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大附中2020届高三年级月考(三)理科综合本试卷共12页,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请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
不按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上交监考老师。
相对原子质量H l T 3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Ca 40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线粒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口腔上皮细胞用盐酸处理后,线粒体可被健那绿染成蓝绿色B.无论在有氧还是无氧条件下,线粒体基质中都可以生成CO2C.线粒体中有DNA和RNA分布,可发生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D.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大肠杆菌,可看到线粒体由双层膜构成2.科学家将鸡肉瘤的无细胞滤液接种到健康鸡体内,诱发了新的肉瘤,后来从肉瘤中提取出一种RNA病毒,命名为Rous病毒。
以下分析合理的是A.滤液中的致癌因子属于化学致癌因子B.Rous病毒的化学组成与染色体相同C.与正常细胞相比,肉瘤细胞的细胞周期变长D.与正常细胞相比,肉瘤细胞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3.如图为细胞中核糖体合成分泌蛋白的示意图。
己知分泌蛋白的新生肽链上有一段可以引导其进入内质网的特殊序列(图中P肽段)。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的合成起始需要RNA聚合酶识别并结合起始密码子B.多个②结合在①上可使每一条肽链的合成时间大大缩短C.若P肽段功能缺失,肽链可继续合成,但无法分泌到细胞外D.据图可知②在①上的移动方向是从左向右4.某小岛上的一种啄木鸟喙长分布如图甲;其唯一的食物(一种在树干中的虫)在树干的深度分布如图乙。
多年以后,这种啄木鸟和虫最可能表现为A.鸟喙都比现在的长,因为较长的鸟喙能获得更多的食物B.鸟喙长度保持稳定,因为鸟喙的长度适应了虫的分布C.经过自然选择,啄木鸟进化成喙长不同的多个新物种D.啄木鸟和树干中的虫相互选择,共同进化5.研究发现,少数孕妇在妊娠期体内甲状腺激素的浓度会出现大幅度的变化,容易给胎儿带来一定的影响。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若孕妇摄入碘的量不足,可能导致胎儿出生后患侏儒症B.孕妇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可影响胎儿神经系统的发育C.妊娠期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将导致孕妇代谢旺盛,产热量增多D.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运输给胎儿,并与受体结合后起作用6.右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③处的液体为组织液,传递兴奋时含有能被④特异性识别的物质B.神经递质作用于④,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C.在②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D.图中所示生理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和信息交流的作用7.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都正确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ClO2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水消毒剂B.石英熔点高,可用于制造石英研钵C.氢氧化铝受热易分解,可用作胃酸中和剂D.生石灰能与水反应,可用于干燥氯气8.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2 g金刚石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4N AB.7 g超重甲基(-CT3)中含有的电子数为3N AC.标准状况下,22.4 L氩气中含有的原子数约为2N AD.0.1 mol Na2O与SO2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lN A9.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制备纯净干燥的Cl2B.证明锌比铜活泼C.制备无水氯化亚铁D.证明一水合氨是一元碱10.一种高分子可用作烹饪器具、电器、汽车部件等材料,其结构片段如下图。
下列关于该高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高分子是苯酚的同系物B.该高分子在碱性条件下可发生水解反应C.该高分子可由甲醛、对甲基苯酚缩合生成D.该高分子的结构简式为11.有X、Y、Z、W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己知Y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XY Z WA.简单离子半径:Y>WB.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和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可反应C.X的简单氢化物比Z的简单氢化物更稳定、沸点更高D.非金属性:W>X12.利用反应6NO 2+8NH3===7N2+12H2O设计的电池装置如图所示,该装置既能有效消除氮氧化物的排放,减轻环境污染,又能充分利用化学能。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池工作时,OH-从左向右迁移B.电极A上发生氧化反应,电极A为正极C.当有0.lmol NO2被处理时,外电路中通过电子0.4 molD.电极B的电极反应式为2 NO2+8e-+8H+=N2+4H2O13.某同学采用硫铁矿焙烧取硫后的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SiO2、Al2O3,不考虑其他杂质)制取七水合硫酸亚铁(FeSO4·7H2O),设计了如下流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溶解烧渣选用足量硫酸,试剂X选用铁粉B.固体1中一定含有SiO2,控制pH是为了使Al3+转化为Al(OH)3,进入固体2C.从溶液2得到FeSO4·7H2O产品的过程中,须控制条件防止其氧化和分解D.