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2.2.2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2.2.2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共 1 课时)
一、知识与技能
1.明确等差中项的概念
2.进一步熟练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推导公式,能通过通项公式与图象认识等差数列的性质
3.能用图象与通项公式的关系解决某些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等差数列的图象的应用,进一步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函数思想;通过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运用,渗透方程思想
2.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讲练相结合,作好探究性学习
3.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等差数列的研究,使学生明确等差数列与一般数列的内在联系,从而渗透特殊与一般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通过体验等差数列的性质的奥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等差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性质的理解与应用
一些相关问题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等差数列的定义,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哪位同学能回忆一下什么样的数列叫等差数列?
生我回答,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即a n-a n-1=d(n≥2,n∈N*),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就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通常用字母“d”表示
师 对,我再找同学说一说等差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的内容是什么? 生1 等差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应是a n =a 1+(n -1)d
生2 等差数列{a n }还有两种通项公式:a n =a m +(n -m)d 或a n =p n +q(p 、q 是常数
师 好!刚才两位同学说得很好,由上面的两个公式我们还可以得到下面几种计算公差d 的公式:①d =a n -a n -1;②11--=n a a d n ;③m
n a a d m
n --=.你能理解与记忆它们吗? 生3 公式②11--=
n a a d n 与③m
n a a d m
n --=记忆规律是项的值的差比上项数之间的差(下标之差
[合作探究]
探究内容:如果我们在数a 与数b 中间插入一个数A ,使三个数a ,A ,b 成等差数列,那么数A 应满足什么样的条件呢? 师 本题在这里要求的是什么 生 当然是要用a ,b 来表示数A
师 对,但你能根据什么知识求?如何求?谁能回答
生 由定义可得A -a =b -A ,即2
b
a A +=
反之,若2b
a A +=
,则A -a =b -A 由此可以得⇔+=2
b
a A a ,A ,
b 成等差数列
推进新课
我们来给出等差中项的概念:若a ,A ,b 成等差数列,那么A 叫做a 与b 的等差中项
根据我们前面的探究不难发现,在一个等差数列中,从第2项起,每一项(有穷数列的末项除外)都是它的前一项与后一项的等差中项
如数列:1,3,5,7,9,11,13…中5是3与7的等差中项,也是1和9的等差中项
9是7和11的等差中项,也是5和13的等差中项
[方法引导]
等差中项及其应用问题的解法关键在于抓住a ,A ,b 成等差数列A =a +b ,
以促成将等差数列转化为目标量间的等量关系或直接由a,A,b间的关系证得a,A,b成等差数列
[合作探究]
师在等差数列{a n}中,d为公差,若m,n,p,q∈N*且m+n=p+q,那么这些项与项之间有何种等量关系呢?
生我得到了一种关系a m+a n=a p+a q
师能把你的发现过程说一下吗?
生受等差中项的启发,我发现a2+a4=a1+a5,a4+a6=a3+a7
从而可得在一等差数列中,若m+n=p+q,则a m+a n=a p+a q
师你所得的这关系是归纳出来的,归纳有利于发现,这很好,但归纳不能算是证明!我们是否可以对这归纳的结论加以证明呢?
生我能给出证明,只要运用通项公式加以转化即可.设首项为a1,则
a m+a n=a1+(m-1)d+a1+(n-1)d=2a1+(m+n-2)d,
a p+a q=a1+(p-1)d+a1+(q-1)d=2a1+(p+q-2)d
因为我们有m+n=p+q,所以上面两式的右边相等,所以a m+a n=a p+a q
师好极了!由此我们的一个重要结论得到了证明:在等差数列{a n}的各项中,与首末两项等距离的两项的和等于首末两项的和.另外,在等差数列中,若m+n=p+q,则上面两式的右边相等,所以a m+a n=a p+a q
同样地,我们还有:若m+n=2p,则a m+a n=2a p.这也是等差中项的内容
师注意:由a m+a n=a p+a q推不出m+n=p+q,同学们可举例说明吗
生我举常数列就可以说明了
师举得好!这说明在等差数列中,a m+a n=a p+a q是m+n=p+q成立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例题剖析]
【例1】在等差数列{a n}中,若a1+a6=9,a4=7,求a3,a9
师在等差数列中通常如何求一个数列的某项?
