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普通化学原理_期末考试复习

普通化学原理_期末考试复习

1、 稳定单质在298 K ,100 kPa 下,下述正确的是
A. △ ,
为零 B. 不为零 C. △ 不为零, 为零 D. △ , , 均为零 m S C m f G ∆ m f H ∆ m S m f H ∆ m f H ∆ m f G ∆ m
S 2、已知298K 时,反应2A(s)+B(g)→C(l)的
, ,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此反应在标准态、任何温度下均能自发进行
B.此反应在标准态、任何温度下均不能自发进行
C.此反应在标准态、高温时能自发进行
D.此反应在标准态、低温时能自发进行B 1105r m H KJ mol θ-∆=⋅11220r m S J mol K θ--∆=-⋅⋅3.对ΔG=0的反应,加入正催化剂后,则
A.v 正> v 逆
B. v 正< v 逆
C. v 正= v 逆
D.不能确定
C
4.某温度下,反应SO 2(g )+1/2O 2(g )=SO 3(g )的平衡常数K θ=50,在同一温度下,反应2SO 3(g )=2SO 2(g )+O 2(g)的K θ值应是
A 、2500
B 、100
C 、4×10-4
D 、2×10-2
(C )
6. 的数值随pH 的升高而A.增大 B.不变 C.减少 D.无法判断
(C) 7. 已知 2NO + O 2 = 2NO 2,v=k[NO]2[O 2],则该反应是 A. 基元反应,三分子反应 B. 复杂反应,三级反应
C. 复杂反应,三分子反应
D. 基元反应,三级反应(D)
5.反应2SO 2(g )+O 2(g ) 2SO 3(g )达平衡时,保持
体积和温度不变,加入惰性气体He ,使总压力增加一倍,则
A 、平衡向右移动
B 、平衡向左移动
C 、平衡不发生移动
D 、无法判断
(C)θ
+-327
2/Cr O Cr E
12.在H2S溶液中,加入NaS会导致:
(B)
(1)同离子效应(2)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
(3)盐效应(4)降低溶液中Ac-浓度
13.决定弱酸和强酸因素是?
(C)
(1)浓度(2)电离度(3)电离常数(4)溶解度
(C)
14.已知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
2Cu(S)+1/2O2(g)=Cu2O(s) K1
Cu2O(s)+1/2O2(g)=2CuO(s) K2
则可指出反应 2Cu(S)+O2(g)= 2CuO(s) 的K等于:
(1)K1+K2 (2)K1-K2 (3)K1×K2 (4)K1/K2
D
15、下列溶液中不能组成缓冲溶液的是
A. NH3和NH4Cl
B. H2PO4-和HPO42-
C. HCl和过量的氨水
D. 氨水和过量的HCl
16、下列各组量子数中,合理的一组是
A
A. n=3 l=2 m= 0 ms=+1/2
B. n=2 l=3 m=-1 ms=-1/2
C. n=3 l=3 m=+1 ms=+1/2
D. n=5 l=3 m=+4 ms=-1/2
B
17、下述化学平衡A(g)+B(g) C(g), 在相同温度下,若体积缩小为原来
的1/3 ,则压力商Qp和平衡常数的关系为
A. Qp= 2/3 Kp
B. Qp= 1/3 Kp
C. Qp= 3Kp
D. Qp=Kp
18、在能量简并的 d 轨道中电子排布成,而不排列成D
,其最直接的根据是
A.能量最低原理
B.泡利原理
C.原子轨道能级图
D.洪特规则
A
19. 下列分子中,偶极矩为零的是
(A)CO2 (B)CO (C)H2O (D)NH3
2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A. CS2的C原子采取sp杂化成键,是直线型分子,键有极性,分子
无极性
B. CH3Cl的C原子采取sp3杂化成键,是四面体型分子,键有极
性,分子有极性
C. CH2Cl2的C原子采取sp3杂化成键,是四面体型分子,键有极
性,分子无极性
D. CCl4的C原子采取sp3杂化成键,是四面体型分子,键有极性,
分子无极性
21. 在[Co(en)(C 2O 4)2]配离子中,中心离子的配位数为
(A) 3 (B) 4 (C) 5 (D) 6D 写出下列物质水溶液的质子条件
(1) H 3PO 4 , (2) Na 2HPO 4 ,(3) Na 2S
[H +] = [ H 2PO 4- ] + 2 [HPO 42-] + 3 [PO 43-] + [ OH -]
[H +] + [ H 2PO 4- ] + 2 [H 3PO 4] = [PO 43-] + [ OH -]
[H +] + [ HS - ] + 2 [H 2S ] =[ OH -]
1s22s22p63s23p4三ⅥA p 1s22s22p63s23p63d10
五ⅡB ds 4s24p64d105s2
同理
2. 298K时,水的蒸发热为4
3.93kJ·mol-1。