若改变方案,在溶液1中直接加NaOH至过量,得到的沉淀用硫酸溶解,其溶液经结晶分离也可得到FeSO4·7H2O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 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研究与平行板电容器电容有关因素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前电容器不带电,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A .实验时,只用带电橡胶棒与电容器b 板接触,便能使电容器带电B .保持电量不变,只将电容器b 板向下平移,静电计指针的张角变小C .保持电量不变,只在极板间插入有机玻璃板,电场强度不变D .保持电量不变,只将b 极板往右移,口极板电势升高15.如图所示,虚线表示某电场中的四个等势面,相邻等势面间的电势差相等,一个不计重力的带 负电的粒子从右侧垂直于等势面4向左进入电场,其运动轨迹与等势面分别交于以c b a 、、三 点,则A .粒子受到的电场力越来越小B .四个等势面电势高低关系为4321ϕϕϕϕ<<<C .等势面4上各点场强处处相等D .粒子的运动速度越来越大16.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两平行金属板之间的带电液滴处于静止状态,电流表和电压表均为理想电 表,由于某种原因L 2的灯丝突然烧断,其余元器件均不会损坏,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电流表、电压表读数的比值不变B .电源内阻消耗的功率变小C .带电液滴将向上运动D .电源的输出功率变大17.北京时间2019年4月10日21时,人类首张黑洞照片面世,黑洞密度极大,对周围的物质(包括光子)有极强的吸引力,设光子恰能绕黑洞表面做圆周运动,离该黑洞中心距离为r 的星体 正以v 的速度绕黑洞旋转,光子的速度为c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光子绕黑洞运动的角速度为rc B .光子比星体绕黑洞运动的周期大 C .光子与星体绕黑洞的周期比为cv D .该黑洞的最大半径为r c v 22 18.如图叠放在水平转台上的物体A 、B 和C 正随转台一起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没发生相对滑动),A 、B 、C 的质量分别为3m 、2m 、m ,所有接触面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B 、C 离转台中心的距 离分别为r 、1.5r ,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 .匀速转动过程中,B 对A 的摩擦力与转台对B 的摩擦力大小相等B .C 与转台间的摩擦力大小A 为与B 间的摩擦力大小的一半C .转台的角速度ω有可能恰好等于rg 23μ D .若角速度ω再在题干所述基础上缓慢增大,C 与转台间将最先发生相对滑动19.两电荷量分别为1q 和2q 的点电荷固定在x 轴上的M O 、两点,两电荷连线上各点电势ϕ随x 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C 为ND 段电势最低的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 .21q q 、为等量同种电荷B .C N 、两点间场强方向沿x 轴负方向C .从N 到D 电场强度大小先减小后增大D .将一负点电荷从N 点移到D 点,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20.物体仅在力F 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力F 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 .s 3~0内,力F 所做的功等于零,冲量也等于零B .s 4~0内,力F 所做的功等于零,冲量也等于零C .第1s 内和第2s 内的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方向相反D .第3s 内和第4s 内的速度方向相反,加速度方向相同21.如图所示,一根轻质弹簧固定在一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底端的挡板上,空间存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E ,一带正电的小球在光滑斜面上由A 点静止释放,到达B 点时与弹簧粘在一起,在斜 面上作往复运动。
在物体由C 点运动到D 点(D C 、两点未在图上标出)的过程中,弹簧的弹 性势增加了3.0 J ,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了5.0 J ,弹簧不超过弹性限度,则在这段过程中A .当弹簧的弹力等于θsin mg 时,小球动能最大B .当小球的速率等于零时,小球和弹簧机械能的总和一定最大C .从C 到D 小球动能增加量大于2JD .小球在D 点的合力方向可能沿斜面向上三、非选择题:共174分,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33-38题为选考题, 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
22.(6分)测定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时,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图中长木板水平固定。
(1)实验过程中,电火花计时器接在频率为50 Hz 的交流电源上,调整定滑轮高度,使 。
(2)已知重力加速度为,测得木块的质量为M ,砝码盘和砝码的总质量为m ,木块的加速度为a ,则木块与长木板间动摩擦因数=μ 。
(3)如图所示为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带动纸带运动时打出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 6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未画出,从纸带上测出cm x 20.31=,cm x 52.42= 5x cm 42.8=,cm x 70.96=。
则木块加速度大小=a m/s 2(保留2位有效数字)为测量“带按键移动触头的金属丝”的电阻率。
使用的仪器有:两节干电池、电压表、电流表、 螺旋测微器、滑动变阻器、单刀单掷开关、导线、底座带刻度尺和按键移动触头待测金属丝等。
(1)用底座刻度尺测量整段金属丝的长度L 为l.000m;(2)用螺旋测微器测金属丝的直径如图所示,则该金属丝的直径D= mm;(3)将整段金属丝接入电路中,用电压表0~3V 量程和电流表0~0.6A量程测量金属丝的电压和电流,两表盘的指针如图所示,则电压表的读数为 V ,电流表的读数为 A;(4)若实验中发现电流表损坏不能使用,刚好实验桌旁边有一个电阻值为5.Ω的定值电阻R 0和一个单刀双掷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