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1区域的基本含义

11区域的基本含义

欢迎进入地理世界!
地理必修Ⅲ
高中地理必修课程的三个模块,虽相互独 立,但都是按照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 思想统一设计的。
地理1——主要说明自然环境对人类活 动的影响(即“地”对“人”的影响);
地理2——主要说明人类活动对地理环 境的影响(即“人”对“地”的影响);
地理3——主要说明在一定区域内如何 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即人地关系的综合表现)。
活动探究: 观察以上三幅图,说
明在地理景观、人口分布 和产业活动等方面,这三 个区域有哪些差异?
P3活动“3”
农业地域
村落周围有大 片农田分布, 人口分布较分 散,以农业活 动为主
工业地域
厂房林立,人 口分布相对密 集,以非农产 业活动为主
城市地域
高楼大厦,房 屋密度大,人 口分布非常密 集,以非农产 业活动为主
P5活动“2”: (1)1980年,湖南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最大,城市 数目少,城市人口比重小。 (2)到2020年,湖南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第 一产业比重下降;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数目增 多,城市人口比重增加。
1、变化的原因是: 根本原因——区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直接原因是——区域劳动地域分工。





阶 梯巫
第 三
山阶




返回
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①气温:1月份_0_0C等温
线大致分布线; ②温度带: 亚__热__带__ 地区 和_暖__温__带__地区的大致分
界线; ③气候类型: 亚热__带__季__风_ 气候和_温__带__季__风_气候大
致分界线; ④自然带:常绿阔叶林带 和 落叶阔叶林 带;
⑤ 年降水量:_8_0_0_mm等降水量线大致分布线; ⑥干湿地区:_湿__润__地区和_半__湿__润__地区的大致分界线;
⑦耕地类型:水田 和旱地的大致分界线.
返回
二、区域空间结构
思考:什么叫区域空间结构?由哪些地理事 物和现象组成?影响因素有哪些?
二、区域空间结构
1、 概念:指一个地区各种区域要素的 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
• 活动步骤: • (1) 设计一条经过上述地区的旅行
路线。 • (2) 根据所设计的旅行线路,查阅
有关资料。 • (3) 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写
出考察报告,也可写成散文风格的旅行 见闻录,或者是探险日记等形式。
热带荒漠带
热带草原带 高山地区
P2—3活动“1”:
热带沙漠
景观
热带雨林
热带草原
城市群和 工业区
岛状
读某一地区的区域发展过程,回答:
1、从经济活动的角度看,图中区域空间结构大致 由区域核心 、交通网络系统 、 外围空间 三部分组成。
2、该区域从发展早期→发展中期→发展晚期,其交通运 输条件有何变化? 交通运输方式、线路长度、密度不断
增加,交通网络不断完善。 3、从区域空间结构的发展变化看,该区域 核心 的范围在 扩大,外围空间 的范围在减小,这说明该区域 城市化的 水平在不断提高。
人口分布
乡村 地域
分布稀疏
产业活动 农业为主
地理景观
聚落规模小 田园风光
工业 地域
分布密集
工业为主
规模大,厂 房林立
城市 地域
分布密集, 非农业为主
昼夜差别 大
(工业、服务业)
建筑物高大 密集,经济 活动繁忙
西
干旱
北 区方
北地
地 寒冷
青 藏地 区
高寒

秦岭—淮河线
南 方 地区
湿热
昆仑山
第一阶梯
第一章区域地理 环境与人类活动
一、区域的主要特征
思考:什么叫区域?有何主要特征? 区域( Region )——通常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是人们
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人自人为然文划区区定 域 域的 : :管 高 人理 原 口青区区密藏域、度高:平区寒国原、区家区水、、田行等农政雨业区量区区、牧东 部 季 风业区自然区域
工业区域,或加速推 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小,
进工业化的区域
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比较大
特征
炎热干燥, 终年高温多雨,
降水稀少, 热量降水足,
河流缺,植 树木高大茂密,
被缺少,沙 生物种类繁多,
漠广。
四季常绿。
分干、湿两 季,湿季草木 葱茏,干季枯 黄衰败,动 物随季徙。
高山地区
垂直变化 明显,一 山有四季, 十里不同 天
区域的基本含义 / / 区域的主要特征
农业地域 城市地域
工业地域
第三产业指 除第一、二产业 以外的其他各业
2、产业结构的差异
思考:产业结构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表现: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三次产业的就业比重,三次产业的内部构成等。
探讨一:
如何根据区域的状况,来判断其产业结构比重?
区域
产业结构
传统的农业区域,或 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大 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
2、影响空间结构的因素:
自然地理条件 人口状况
城市化水平
区域空 间结构
社会经济活动 对外联系
区域开放程度
3、区域空间结构组成:阅读P5
3、组成:区域核心、网络系统和外围空间 区域空间结构的核心是:区域的中心城市;
衡量其发展水平的标志是:外围空间地域的 发展状况;
促进区域一体化的纽带和桥梁是:交通、通 讯网络的发展。
2、主要动力是: 区域经济发展和工业化推进
三、区域产业结构
1、产业结构的概念、影响因素、划分:P6阅读
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的比例关系
自然地理条件
产业
资源配置情况
经济发展水平
结构
劳动力素质
——————————————

第一产业指农业 (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
第二产业指 工业和建筑业
我国 三次产业 的划分

2、主要特征
(l23)区域具内有部一表定现的出优界 明势线 显、—的特—相色区似域和性划功和分能连的。续基性本,依据区 域之例间:矿则区具的有矿显产著资的源差优异势性、。旅游区的景观特色、 中心商业区的商业和服务功能。
(4)、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经济联系、地理环境的联系,等等
• 1 .模拟赴下面四个地区旅游:描述不 同地区所能观察到的地理景观。说出到 上述地区旅行需要携带的主要生活用品。
4、区域空间结构类型:
(1)按经济活动类型分:
乡村地域
城镇地域
Hale Waihona Puke 乡大 地域范围 小

村 农业 生产活动 非农业 市

基础和依托


联系

带动作用
(2)按地域空间分布形式分:
项目
类型
结论
农业
面状
区域是汇集农
交通运输线路
线状和网络状
业.工业.交通运 输等产业,点.
线.面相结合的
城市和工业
点状
自然—社会综 合体
相关主题