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脱硫论文

脱硫论文

班级:电力学院06动本(3)班姓名:杨菲菲学号:200621203092
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的进展
摘要:我国大气污染严重,污染废气排放总量处于较高水平。

目前,我国大气污染的防治取得重要进展。

但我国目前还没有掌握先进的设计和制造技术,治理手段也比较落后,排放标准要求低,需要不断学习、创新。

关键词:脱硫脱氮除尘
我国大气污染严重,污染废气排放总量处于较高水平。

为控制和整治大气污染,“九五”以来,我国在煤炭洁净加工开发技术、煤炭洁净高效燃烧技术、煤炭洁净转化技术、污染排放控制技术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和开发,取得了许多新的成果。

与此同时,我国大气污染的防治也取得重要进展。

酸雨和二氧化硫控制区的污染防治工作已深入展开。

“两控区”内175个地市和电力、煤炭等行业编制了二氧化硫污染防治规划。

关停小火电机组198台(装机容量208万千瓦)。

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始限制燃煤含硫量。

目前,“两控区”年削减二氧化硫排放量近80万吨,93个城市二氧化硫的浓度达到国家环境质量标准。

如果中国的燃煤电站的烟气排放要达到目前发达国家规定的水平,SO2的排放量将从每年680万吨下降至170万吨,NOx的排放量将从100%下降至30%,CO2也将减排2500万吨。

我国控制和整治大气污染任重而道远。

脱硫技术
控制SO2排放的工艺按其在燃烧过程中所处位置可分为燃烧前、燃烧中和燃烧后脱硫三种。

燃烧前脱硫主要是洗煤、煤的气化和液化。

洗煤可用作脱硫的辅助手段,经济适用的煤气化和液化技术在进一步开发之中。

就燃烧中脱硫的型煤和循环流化床燃烧来说,燃用型煤比直接燃用原煤节煤又干净,较多用于中小锅炉上;国内最大的循环流化床是75t/h炉型,适用于工业锅炉和采暖,国外电站应用于机组容量有的高达300t/h。

燃烧后烟气脱硫技术是当前世界唯一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脱硫方式,是控制SO2污染和酸雨的主要技术手段。

而烟气脱硫被认为是控制SO2最行之有效的途径。

烟气脱硫主要有湿法、半干法、干法和硫氮联脱法等。

其中,湿式石灰石-石膏法、喷雾干燥法、LIFAC法、CDSI法是工艺成熟、应用较广的烟气脱硫方法。

流化床燃烧技术在燃烧过程中有效控制SO2和NOx的生成,日益受到重视。

对于燃煤烟气净化技术,近年来,我国在基础研究和中小锅炉烟气净化技术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

为提高脱硫剂的脱硫效率,在Ca(OH)2中加入易潮解盐和碱,或用燃烧飞灰和Ca(OH)2的水合物作吸着剂,或用活性焦或活性炭作吸附剂,在实验室研究中都取得一定成果。

适合中小型锅炉的网膜塔除尘脱硫系统、双击式除尘脱硫工艺、旋转喷雾半干法烟气脱硫小型试验装置等都取得初步成效。

另外,在“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中,脉冲电晕法离子体烟气脱硫技术取得了重要进展,完成了2万Nm3/h中试线建设与试验,脱硫率大于80%;新型氨法脱硫技术(NADS)通过验收;“利用杭州湾海水脱除电厂烟气中二氧化硫”的中试研究取得突破。

在自主开发研制的同时,一些大型电厂也相继从国外引进了一些先进的除硫设备,对多种工艺进行了试验和示范。

如珞璜电厂的石灰石-石膏法技术、黄岛电厂的旋转喷雾干燥法、山西太原第一热电厂的高速水平流简易湿法、南京下关电厂的炉内喷钙尾部增湿活化法(LIFAC)、深圳西部电厂的海水脱硫法等等。

与日方合作建设的山东潍坊化工厂、南宁化工集团公司和四川长寿化工总厂三套简易石灰石-石膏法脱硫装置的示范工程,从运行效果看,装置都具有设计先进新颖、结构紧凑、自动化控制程度高、电脑监控和图象显示直观明了以及操作简单、维修方便并无须对原有烟简进行改造等优点,其脱硫率也远远高于其它同类型的设备,的确起到了示范作用,为我国酸雨污染的治理提供了有效技术。

但是,我国目前还没有掌握烟气脱硫设备的设计和制造技术,治理手段也比较落后,排放标准要求低,燃煤锅炉的二氧化硫排放基本处于失控状态。

脱氮技术
NOx排放控制技术大致可分为二类:改进燃烧技术减少NOx的产生和烟气中去除NOx。

在SOx/NOx的联合脱除技术中,一类是脱硫技术和脱氮技术(主要是SCR 技术)的组合,如SNRB工艺和S NOx工艺。

SNRB的原理是在省煤器后喷入钙基吸着剂脱除SO2,在布袋除尘器的滤袋中悬浮有SCR催化剂并在气体进布袋除尘器前喷入NH3以去除NOx;S NOx技术的原理是以SCF去除NOx,SO2催化氧化为三氧化硫(SO3)在降膜冷凝中凝结水合为硫酸。

另一类SOx/NOx 联合脱除技术是利用吸附剂同时脱除硫氧化物(SOx)和NOx,如氧化铜工艺。

第三类是NOx SO技术,它是类似的干法可再生工艺,其吸附剂为钠浸渍型Al2O3,S02和NOx在120℃的流化床中与吸附剂反应生成复杂的S-N化合物,反应产物在620℃下加热释放NOx,又用甲烷和蒸汽处理使释放出SO2和H2S 而得以再生。

第四类是炉内和烟道喷吸着剂技术,它也可同时脱除SOx和NOx。

我国在烟气脱氮方面近年取得新的进展,如“整体分级低NOX燃烧技术”于2000年1月通过鉴定。

在设备方面,目前在新建300MW及以上锅炉已装有低氮燃烧器;但大量300MW以下锅炉氮氧化物(NOX)仍无法控制,而且燃烧控制调节水平低,使氮氧化物生成量增加。

目前我国仅有NOx的环境质量标准,尚无固定源燃烧NOx排放标准。

有关固定源燃烧NOx排放技术研究仅局限于个别低NOx燃烧技术和燃烧固硫技术中附带削减NOx的效果研究等。

除尘技术
在传统除尘技术方面,我国已经研究并开发了多种实用有效的技术,我国有90%的火电站装了除尘器,平均除尘效率达90%,其中静电除尘(除尘效率达96%)仅占总数的12%。

新建大型电站靠高烟囱(210米以上)扩散,扩散效果虽不差,可减轻附近城市的空气污染,但不能解决地区的污染问题。

由于受资金不足的制约,我国大型燃煤锅炉仅配备3―4个电场的电除尘器,加之国产除尘设备运行不稳定,控制性能差,实际排放浓度往往高于现有标准。

我国目前的总体平均除尘效率在95%左右,只相当于发达国家20世纪70年代的水平。

目前国外烟气净化技术比较成熟先进,我国必须与国外合作,学习借鉴国外先进技术经验。

另一方面,当务之急是发展我国自己的烟气净化技术及产业,逐步实现烟气净化技术和设备的国产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