000 mol · L-1NaOH溶液分别滴定20.00mL浓度均为0.1000 mol · L-1CH3COOH 溶液和HCN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点①时:c(CN-)>c(Na+)>c(HCN)>c(OH-)B.点③时:c(Na+)=c(CH3COO-)>c(H+)C.点④时:c(Na+)>c(CH3COO-)>c(OH-)>c(H+)D.点①和点②所示溶液中:c(CH3COO-)-c(CN-)=c(HCN)-c(CH3COOH)24.将一定量的氯气通入50mL 10.00mol·L-1的氢氧化钠浓溶液中,加热少许时间后,溶液中形成NaCl、NaClO、NaClO3共存体系(不考虑氯气和水的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反应中转移的电子为nmol,则0.25 < n < 0.5B.溶液中n(NaCl):n(NaClO):n(NaClO3)可能为3C.与NaOH反应的氯气物质的量:0.25 mol < n (Cl2) < 0.75molD.当溶液中n(NaClO):n(NaClO3) = 5:1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8Cl2+16OH-=10Cl-+5ClO-+ClO3-+8H2O25.某溶液X中可能含有下列离子中的若干种:Cl-、SO42-、SO32-、HCO3-、Na+、Mg2+、Fe3+,所含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均相同。
为了确定该溶液的组成,某同学取100mL上述溶液X,进行了如下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体A可能是CO2或SO2B.溶液X中一定存在SO42-、HCO3-、Na+、Mg2+C.溶液X中一定不存在Fe3+和Mg2+,可能存在Na+D.分别在溶液1和溶液2中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都能生成白色沉淀非选择题部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50分)26.(6分)A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C、F的分子式都为C2H4O,F是没有不饱和键的环状有机物,G的分子式为C2H6O2,G中含有两个相同的官能团,转化关系如下图:己知:同一碳原子上连接2个或2个以上—OH是不稳定结构请回答:(1)有机物C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
(2)有机物E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
(3)F→G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有机物D能使石蕊溶液变红B.用新制碱性氢氧化铜悬浊液无法区分有机物B、C、D的水溶液C.等物质的量的A和B分别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量相等D.可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有机物E中混有的少量B、D27.(6分)为探究含结晶水的化合物X(含四种元素,摩尔质量为180 g·mol-1)的组成和性质,某兴趣小组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请回答:(1)黑色固体Y的化学式为________,气体C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
(2)晶体X隔绝空气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8.(4分)实验室采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氯化铜(部分仪器和夹持装置已略去)。
(1)C中试剂是____________。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
A.玻璃纤维的作用是防止E中液体倒吸入D中B.E中液体用于吸收多余的氯气和氯化氢C.要使B中产生氯气,应先加热圆底烧瓶,再滴加浓盐酸D.实验中加热的先后顺序为:先加热圆底烧瓶B,再加热硬质玻璃管D(3)写出B 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29.(4分)向一定质量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浓度为1.000 mol·L-1的Na2CO3溶液,反应过程中加入的Na2CO3溶液的体积与产生沉淀或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样品中物质的量之比n (CaCl2) :n(HCl)=_____________。
(2)V2=_____________L。
30.【加试题】(10分)氯化铵、甲醇、氧化铝都是重要化合物。
(1)已知:I NH4Cl(s)=NH3(g)+HCl(g) △H=+l63.9 kJ·mol-1II HCl(g)+CH 3OH(g)CH3Cl(g)+H2O(g) △H=-31.9kJ·mol-1III NH 4Cl(s)+CH3OH(g)NH3(g)+CH3Cl(g)+H2O(g)①反应III在_________条件下能自发反应(填“较高温度”、“较低温度”或“任何温度”),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②图1是反应III使用三种不同催化剂时得到的CH3Cl产率与温度关系的变化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