计算蒸发1mol水
时的Q p,W和ΔU。

解:(1)H2O(L)=H2O(g)Δr H mθ=43.93kJ·mol-1即:Q p=Δr H mθ=43.93 kJ·mol-1
(2)1mol水蒸发过程所做的体积功为
W=-pΔV=-ΔnRT=-1mol×8.314×10-3KJ·mol-1·K-1×298K =-2.48kJ
(3)ΔU=Q+W=43.93-2.48=41.45kJ
已知下列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1)C2H2(g) + 5/2O2(g) → 2CO2(g) + H2O(g);∆r H m= -1246.2 kJ⋅mol-1(2) C(s) + 2H2O(g) → CO2(g) + 2H2(g);∆r H m = +90.9 kJ⋅mol-1(3)2H2O(g) → 2H2(g) + O2(g);∆r H m = +483.6 kJ⋅mol-1
求乙炔(C2H2,g)的生成热∆f H m。

解:反应2⨯(2)-(1)-2.5⨯(3)为:
2C(s)+H2(g)→C2H2(g) (4)
∆f H m(C2H2) = ∆r H m(4)
=2⨯∆r H m(2)-∆r H m(1)- 2.5∆r H m(3)
=[2⨯90.9-(-1246.2) -2.5⨯483.6] kJ⋅mol-1
=219.0 kJ⋅mol-1
在0.10mol.L-1 HAc溶液中,加入HCl使其浓度为0.10mol.L-1,求此混合溶液中H+浓度和HAc的解离度及溶液pH值。

根据计算结果说明加入物质对原物质解离度的影响。

(已知
(HAc)=1.8×10-5。

0.10mol.L-1 HAc的H+浓度为1.34×10-3 mol.L-1,解离度为1.3%,pH为2.87)
解:加入HCl后: HAc + H2O H3O+ + Ac-
起/(mol.L-1) 0.10 0.10 0
平/(mol.L-1) 0.10-x 0.10+x x
≈0.10 ≈0.10
解得,c(H+)/mol.L-1 = x = 1.8×10-5,pH=4.74
解离度为1.8×10-5/0.10=0.018%
说明:未加HCl时0.10mol.L-1 HAc的解离度为1.3%,加入后,由于同离子效应使得HAc的解离度由1.3%降
低至0.018%.
已知 MnO4-+8H++5e = Mn2++4H2O E =1.507V
Fe3++e =Fe2+ E =0.771V
(1)判断下列反应的方向
MnO4-+5Fe2++8H+→ Mn2++4H2O+5Fe3+
(2)将这两个半电池组成原电池,用电池符号表示该原电池的组
成,标明电池的正、负极,并计算其标准电动势。

(3).当氢离子浓度为10mol·L-1,其它各离子浓度均为1mol·L-1
时,计算该电池的电动势。

解:(1)MnO4-+5Fe2++8H+→ Mn2++4H2O+5Fe3+
正向进行
(2) (-)Pt| Fe2+(c1),Fe3+(c2)ǁMnO4-(c3),Mn2+(c4) | Pt(+)
E 电池=1.507-0.771=0.736V
(3) E电池=[1.507+(0.0592/5)lg108]-0.771=1.602-0.771=
0.831V。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