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教案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教学设计
课题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中国历史
年级
七年级
学习
目标
1、掌握春秋时期经济发展的表现。
2、了解周王室衰微的原因与后果。
3、知道春秋时期的主要霸主,理解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重点
春秋争霸
难点
春秋争霸的特点和影响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3、展示各国相应的改革和战争的名称、相关的成语故事
如:晋文公称霸——城濮之战——退避三舍
楚庄王称霸——一鸣惊人
吴越争霸——卧薪尝胆
4、评价春秋争霸战争的影响
让学生阅读示书本p30“相关史事”,提出问题:你能从材料中看出春秋时期是一种怎样的局面?教师归纳提炼关键词——战争不断,社会动乱,人民生活困苦。
师:在争霸过程中,大国吞并小国,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大,会逐步走向怎样的进程?(统一)
与此同时,在同周边的少数民族长期交往和斗争中,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融合(如:秦霸西戎)
四、合作探究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春秋时期,周天子的权威一落千丈。一些较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土地、人口,不断进行兼并战争。
2、展示齐桓公的相关信息
提问:齐桓公能称为春秋首霸的原因有哪些?结合课本进行分析概括
1.自然条件优越2.管仲改革3.打着“尊王子,攘四夷”的旗号,号令诸侯。
(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葵丘大会诸侯,参加会盟的有齐、鲁、宋、卫、郑、许、曹等国的国君,周襄王也派代表参加,对齐桓公极力表彰。这是齐桓公多次召集诸侯会盟中最盛大的一次,表明他已经得到了诸侯与周天子两方面的认可了,标志着齐桓公的霸业达到顶峰,齐桓公成为中原的首位霸主。)
(1)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不断进行兼并战争的原因是什么?
(2)这些兼并战争是否有积极作用?为什么?
学生观察图片并思考: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
学生观察图片
学生阅读材料,结合课本进行概括归纳
学生:齐桓公
学生阅读课本
学生思考并积极讨论,各抒己见
学生阅读课本
(点拨:铁制农具和牛耕使用带来的作用影响,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3、手工业、商业
师:春秋时期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青铜业、冶铁业、纺织业、煮盐业以及漆器制作等都有所发展。
展示各种行业的相关图片和资料,如各种用途的青铜器、冶铁制造过程图、煮盐制作过程图、货币的图案等等。
(归纳:1、统治力大减、直接管辖面积大为缩小。
2、天子控制诸侯的权力和直接拥有的军事力量也益丧失。3、诸侯不再听从天子、不再向天子纳贡)
三、诸侯争霸
1、春秋五霸
展示《春秋列国》示意图和代表人物的名称,同时也在地理位置上标注国名,方便学生辨别每个国家的地理位置
师:由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各诸侯国为了自身的利益,相互之间展开激烈的争斗,那么首先称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的是谁?
1、先用时间线索让学生清楚社会发展的概括,从夏——商——西周——东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发展变化。
2、农业
展示农耕全景图,引出农耕中使用到的工具,引出铁制农具和其他农具性能上的比较,铁制农具的优点:铁制农具性能优越,更加锐利、耐用;成本低廉,便于广泛的使?
总结提升
板书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
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1、农业
2、手工业、商业
二、王室衰微
1、周天子权力下降
2、诸侯势力崛起
三、诸侯争霸
1、原因
2、代表:齐、晋、楚、秦、吴越
3、影响: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和民族融合,但给人民带来灾难
提高学生对历史线索的串连能力
通过图片和教材了解春秋时期的经济变化
培养学生识图的能力
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让学生多思考,多动脑
培养学生史实归纳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加深巩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有助于学生理解复杂的知识结构。
课堂小结
学习这一课让我们了解了春秋时期是上承国家由统一走向分裂,下启战国由分裂迈向统一,春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段风云激荡、英雄辈出的特殊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导致原有的各种制度遭到破坏,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剧烈的变化,整个国家出现了割据纷争的局面。
导入新课
1、视频导入:播放《周平王东迁》片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师:通关观看视频,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东周时期,在这一时期,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动荡的春秋时期这节新课。
根据情景内容各抒己见
利用视频的趣味性和直观性吸引学生的注意,进而产生探知欲望
讲授新课
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二、王室衰微
1、师: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应该是使社会得到前进的,为什么经济发展却会带来王室的衰微呢?
(点拨:春秋时期,生产力发展,井田制以外的荒地被开垦为私田,诸侯视这些土地为私产,加上在井田上耕作的奴隶减少,都去帮诸侯开垦私田,周天子在井田制上所收的赋税减少,导致权威日趋下降,分封制就逐渐瓦解了)
2、展示《西周、东周变化的对照表》,从土地、兵力、财力物力人口、天子与诸侯的关系变化进行对比,让学生进行观察和比较,概括出周王室衰微的表现有哪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