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春秋战国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春秋战国教案新人教版

课题: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所含时段相对较长,涉及到的历史事件和历史过程也相应较多。

本课教材内容的逻辑结构是从公元前770年平王东迁东周开始到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东周结束,大约五百多年的历史,是我国古代历史上诸侯国之间关系比较复杂的历史时期。

可以分两个阶段去把握,第一个阶段:春秋争霸时期;第二个阶段:战国七雄时期。

二、课程标准
知道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变化。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春秋和战国的历史分期,春秋大国争霸和战国七雄兼并战争的情况及其作用。

2、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春秋和战国时期大国争霸战争的进程,培养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分析看待历史现象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齐桓公、晋文公和越王勾践建立霸业过程的学习,认识到国家要富强,必须不断推进改革。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齐、晋称霸。

难点: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的不同特点及其历史影响。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展示:五位历史名人和历史遗迹、纪念馆图片
教师:我们的家乡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她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在这片土地上涌
现出了很多历史名人,大家现在看到的这五位历史人物都能认得吗?为了纪念他
们后人修建了墨子纪念馆、鲁班纪念馆,修缮了毛遂墓、孟尝君墓和滕文公楼。

他们都生活在历史上著名的春秋战国时期,那是一个充满纷争的时代。

今天我们
就穿越时空一同走进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

展示:(课题)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
展示:学习目标(学生读)
展示:时间轴和图片
教师:首先我们一起走进历史长河,随着夏朝的建立,我国历史进入了奴隶社会,
历经商、西周,“平王东迁”标志着一个新的时代开始,这就是东周。

请同学们
阅读课本第一段文字,看一下东周开始于哪一年?
学生:公元前770年
教师:也就是今天的河南洛阳。

东周分为哪两个时期?
学生:春秋和战国
教师:平王把都城迁到了哪里?
学生:洛
教师: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东周历史结束。

展示:西周等级示意图和两则史料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诗经》
教师:同学们看西周等级示意图和这段《论语》中的记载,结合所学告诉大家西周时期天子和诸侯的关系。

学生:天子是至高无上的,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
平王立,东迁于洛邑,避戎寇。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指诸侯)。

——《史记》教师:到了东周时,这种状况发生了变化。

同学们结合这则史料阅读课本第二段看春秋时期天子和诸侯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学生:东周王室衰微导致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

教师:春秋时期,大的诸侯国凭借自己的实力迫使其他各国承认他的霸主地位,于是便出现了诸侯争霸的局面。

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一篇。

(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
第一篇诸侯争霸写春秋
教师:春秋时期著名的霸主有哪些?
学生: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往勾践
展示:春秋五霸图片
展示:《春秋争霸形势图》(投影和教具)
教师:相信大家通过课前的预习已经知道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是谁呀?
学生:齐桓公
教师:齐桓公是如何成就霸业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揭秘。

揭秘一:任人唯贤齐桓公
教师:这位贤人是谁呢?
学生:管仲
展示:管仲图片及简介。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31页第一段,看看管仲是如何帮助齐桓公成就霸业的?学生:1、改革内政,发展生产2、改革军制,组建军队3、尊王攘夷,扩充疆界教师:除了管仲的帮助以外,齐国还有哪些得天独厚的优势呢?
学生:齐国在今山东北部,盛产鱼盐,经济富庶。

教师:齐桓公凭借齐国优越的自然条件,在管仲的帮助下,顺利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但好景不长,他死后不久,又一位霸主出现了。

他会是谁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揭秘
揭秘二:退避三舍晋文公
教师:下面同学们带着这三个问题欣赏一段视频
(1)典故“退避三舍”发生在哪次战争中?
(2)交战双方是哪两个诸侯国?
(3)这次战争的影响是什么?
展示:《城濮大战》视频。

问题答案并强调“濮”的读音和写法
学生:城濮大战、晋国、楚国、晋文公称霸中原
合作探究:春秋时期,齐国和晋国能够迅速强大的共同原因是什么?对今天有哪些启迪?
教师:请同学们参考课本31-32页的两段文字小组合作探究。

学生: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
教师:对今天有哪些启迪?
学生:国家要富强,必须不断推进改革。

教师: 当今我们中国正处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历史告诉我们,只有改革才能使国家富强,只有改革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教师:晋文公之后,中原地区又出现了一位霸主,他又是谁呢?让我们共同揭秘揭秘三:一鸣惊人楚庄王
展示:两则典故“一鸣惊人”、“问鼎中原”
教师:这位霸主是谁呀?
学生:楚庄王
教师:除了刚才所学的三位霸主以外,还有两位霸主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同学们课下自主学习。

教师:春秋争霸过程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

大国对峙的局面形成,战国时期开始了。

第二篇七雄并立称战国
展示:《战国形势图》
教师:通过预习,相信同学们已经知道了战国七雄,在地图上明确它们的地理位置。

齐楚秦燕赵魏韩,东西南北到中间。

同学们有一分钟时间记忆,然后请同学上台来在《战国形势图》(教具)上标出它们的位置。

学生:上台标注
教师:标的对不对,掌声鼓励一下。

展示:思考:韩、赵、魏三国的由来及齐国政权的变化?
学生:三家分晋、田氏代齐。

教师:“战国”顾名思义,充满战争的时代。

这一时期都有哪些战争呢?
学生: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

第一节:战国之“三国演义”
展示:围魏救赵示意图
教师:围魏救赵发生在桂陵之战中,交战国有三个即魏、赵、齐。

哪位同学能结合地图给大家讲一讲围魏救赵得到故事。

学生:讲故事
教师:马陵之战也是“三国演义”,只不过是“赵国”换成了“韩国”。

教师:战国末期,秦国实力大为增强,对东方六国虎视眈眈,历史发展到了公元前260年,爆发了一场双雄对决。

第二节:战国之双雄对决
教师:下面观看一段视频
展示:《纸上谈兵》视频
教师:这场战役是什么战役?
学生:长平之战
教师:这里面有一个成语故事是?
学生:纸上谈兵
教师:长平之战以后,东方各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国的强大攻势。

展示:《秦灭六国示意图》
教师: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陆续消灭东方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

教师:春秋争霸、战国七雄持续了五百多年,五百年的纷争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呢?我们进入第三篇
第三篇百年纷争寻启示
展示:《春秋形势图》
教师:请同学们思考春秋争霸战争的影响?
学生:1、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

2、但在争霸过程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

合作探究:战国兼并战争的利与弊
展示:《战国形势图》
学生:分小组合作探究,学生代表回答。

展示:《秦朝统一图》
教师:战争会带来杀戮,因此我们热爱和平!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因此我们反对分裂!
(三)课堂总结
齐桓公称霸
春秋春秋争霸
晋楚争霸
东周战争影响秦
桂陵之战
战国七雄并立马陵之战
长平之战
六、课堂检测
1、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役是()
A.桂陵之战
B.马陵之战
C.长平之战
D.城濮之战
2、战国七雄中地理位置在最东边的是()
A.楚国
B.齐国
C.晋国
D.秦国
3、列举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典故。

七、板书设计
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
一、诸侯争霸写春秋
二、七雄并立称战国
三、百年纷争寻启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