生1 在通常情况下是先求其通项公式,再根据通项公式来求这一项
生2 而要求通项公式,必须知道这个数列中的至少一项和公差,或者知道这个数列的任意两项(知道任意两项就知道公差,这在前面已研究过

生3 本题中,只已知一项和另一个双项关系式,想到从这双项关系式入手
师好,我们下面来解,请一个同学来解一解,谁来解?
生4 因为{a n}是等差数列,所以a1+a6=a4+a3a3=9-a4=9-
所以可得d=a4-a3=7-
又因为a9=a4+(9-4)d=7+5×5=32,所以我们求出了a3=2,a9
【例2】(课本P44的例2) 某市出租车的计价标准为1.2元/km,起步价为10元,即最初的4千米(不含4千米)计费10元.如果某人乘坐该市的出租车去往14 km处的目的地,且一路畅通,等候时间为0,需要支付多少元的车费
师本题是一道实际应用题,它所涉及到的是什么知识方面的数学问题?
生这个实际应用题可化归为等差数列问题来解决
师为什么?
生根据题意,当该市出租车的行程大于或等于4 km时,每增加1 km,乘客需要支付 1.2元.所以,我们可以建立一个等差数列来进行计算车费
师这个等差数列的首项和公差分别是多少
生分别是11.2,
师好,大家计算一下本题的结果是多少
生需要支付车费23.2元
(教师按课本例题的解答示范格式
评述:本例是等差数列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个简单应用,做此题的目的是让大家学会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等差数列的模型,用等差数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课堂练习
1.在等差数列{a n}中,
(1)若a5=a,a10=b,求a15
解:由等差数列{a n}知2a10=a5+a15,即2b=a+a15,所以a15=2b-a
(2)若a3+a8=m,求a5+a6
解:等差数列{a n}中,a5+a6=a3+a8
(3)若a5=6,a8=15,求a14
解:由等差数列{a n}得a8=a5+(8-5)d,即15=6+3d,所以d
从而a14=a5+(14-5)d
(4)已知a1+a2+…+a5=30,a6+a7+…+a10=80,求a11+a12+…+a15的值
解:等差数列{a n}中,因为
所以2a6=a1+a11,2a7=a2+a12
从而(a11+a12a15)+(a1+a2+…+a5)=2(a6+a7+…+a10
因此有(a11+a12+…+a15)=2(a6+a7+…+a10)-(a1+a2+…+a5
=2×80-
2.让学生完成课本P45练习
教师对学生的完成情况作出小结与评价
[方法引导]
此类问题的解题的关键在于灵活地运用等差数列的性质,因此,首先要熟练掌握等差数列的性质,其次要注意各基本量之间的关系及其它们的取值范围
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知识?有何体会?
生通过今天的学习,明确等差中项的概念;进一步熟练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其性质.
(让学生自己来总结,将所学的知识,结合获取知识的过程与方法,进行回顾与反思,从而达到三维目标的整合,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布置作业
课本第45页习题2.2 A组第4、5题
预习内容:课本P48~P52
预习提纲:①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②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简单应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等差中项例题
在等差数列{a n}中
若m、n、p、q∈N*且m+n
则a m+a n=a p+a q
在教学过程中,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尽可能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及其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通过等差数列概念的归纳概括,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资料的能力,积极思维,追求新知的创新意识
通过对等差数列的研究,使学生明确等差数列与一般数列的内在联系,从而渗透特殊与一般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通过等差数列的图象的应用,通过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运用,渗透方程思想,进一步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函数思想.通过引导学生积极探究,主动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也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